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 > 第133章 清明护苗期与噬苗变异体的拦截

清明的雨丝带着凉意,细密地洒在黎明新城的田野上。刚冒芽的玉米苗已经长到半尺高,嫩绿的叶片舒展着,在雨水中泛着莹润的光;大豆苗的子叶脱落,长出了真叶,细细的茎秆撑着两片小叶子,像撑开的绿伞;水稻田已经灌了水,秧苗插在浅水里,整整齐齐的,像一片绿色的地毯。这是全年苗情管理的“生死关”——幼苗刚摆脱种子的保护,根系浅、叶片嫩,最怕病害和虫害,一旦出问题,前期的春耕就白费了。联盟全员围着“护苗”转:老周的农务组每天监测苗情,老郑的机械组维护苗床设备,苏晚晴的医疗组调配叶面肥和防病害药剂,河港的船员则忙着疏通田间排水沟,每个人的裤脚都沾着泥水,却盯着幼苗的眼神格外专注——这成片的绿苗,就是秋天丰收的底气。

老周每天背着“便携式苗情分析仪”在田野里穿梭,仪器的探头轻轻贴在玉米苗的叶片上,屏幕上立刻跳出“株高15cm,叶绿素含量45SpAd,叶片含水量70%,生长状态:优良!”。“东头玉米地苗情没问题,西头大豆地得再补点叶面肥,叶片有点偏黄!”老周对着对讲机喊,声音里带着雨水的湿气。他蹲下身,轻轻拨开大豆苗的叶片,叶背没有霉点,根系扎在湿润的土里,白色的须根还在往外冒,“按这长势,再长半个月就能分蘖,到时候就得控旺了!”

旁边的小王正用“叶片湿度计”测水稻秧苗的叶片,仪器显示“叶片湿度85%”,他立刻掏出记录本记下:“周叔,水稻叶片湿度有点高,再下雨容易得纹枯病,得赶紧把排水沟再挖深点!”小王一边说一边往田埂跑,雨丝打在他的脸上,却浑然不觉——清明的雨下起来就没个停,排水不及时,秧苗会烂根。老周递给他一把铁锹:“挖深到30厘米,别挖到秧苗的根系,小心点!”

林墨正陪着老郑在大豆地旁调试“智能苗床温控仪”。这是老郑在立春后改装的,能根据土壤温度自动调节加热丝的功率,土壤温度低于15c就启动加热,高于25c就停机,还能连接手机App,实时查看温度数据。“你看,现在土壤温度18c,刚好适合大豆苗生长;我还加了‘湿度报警’功能,土壤湿度超过80%就会提醒,防止烂根。”老郑拍着温控仪的显示屏,眼里满是得意,“去年清明降温,不少幼苗冻坏了,今年有这设备,就算降温也不怕了!”

小李正在测试“远程调节”功能,他在手机上点了“加热丝功率 5%”,温控仪的指示灯立刻变绿,土壤温度慢慢升到19c。“郑工,这远程调节太方便了!不用跑到田里,在屋里就能调温度!”小李兴奋地说,老郑笑着递给他一条干毛巾:“雨下得大,擦擦干,别感冒了;另外,记得每小时看一次App数据,有异常立刻告诉我!”

苏晚晴的医疗组在田野旁搭了“作物保健站”,桌子上摆着“叶面肥调配桶”和“病害检测仪”。陈阳正按照比例调配“多元叶面肥”——用尿素、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肥和清水按1:0.5:0.2:100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装在喷雾器里。“苏姐,叶面肥调好了,这一桶能喷2亩地,够西头大豆地用了!”陈阳一边说一边扛着喷雾器往大豆地走,雨披的帽子被风吹掉,雨水打湿了他的头发,却没停下脚步。苏晚晴喊住他:“喷的时候要均匀,别只喷叶片正面,背面也要喷到,吸收更好;另外,喷完记得把喷雾器洗干净,别残留肥料!”

