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机器变 > 第十三章 领赏银,给石头哥脱离奴籍

机器变 第十三章 领赏银,给石头哥脱离奴籍

作者:玉彬先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10:53:31

第十三章 虎啸落定

院门外的喧闹声越来越大,连灶房里熬药的咕嘟声都盖不住。五特正用木勺搅动着陶锅里的草药,药香混着淡淡的血腥气飘在屋里,三冬蹲在旁边,小手攥着他的衣角,眼睛却一直瞟着院门——刚才村民们的议论声里,“衙门”“官差”“赏银”这些词反复出现,让他既紧张又好奇。

“二冬,俺去报信!”突然,院门外传来一声喊,是村里的王二,他总爱跑前跑后传消息,此刻声音里满是兴奋,“俺跑得快,半个时辰就能到镇上衙门,让官差赶紧来验虎!”

五特手里的木勺顿了顿,抬头看向窗外——王二已经撩起衣角往村外跑,几个村民在后面喊:“路上慢点!别摔着!”“跟官差说清楚,是二冬弄死的老虎!”

“哥,官差会不会很凶啊?”三冬往五特身边凑了凑,声音里带着怯意,上次奴隶主来村里时的凶模样,他到现在还记得。

五特摸了摸他的头,把陶锅的盖子盖上,用湿布擦了擦手:“不凶,他们是来给咱送赏银的。等官差验完老虎,咱就能领百两银子,到时候给你做红布小褂子,还给石头哥买些补身体的东西。”

正说着,屋里传来石头哥的声音:“二冬?是王二去报信了?”

五特连忙走进里屋,三冬也跟着跑进去。石头哥靠在炕头上,脸色比刚才好看了些,只是嘴唇还泛着淡紫,他伸手抓住五特的手腕,力道很轻,眼神却格外认真:“官差来了,你别紧张,有俺在。那老虎是你凭本事弄死的,赏银该是你的。”

“俺知道。”五特在炕边坐下,帮他掖了掖被角,“你先好好歇着,等药熬好了,喝了药就能好得更快。”

院门外的村民还在热闹地议论着,有人说要给老虎搭个棚子,别让太阳晒坏了;有人说要去镇上买些肉,晚上摆桌酒庆祝;还有人说起张老栓,声音渐渐低下去——要是张老栓还在,看到老虎被打死,肯定会笑着给三冬塞野山楂。

三冬似乎也想起了张老栓,他走到炕边,小声对石头哥说:“石头哥,张爷爷要是知道老虎死了,会不会很高兴?”

石头哥摸了摸他的头,眼眶有点红:“会的,张爷爷肯定高兴。等你哥领了赏银,咱去张爷爷家看看他老伴儿,给她送点粮食,也算对得起张爷爷了。”

五特点点头,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他走到院门口,看着村民们七手八脚地用树枝给老虎搭棚子,老虎的尸体躺在院里的空地上,庞大的身躯占据了大半院子,斑斓的皮毛上还沾着泥土和血迹,只是那双琥珀色的眼睛已经闭上,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凶狠。

“二冬,你可真厉害!”村里的李婶走过来,手里拿着块干净的布,帮他擦了擦脸上的血渍,“那么大的老虎,你个七岁娃娃都能弄死,以后咱村再也不用怕了!”

“是靠运气,还有这些木炭。”五特指了指角落里的独轮车,陶盆里的木炭已经凉了,只剩下灰烬,“老虎怕火,俺用火烧它,又趁机找了机会制住了它。”

“不管咋说,你都是咱村的小英雄!”李婶笑着说,“等官差来了,领了赏银,俺给你和三冬做双新布鞋,保准耐穿!”

五特刚要道谢,就听见远处传来马蹄声,越来越近,还夹杂着官差的吆喝声:“让让!让让!官府办案!”

村民们立刻安静下来,纷纷往两边退,给官差让出一条路。五特握紧三冬的手,三冬也紧张地攥着他的衣角,小脸绷得紧紧的。很快,五个官差骑着马来到院门口,为首的是个穿着青色官服的捕头,脸上留着短须,眼神锐利,他翻身下马,看了看院里的老虎,又低头看向五特——这孩子个子小小的,脸上还带着未脱的稚气,身上的粗布衫沾着血和泥土,怎么看都不像能打死猛虎的人。捕头眉头皱了皱:“就是你弄死的老虎?”

