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 > 第397章 万邦来朝贺?天下太平欢

春风拂过宫墙,百姓的欢呼声还未散去。沈知微站在太极殿前的高台上,手中握着玉杖,目光扫过广场上整齐排列的各国使臣。

今日是万邦来朝的大典。

北狄使者身披兽皮金袍,脚步沉稳地走上丹墀。他抬头看了一眼殿顶飞檐,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南诏使者紧随其后,神情恭敬,却在袖中悄悄打量四周守卫的分布。

沈知微不动声色,心中默念:“心镜系统,启用。”

机械音在脑中响起:“使用次数 1,冷却开始计时。”

她目光落在北狄使者身上。三秒内心浮现——“若非战败,岂肯低头?待我探清虚实,再图后计。”

她收回视线,嘴角微动,却没有说话。

礼官高声唱喏:“北狄、南诏、倭国、吐蕃等十七国使臣,觐见大周天子!”

裴砚端坐龙椅,玄色龙袍衬得他身形挺拔。他抬手示意,声音低沉而有力:“准。”

北狄使者上前一步,双手捧出一卷红布包裹之物。“我主敬献汗血宝马十匹,愿与大周永结盟好。”

南诏使者也立刻跟上,“我国王亲选翡翠屏风一架,千里迢迢送至京师,以表诚心。”

沈知微轻轻点头,命内侍将马匹牵入侧庭,又让人将屏风安置于殿外陈列处。

她开口道:“此非贡品,乃友邦馈赠。大周不重珍宝,唯重信义。诸国若能守约互市,便是天下太平之基。”

北狄使者眉头一皱,似有不满。

沈知微转身,向身后太监示意。一幅巨图缓缓展开,悬于太极殿正门前。

“此为‘万国图’,由本宫亲自督制。”她执玉杖指向图中,“凡通商、遣使、互学之国,皆列其中。北至雪原,南抵海岛,东达海滨,西越荒漠,皆可共存共荣。”

玉杖划过北狄疆域,图中标注“盟约之邦”四字清晰可见。南诏之地亦有同样字样。

北狄使者瞳孔微缩。他本以为此行只是形式称臣,未料对方竟已将两国关系定性为附属盟邦。更让他震惊的是,图中竟连他们边境三座新建军堡的位置都标注无误。

沈知微没有看他,继续说道:“大周不以强凌弱,但也不容欺瞒。若有背约者,商路即断,盟书作废。”

裴砚站起身,走到她身边。两人并肩而立,俯视群臣与使节。

“自朕登基以来,平内乱,定边疆,兴新政,安百姓。”他的声音传遍全场,“如今百业俱兴,四夷宾服。这不是朕一人之功,而是皇后与朕同心协力,上下齐心所致。”

他说完,牵起沈知微的手。

百官跪拜,使臣们面面相觑。北狄使者咬了咬牙,终于双膝落地,行了三跪九叩之礼。南诏使者紧随其后,额头触地,声音颤抖:“愿永奉天朝为尊。”

鼓乐齐鸣,彩旗翻飞。宫外百姓举着布幡高喊:“盛世太平!”“万邦来朝!”

孩童们拍手唱道:“东有倭船退,西有胡马归,南诏学礼仪,北狄献良驹。”

宴席设于太极殿外广场。长桌摆满佳肴,各国使臣按位就座。沈知微坐在主位右侧,裴砚左侧。

酒过三巡,南诏使者起身,双手捧杯:“贵国新政连连,百姓富足,实乃天下典范。我国王有一愿——愿将公主送来京城,许配皇室,结秦晋之好。”

全场安静下来。

沈知微放下筷子,看着他:“你国公主几岁?”

“年方十四,聪慧贤淑,精通琴棋书画。”

她轻轻摇头:“联姻并非治国之道。若真想亲近大周,不如让她来京入学。”

南诏使者一愣。

“可入国子监,习礼乐政教,学农医工商。”她说,“待她学成归国,不仅能助本国治理,也能成为两国之间的桥梁。”

南诏使者怔住片刻,忽然跪下:“若蒙允准,我国公主愿拜皇后为师,学习治国之道!”

沈知微扶他起身:“不必拜师。只要真心求学,大周自当倾囊相授。”

她回头对礼部官员道:“拟一道旨,南诏公主来京后,安排住处,配两名教习,每月考核学业进展。”

众人纷纷称善。

北狄使者沉默饮酒,忽开口:“我族少年勇士,也可前来学习吗?”

沈知微看向他:“当然可以。只要遵守律法,尊重师长,无论哪国之人,皆可入学。”

那人低头想了想,终于点头:“那……我也写信回去,请族中挑选十名青年前来。”

裴砚笑了:“好。从今往后,不只是货物往来,更是人心相通。”

夜色渐深,灯火通明。宫墙上挂起千盏灯笼,映得整座皇城如白昼一般。

一名内侍匆匆走来,在沈知微耳边低语几句。

她听罢,微微颔首,起身走向高台边缘。

远处宫门外,一群百姓仍不愿离去。他们抬着酒水饭菜,说是专程来犒劳参与水利建设的民夫和寒门官。

“皇后娘娘让我们有了活路!”有人高喊。

“新渠通水那天,我家老父亲抱着水哭了一整天!”另一人抹着眼泪说。

沈知微望着他们,许久未语。

她想起重生那夜,自己躺在柴房里,听着嫡母冷笑:“庶女也配谈命?”

如今,她的名字被百姓挂在嘴边,她的政令能让干涸的土地重新流淌清水,能让外邦放下刀剑,捧着书本来求学。

这才是真正的力量。

她转头看向裴砚。他也正望着她,眼神中有赞许,也有依赖。

“你觉得,这样够了吗?”他问。

“还不够。”她说,“百姓吃饱了,还要读书识字;国家安定了,还要让更多人明白何为公正。”

裴砚点头:“那你继续推你的新政,我在后面替你撑着。”

她笑了笑:“我们是一起的。”

这时,南诏使者再次上前,双手捧着一本薄册。“这是我国近年灾情记录与农田状况,恳请皇后赐教如何整治水利。”

沈知微接过,翻开第一页,看到一行工整小字:“愿效河东之法,引水润田。”

她合上册子,递给身旁女官:“存档,列入明年帮扶名单。”

北狄使者忽然开口:“我们那边冬天太冷,庄稼难种。有没有适合草原的耕作法?”

沈知微说:“有。可以用暖棚育苗,春末移栽。我让农司整理一份《寒地农事手册》,派人送去你们边境。”

那人愣住,似乎没想到她会答应得如此干脆。

“你不担心我们学会之后反噬大周?”他问。

“若你们靠自己的土地养活百姓,就不会再来抢我们的商路。”她说,“我不怕你们强大,只怕你们愚昧。”

全场寂静。

片刻后,裴砚朗声笑道:“听见了吗?这就是我大周的皇后。”

鼓乐再起,烟花腾空。百姓欢呼声如潮水般涌来。

沈知微站在高台之上,手持玉杖,身影映在万家灯火之中。

她知道,这场盛世不是终点。

第二天早朝,第一批南诏学子的名字就会出现在礼部奏报上;北狄的农事手册正在编写;河东的新渠模型已被送往七省巡抚手中。

改革还在继续。

她正要转身回殿,忽然看见一名内侍快步奔来,手里拿着一封加急文书。

文书封口盖着火漆印,写着“边关急报”四个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