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 > 第53章 温侯入瓮,狼烟起!

河风像刀,夜色像铁。

陈宫立在徐州城北的驿馆廊下,指尖冷硬,拂过那份从商队账册夹缝里抽出的“密报”。

墨迹未干,字却不慌不忙——“许下优地而久攻不下;前线怨怼,后营空虚;府库亏空,军心摇动;兖州守备薄弱,诸县火烽久未更修。”

他闭上眼,让这些字在脑中一行行沉下去,像把石子投进深井,听回声。回声很清,甚至带着愉悦的金属颤音。

“主公。”陈宫抬眸,走入灯中,“天赐之机到了。”

帐内,吕布正在把玩方天画戟,戟刃映火,灯芯颤了一下。他的目光像火里吐出的亮屑,逼人得很:“又是你那群商人传来的话?”

“不是一句话。”陈宫把三份不同来路的短简并排放在案上,“是三条路的影子,彼此吻合。曹军在徐州前线做作,后路却松。他们是要做给我们看的,还是已经力竭了?——这点,我愿押上我的头来断:若是做戏,戏就得演全。可他们的戏露了两道缝。”

吕布哼了一声,指背敲了敲案面:“哪两道?”

“一,道在钱粮账上。”陈宫把最下头那张简牍推近,指着其中的几列数字,“曹营新近修渠运砖,日费千金。徐州一开打,又是巨耗。若荀彧真稳得住,他不该允许前线如此拉锯。二,道在将心。夏侯惇在连败之下,未见夺营之狠,反见按兵,像是有人压着。这压,压得不自然,就像有人生生按住一匹会咬人的狼,只让它呲牙不准扑。”

吕布的呼吸更沉了些,戟尖轻轻一提,光在屋梁上走了一圈:“你的意思,是曹操装怯?”

“装怯有用。”陈宫笑了笑,那笑不温暖,却很稳,“人心见软,就敢踩。主公,这天下人人以你‘勇’为名,只有我知道,你也能算。要赢一个会算的人,第一步,是逼他把算盘端出来。曹操既然端出来,就说明他也急了。急,是漏洞。”

吕布把戟横在膝上,像握着一条正准备咬人的蛇:“说结论。”

“渡河。”陈宫的声音像刀落在案上,“趁他们的后院空,直指兖州。濮阳若破,曹操‘讨徐’便成笑话。他若回援,徐州兵就松;他若不回援,兖州就失。我们不靠城,不缠斗,只打他命门。”

“打命门。”吕布重复了一遍,眼里的光忽地灼亮起来。他起身,戟尾钉在地上,发出沉闷一声,像敲醒了屋外的夜。

——

黄河之滨,风翻浪起,夜色压在水面上,像千军万马合拢来的黑幕。

细雨把岸边芦苇打得东倒西歪,数百只船阴影里排开。

枪林的顶端勒着布条,为的是在黑里彼此认人。吕布披着猩红的斗篷踏上第一只船,船身轻轻一晃,船腹里火把在油纸罩下吐出一点弱焰,照得他脸颊线条又硬又冷。

“鼓。”他低声。

第一通鼓从河西敲到河东,回声在水面上滚。第二通鼓紧跟着,风把鼓声撕碎,碎片钻进每一个人的耳骨。第三通鼓落下,那些按着桨的手像一齐得令,木桨入水,水光一反,像一口黑镜子被人猛地掀起。

“渡!”吕布的声音破风而出。

船队像一列吐着雾气的蛇,不带一丝余赘地滑过河心。有人悄声念起简短的祭词,把一撮酒洒进水里;有人咬破指尖在船沿上画了一个小小的“斗”字,借一口好运。

陈宫站在第三列,披风被雨压得贴在身上,他的目光追着前方主帅那道红影,心里只剩下一个字:快。

两岸熄掉了火头,风比时辰表里记载的更急。陈宫抬头看天,心中微微一沉,又笑,笑意冷着:“天时,偏帮我们。”

他们像黑暗里游走的一群幽灵,夜渡无声。

到了对岸,接应的暗桩在滑地里竖了两根短矛,矛头缠着白布,像在泥里伸出的两只手指头。那是约定的标记,往东二十里,有老河槽,地势低,适合藏兵。

“按计划。”陈宫压低声音,分队如潮水散开。

吕布在泥地里快步行走,靴底溅起泥点,像一个个突然醒来的黑斑。

他忽然停下,看着远处天幕把一缕薄薄的烟从地平线上拔起,那烟细,可又直,很快就被风扯粗,成了一道狼奔的尾。

“狼烟。”他笑了,笑里有兽性被挑起的快意,“兖州,怕了。”

