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一个中年男人的时空札记 > 第126章 馈礼盈筐凝暖意

一个中年男人的时空札记 第126章 馈礼盈筐凝暖意

作者:用户25472785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05:15:07

开篇诗句:馈礼盈筐凝暖意,怀表轻烫念家声

晨雾还没散尽,枫溪镇的石板路沾着露水,踩上去 “咯吱” 响。陈建国推开济世堂的木门时,指尖还沾着门轴上的枫木碎末 —— 那是赵二柱昨天刚刨过的,说能让门轴更顺滑。门刚开一条缝,就看见阶前摆着三个竹篮,篮沿缠着晒干的枫树枝,沾着的晨露顺着竹篾往下滴,在青石板上积成小小的水洼。

他放轻脚步走过去,弯腰掀开最上面的篮盖。一股咸菜的咸香先飘过来,是李大婶送的 —— 青灰色的陶罐上贴着片压平的红枫叶,叶尖还带着点焦黄,应该是昨天丰收宴后特意去枫树林捡的;罐口用油纸封着,扎绳是用染了枫汁的棉线编的,解开时还能看见油纸内侧印着个歪歪扭扭的 “李” 字。陈建国把陶罐抱起来,罐身还带着点余温,想来是李大婶凌晨天没亮就起来装的,怕凉了失了咸菜的鲜气。

中间的竹篮里铺着粗棉布,叠着双藏青色的布鞋。是王婶的手艺,鞋面上的针脚细得像枫树叶的脉络,每一针都扎得齐整;鞋底纳得厚实,用手一摸能摸到凸起的纹路,仔细看才发现是个 “枫” 字,字中间还绣了片小枫叶,用的是染红的棉线,不仔细看还以为是枫叶落在上面;鞋里垫着晒干的艾绒,凑近闻能闻到淡淡的艾草香,混着棉布的暖意。陈建国把自己的脚比了比,大小正合脚 —— 王婶上次问他鞋码时,他随口说了句 “42 码”,没想到她记这么牢,还特意比着尺寸做。

最边上的篮子里,周大叔送的红薯干用蓝布包着,布角缝了块补丁,是洗得发白的粗棉布。解开布包,琥珀色的红薯干滚出来,每一块都切得匀匀的,边缘带着点焦甜的糊边,是晒到最透的样子;放在鼻尖闻,除了红薯的甜香,还混着阳光晒过的暖味,还有点枫木的清香 —— 想来周大叔晒红薯干时,是把竹匾放在了枫树下,让枫叶的香渗进了薯干里。张村长送的枫果装在粗麻袋子里,袋子上用炭笔写着几行字:“陈先生,枫果泡水喝,睡前加颗冰糖,不苦,能安神。” 字迹歪歪扭扭,却是村长一笔一划写的,墨汁还没完全干透,边角有点晕开。

陈建国把三个篮子挨个搬进屋里,陶罐放在灶台边,布鞋摆在床头的木凳上,红薯干和枫果倒进陶盘里,满满当当摆了半张桌。他看着这些东西,手指轻轻碰了碰陶罐上的枫叶,凉丝丝的,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填得发暖 —— 在城里住了二十年,收到的礼物不是包装精美的红酒,就是印着 logo 的笔记本,从来没有这样带着烟火气的物件,每一样都沾着枫溪镇的温度,带着村民的心意。

“陈先生!” 院外传来小丫的声音,接着就是一阵轻快的脚步声。小丫蹦进来时,辫子上还绑着昨天丰收宴剩下的红绳,手里攥着个碎花布包,布包的边缘有点毛边,是她自己用针线缝的,针脚歪歪扭扭,却看得出来缝得很用心。“这是我给你的礼物!” 她把布包递过来,仰着小脸,眼睛亮晶晶的,像盛着早上的露水。

陈建国蹲下身,小心地解开布包的绳结。里面是三片压得平平整整的枫叶,红得像火,每片枫叶上都用红绳系着个小木头人 —— 都是用枫木削的,打磨得不算光滑,边缘还有点毛刺,眼睛是用黑炭点的,衣服是小丫用红墨水画的,歪歪扭扭的线条却透着认真。“这个是你,” 小丫指着最高的木头人,“这个是赵叔叔,他的锄头我没画好,你别笑!这个是我,我扎着小辫子呢!”

