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 > 第149章 春分幼苗期与变异杂草的防控

春分的暖阳终于驱散了冬日的寒意,黎明新城的田野彻底换上了绿装。小麦已经长到三叶一心,嫩绿的叶片舒展着,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玉米刚抽出第二片真叶,茎秆纤细却挺拔,像一个个站岗的小士兵;水稻则在水田里立住了苗,淡绿色的秧苗整齐排列,随着微风轻轻晃动——这是春耕后的“幼苗关键期”,也是最脆弱的阶段。幼苗的根系还没扎稳,养分吸收能力弱,一旦遇到杂草争夺、病虫害侵袭,很可能大面积枯萎,之前的播种努力都会付诸东流。

整个联盟的重心都放在了“幼苗管护”上,每个人的脚步都比春耕时更轻,生怕踩坏了田里的幼苗。老周的农务组分成三组,一组负责巡查小麦田,每天记录叶片生长速度和根系发育情况;一组守着玉米田,查看茎秆强度和叶片颜色,防止出现徒长或缺素;最后一组盯着水稻田,监测水位和秧苗分蘖情况,确保水层深度刚好没过根系;老郑的机械组在车间里改装“精准除草机”,给机器加装红外识别功能,能区分杂草和幼苗,避免误伤;苏晚晴的医疗组在临时实验室里培养“生物防治菌”,准备用微生物抑制病虫害,减少化学药剂对幼苗的伤害;老河的船员们则分成两队,一队负责给水稻田补水,用改装的抽水机从河港往田里送水,保证水位稳定;一队背着背篓,在小麦和玉米田进行人工除草,把机器到不了的角落杂草拔掉——幼苗期的每一项工作都像在呵护婴儿,多一分细心,就多一分成活的希望,没人敢有丝毫大意。

林墨一早就在田野里巡查,手里拿着“作物生长记录仪”,每走几步就停下来,对着小麦幼苗拍一张照片,记录生长状态。“老周,小麦的根系扎得怎么样?有没有出现浮根的情况?”他对着对讲机喊,声音里带着一丝关切。

远处的老周正蹲在小麦田里,手里拿着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挖开表层土壤,露出白色的须根——根系已经扎进土壤5厘米深,须根上还沾着细小的土粒,这是健康的信号。“根系没问题,扎得很稳,就是刚才在西头发现了几株杂草,长得比小麦还快,已经开始抢养分了!”老周对着对讲机回应,手里捏着一株刚拔出来的杂草,叶片呈暗红色,茎秆上还带着细小的绒毛,和普通杂草完全不同。

林墨心里一紧,立刻朝着西头的小麦田走去。刚到田边,就看到小王正蹲在地上,眉头紧锁地盯着几株杂草。“林哥,你看这种草,一晚上就长了快10厘米,旁边的小麦叶片都有点发黄了!”小王指着杂草旁边的小麦,叶片边缘确实泛着淡淡的黄,明显是养分被争夺后的迹象。

林墨蹲下来,仔细观察那株暗红色杂草:叶片厚实,茎秆粗壮,根部还缠着几根小麦的须根,像是在主动“缠绕掠夺”。他掏出“植物检测仪”,把探头贴在杂草叶片上,屏幕上瞬间跳出红色警告——“未知变异杂草,含‘掠夺素’,可抑制作物根系吸收,繁殖速度是普通杂草的3倍”。

“是变异杂草!”林墨的声音瞬间绷紧,对着对讲机大喊,“所有人注意!西头小麦田发现变异杂草,立刻停止手头其他工作,优先处理杂草问题!”

老郑正在车间里调试精准除草机,听到对讲机里的喊声,立刻放下手里的扳手:“小李,把除草机的红外识别参数再调一遍,重点识别暗红色叶片的植物,咱们现在就去田里测试!”

苏晚晴刚把生物防治菌培养好,听到消息后立刻拿起试管:“陈阳,把之前调配的‘杂草抑制剂’带上,咱们去田里看看,能不能先控制住杂草的生长速度!”

老河的船员们正在给水稻田补水,听到指令后,小张立刻关掉抽水机:“河叔,咱们先去小麦田帮忙拔草,水稻田的水位暂时够,等处理完杂草再回来!”