河港的老河带着船员在田间挖排水沟,铁锹插进湿土里,溅起的泥水沾满了他们的衣服。“小张,这一段排水沟有点堵,赶紧清理干净,不然水排不出去,秧苗该烂根了!”老河一边挖一边说,船员们的手上磨起了水泡,却依然用力地挖着——清明的雨要是连下三天,田里就会积水,之前护苗的努力就全白费了。“排水沟挖直点,坡度要够,水才能流得快!”老河擦了擦脸上的雨水和汗水,虽然累,却看着整齐的排水沟,心里踏实了不少。

可就在护苗的第五天,意外突然发生。负责水稻田监测的队员小张,慌慌张张地跑到老周身边,手里捧着一株枯萎的水稻秧苗——秧苗的叶片发黄卷曲,叶尖发黑,轻轻一扯就从土里拔出来,根系已经发黑腐烂,闻起来有股腥臭味,叶背还沾着一层薄薄的白色霉粉。“周叔!不好了!水稻秧苗枯了!东头水稻田已经有一片这样的了,有的整株都烂在水里了!”

老周的心瞬间沉到谷底,他接过秧苗,用放大镜仔细看——霉粉下面的叶片组织已经坏死,根系上还缠着细小的白色菌丝,像蜘蛛网一样。“林墨!苏医生!老郑!快到东头水稻田来!”老周掏出对讲机,声音带着颤抖,“水稻秧苗枯萎腐烂,情况不对劲!”

林墨、老郑和苏晚晴赶到时,东头水稻田已经出现了一片“枯亡区”——几十株水稻秧苗发黄枯萎,有的已经倒在水里,和周围翠绿的秧苗形成刺眼的对比。苏晚晴立刻用无菌棉签沾取叶背的霉粉,放在便携式显微镜下,屏幕上的画面让她脸色惨白:“是‘噬苗变异体’!这是专门针对幼苗的复合变异体——有噬叶霉和腐根菌,噬叶霉在高湿环境下快速繁殖,附着在叶片上,吸食叶片汁液,导致叶片发黄卷曲;腐根菌则钻进根系,破坏根组织,让根系腐烂,无法吸收水分和养分;更可怕的是,它们靠雨水和水流传播,田里的水流动,会把变异体带到整片田,要是不及时拦截,两天内所有幼苗都会枯萎,今年的收成就全完了!”

老郑用“土壤病菌检测仪”测水稻田的泥水,屏幕上显示“噬苗变异体浓度:噬叶霉孢子40个\/毫升,腐根菌菌丝25条\/克土,已经扩散到相邻的大豆地!”。“现在东头水稻田有3亩受污染,泥水已经带着变异体往西边流了!而且这几天还在下雨,变异体繁殖更快!”老郑的眉头拧成死结,语气凝重:“必须在18小时内拦截住,不然等雨水把变异体带到所有地块,就彻底没救了!”

林墨立刻在水稻田旁搭起临时指挥部,雨丝飘进指挥部,每个人的衣服都湿了大半,却没人在意——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田里的枯苗。“噬苗变异体的核心威胁是‘雨水传播、叶根双害、快速扩散’,拦截的关键是‘阻断水流、叶根双杀、病苗清除’。”林墨开门见山,目光扫过每个人,“老郑,你先改装设备,怎么阻断水流,还要给幼苗杀菌?”

老郑立刻掏出一张草图,铺在桌上,雨水打湿了纸张,他用手按住边角:“第一,改装‘田间挡水板’——用塑料板和钢管做成可升降的挡水板,插在田埂上,把受污染的水田和健康水田隔开,阻断水流传播;第二,制作‘叶面-根系双效消杀机’——既能往叶片上喷消杀剂,又能往土壤里注入灭菌液,同时杀死噬叶霉和腐根菌;第三,升级‘病苗清理机’——加‘病苗识别传感器’,能自动识别枯萎的病苗,连根拔起后集中处理,避免变异体扩散。机械组6个人,40分钟内做好10块挡水板、2台双效消杀机、1台病苗清理机!”