陈建国把小木头人握在手里,枫木的凉意在掌心慢慢化开,眼眶却突然发烫。他赶紧眨了眨眼,摸了摸小丫的头,她的头发软软的,还带着点阳光的味道:“谢谢你,小丫,这是我收到最好的礼物。比我以前收到的所有礼物都好。” 小丫听了,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蹦蹦跳跳地去桌边看红薯干了。

“陈先生,俺也给你带了点东西。” 赵二柱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扛着锄头刚从地里回来,裤脚沾着泥土,手里拿着个草纸包。“入秋了,容易着凉,俺给你配了点治风寒的草药,里面有紫苏、生姜,还有点甘草,熬水喝不苦。” 他把药包递过来,草纸上用铅笔写着 “风寒药” 三个字,是陈建国上次教他写的,字迹还很生涩,却一笔一划写得认真。

陈建国接过药包,草药的清香混着屋里的咸菜香、红薯干香,钻进鼻子里。他突然想起去年在城里生病时,发烧到 39 度,身边没人照顾,只能在手机上点外卖买药,送来的药装在塑料盒里,冷冰冰的,连句关心的话都没有。可现在,在枫溪镇,不过是入秋,就有人想着给他配草药,想着他会不会着凉。他捏着药包,手指有点发颤,声音也比平时低了点:“二柱,谢谢你。我…… 我也想给你们送点礼物,可我身上除了怀表和手机,啥都没有。”

赵二柱听了,哈哈笑起来,拍了拍陈建国的肩膀,力道很实在:“陈先生,你说啥呢!你帮俺们搭晒秋架,帮俺整理草药,教俺们记账,还教小丫认字,这些比啥礼物都金贵!俺们不要别的。” 小丫也跑过来,拉着陈建国的衣角:“对呀陈先生!你教我写‘枫’字,比私塾先生教的还清楚,我昨天还在石板上写了给王婶看,王婶还夸我呢!这就是最好的礼物!”

陈建国看着他们,心里暖得发慌。他走到桌边,拿起一张草纸 —— 是赵二柱平时记账用的,有点粗糙,边缘不齐 —— 又摸出毛笔,蘸了点研好的墨。墨有点淡,是上次磨的,放了两天,却也够用。他一笔一划地写感谢信,写 “感谢枫溪镇的每一位亲人” 时,笔尖顿了顿,墨汁晕开一点,却让那几个字显得更实在。写完后,他找了点米糊,把信贴在济世堂的门上,正中间的位置,路过的人都能看见。

不一会儿,李大婶挎着篮子路过,看见信就停下了,凑过来仔细看;张村长也来了,还拉着私塾先生,让他念给不识字的村民听。“…… 感谢李大婶的咸菜,感谢王婶的布鞋,感谢周大叔的红薯干,感谢张村长的枫果,感谢二柱的草药,感谢小丫的木头人…… 你们的心意,我都记在心里……” 私塾先生的声音不高,却清清楚楚地飘在枫溪镇的晨雾里。村民们听着,有人笑着点头,有人用袖子擦了擦眼角,李大婶还念叨:“这点咸菜算啥,陈先生帮俺们分粮、搭架子,俺们做这点事算不得啥。”

晚上,济世堂里点着油灯,灯光摇曳着,把屋里的影子拉得长长的。陈建国坐在桌边,看着满桌的礼物 —— 陶罐里的咸菜泛着油光,布鞋上的 “枫” 字映着灯光,红薯干在陶盘里堆得像小山,枫果散在旁边,透着红褐色的光。他伸手摸了摸怀里的怀表,是林慧当年送他的结婚十周年礼物,表盘上刻着 “建国” 两个字,边缘已经有点磨损。

突然,怀表微微发烫,不是平时的温乎,是像揣了个小暖炉,慢慢热起来。陈建国赶紧把怀表掏出来,借着油灯的光一看,表盘上竟闪过一个模糊的画面 —— 林慧穿着她最喜欢的蓝色围裙,头发挽在脑后,手里拿着锅铲,正在厨房里翻炒着什么,锅里冒着热气,应该是他最爱吃的红烧肉;陈乐乐坐在旁边的小板凳上,手里拿着一张画纸,笔尖在纸上涂涂画画,纸上隐约能看到三个小人,还有一棵枫树 —— 他以前跟乐乐说过枫溪镇的枫树,说枫叶红得像火,没想到乐乐记在了心里。

画面只闪了几秒钟,就像雾气一样散了,表盘又恢复了平时的样子,却还带着点余温。陈建国把怀表贴在胸口,声音有点哽咽,对着怀表轻声说:“林慧,乐乐,我在这边很好,你们放心。李大婶的咸菜很香,王婶的布鞋很暖,小丫送了我木头人,二柱给我配了草药…… 等我补好遗憾,就回去找你们。到时候,我带你们去看枫树,给你们做枫叶书签,还吃你做的红烧肉,看乐乐画的画。”

结尾哲思:礼物从来不是贵重的东西,而是藏在里面的心意 —— 是李大婶凌晨熬制的咸菜里的鲜,是王婶熬夜纳的布鞋里的暖,是小丫笨拙削刻的木头人里的真,是赵二柱细心配的草药里的诚。当陶罐里的咸菜泛着油光,当布鞋上的 “枫” 字映着灯光,当怀表上闪过家人的身影,才懂 —— 牵挂是双向的,你在他乡被人用真心爱着,故乡的人,也在隔着时空,把你放在心底最暖的地方牵挂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