不到十分钟,所有人都聚集到了西头的小麦田。老周已经带着农务组的人手动拔除了几十株变异杂草,装在密封的麻袋里,准备集中处理。“这种杂草的根很深,拔的时候得连土一起挖,不然残留的根须还会再长!”老周一边示范,一边叮嘱,手里的小铲子挖进土壤3厘米深,才把一株杂草完整地拔出来,根部还带着一团土。

老郑推着精准除草机走了过来,机器的红外探头在麦田上方缓缓移动,遇到暗红色杂草时,前端的小刀片立刻转动,精准地把杂草割掉,却没碰到旁边的小麦。“效果不错!红外识别能精准区分,割草刀片的高度也刚好,不会伤到小麦的叶片!”老郑兴奋地说,又调整了一下机器的行进速度,让除草机沿着麦田的行距缓慢移动,每小时能处理半亩地。

苏晚晴蹲在田里,用滴管把杂草抑制剂滴在几株刚冒头的杂草上。抑制剂是淡绿色的液体,滴在杂草叶片上后,不到五分钟,杂草的叶片就开始发蔫。“这抑制剂能破坏杂草的叶绿素,让它无法光合作用,不过只能抑制幼苗期的杂草,对已经长大的效果有限,还是得靠拔除和机器除草结合。”苏晚晴一边记录数据,一边说,陈阳则拿着喷壶,给麦田边缘的杂草喷洒抑制剂,防止杂草扩散到其他区域。

老河的船员们分成两队,一队跟着精准除草机,把机器割掉的杂草捡起来,装进密封袋;一队在麦田的角落和边缘,用小铲子手动挖草,连土带根一起清理。小张的手上已经磨出了水泡,却还是用力挖着:“河叔,你看这杂草的根,都快缠到小麦的根上了,要是再晚几天,这一片小麦都得被抢死!”老河拍了拍他的肩膀,递过一副新的手套:“加把劲,咱们多清理一株,小麦就多一分活路。”

可就在下午,新的问题出现了。小王在南头的玉米田巡查时,发现了几株变异杂草,而且比小麦田里的更粗壮,茎秆上还长着细小的尖刺,徒手根本拔不动。“周叔!玉米田也有变异杂草,还带刺,拔不出来!”小王对着对讲机喊,手里拿着一根木棍,试图把杂草撬起来,却只弄断了叶片,根部还牢牢扎在土壤里。

老周和林墨立刻赶到玉米田。眼前的杂草确实更棘手:茎秆有手指粗,尖刺扎在手套上能穿透布料,根部周围的土壤都变得坚硬,像是被分泌的物质固化了。老周用小铲子挖了半天,才勉强把一株杂草挖出来,根部居然有10厘米深,还分叉出很多细根,像一张网一样扎在土壤里。“这种杂草的根能分泌‘固化液’,让周围的土壤变硬,不仅抢养分,还会影响玉米根系的生长!”老周的声音里带着焦虑,要是玉米田的杂草蔓延开来,比小麦田更难处理。

林墨立刻调整部署:“老郑,把除草机的刀片换成合金材质,再加大功率,能切断这种杂草的根;苏晚晴,看看能不能调整抑制剂配方,加入溶解固化液的成分;老河,让船员们带上铁镐,针对玉米田的杂草,先把周围的硬土敲碎,再挖根!”

老郑立刻回车间改装除草机,把普通刀片换成了耐磨的合金刀片,又把电机功率提高了30%。“这次肯定能切断杂草根!我还在机器上加了‘土壤松动齿’,能先把硬土松一下,方便刀片下切!”一个小时后,改装后的除草机开到玉米田,合金刀片旋转时发出“嗡嗡”的声响,碰到杂草茎秆时,瞬间就切断了,土壤松动齿则把周围的硬土扒开,让刀片能深入土壤,把杂草的主根切断。

苏晚晴也在实验室里调整抑制剂配方,加入了少量的“生物溶解酶”,能分解杂草分泌的固化液。“现在的抑制剂不仅能破坏叶绿素,还能溶解硬土,让杂草的根失去保护,更容易被拔除!”苏晚晴拿着新调配的抑制剂赶到玉米田,陈阳用喷壶对着杂草根部喷洒,几分钟后,原本坚硬的土壤果然变得松软,用手一捏就能散开。

老河的船员们拿着铁镐,在玉米田的杂草周围刨土,把硬土敲碎后,再用铲子把杂草连根挖起。“现在好挖多了!这抑制剂真管用!”小张兴奋地说,一镐下去,硬土立刻裂开,再用铲子一撬,杂草就被挖了出来,根部的细根也清晰可见。

接下来的三天,全员都在和变异杂草“赛跑”。小麦田里,精准除草机沿着行距缓慢移动,红外探头精准识别杂草,合金刀片高效切割;农务组的人跟在后面,把切割后的杂草捡起来密封,防止种子散落;玉米田里,船员们用铁镐敲碎硬土,苏晚晴的团队喷洒抑制剂,老郑的机器负责切断深根;水稻田虽然暂时没发现变异杂草,但老周还是安排了专人巡查,在田埂周围喷洒抑制剂,建立“防护带”。