“是俺。”五特往前站了半步,把三冬护在身后,声音虽轻却很稳,“这老虎在后山吃了人,还跑到村边叼鸡,俺为了救被蛇咬的石头哥,去后山挖草药,正好遇到它,就把它弄死了。”

捕头没说话,走到老虎身边,蹲下来仔细查看——他摸了摸老虎腹部深可见骨的伤口,又看了看老虎被刺瞎的眼睛,指尖蹭到皮毛上的灼烧痕迹,然后站起身,对身边的官差说:“伤口是锐器所伤,正中要害,眼睛也废了,还有火烤的痕迹,确实是用火攻加锐器制敌。”说完,他又转向五特,眼神里的锐利淡了些,多了几分难以置信的打量:“你叫啥名字?多大了?咋敢跟老虎对峙?”

“俺叫二冬,今年七岁。”五特抬头看着捕头,不躲不闪,“俺听村里老猎人说,老虎怕火,要害在肚子和眼睛。俺带着木炭上山,遇到老虎就点火逼它退,趁它慌的时候伤了它。”

捕头顺着他的话,看向角落里的独轮车——陶盆里的灰烬还在,旁边散落着几块烧黑的木炭,确实符合火攻的说法。他愣了愣,随即叹了口气,语气缓和了不少:“不错,小小年纪,又勇又细。这老虎官府追了三天,伤了三个猎户,还害了两条人命,没想到最后栽在你手里。”他顿了顿,对五特说:“赏银百两,官府说话算话,你跟俺去镇上衙门领赏,顺便录个口供。”

“俺能先等石头哥喝了药再去吗?”五特指了指里屋,小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他被蛇咬了,药刚熬好,俺得看着他喝了才放心。”

捕头看着孩子认真的模样,心里软了软,点头应道:“可以,俺们等你半个时辰。”他挥了挥手,让官差们在院门口等候,自己则站在院里,目光落在老虎尸体上——这么凶的虎,被个七岁孩子弄死,说出去怕是没人信,可眼前的痕迹又做不了假,这孩子是真的胆大心细。

五特连忙跑进灶房,把熬好的草药倒进陶碗,用嘴吹了又吹,试了好几遍温度,才端进里屋。石头哥已经坐了起来,靠在墙上,看到五特端着药进来,连忙伸手去接:“俺自己喝,你歇会儿。”

“俺喂你。”五特把碗递到他嘴边,小小的手稳稳托着碗底,“药有点烫,慢点咽。”

三冬也凑过来,从兜里掏出块皱巴巴的糖——是王掌柜给的,他一直没舍得吃,此刻剥开糖纸递到石头哥嘴边:“石头哥,药苦,你喝完吃块糖就不苦了。”

石头哥笑着张开嘴,把糖含在嘴里,甜味顺着喉咙往下走,连药的苦味都淡了。他看着五特小小的身影,眼眶有点热:“二冬,去衙门别慌,照实说就行。领了赏银,先给你和三冬做新衣裳,再买些补药,剩下的存着盖瓦房。”

“俺知道。”五特把空碗放在炕边,又帮石头哥掖好被角,“李婶会来陪你们,俺很快就回来。”

走出里屋,李婶已经在院里等着了,手里拿着个布包,里面是双新做的小袜子,她蹲下来帮五特换上:“穿上暖和,去衙门看着也体面。三冬俺帮你带着,放心去。”

五特接过布包,小声说了句“谢谢李婶”,又走到三冬身边,摸了摸他的头:“哥去去就回,你别乱跑。”

“哥,你早点回来,俺留了野兔肉给你。”三冬拉着他的衣角,舍不得松手。

“好。”五特点点头,跟着捕头往外走。村民们都围过来,七嘴八舌地叮嘱:“二冬,别跟官差顶嘴!”“赏银拿好,别弄丢了!”“早点回来,咱给你庆功!”