陈宫没笑。他看见的是另一样:那烟不是一处,而是三处。三处渐次相连,像有人手里捏着一根看不见的绳,在天上一段一段地拉。

若非兖州烽堠未修得齐整,便是有人故意修得不齐整。

他的指尖在斗篷下轻敲了两下:记下。无碍。狼烟起,足矣。

——

濮阳府署,灯火彻夜未眠。

程昱立在图版前,指节因为握笔而泛白。案上的竹简叠了又叠,墨池换了三回水,仍旧发黑。他把第十二封“急檄”抹上火漆,压上印,然后抬头看向门外。

“骑都到哪儿了?”他问。

“已派出九骑,四骑折返,两骑坠马,尚有三骑未回音。”属吏的声音带着干涩的沙粒感。

“再发。”程昱把第十三封按在案上,笔行如刀,“衙役不够,借民夫。再借不到,抽坊里壮丁。快,快字刻在你们脚底板上。”他胸口起伏了两下,却硬把那口急促压回去,像把一团火按回炉膛。

门外的雨洗得街石发亮,远处的狼烟像一根根插在天上的黑针,把云层往下压。

城墙上,守备指挥倪某从夜里巡下来,眼里全是红丝,他把湿透的甲片掰开一角,说:“程公,烽燧不齐,北郡那边自去年冬天就坏了两座,修了半截,钱停了。”

“我知道。”程昱轻声,“钱停了,是因为我们把钱送去了另外一口‘炉’。”他记起郭嘉曾在窑前指着火说“城为器,水为药,引兵为火”,那时他心底不止一次想问:谁是药?谁是火?现在答案落到眼前:我们自己便是药,吕布,便是火。

他把第十三封急檄折好,抬手递给一名年轻的骑士:“不管前方如何喧嚣,把这封信亲手交到主公手里。如果路上遇到拦截,绕。绕不了,闯。闯不过,死在信上。”

年轻的骑士眼睛一亮,双膝重重撞在地面上:“诺!”

他翻身上马,拨开帘子,雨线立刻像刀刃切脸。马蹄溅起的水珠在灯光下折成一串尖利的银牙,咬住了夜。

——

徐州前线,城下鼓角乱,攻城的云梯与拒马在泥里对撞,发出一阵阵让人心烦的木啮声。

夏侯惇肩上披着雨披,眼里红得像两口被火烤过的炉。他挥刀格落一根从城垛上滚下的石柱,石柱在泥地里轧出一条沟,他脚下一踏,整个人像一块铁砧立定。

“再来!”他朝后厉喝,“把盾推上去,别给我装死!”

他骂得凶,心里却憋着一团比雨更烦的雾。

三日三夜,他照着军令进退不乱,可越打越像是拳打棉絮。城头的箭雨一批一批地落,他明明能趁厮杀空隙硬撕一个口子,可每当他要“逾令”,前锋鼓就会在不远不近处敲一下,那一下不急不缓,像有人拿细针轻轻扎他耳后神经:冷静,按令。

这是曹操的打法,但不是夏侯惇的血。

有人奔来,披风兜着雨,几乎被风撕走:“将军!兖州急报!”来人一头撞到夏侯惇面前,泥水溅了一脸,眼里全是焦黄的血丝。

“濮阳烽火起,自午后不熄;陈留之北,狼烟连三郡。程公连发告急,言吕布军夜渡黄河,势若破竹,已抵……”

他话没说完,一根羽箭堪堪擦耳而过,插在他脚边。

夏侯惇伸手抓住那人肩膀,把他往后一甩,自己挡在前面。箭雨又落,箭尾在雨里抖。有一瞬间,夏侯惇几乎要把军令撕成碎片,回身带人狂奔回援。

但前锋鼓又在那个时辰敲了一下,敲得他心跳跟着沉了一拍。他强自咬牙,压住血气翻涌的冲动,拎住亲兵的甲领:“信,先呈主公!”

“诺!”亲兵一溜烟踏泥远去。

夏侯惇的手指在刀柄上慢慢收紧。他看着城头的旗,雨把旗压到半垂,那半截像发起抖的兽尾。他低声骂了一句,把骂声吞进喉咙里:忍。

——

大帐里,曹操负手立在沙盘前,灯影把他的侧脸切成硬线。

沙盘上,徐州四面的旗子插得密密麻麻,旗角湿了,却没有倒。案上摆着一行未干的军令,字锋毫不犹疑。他把视线移到另一侧,那里竖着几面细小的“讯旗”,表示来自后方的急报。

帘外马嘶短促,泥水被迅速踢开。那名从濮阳夜驰而来的信使一脚跨进门,几乎仆倒。

亲兵伸手扶住他,他却像不知疼痛,单膝跪地,双手捧上信筒,嗓子里挤出的声音像砂石刮过铁板:“主公——兖州急报!吕布军夜渡黄河,已袭濮阳!程公连发十三道告急,请主公——速回援!”

