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烽火逃兵谁让这祸害进了独立团? > 第180章 脱险

烽火逃兵谁让这祸害进了独立团? 第180章 脱险

作者:猫儿桥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09:18:35

小红缨心里再不愿意,也不会耽误任务,尤其山里最缺外科医生,她拎的清轻重。

带老李他们向西北方向接近丘陵地带,吴石头领头,开始攀山头,山不高,路非常不好走,但这是最快的路线。

老赵很早就和胡义提过,得多找几条进出山的路,于是九班几个就在转山的时候到处摸索,这是他们找到的浑水河北岸最南边的一条,有些位置需要绳子才能过。

老李他们换人,把伤员和背他的人捆好,前后安排人拽绳子协助,也开始上山。

周医生不熟悉攀爬,被小红缨推到前面,小丫头负责协助她,并作为队伍收尾。

河南边机枪响了,这里什么都看不到,小红缨有些急,但她知道急也没用。

吴石头说话不灵,手却巧,老赵都说他打的结合适,这条路上有一处需要把绳子高挂,然后抓着绳子紧贴山壁横向移动两米多,他决定这条绳子不收下来了,班长和老赵他们身上没绳子,回来走这边会用到的。

翻过最难的位置,登顶,向西就好走了。

小红缨抛下队伍,跑到山头最南边,可以看到浑水河就在山脚下流过,看不到胡义他们,也看不到老赵,倒是浑水河南岸有队伍穿过麦田正在向西……鬼子!大概两个班,不到三十人。

山头离鬼子队伍超过三四里远,步枪都打不到,小红缨还是喊回吴石头,取枪,装弹,趴到山头。

老李一群人都过来,趴到石头后面,也都看到了鬼子队伍,看到了之前他们过河的位置,看到了鬼子发现汉奸的尸体,却没看到胡义他们。

顺着浑水河向西看,地形逐渐崎岖,南岸西边远处也是山,没有人影,夕阳已经接近山头,马上就要天黑。

鬼子队伍最终到了浑水河大弯,再次发现汉奸尸体,停下检查,距离山头大概两里地。

小红缨的枪响了!三八式独特的枪声在山里回荡。

这个距离想命中几乎就不可能,但小丫头还是快速拉栓,快速射击,打完还喊石头给拿弹夹。

河边的鬼子听到枪声先是趴了一地,其后几枪才大致判断出方向,黄昏的光线已经很暗,根本看不到谁在打枪,只是有子弹落点在他们附近,于是机枪步枪一起向山头上看不到的目标射击。

小红缨两个桥夹打完,长出一口气,拄着步枪起身,扯着袖子一抹脸,冲着南边喊一声:“老赵!!”

回声袅袅,无人回应。

赵保胜听不到了。

九班几个也都听不到了。

……

他们都在水下。

……………………

十五分钟前。

赵保胜都藏到水里了,打算挨到天黑再露头。

很意外,他看到了芦苇。

胡义在得胜港逃出来之后告诉他,叼着芦苇杆可以在水面下呼吸。

他当时是震惊的,因为他没试过——弄芦苇杆藏水下是他想到的万不得已的时候的唯一办法,赌命的。

他会水,但不确定芦苇杆会不会被人发现……

没想到那个憨货真试了,还因此逃过鬼子的搜检。

太行山里,他就没见过竹子和芦苇,没想到浑水河边还真的有。

大弯处的石头后面,他原本是想再打一回伏击的,结果转到石头后,看到了芦苇丛!

于是他隐在芦苇丛里,用两颗手榴弹,阴了几个想绕后的便衣队,然后就用芦苇杆下水躲着,心想没多会儿就天黑,熬到天黑就好办了。

水里听不到什么声音,但捷克式机枪的射击,强大的震动还是隐隐能从芦苇杆感觉出来,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露头看一眼……看到了灰军装,辨认出了马良的背影。

……

然后就是四个傻子决定跟他一起躲到水里,背后的鬼子已经赶来,更西边的地形不利于和鬼子纠缠,即便入夜了,鬼子也不可能放松对五个人这样规模的敌人的围剿。

会游泳的胡义和他也来不及游到上游过河,更何况还有三个旱鸭子。

克服对水的恐惧,靠自己很难,但如果有人帮助,嗯,有人帮着压下去,会很快克服。

马良和刘坚强都很适应,罗富贵有些麻烦,他…会浮。

眼瞅着鬼子靠近,胡义在河岸上催,赵保胜只好让罗富贵抱着石头坐下,这浑水河说是以浑着称,可现在水小,很清,河底没什么淤泥,找到合适位置,还是能坐下。

再次检查三个棒槌旱鸭子的芦苇杆,确认有气儿,赵保胜和胡义也叼着芦苇杆下水,几个人用绑腿连着,防止三个旱鸭子惊慌。

……

等到水下完全黑了,赵保胜轻轻抬头,露出水面,外面天已经黑了,月亮剩下个月牙,没什么亮度,仔细听,没有人声。

他先推胡义,再和胡义一个个慢慢拉三个旱鸭子出水,胡义先上岸查看,赵保胜负责捞他们的武器弹药。

这时候最危险,武器进水,不确定能不能打响,手榴弹更不敢保证能不能爆。

好在鬼子明显是撤走了,九班几个才战战兢兢上岸。

春天的水不算冷,但出水后很冷,几个人扒光,摸黑挤干衣服,火柴是别想了,下水的时候根本没考虑这个,胡义的怀表也再次进水了。

“啧,罗富贵,能不能不要biaji,biaji的?”