五特一边点头,一边跟着捕头往村外走。马蹄声哒哒响,他回头望了望——院门口的三冬还在挥手,小小的身影在人群里格外显眼,他心里一暖,加快了脚步。

到了镇上衙门,捕头把他带到一间屋子,文书正握着毛笔写字。捕头跟文书说了几句,然后对五特说:“把你制住老虎的经过跟文书大人说一遍,别漏了细节。”

五特坐在椅子上,椅子太大,他的脚都够不着地。他定了定神,从“石头哥被蛇咬,俺去后山挖七叶一枝花”说起,说到遇到老虎时,特意强调“俺想起老猎人说的话,赶紧点了木炭”,又讲了“老虎怕火往后退,俺趁机用刀刺它肚子和眼睛”,每个细节都说得清楚,从头到尾没提灵智核——这是他藏在心里的秘密,不能告诉任何人。

文书一边听,一边飞快地写着,时不时停下来问:“老虎是从哪个方向扑过来的?”“你刺它的时候,站在啥位置?”

五特都一一答了,声音虽小却条理清晰。等他说完,文书把口供递给捕头,捕头看了一遍,点了点头:“口供没问题,你在这儿等会儿,俺去给你取赏银。”

五特坐在椅子上,小手放在膝盖上,心里又慌又盼——他从没见过百两银子,不知道是不是像村里老人说的那样,能堆成小堆。他想起三冬想要的红布小褂子,想起石头哥需要的补药,想起能遮风挡雨的瓦房,嘴角忍不住往上翘。

没过多久,捕头拿着一个沉甸甸的木盒走进来,放在五特面前:“这里面是百两银子,你点点。”

五特伸手掀开木盒——里面整整齐齐摆着十锭银子,每锭都闪着银白色的光,刻着官府的印记。他拿起一锭,银子沉甸甸的,硌得手心有点麻。他摇摇头,把木盒盖好:“俺信官府,不用点。”

捕头笑了,伸手摸了摸他的头:“真是个实在孩子。银子拿好,以后遇到危险,记得来衙门找俺们。”

五特接过木盒,抱在怀里——盒子太重,他得用两只手才能抱稳。刚走出衙门,就看见一个村民跑过来,手里拿着个布包:“二冬,可算等到你了!石头哥怕你拿不动银子,让俺来接你。”

“石头哥咋样了?”五特连忙问。

“好多了,喝完药能下地走了。”一个村民把木盒放进布包,挎在肩上,“咱赶紧回去,三冬在家都哭了两回了,非得让我们来找你。”

五特点点头,跟着她往村走。路上遇到不少村民,看到他都笑着打招呼:“二冬,领了赏银啦?”“真是个能干的娃娃!”

回到村里时,太阳已经偏西了。刚到村口,就看见三冬跑过来,一头扎进五特怀里:“哥,你咋才回来!我以为送完老虎就能回来呢!”

“俺得录完笔录才能回来。”五特摸了摸他的头,“银子拿到了,咱回家看。”

村民们跟着他们往家走,院里已经摆好了桌子,李婶炖的野兔肉冒着热气,还有炒野菜、煮鸡蛋,都是乡亲们带来的。石头哥坐在院里的椅子上,看到五特回来,连忙站起来:“二冬,没事吧?银子拿到了?”

“没事,都在这儿。”新的村长把布包递过去,打开木盒,银子的光映得众人眼睛发亮。村民们都凑过来看,纷纷惊叹:“这么多银子!够盖三间大瓦房了!”“二冬这孩子,真是有出息!”