夏侯惇等将都在帐中,雨从他们披风上滴下,滴在地毯上,立刻被毛线吃进。所有目光一齐望向曹操,空气像被压成了一块厚厚的熟铁,沉而热。

曹操接过信筒,拆漆,抽出简牍。他的目光飞快扫了一行又一行,指尖轻轻敲案——那敲击不快,却很有节律,像在数口气。

帐内有人按捺不住,跨前一步:“主公,兖州是根!若兖州失,徐州再拿下也不济。请即刻回援!”

又有人低声嘟囔:“这徐州打得也不顺,莫如且退半日,整军后再议。”

夏侯惇昂起头,喉结滚了两下,眼中血丝像要烧着。他压着嗓子:“主公,给个痛快话。”

曹操把简牍放回筒中,抬头,目光从每一个人的脸上掠过。他的声音不高,却像钉子一个个钉在梁上:“奉孝之计,已然功成一半。传我将令——继续攻城,不可后退半步。”

帐中一片寂然。

夏侯惇的拳头在空中握了一会,像被人重重按下。他闭了一瞬眼,再睁开时,眼里那口暴躁已经变成钉在骨头上的硬。他躬身:“诺!”

“诺。”诸将答声不齐,却没有人再劝。

曹操又把目光落在沙盘上,用甲片尖在“徐州”两字旁边轻轻点了一下,然后把甲片往北,极轻地移半寸,移到“濮阳”的方向。他没有说“回”,也没有说“留”。

只是抬手,吩咐左右:“把程公的十三道告急抄十份,快马散至诸营。再传文若,开库,以一月饷临时补前线。告诉他,这一笔,是借,不是拿。借账要记清楚。”

他顿了顿,又说:“告诉程公,守。”

“守?”传令官怔了一下。

“守。”曹操看了他一眼,眼神很稳,“守住一口气。”

传令官不敢多问,抱拳而退。

帐外风雨未歇,鼓声从远处移近,又被雨打散。

夏侯惇拎起刀,和诸将一齐往外走。他走到门口,忽然回身,看那名从濮阳夜驰而来的信使——年轻人还跪着,手里捧着空了的信筒,手背上全是被雨泡软后裂开的口子。

他想说一句“辛苦”,话在舌根转了一圈,没说出来,只伸手把那人扶了起来,重重拍了拍他的肩。

“活着回去。”夏侯惇说,“把主公的令,带给程公。”

信使眼圈一热,重重一应:“诺!”

——

夜深一更,雨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慢慢关小了,风却更紧。

徐州城头火光连线,像把夜幕撕出一道道牙口。城下的大鼓拍到急处,阵阵叠起,像一群心在同一刻狂跳。

濮阳城外,狼烟拔地而起,又断在半空。吕布立在高坡上看那截断的烟尾,忽地笑了:“烟断,心断。”

陈宫却盯着更远处暗处的渗光——那些点点微弱的灯火亮得不整齐,却有另外一种规矩:不是烽燧的规矩,也不是乡里夜夜照更的规矩,而像是有人在不同的屋檐下同时点了同样的一种灯,灯芯短,火心青,风一来就合,风一去就分。

像一双隐在夜里的手,正在轻轻织网。

“网就让它织。”陈宫心道,“只要我们先咬住一口,他的网就算织成,也只剩收尸罢了。”

“前队,逼城!不缠战!”吕布抬起戟,戟刃带出一圈冷光,“一柱香内,拆他一角!”

“诺!”

战鼓声从濮阳与徐州之间的天地里轰然撞在一起,像两面巨大的心脏对擂。雨在这一刻突然停了,云像被刀分开,露出一丝幽蓝。

徐州城下,夏侯惇纵马冲出,一个斜斩,把一根还没立稳的拒马截成两截。

他咬住牙,心口那团火像被人按在窝里烧。他知道自己这一刀不该斩此物,他应该带兵回头去救那块故土,可他更知道——军令在前,有人把整个棋局按在一条看不见的线上。那条线紧绷到极处,稍一松,整盘就散。

濮阳城外,吕布的前军哄然扑上。城上的梆声被踏碎,箭雨像从石缝里挤出来,密到看不见空。吕布一戟开路,铁甲撞石的声音里,他整个人像被战意举起,身后数千人被他的背影烧得眼红。

“开门!开门!”有人在城内吼,像是牛被刀刃逼到栏前。城门楼上,有人转动绞盘,绳索发出一根长虫似的怪声,又被一只钩子从旁边挂住。挂钩细而冷,像此前放入水中的一根针。那一针不是为了此刻,是为了更迟的一个时辰。

“还不急。”陈宫心里对自己说,“再近一点,再近一点。”

他抬眼,忽见北侧一道不该有的火线无声无息地生起,火头很小,却直。那火像是把一个字从黑暗里刻出来——“守”。

守?谁守?

