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一个中年男人的时空札记 > 第125章 丰收宴上唤 “先生”

开篇诗句:枫下开筵酬稔岁,席间称 “先生” 暖心田

檐角的枫叶被秋风染透时,枫溪镇的秋收终于画了句号 —— 晒秋架上的最后一缕粮香飘进粮仓,田埂里的最后一捆玉米归了家,连村口老枫树下的石碾子,都歇了半个月来的忙碌。张村长捏着旱烟袋在晒秋场转了三圈,突然拍着大腿喊:“办宴!咱得好好酬谢这好年成!”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上午就飞遍了整个镇子。男人们扛着扁担去镇上赶圩,张村长带着赵二柱和周大叔,用枫木车拉回了两头肥猪、一只山羊,猪羊的哼唧声混着车轮碾过枫叶的 “沙沙” 声,引得半大的孩子跟在车后跑;女人们则钻进自家灶房,李大婶从陶罐里掏出腌了整夏的咸菜,切得细如发丝,王婶把新晒的枫果捣成泥,和着糯米粉蒸枫果糕,蒸笼冒的白汽里,都裹着甜香;小丫也不闲着,踮着脚帮王婶摘枫树枝上的桂花,说是要撒在甜汤里,“给陈先生尝尝不一样的味儿”。

到了傍晚,晒秋场早变了模样。十几张青石板桌拼成长长一列,桌腿绑着红绳,红绳上串着新鲜的枫树叶,风一吹,叶子就贴着桌面轻轻晃。村民们从家里搬来板凳,小孩们抢占了最靠近灯笼的位置 —— 那是用竹篾扎的圆灯笼,罩着红纸,里面点着煤油灯,十几盏灯笼挂在晒秋架的横杆上,把场子照得通红。枫树叶落在灯笼上,红光照透叶片,像给灯笼镶了层玛瑙边,连落在桌上的碎叶,都沾着暖融融的光。

菜很快摆满了长桌。炖猪肉装在粗瓷大盆里,肉皮炖得透亮,撒着葱花;炒羊肉泛着油光,混着山里的野花椒,香得人直咽口水;煮红薯堆在竹篮里,热气腾腾,剥了皮就能看见金黄的瓤;李大婶的腌咸菜摆了一溜小碟,王婶的枫果糕切成菱形,摆得像朵花,最边上是小丫端来的甜汤,瓦罐里飘着枫果和桂花,甜香绕着桌子转。

村民们坐定了,男人们端着粗瓷酒碗,女人们抱着孩子,小孩们手里攥着红薯,等着张村长说话。张村长清了清嗓子,手里的酒碗举得老高,酒液晃出了几滴:“今儿这宴,是咱枫溪镇的丰收宴,更是谢恩宴 —— 要谢咱陈先生!” 他指了指陈建国,声音亮得能传过枫树林,“没有陈先生的晒秋架,咱的稻谷早潮了;没有陈先生的玉米记账法,咱分粮时指不定要闹别扭!往后啊,咱就叫他‘陈先生’,把他当咱枫溪镇的自家人!”

话音刚落,晒秋场就炸了锅。周大叔拍着桌子喊 “好”,手里的酒碗差点掉在地上;李大婶跟着点头,往陈建国碗里夹了块炖肉;连小孩们都跟着喊 “陈先生”,声音脆生生的,惊得树上的麻雀扑棱棱飞起来。陈建国端着酒碗的手突然抖了抖,酒液沾了点在指尖 —— 他想起在城里时,下属们喊他 “陈总”“陈总监”,那称呼里带着客气,带着距离,可 “陈先生” 这三个字,从村民们嘴里说出来,像刚炖好的猪肉,热乎得烫心。他眼眶有点发潮,摸了摸怀里的怀表,表盘还带着体温,像是在帮他稳住情绪。

“俺、俺也敬陈先生!” 赵二柱突然站起来,椅子腿在石板地上刮出 “吱呀” 一声。他脸涨得通红,手里的酒碗晃了晃,洒了点酒在蓝布褂子上,却毫不在意:“俺以前认草药只知其一,是陈先生教俺分类放草药;俺熬药凭感觉,是陈先生教俺用温度计测火候…… 俺没文化,说不出啥好听的,就想跟陈先生做一辈子朋友!” 说完,他仰起脖子,“咕咚咕咚” 喝干了碗里的酒,然后把碗底朝下,亮给众人看 —— 碗底干干净净,连一滴酒都没剩。村民们哄堂大笑,有人喊 “二柱酒量好”,赵二柱挠着头笑,耳朵尖都红了。

小丫这时端着甜汤凑过来,小小的手捧着瓦碗,生怕洒了:“陈先生,这是我跟王婶做的甜汤,放了枫果和桂花,你尝尝!” 陈建国赶紧接过碗,碗沿还带着小丫手心的温度。他喝了一口,甜丝丝的枫果味裹着淡淡的桂花香,从舌尖暖到胃里。小丫歪着头看他,眼睛亮晶晶的:“甜不甜?王婶说,甜汤要喝出笑来才好。” 陈建国笑着点头,指了指自己的嘴角:“你看,我都笑了。” 小丫开心地跳了一下,又端着甜汤给其他村民送过去,小身影在灯笼光里晃来晃去。

接下来的时辰,村民们轮流给陈建国敬酒。周大叔端着酒碗过来,说自家多存的那一斗粮,全靠陈先生的记账法;年轻的村民问明年能不能教他们搭草药架;连张村长都敬了他两碗,说往后枫溪镇的事,要多跟他商量。陈建国酒量浅,喝了没几碗脸就红得像枫叶,赵二柱见状,赶紧把他的碗抢过来:“你们别灌陈先生!他酒量不好,要喝跟俺喝!” 说着,他又跟几个村民喝了起来,不一会儿就有了醉意,拉着陈建国的手不放:“陈先生,咱、咱再下一盘草药籽棋!上次俺输了,这次俺肯定能赢…… 你别不信,俺这几天练了!”

夜深了,灯笼的光渐渐暗了些,丰收宴才散。赵二柱醉得脚步虚浮,却非要扶着陈建国;小丫困得揉眼睛,却还哼着村民教她的丰收歌,歌词是 “枫树叶红,粮食满仓;陈先生来,日子更香”,调子软软的,飘在秋夜里。路上落满了枫树叶,踩上去 “沙沙” 响,月光从枫树枝缝里漏下来,洒在三人身上,像铺了层银粉。

“陈先生,别走了……” 赵二柱断断续续地说,手抓得更紧了,“咱枫溪镇好,有粮食,有草药,还有俺们…… 你就在这儿住下吧,俺们都喜欢你。” 陈建国靠在赵二柱身上,看着天上的月亮 —— 今晚的月亮特别圆,没有一丝云,亮得能看见月亮上的纹路。他又摸了摸怀里的怀表,表盘不知何时变得温热,像是在回应他心里的暖意。

结尾哲思:“先生” 这两个字,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尊称,而是藏在烟火气里的认可 —— 认可你帮着搭的晒秋架,认可你教的记账法,认可你把枫溪镇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当灯笼的光映着村民的笑脸,当 “陈先生” 的称呼裹着酒气和甜汤香,当怀表的温度贴着心口,陈建国忽然明白:异乡的夜之所以不再寒凉,不是因为风小了,而是因为这方土地上的人,把他的日子,过成了家的样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