五特从木盒里拿出一锭银子,递给李婶:“李婶,谢谢您帮俺照顾石头哥和三冬,这银子您拿着。”

李婶连忙摆手:“俺不能要,都是乡里乡亲的,而且你还为村里除了厉害,这点是应该的。”

“您拿着吧。”五特把银子塞进她手里,“以后还要麻烦您给俺们做衣裳呢。”

李婶推辞不过,红着眼圈收下了。石头哥也拿出一锭银子,递给王大爷:“王大爷,这银子您拿去给张老栓的老伴儿买粮食和药,多帮衬着点。”

王大爷接过银子,点了点头:“放心,俺一定照办。”

五特又拿出几锭银子,分给帮忙抬老虎、照看院子的乡亲们,剩下的银子都交给石头哥:“石头哥,这些银子用来盖瓦房、买粟米种子,以后咱一起过日子。”

石头哥接过银子,眼眶有点红:“这银子是你挣的,该你拿着。”

“俺们是一家人,分啥你的我的。”五特笑着说,小小的脸上满是认真。

村民们都笑了,纷纷坐下吃饭。院门外的老虎尸体已经被官差拉走,说是要带回衙门示众,让周边乡亲都安心。灶膛里的火苗还在烧着,映得院里暖烘烘的,野兔肉的香气混着笑声,飘得很远。

三冬坐在五特身边,把碗里最嫩的兔肉夹给五特:“哥,你吃,这肉香。”

五特把兔肉又夹回三冬碗里:“你吃,长身体。”

石头哥看着眼前的一幕,心里暖暖的。他知道,从今往后,他们再也不是孤单的了——有这个七岁就敢斗猛虎的孩子,有热心的乡亲,有这沉甸甸的银子,他们一定能把日子过好,把这个小院,变成真正的家。

夜色渐浓,村民们渐渐散去。三冬靠在五特怀里睡着了,嘴角还带着笑。五特抱着他,坐在院里的椅子上,石头哥坐在旁边,手里拿着银子,在月光下闪着淡光。

“二冬,明天咱就去镇上找匠人,定盖瓦房的木料。”石头哥说,“再买些粟米种子,开春就种地。”

“好。”五特点点头,看着怀里的三冬,又抬头望向天上的月亮——月光温柔,晚风轻吹,他知道,他们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晨光刚漫过村头的山谷,五特就被灶房的动静吵醒了。他揉着眼睛坐起来,炕上的三冬还蜷成一团,小脸红扑扑的,嘴角沾着点口水——昨晚庆功宴上,这孩子吃了三块野兔肉,睡得格外沉。五特轻手轻脚地下炕,刚走到屋门口,就看见石头哥端着陶盆往院里走,裤脚挽到膝盖,小腿上的蛇咬疤痕还泛着淡粉色,却已经能稳稳走路了。

“咋不多睡会儿?”五特走过去,伸手想接陶盆,里面盛着刚和好的面团,“李婶说了,今早会送馒头来。”

石头哥把陶盆放在石桌上,笑着往灶房指了指:“俺醒得早,看灶膛里还有火星,就想着给你俩烙几张饼。三冬不是爱吃甜口的?俺昨晚把王掌柜送的糖块碾成了粉,和在面里了。”他说话时,声音比往常亮堂些,只是抬手揉面时,胳膊还不太利索——之前被老虎尾巴扫到的伤还没好透,一动就牵扯着疼。

五特没再劝,转身去灶房添柴。火苗“噼啪”舔着锅底,映得两人脸上暖烘烘的。石头哥擀着面饼,目光落在五特的后脑勺上——这孩子穿着李婶新做的粗布褂子,领口还没来得及缝扣子,露出一小片细嫩的皮肤。他突然想起半个月前,这孩子抱着银子从衙门回来,第一时间就把银子塞给他,说“咱盖瓦房”;想起自己昏迷时,迷迷糊糊听见这孩子跟三冬说“石头哥会好的,俺再去挖草药”;想起奴隶主家那些年,自己像头牲口似的被打骂,连口热饭都吃不上,哪敢想有朝一日,能在院里烙饼,身边还有两个惦记着自己的人。

“二冬。”石头哥的声音突然有点发紧,手里的擀面杖顿了顿,“俺……俺昨天夜里没睡着,总想起你去后山的事。”

五特添柴的手停了停,抬头看他:“都过去了,老虎也死了,你也好了。”