每天晚上,大家都会在仓库旁的空地上总结进度。老周拿着地图,在上面标记已经清理完的区域:“东头小麦田清理完毕,南头玉米田还剩2亩,其他区域暂时没发现新的杂草。”苏晚晴则汇报抑制剂的使用情况:“新配方的抑制剂效果很好,已经抑制了90%的杂草生长,剩下的顽固杂草也能通过机器和人工清除。”老郑擦了擦手上的油污:“除草机没出问题,合金刀片很耐用,再清理2亩玉米田完全没问题。”

第三天傍晚,最后一株变异杂草在玉米田里被拔除。林墨蹲在田里,看着干净的玉米苗,心里终于松了口气。小王拿着“植物检测仪”扫了一圈,屏幕上显示“无变异杂草信号,作物生长正常”。“太好了!杂草都清完了!”小王兴奋地跳起来,农务组的人也都欢呼起来,这三天的辛苦终于有了结果。

杂草危机解决后,幼苗的生长立刻恢复了活力。小麦的叶片重新变得浓绿,生长速度明显加快;玉米的茎秆更挺拔了,第二片真叶也展开了;水稻的秧苗开始分蘖,每株都长出了2-3个分蘖,水田里的绿色更浓郁了。

老周每天都会带着农务组的人给幼苗补充叶面肥。“经历了杂草争夺,幼苗有点缺氮,补充点氮肥能让叶片更绿,光合作用更强。”老周拿着喷雾器,把淡绿色的叶面肥均匀地喷洒在小麦叶片上,水珠挂在叶片上,在阳光下像一颗颗珍珠。小王则在玉米田记录茎秆的生长速度:“今天玉米又长高了2厘米,茎秆也变粗了,再过几天就能进入拔节期了!”

苏晚晴的团队也没闲着,他们在田里放置了“病虫害诱捕器”,里面装着特制的诱饵,能吸引蚜虫、蓟马等常见害虫。“现在是幼苗期,病虫害容易爆发,提前预防比后期防治更有效。”苏晚晴检查着诱捕器,里面已经捕捉到了几只蚜虫,“还好数量不多,暂时不用喷药,继续观察就行。”

老郑则在维护智能灌溉系统,给小麦田和玉米田设置了“定时滴灌”模式,每天早上和傍晚各灌溉一次,每次15分钟,既能保证水分供应,又不会让土壤积水。“水稻田的水位也调整好了,保持在3厘米深,刚好适合秧苗分蘖。”老郑对着林墨汇报,手里还拿着灌溉系统的运行数据,各项参数都很稳定。

老河的船员们负责清理田间的排水沟,把之前除草时掉落的杂草和土块清理干净,确保下雨时水能及时排走。“马上就要进入雨季了,排水沟得通畅,不然幼苗会被淹。”老河拿着铁锹,把排水沟里的杂物铲出来,船员们则把杂物运到田外,集中处理。

春分过后的一个周末,联盟举行了一场简单的“幼苗管护小结会”。大家坐在田埂上,手里拿着刚摘的玉米嫩叶,嚼着淡淡的甜味。老周拿出记录本,笑着说:“目前所有幼苗的成活率都在95%以上,比去年同期高了10%,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林墨看着眼前绿油油的田野,心里满是感慨。从春耕时的土壤板结,到现在的变异杂草,他们又一次闯过了难关。在这个末日里,没有什么困难是无法克服的,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各司其职,就能守护好这片土地,守护好他们的希望。

“接下来就要进入拔节期了,那是作物生长的关键阶段,需要更多的养分和管护。”林墨看着大家,眼里满是期待,“咱们继续加油,把每一步都做好,今年肯定能有个好收成!”

所有人都用力点头,眼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田野里的幼苗在微风中摇曳,像是在回应他们的决心。黎明新城的故事,还在继续,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他们用汗水和坚持,浇灌着每一株幼苗,也浇灌着属于他们的未来——一个充满希望、不再受末日威胁的未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家依旧忙碌却有序。老周的农务组每天记录作物生长数据,调整施肥方案;老郑的机械组维护着各种设备,确保在需要时能正常运行;苏晚晴的医疗组监控病虫害情况,做好预防工作;老河的船员们保障物资运输和田间基础设施;林墨则统筹全局,根据天气和作物生长情况,及时调整工作计划。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麦渐渐开始拔节,茎秆一天天变高;玉米的叶片越来越多,开始孕育雄穗;水稻的分蘖也越来越多,水田里的绿色变得更加茂密。黎明新城的田野,正朝着丰收的方向稳步前进,而属于黎明联盟的每一个人,都在为这个目标,继续努力奋斗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