“我有什么办法?鞋又不好挤水,我鞋坏了,我能咋办?”

“别吵!马上过河了,鞋还得湿,骡子小心你的鞋别冲走了。”

“老赵,马良又喊我绰号。”

“烦死了,快点,我感觉不舒服,怕是要着凉。”

“老赵你没事吧?”

“没事,抓紧,过了河能跑起来最好。”

“我鞋坏了跑不起来……”

……………………

九班最终选择从青山村南边进山,夜里爬山太危险,青山村那边总算还是有条路。

过了山口,走过丘陵地带,胡义发现南边竟然有火光,篝火!

那边……应该是浑水河北岸,有一片小树林的,几个人在黑暗中对视一眼,决定凑过去,实在很冷的,手里有枪,不管打不打得响,唬人总没问题。

……

老李进山之后决定停留休息,轮流背着伤员翻过丘陵地带,还是很费体力,周医生也不适应山地夜行。

小红缨一直沉默,无精打采,吴石头更是一言不发,整个队伍老李说什么就是什么。

于是找了块地方宿营吃晚饭。

杨干事没参与背伤员,体力保持比较好,负责上半夜值哨。

黑魆魆的山里,周围没有人家,林子里还没虫叫蛙鸣,偶尔两声夜行鸟类叫声,实在是有些渗人。

他转身看营地篝火,周医生接到了,他这个接应行动策划者的功劳肯定有一笔的,只是独立团的人主导了后面的行动,这功劳该怎么算?

还没想好,身后有声音,一只冰凉湿润的胳膊勒住了他的脖子,他想喊,可嘴也被一只凉飕飕的手给捂住了!敌袭!

还没等他挣扎,一股大力把他往后拖,然后就眼前一黑……

“骡子你弄死他了?”

“我也没使劲啊?!”

“没事,有呼吸,你们小声点……”

“胡义!你干嘛?回来!”

……

一声惊叫打破了夜的静谧,“狐狸!”

然后,篝火被添了大量的柴,还分出两个火堆来。

“石头!再弄点柴来!”

“诶,丫头,不要了!够了!”

“诶诶诶,你不要过来啊!”

“够了够了,我们几个又不是烤鸭,不要烤那么匀的。”

“狐狸,烤鸭好吃吗?”

“不知道,你问老赵。”

“老赵!”

……

赵保胜昏昏欲睡,小丫头的呼喊让他猛地一惊,抬头,五个‘光猪’正在湿衣服围成的圈子里,两头还有两个火堆,胡义和马良他们在借着火光擦枪,小红缨在圈子外喊他。

“啊,行吧,下次有机会请你吃。”赵保胜敷衍。

小红缨气呼呼回到和周医生的位置,撇嘴:“老赵你就喜欢吹牛!还净吹大牛!”

赵保胜搔搔脑袋,我也没说啥啊?

周医生摸摸小丫头的头:“下回我请你吃,烤鸭啊,还得吃刚出炉的。”

小红缨没当回事,钻进毯子躺好,又抬头看火堆那边,嗯,九班人齐了,睡觉。

赵保胜看看周围几个人,叹口气,白天想了半天的事,又开始烦他了,和九班到底应该怎么相处,才能影响小一些?

人松弛下来很容易犯困,他昨晚就没睡,白天走了那么远,下午和便衣队纠缠那么久,这会儿脑子里都是浆糊,催着他闭眼,算球,想那么多干嘛,睡觉!

老李很好奇九班几个是怎么躲过鬼子的,胡义没有细说,只说藏水里了,他就没多问,看看熟睡如婴儿的杨干事,叹口气,起身拿枪去站岗。

……………………

赵保胜已经很久没有睡这么踏实了。

醒来的时候太阳正好照得暖和,他身上搭着一条日本军毯……检查一下,短裤在身上……衣服干了,被放在他身旁,穿衣起身。

临时营地收拾得差不多了,两个火堆的灰烬有些夸张,不知道昨晚吴石头搞了多少柴火添进去。

这里确实如昨晚判断的,是在浑水河畔的小树林。

赵保胜有些发愣…这里不就是酒站的位置吗?