“不是过去了的事。”石头哥放下擀面杖,走到灶房门口,阳光落在他脸上,能看见眼角的红,“俺是奴隶的时候,奴隶主让俺去山涧挑水,冬天冰碴子割破脚,他连块布都不给;有回俺染了风寒,他嫌俺干活慢,直接把俺扔在柴房,要不是俺命大,早就没了。可你不一样……”他咽了口唾沫,声音发颤,“俺被蛇咬了,你明知后山有吃人的老虎,还敢推着车去挖草药;俺躺炕上不能动,你端药喂水,连觉都不敢睡。二冬,谢谢你……谢谢你不嫌弃俺是奴隶,对俺这么好。”

最后几个字,他说得格外轻,像是怕说重了,这好不容易得来的好就没了。五特看着他泛红的眼眶,心里有点发堵——他从没觉得自己做了多了不起的事,在他心里,石头哥不是奴隶,是会把仅有的窝头分给自己和三冬的人,是会在奴隶主来的时候,把他们护在身后的人。

“石头哥,别提奴隶这个事了。”五特从灶房走出来,拉着他的胳膊往石桌那边走,“等你腿上的伤彻底好了,俺就去衙门给你取消奴籍。到时候咱盖了瓦房,俺再张罗着给你娶个老婆,日子肯定越来越好。”

“娶老婆”三个字刚出口,石头哥的眼泪就掉了下来,砸在面团上,晕开一小片湿痕。他连忙抬手抹了把脸,却越抹越多——长这么大,没人跟他说过“取消奴籍”,更没人说过“娶老婆”。在奴隶主家,他连“人”都算不上,哪配想这些。他看着眼前的五特,又转头看向屋里熟睡的三冬,突然蹲下身,双手捂住脸,肩膀不住地发抖。

五特没说话,只是轻轻拍着他的背。院门外的鸡叫了,远处传来村民扛着锄头下地的脚步声,风里带着泥土的香气,一切都安安稳稳的。

过了好一会儿,石头哥才缓过来,他站起身,眼睛红红的,却笑得格外真切:“二冬,三冬,以后俺石头就是你们的亲大哥。从今往后,俺用命保护你们,谁要是敢欺负你们,俺就跟他拼命!”他说得郑重,像是在立誓,握着拳头的手因为用力,指节都泛了白。

五特笑着点头,刚要说话,屋里传来三冬的动静——这孩子揉着眼睛跑出来,头发乱糟糟的,看见石头哥红着眼圈,连忙跑过去拉他的手:“石头哥,你咋哭了?是不是腿还疼?俺给你吹吹就不疼了。”说着,他踮起脚尖,对着石头哥的腿伤轻轻吹了口气,小脸上满是认真。

石头哥的心瞬间软得一塌糊涂,他蹲下来,把三冬抱在怀里,声音放得柔柔的:“不疼了,石头哥是高兴的。三冬乖,等会儿就能吃甜饼了。”

“真的?”三冬眼睛一亮,从他怀里跳下来,跑到石桌旁盯着面团,“俺要吃最大的!还要给哥留一块!”

看着三冬蹦蹦跳跳的模样,五特和石头哥都笑了。灶房里的饼香渐渐飘出来,甜丝丝的,混着晨光,落在院子的每个角落。

吃过早饭,五特揣着银子,拉着石头哥往镇上走——今天要去衙门办取消奴籍的手续,还要找匠人定盖瓦房的木料。三冬本来要跟着,可李婶说要教他编草绳,他才不情不愿地留在了村里,临走前还反复叮嘱:“哥,你要早点回来,俺编好草绳给你当腰带!”

镇上比往常热闹,路边的小摊摆得满满当当,卖糖葫芦的吆喝声、铁匠铺的打铁声混在一起。石头哥走在后面,眼睛里满是新奇——以前他跟着奴隶主来镇上,只能低着头跟在后面,连路边的摊子都不敢多看,如今能光明正大地走在街上,手里还揣着自己的“身份”,心里像揣了个暖炉。

到了衙门,捕头正在院里练兵,看见五特,立刻笑着迎过来:“二冬,今天来是有事?”

