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 > 第398章 帝妃立朝堂?共治江山长

百姓的欢呼还在宫门外回荡,火把映红了天边。沈知微站在太极殿侧廊,目光落在远处那群抬着米粮、菜羹的民夫身上。他们衣衫粗旧,脸上却带着笑,嘴里喊着她的名字。

她没有动。

身后传来脚步声,裴砚走了过来,玄色龙袍未换,眉宇间还残留着方才大典的威仪。他停在她身旁,低声问:“你打算怎么做?”

“昨夜的事,不是结束。”她说,“是开始。”

裴砚看着她侧脸。他知道她在想什么。万邦来朝,四夷臣服,百姓拥戴——这样的声势若不用在正处,迟早会散。

“你想立于朝堂?”他问。

她点头:“民心已归,政令已通。若连名分都不定,日后新政如何推行?寒门官如何安心做事?”

裴砚沉默片刻,终于开口:“百官不会轻易答应。”

“我不需要他们答应。”她转过身,直视他,“我只需要你站在我身边。”

他盯着她看了很久,然后抬手,示意内侍备凤驾仪仗。钟鼓未歇,早朝尚未退散,文武百官仍在殿中候命。

沈知微整了整衣袖,缓步走入太极殿。

殿内众臣见她进来,神色各异。有人低头避视,有人皱眉不语,也有人悄然交换眼神。自皇后主持新政以来,六宫干政的议论便从未断过。今日她竟在大典之后直入朝堂,显然是要有所举动。

裴砚踏上丹墀,抬手示意肃静。

“今日召诸卿留殿,并非为外邦之事。”他的声音不高,却压下了所有私语,“而是有一件关乎国本的大事,需当众议定。”

群臣屏息。

沈知微走到御阶之下,与裴砚并列而立。这不是后妃该站的位置,满殿皆知。

一位老臣出列,颤声道:“陛下,皇后娘娘莅临前朝,恐不合祖制……六宫有责,理应居内廷统摄女职,而非涉足政事。”

“祖制?”沈知微开口,语气平静,“三年前北疆大旱,户部拖延拨粮,是本宫调江南仓米十万石赈灾。去年春汛决堤,工部推诿不动,是本宫遣寒门官督修七渠,保住三州农田。如今新政初成,百姓称便,你们却说这是‘干政’?”

老臣张口欲言。

她继续道:“若‘干政’是指救民于水火,理政于危难,那本宫认了。但请诸位告诉本宫,当百姓饿殍遍野时,谁在朝堂上争论‘妇人不可掌权’?当外敌压境时,谁曾挺身而出,而非跪地求和?”

无人回应。

她从袖中取出一卷文书,交给女官。“这是《江南秋收实录》。今年风调雨顺,加上水利贯通,亩产增三成。除留足民食,余粮十万石已于昨日入京仓。本宫已下令,即日起减免三辅郡税赋一成。”

此言一出,殿内哗然。

户部尚书忍不住道:“调粮乃户部职权,皇后未经奏报便擅自调度,是否逾矩?”

“逾矩?”沈知微看向他,“去年冬,本宫依‘灾备律’向户部备案,说明若江南丰收,可抽调余粮以备京师所需。文书现存档于户部库房,由你亲笔签押联署。你忘了?还是装作不知?”

那尚书脸色一变,低下头去。

她环视群臣:“本宫不争虚名,只问实效。若哪位大人觉得女子无治世之才,大可拿出证据来。若只是因我是女子,便否定一切政绩——那请问,你们效忠的是大周江山,还是自己的偏见?”

殿中一片寂静。

就在此时,宫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几名百姓被守卫拦在阶下,手中捧着写满字的布幡。一人高喊:“皇后调粮救灾,减税惠民,这是功不是过!”

另一人喊:“我们不怕祖制!我们怕没饭吃!去年若不是新渠通水,我家田早就荒了!”

声音传入殿内,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呼喊。

“皇后贤明!”

“减税是真事!我们都收到了告示!”

裴砚站在高处,听着这些声音,缓缓握紧了拳头。

他转身,面对百官,声音沉稳如铁:“朕登基之初,天下动荡,内有权臣掣肘,外有边患频仍。那时,百官观望,宗室退避。是谁陪朕走过那些年?是她。”

他指向沈知微。

“平叛乱,安流民,开新政,通商路。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写在百姓的饭碗里,刻在田间的水渠上。你们说她越权?可这江山,本就是她一手撑起来的。”

群臣低首,无人敢应。

裴砚牵起沈知微的手,将她带到身前,面向百官与宫外百姓。

“从今日起,凡军国大事,必经朕与皇后共议共决。”他说,“诏令须双印方行——皇帝玺印之外,加皇后政印。这不是恩宠,是功酬,是信义。”

老臣猛地抬头:“历代无此先例!陛下三思!”

“那就从今日起,立下这个先例。”裴砚目光如刀,“朕不信虚名,只看结果。谁能像她一样让百姓吃饱饭、让外邦低头、让国土安宁?若有,朕立刻退位让贤。”

无人再言。

沈知微看着眼前这些人,心中清明。她知道,这一刻不会让所有人信服,但她也不需要。只要权力落地,政令畅通,时间会替她说话。

她轻轻握住裴砚的手,声音清晰传开:“臣妾愿与陛下同担风雨,共守山河。”

话音落下,紫宸钟鸣九响。

礼乐骤起,百官俯首,齐声高呼:“帝后贤明!江山永固!”

宫外百姓闻声,纷纷跪拜,呼声如潮。

“明君贤后!”

“共治天下!”

沈知微站在玉阶之上,风吹动她的裙裾。她没有笑,也没有动。她只是看着这片土地,看着那些曾经对她冷眼相待的人,如今低头称臣。

她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开始。

裴砚松开她的手,转身走向御案。桌上堆着各地送来的奏报,最上面一份来自江南,写着“仓廪已满,请示后续调度”。

沈知微走过去,拿起朱笔,在旁边批了几个字:“准,按原计划分流北方三郡。”

裴砚站在地图前,手指划过几条主渠的走向。那些红线连接着南北,贯穿东西,像是这张图上的血脉。

“接下来呢?”他问。

“接下来,”她说,“是更难的部分。”

他回头看着她。

她正低头翻阅一份新的折子,眉头微蹙。

这时,一名内侍快步走入殿中,手里拿着一封文书。

封口盖着火漆印,写着“边关急报”四个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