河边一帮子人在洗漱,小红缨闹着要下水,让胡义扽住了,周医生正在劝……多好的一幅画啊。

吴石头腾腾腾从东边过来,身上还背着绳子,瞅见老赵起来了,停下来嘿嘿傻笑。

赵保胜也笑:“石头昨天还给咱留绳子了?”

吴石头惊讶,老赵这也能猜着?却没注意,老赵的笑脸在收敛。

赵保胜有些想明白了,和小孩子的学习一样,不能完全手把手地教,应该启发式地,就像吴石头和他学绳结,一点就通,那样学起来记得更牢。

他和九班的相处模式也要按这个来,不能遇到什么事都是他拿主意。

小红缨嚷嚷着有人欺负她,赤脚往赵保胜这里跑,想告状,接近之后又没说话,她觉得今天老赵有些不一样。

以往只要她嚷嚷着,老赵老远就会接她的话,今天没有,老赵坐在那里发愣。

“老赵,你咋了?”

“嗯,我有些累了。”

“没睡好?我就说他们起来的时候太吵了!”

“睡好了,就是有点累,心累。”

“哪个不省心的又惹你烦了?”

“没有,就是人没精神。”

“……”

九班回归大北庄,依然像出发时那样,无声无息,小红缨是很不满意的,可之前老赵就和她聊过,低调这个词她不懂,可闷声发大财,这个不用教。

赵保胜没多插手小红缨和其他单位的‘生意’,只默默地把森田的灯泡电池什么的收了起来,手电筒留下九班的数,剩下的给小红缨处理。

他现在只想安安静静地搞他的事,最近都不用去县城了。

他和胡义找周医生聊过,外科医生显然对这种毛病不了解,没什么可建议的。

但赵保胜和她讲,这种情况在部队里应该不止一个,很多都被判断成精神病,甚至有的还会被认为是吓破胆,是对敌人的恐惧……这倒反而引起了她的关注,邀请胡义和老赵作为观察病例,随时和她联系,报告病情变化。

胡义无所谓,和医生处好关系,求都求不来的机会!

老赵有些无奈,给胡义牵的线,还扯上他干啥?

周医生很忙,独立团之前战斗频繁,伤员很多,她要一一检查,并指导卫生队的工作,去师部医院的行程都被耽误了。

老李和刘排长都不催,独立团也需要医生,至少他们在独立团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受益,不能过河拆桥。

周医生发现独立团卫生队的很多事情做得非常好,和包四聊了之后,专门约赵保胜聊了很多,做了一大堆记录。

赵保胜对这些一点都不烦,凡是能增强八路军战斗力的事,他都愿意做,甚至和周医生透露了一些他‘搜集’的医药情报……

苏青作为独立团的女干部,抽时间陪着周医生工作生活,也听赵保胜聊了一些,老赵最近心情好,根本没计较苏青听到的东西可能会增加他身上的疑点,事实上苏青现在对老赵的看法已经改变,他的很多事都被苏青自己‘合理化’了。

其实最有意思的是九班回归那天,苏青也去迎接‘送货’小组了,胡义看着杨干事上蹿下跳地和苏青握手,介绍这个介绍那个,老赵在旁边一会儿看胡义表情,一会儿在苏青和周医生身上打转,乐得直咂嘴。

小红缨压根不知道这瓜有多甜,只忙着藏她的收获,算计那些留出来交易哪些上交供给处。

诶!孩子小,就不告诉她那些爱恨情仇了吧!

回归日常,赵保胜觉得浑身舒坦,偶尔接些一连二连三连的烟雾弹订制业务,要么跟着九班训练,要么去参加梯田劳动,晚上搞一搞发明改造。

别说,还真的弄出些东西,手电筒灯泡改电点火试制成功!只是电线拖长了以后,因为线阻大,得用更多电池串联,手电筒那结构就用不了了。

赵保胜也和老李聊过很多,北方大城市的工业品,包括津门可以弄到的东西,连夜画出来的图交给老李,请他帮忙采购一些标准件和橡胶片和橡胶管,他想复刻水锤泵。

正在赵保胜想着如何实现梯田提水灌溉的时候,苏青找他了。

苏青和丁政委等到老赵,给他看一张图表,上面有梅县所有鬼子据点的位置信息,包括一些外人不知的人员配置…苏青解释,这是梅县地下组织恢复联系之后传过来的第一份情报。

赵保胜放下情报,看苏青,又看丁政委,缓缓开口:“我大概能猜到来源,而且我可能还认识情报获取者。”

是的,赵明。

张翻译官和老李他们的‘货’高度相关,甚至可能姓张的说的‘货’就是周医生,初露端倪时赵保胜就在猜测姓张的身份,极可能是自己同志,那赵明父亲就极可能是同志……

这份情报如果来自赵明,那就太不稳重了,那个青涩的少年,会因为热情,而使自己处于危险之中。

赵保胜觉得有必要把他自己的一部分猜想和苏青丁政委讲一讲,这么重要的位置上的自己人,千万千万要保护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