“俺来给石头哥办取消奴籍的手续。”五特把石头哥往前推了推,“他以前是奴隶,现在想做正经农户。”

捕头点点头,领着他们去了文书房。文书听说是五特要办手续,连忙找出奴籍册——石头哥的名字在最末页,旁边写着“奴隶主:周扒皮”,字迹已经有些模糊。文书拿起毛笔,抬头问:“取消奴籍需要原奴隶主的文书,你们有吗?”

石头哥的脸瞬间白了——周扒皮去年冬天病死了,他的儿子早就带着家产去了城里,哪找得到文书。五特也愣了愣,随即握紧石头哥的手,对文书说:“周扒皮已经死了,他儿子也走了。石头哥现在跟着俺过,俺能证明他是好人,村里的乡亲也能证明。”

文书皱了皱眉,刚要说话,捕头走了进来:“文书,这事儿俺作证。石头哥是个老实人,前阵子村里闹老虎,他还帮着村民守夜。再说,二冬是咱镇上的小英雄,他的话错不了。”

文书想了想,点点头:“行,既然有捕头作证,那就在册上注‘奴籍取消,归为农户’,以后石头哥就是正经村民了。”说着,他拿起毛笔,在石头哥的名字旁边画了个圈,写上“已脱奴籍”。五特说:“文书,石头哥能不能改个名字,脱奴籍了,换个新名字,重新开始生活”,文书说:“当然可以”。五特想想叫什么好呢?自己这个身体的亲大哥叫大冬,已经饿死了,也不能叫大冬,再说也不吉利!五特说:“那就叫魁冬”。石头哥也同意。五特看着石头哥特别魁梧!17岁,长的高高壮壮的,才17岁就将近1米9了。文书在户籍上写上了石头哥的新名字。

石头哥看着册上的字,眼泪又差点掉下来——他终于不是奴隶了,终于能像正常人一样活着了。捕头拍了拍他的肩膀:“以后好好过日子,有啥困难就来衙门找俺。”

从衙门出来,石头哥攥着刚办好的农户文书,手还在发抖。五特拉着他往木匠铺走,路上遇到卖糖人的小摊,五特买了个兔子糖人,递给石头哥:“吃吧,甜的,能高兴点。”

石头哥接过糖人,咬了一小口,甜丝丝的味道在嘴里散开,他突然笑了,笑得像个孩子:“二冬,俺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甜的东西。”

到了木匠铺,老木匠正在刨木料,看见五特,连忙放下手里的活:“是二冬啊,是不是要盖瓦房?”

“嗯,要盖三间瓦房,一间给三冬,一间给魁冬哥,还有一间当灶房。”五特拉着老木匠比划,“窗户要大些,能晒着太阳;房顶要铺厚点的瓦,下雨不漏水;还要给三冬做个小床,上面能放他的草绳。”

老木匠点点头,拿出纸笔,一边画一边说:“三间瓦房,木料要用松木,结实;窗户用杉木,轻便;床的话,给三冬做个带抽屉的,能放他的小玩意儿。”

五特说魁冬哥,这样别人问你叫什么,你就说叫魁冬,我还叫你石头哥吧,这是你小名,石头哥站在旁边,嗯嗯,点点头。五特就开始和木匠聊起来了,看着五特跟老木匠认真商量的模样,心里暖烘烘的——他以前从不敢想,自己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床。老木匠算完木料钱,五特掏出银子,刚要递过去,石头哥连忙拦住他:“俺这里还有点钱,是以前帮村民干活攒的,俺也出点。”

“不用,银子够。”五特把他的手推回去,“这银子是咱一起挣的,盖瓦房是咱一起的家,不用分你的我的。”

石头哥没再坚持,只是眼睛又红了。老木匠看着两人,笑着说:“你们俩真是好兄弟,以后的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

从木匠铺出来,太阳已经到了头顶。五特拉着石头哥往村里走,路上买了块花布——是给三冬做红布小褂子的,颜色艳艳的,像天边的晚霞。石头哥看着花布,突然说:“二冬,等瓦房盖好了,俺去后山开荒,种粟米,再养几只鸡,以后咱就有吃不完的粮食和鸡蛋了。”

“好啊。”五特点点头,“三冬说想养只小狗,到时候咱再买只小狗,让它跟着三冬玩。”可惜那只小白兔,吃了带毒的草,唉,五特说那时候也没注意它在屋里玩啊,包扎伤口的布正好掉在兔子窝边上,误食了毒草啊!行了石头哥这就是的命!就像五特的灵智核穿过茫茫宇宙,来到这里一样!

