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 > 第150章 梅雨预警与变异虫害的突袭

拔节期的作物像是被按下了生长加速键。小麦的茎秆以每天半厘米的速度蹿高,原本纤细的麦秆变得坚韧,支撑着日渐繁茂的叶片;玉米已经长到一人多高,叶片宽大如剑,在风中划出簌簌的声响,顶端开始孕育淡紫色的雄穗;水稻的分蘖数稳定在每株4-5个,根系在水层下交织成网,田埂边的稻叶已经能没过脚踝。但老周的眉头却一天比一天紧,他攥着气象监测仪的屏幕,上面跳动的红色预警刺得人眼睛发疼。

“梅雨期提前了,未来三天有持续性强暴雨,还伴有7级以上大风。”老周把数据传到联盟的公共终端上,声音里满是焦虑,“拔节期的玉米最怕渍涝,根系泡在水里超过6小时就会腐烂;小麦要是被大风刮倒,后期根本没法灌浆;水稻田水位控制不好,纹枯病一准儿大爆发。”

林墨刚在玉米田检查完雄穗发育情况,闻言立刻召集各组负责人。田埂上的临时会议开得仓促,风已经带了些湿热的潮气,远处的云层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厚。“老郑,机械组优先加固灌溉系统,把所有排水沟挖深到50厘米,玉米田周围加筑垄台,防止雨水倒灌。”“苏晚晴,医疗组提前备好防治纹枯病、锈病的生物药剂,梅雨前必须完成第一轮喷施。”“老河,船员组负责检查所有田间道路的排水口,确保暴雨时不积水。”

指令下达的瞬间,所有人都动了起来。老郑带着机械组把改装后的挖沟机开上田埂,合金钻头在土壤里飞速旋转,原本30厘米深的排水沟很快被拓宽加深,挖出的泥土在玉米田边缘堆成半米高的垄台,像一道道小堤坝。“再给排水沟装个滤网,防止杂草和泥土堵塞!”老郑对着组员喊,手里的扳手把固定滤网的螺丝拧得紧紧的。

苏晚晴的实验室里弥漫着淡淡的菌液气味,她正和陈阳调试新配的生物药剂。试管里的枯草芽孢杆菌溶液呈乳白色,这是防治小麦纹枯病的关键药剂,按照农业农村部的防控方案,提前喷施能把病害发生率降低60%以上 。“给无人机加装雾化喷头,每亩用量控制在200毫升,重点喷小麦茎基部。”苏晚晴把药剂分装到专用储罐里,“玉米那边要额外加些井冈·枯芽菌,预防南方锈病。”

老河的船员们则背着铁锹在田间穿梭,把堵塞的排水口一一疏通。小张蹲在水稻田边,用手扒开排水口的淤泥:“河叔,这口堵得厉害,得用撬棍才行!”老河递过工具,自己则跳到田埂下,把路边的积水引向主排水沟:“动作快点,这天气说下就下。”

可就在喷施药剂的前一天,小王在小麦田发现了异常。他拿着放大镜蹲在地上,脸色发白地对着对讲机喊:“林哥!周叔!小麦上全是蚜虫,还会咬死人!”

林墨和老周赶到时,只见几株小麦的茎秆上爬满了暗红色的蚜虫,比普通蚜虫大了近一倍,腹部鼓鼓的,正疯狂啃食麦秆汁液。更骇人的是,一只误落在小王手套上的蚜虫竟狠狠咬了下去,手套瞬间被戳破,小王的手指立刻红肿起来,泛起细密的水泡。

“是变异蚜虫!”老周用镊子夹起一只蚜虫,放进密封管,“普通蚜虫只吸汁液,这些居然带毒素,而且繁殖速度快得惊人。”他调出检测仪的数据,屏幕上显示蚜虫密度已经达到每百株300头,远超200头的防治临界值 。

林墨立刻调整部署:“苏晚晴,马上调配杀虫剂,用氟啶虫酰胺和呋虫胺复配,按最高剂量来!”“老郑,把防虫网拉起来,60目的能阻隔蚜虫扩散!”“老周,组织人手工摘除有虫的叶片,集中焚烧!”

苏晚晴的团队立刻改用化学药剂调配,按照抗药性防控要求,两种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混配能有效避免蚜虫产生抗性 。“注意控制浓度,别伤到作物根系!”苏晚晴一边搅拌药剂,一边盯着刻度仪,生怕剂量出错。

老郑则带着人把仓库里的防虫网扛到田间,这种60目的尼龙网能有效阻隔蚜虫和蓟马等小型害虫 。他们在小麦田四周竖起钢管支架,把防虫网紧紧固定在上面,形成一道严密的屏障。“再在网边挂些黄板,诱杀漏网的蚜虫!”老郑指挥着,黄板上的黏胶很快就粘住了不少试图飞出去的蚜虫。