陈宫眉心一动,下一息,他对身边传令官道:“提醒前军,不许贪功。先探城根,再探角楼。慢半拍。”

传令官一愣,却不敢违,飞奔出去。

“慢半拍。”吕布听见这句,戟锋微微抬了一寸。

他对陈宫的判断有着一种不愿承认的依赖——像一匹野马依赖某种隐形的缰绳。他牙关一咬,硬生生把那一寸的冲动压下。

就在这一瞬,徐州方向的鼓声猛然一顿,又立刻加快两拍,像一颗心忽然从原本的步态跳入了奔跑。

紧接着,远远的风里传来一串高亢的号声,像有一群看不见的鸟被同时惊起,拍着翅膀直冲云层。那号声不是“退”,而是“攻”。

曹操的令,送到了每一面湿透了的旗子上。

他没有回头。

——

夜色沉到极处的时刻,最容易生出错觉。

有人觉得天要亮,有人觉得天要塌。徐州与濮阳之间的这片黑,就是一张被两端死死扯住的皮,风从中间吹过,发出一种像人心被刮出的长长的呜响。

程昱披着湿透的裘,站在濮阳城上。他身边的烽燧坏了一半,剩下一半拼命吐烟。

年轻的传令骑早已再度上路,他的背影在夜色里被一束细长的火光照了一瞬,像被火神摸了一把肩。

程昱低声对身旁的旗官说:“把昨日废弃的木栅全抬上来,塞缝。

把城下水沟堵一半,让泥深半尺。告诉城中百姓,不许乱跑。若有人乱跑,先把我官署的门拆了给他们看,叫他们把手伸出来,按着门板挨一挨。疼了就不乱跑。”

旗官半懂不懂,还是重重点头。

“再把这句话带给各处小吏。”程昱看着北面那道直直的火,“守住一口气。”

他想起曹操那四个字落下时帐中凝固的空气,心里忽然松了一寸,又紧了一寸。松的是有人扛住了天,紧的是天还没放过他们。

——

雨在破晓前终于收了,天边被东面的一线灰挑开一点点。这一点点微光分不清是将明未明,还是火光熬出来的错觉。

徐州城下的泥,经过整夜的冲刷,变得像一锅沸到极处又被强行按下去的粥。

夏侯惇把刀插在地上,用手抹了一把脸上的泥水,脸上那道旧伤像一条被再次唤醒的蛇。他回头看一眼大帐方向,又看一眼城头,吐出一口气。

“攻。”

濮阳城外,吕布在雨后的风里抖了抖肩。他举戟向前,那条红斗篷在灰天里仿佛燎起一点火。他嘴角勾起一个近乎残忍的弧度,低声:“开他一角。”

陈宫没有说话,只看了看那道不该有的火。他看不懂那火,却能看懂时间:时辰到了。

他把手按在心口,心里忽然生出一种微不可察的警觉,仿佛远方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正把一张更大的网,从另一个方向缓缓推来。那只手的手背上,写着一个他不愿承认的字:奉。

——

“继续攻城,不可后退半步。”

曹操的令声在雨后的空气里越来越清,穿过一道道泥水痕,把徐州四面的旗子逼得更直。

旗下的甲胄和肌肉同时紧了起来,像一口将沸未沸的水被重重按下又再一次推到火上。

狼烟在兖州的天上还冒着,烟尾被风一会儿拉直,一会儿打结。濮阳的城砖在箭雨和喊杀中抖,仿佛一口巨兽被人把两边的颌生生掰开,喉咙里冒出沙哑的气声。

两条火蛇从不同的方向朝彼此爬行,爬到接近时,忽然又各自缩回去半寸,像两位对手在擂台上互探底线。

这一刻,棋局所有看得见的旗都动了,看不见的线也动了。有人在暗处轻轻一笑,有人把笑压在舌根。有人握紧了刀,有人握紧了笔。

狼,真的来了。

而瓮,已经在火上。

——章末钩子:程昱的第十四封急檄尚未写完,城下忽有号角声从北门后巷逆风传来,不是敌军的节律,也不是己军的图记。

旗官面色一变,压声道:“程公,有人……在城里吹角。”程昱抬眼,只回了一个字:“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