两人说说笑笑地往村里走,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影子拉得长长的。快到村口时,就看见三冬跑过来,手里拿着一根编好的草绳,老远就喊:“哥!石头哥!你们回来了!俺编好草绳了,给你当腰带!”

五特蹲下来,让三冬把草绳系在自己腰上——草绳编得歪歪扭扭的,却系得格外紧。三冬仰着头,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哥,好看不?李婶说俺编得好!”

“好看,比镇上卖的腰带还好看。”五特摸了摸他的头,把花布递给他,“给你买的红布,以后做小褂子。”

三冬接过花布,高兴得蹦起来,抱着花布往村里跑:“李婶!李婶!俺有红布了!”

石头哥看着三冬的背影,又看了看身边的五特,突然觉得浑身都有了力气。他想起以前在奴隶主家的日子,想起那些吃不饱、穿不暖的夜晚,想起自己被扔在柴房时的绝望,再看看现在——有能遮风挡雨的瓦房要盖,有惦记着自己的兄弟,有能光明正大活着的身份,他觉得这辈子值了。

回到村里,村民们都围过来问情况。当听说石头哥取消了奴籍,还改了名字叫魁冬,小名叫石头哥,李婶高兴得拉着他的手:“魁冬,好啊有了新的身份,有了新的名字,咱就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以后你就是正经村民了,再也不用怕被人欺负了!等瓦房盖好了,俺给你做床新被褥!”

王大爷也笑着说:“以后开荒种地,俺帮你一起,咱村的地肥,种啥都长!”

石头哥看着围着自己的乡亲,眼睛红红的,却笑得格外开心。他对着众人深深鞠了一躬:“谢谢乡亲们,以后俺一定好好干活,帮衬着大家。”

傍晚的时候,木匠带着几个徒弟来村里丈量地基——就在五特家的小院旁边,要把原来的土坯房推了,盖三间宽敞的瓦房。三冬拿着草绳,跟在木匠后面,一会儿问“叔叔,什么时候能盖好呀”,一会儿问“能给俺的小床雕个小兔子吗”,木匠被问得哭笑不得,连连点头:“能,一定给你雕个最漂亮的小兔子。”

五特和石头哥帮着搬工具,夕阳落在他们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石头哥看着正在丈量的地基,突然对五特说:“二冬,等瓦房盖好了,咱在院里种棵槐树吧,像村头的那棵一样,等三冬长大了,就能在树下乘凉了。”

“好啊。”五特点点头,“再种点蔬菜,种点花,让院子里香香的。”

三冬跑过来,拉着两人的手:“俺要在槐树下编草绳,还要跟小狗一起玩!”

三人相视一笑,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脸上,温暖而明亮。石头哥看着身边的两个孩子,心里暗暗发誓——这辈子,他一定要好好保护他们,让他们能一直这么开心地笑,让这个即将盖起来的瓦房,变成真正温暖的家。

夜幕降临时,木匠和徒弟们走了,地基也丈量好了。五特生起灶火,石头哥擀着面条,三冬坐在旁边,把白天编好的草绳摆成一排,嘴里念念有词:“这个给哥,这个给石头哥,这个给小狗……”

灶膛里的火苗跳动着,映得屋里暖烘烘的。面条的香气飘出来,混着三冬的笑声,飘得很远。石头哥看着锅里翻滚的面条,突然觉得,这就是他这辈子最想要的日子——有饭吃,有屋住,有亲人在身边,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再也不用被人当作牲口。

他抬起头,看着五特忙碌的身影,又看了看身边的三冬,嘴角忍不住往上翘。窗外的月亮升起来了,温柔的月光洒在院里,仿佛在为这个即将拥有瓦房的小家,送上最温暖的祝福。石头哥知道,他们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以后的每一天,都会像这碗面条一样,热热乎乎,甜甜蜜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