农务组的人戴着加厚手套,小心翼翼地摘除有虫的叶片。老周一边示范一边叮嘱:“叶片要装进密封袋,不能让蚜虫掉地上,这些东西一晚上就能繁殖一代。”小王忍着手指的疼痛,也加入了摘除行列:“这些蚜虫太凶了,刚才差点爬到我脖子上。”

傍晚时分,第一批药剂终于通过无人机喷施到小麦田。雾化喷头把药液均匀地洒在麦秆和叶片上,暗红色的蚜虫接触到药剂后,很快就蜷缩成一团,掉落在地上。“有效!”陈阳兴奋地喊,检测仪显示蚜虫密度正在快速下降。

可危机并没有就此解除。深夜,豆大的雨点终于砸了下来,伴随着呼啸的大风,整个黎明新城都被笼罩在雨幕中。林墨披着雨衣在田间巡查,手电光穿透雨帘,照在玉米田的垄台上。虽然提前加固了排水系统,但雨水实在太大,部分低洼处的玉米田已经开始积水,垄台勉强能挡住水流。

“老郑!玉米田西北角积水了,快开抽水泵过来!”林墨对着对讲机大喊,风声几乎要盖过他的声音。老郑很快带着抽水泵赶到,机器轰鸣着把积水抽进主排水沟,可风势越来越大,几株玉米的叶片被吹得撕裂开来,发出哗啦啦的声响。

更糟糕的消息来自水稻田。老河在巡查时发现,部分稻株的叶鞘上出现了水渍状的病斑,正是纹枯病的典型症状。“林墨!水稻纹枯病爆发了,病丛率已经超过20%!”老河的声音里满是焦急,连续的阴雨让田间湿度达到了90%以上,恰好为病菌繁殖提供了温床 。

林墨赶到水稻田时,苏晚晴已经带着人冒雨喷施药剂。雨衣根本挡不住斜飘的雨水,他们的衣服全湿透了,却仍在坚持操作喷雾器。“用噻呋酰胺和氟环唑复配,重点喷叶鞘部位!”苏晚晴对着陈阳喊,按照防控方案,这两种药剂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能达到85%以上 。

暴雨下了整整两天两夜。第三天清晨,雨势终于减弱,露出灰蒙蒙的天空。所有人立刻冲进田间检查灾情:玉米田的垄台拦住了大部分雨水,只有零星几株玉米倒伏;小麦田的蚜虫被控制住了,叶片重新变得浓绿;水稻田的纹枯病扩散得到遏制,病斑开始干枯。

但新的威胁接踵而至。老周在玉米田的雄穗上发现了几条灰褐色的幼虫,正啃食鲜嫩的穗粒,幼虫背部的倒刺和标志性的“Y”形纹清晰可见。“是变异草地贪夜蛾!”老周的声音都在发抖,这种害虫的破坏力惊人,普通草地贪夜蛾就能啃食玉米的所有部位,变异后的幼虫食量更是翻了一倍 。

林墨立刻让人挂上性信息素诱捕器,这种物理防治方法能有效诱杀成虫,减少产卵量。老郑则把喷药机的喷头换成了定向喷嘴:“苏博士,用什么药剂?氯虫苯甲酰胺行不行?”“不行,它们已经有抗药性了!”苏晚晴摇头,调出防控方案,“用茚虫威和多杀霉素复配,轮换用药才能管用。”

接下来的一周,黎明新城的所有人都在与病虫害和灾后重建赛跑。老郑的机械组修复了被大风损坏的灌溉设备,还给玉米田加装了防倒伏支架;苏晚晴的团队每隔三天就喷施一次药剂,严格按照轮换用药原则,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老周的农务组每天监测病虫密度,及时调整防治策略;老河的船员们则清理了田间的残枝败叶,减少病菌和虫卵的滋生地。

当梅雨期彻底结束,阳光重新洒满田野时,作物终于稳住了长势。小麦的节间不再徒长,茎秆变得更加粗壮;玉米的雄穗正常散粉,花丝开始接收花粉;水稻的分蘖不再疯狂生长,进入了孕穗期。

在田埂上的总结会上,老周拿着监测报告笑了:“蚜虫和草地贪夜蛾的密度降到了安全线以下,纹枯病发病率控制在5%以内,比预期的好太多了。”苏晚晴揉了揉熬红的眼睛:“生物药剂和化学药剂结合着用果然有效,就是库存的药剂不多了,得想办法补充。”

林墨望着眼前的田野,虽然部分作物还有些损伤,但整体长势良好。他知道,这场与梅雨和变异虫害的战斗只是插曲,接下来的孕穗期和灌浆期,还会有更多挑战等着他们。“老郑,下次改装设备时加个气象预警模块;苏晚晴,我们得自己培育生物菌剂,不能总靠库存;老周,建立病虫害监测网,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夕阳把所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田野里的作物在晚风里轻轻摇曳。经历了这场风雨,黎明新城的作物更强健了,守护这片土地的人们,也更加坚定了。他们知道,只要团结一心,就算面对末日的重重考验,也能在“虫口夺粮”的战役中,守住属于自己的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