“药剂我来调整!”苏晚晴接过话,从医疗箱里拿出药剂瓶,雨水顺着她的头发滴下来,却没影响她配药的动作:“普通药剂只能杀一种病菌,我要调配‘噬苗专用双效消杀剂’——用醚菌酯(杀噬叶霉)、甲霜恶霉灵(杀腐根菌)、渗透剂按1:1.2:0.5的比例混合,加水稀释30倍,喷叶片、灌根都能用;另外,还要准备‘土壤改良剂’,用生石灰和草木灰按2:1的比例混合,撒在受污染的土壤里,降低土壤湿度,抑制变异体繁殖!”

老河也立刻表态:“河港的船员负责‘挡水板安装和排水’!我们先把受污染水田的水排干,再把挡水板插好,确保水流不扩散;另外,我们还能帮忙撒土壤改良剂,清理病苗,绝不让变异体通过水流传播!”

老周最后补充:“农务组负责‘逐株检测和补苗’——消杀机处理一块地,我们就用苗情分析仪测一块地,确保幼苗恢复生长;同时筛选健康的秧苗,在病苗清理后的地块补种,把损失降到最低;另外,还要安排人盯着天气预报,要是再下雨,提前做好防雨准备!”

“现在是上午9点,9点40分前完成设备和药剂准备,10点开始拦截作业,明天凌晨3点前必须完成所有地块处理和病苗清理!”林墨看了看手表,雨还在下,“大家抓紧,每多等一分钟,就多一片幼苗枯萎!”

命令下达后,所有人像离弦的箭般行动。机械组的队员扛着挡水板零件往田埂跑,老郑亲自给挡水板装固定钢管,小李拿着水平仪校准:“郑工,挡水板插深20厘米够不够?能不能挡住水流?”“放心,20厘米深,再加上钢管固定,水流绝对漏不过去!”老郑一边说,一边用力把挡水板插进田埂,泥水溅了他一身,却没停下动作。

医疗组的配药点设在指挥部旁,两个大塑料桶分别装着双效消杀剂和土壤改良剂。陈阳按比例将醚菌酯和甲霜恶霉灵倒入桶里,老周拿着长棍用力搅拌,雨水掉进桶里,他用塑料布盖住桶口:“陈阳,醚菌酯的量再核对一遍!30斤水加1斤药,多了会烧苗!”“周叔,我算三遍了,这桶水30斤,刚好1斤药!”陈阳举着量杯,刻度线清晰,分毫不差。

赵磊的第三组队员推着双效消杀机进入东头水稻田,机器的喷头一边往叶片上喷消杀剂,一边往土壤里灌灭菌液,白色的药液落在叶片上,形成一层保护膜。“这消杀机真管用!喷过的秧苗,叶片慢慢不卷了!”小王坐在消杀机上,对着对讲机喊,脸上满是兴奋。老周跟在后面,用苗情分析仪测秧苗:“叶绿素含量在回升!继续喷!”

河港的老河带着船员在田埂上安装挡水板,他们把挡水板一块接一块插好,再用泥土把缝隙填实,确保水流不渗过去。“小张,把受污染水田的排水口打开,快把水排干!”老河一边指挥一边帮忙搬挡水板,雨水打湿了他的衣服,却依然干劲十足——排水越快,变异体扩散的范围就越小。

可就在下午1点,负责大豆地监测的队员突然报告:“周叔!西头大豆地的幼苗也开始发黄了!是挡水板没插好,有水流渗过去了!”

林墨立刻赶到西头大豆地,苏晚晴正在给大豆苗喷消杀剂:“水流渗得快,得再加一层挡水板!”林墨果断下令:“立刻调5块挡水板到西头,老河,你带人把渗水区的土壤挖出来,撒上土壤改良剂;老郑,把双效消杀机调到大豆地,优先处理渗水区的幼苗!”

队员们立刻行动,加挡水板、挖土壤、喷消杀剂,经过一个小时的紧急处理,西头大豆地的发黄幼苗终于被控制住。“以后每20分钟检查一次挡水板,发现渗水立刻处理!”林墨对着对讲机严肃地说,所有人都齐声应和——清明的雨水太急,变异体藏在水里,半点松懈都不能有。

接下来的十几个小时里,所有人都在雨水中与变异体赛跑。白天,他们安装挡水板、喷消杀剂、清理病苗;晚上,探照灯把田野照得像白天,消杀机还在轰鸣,挡水板旁还站着值守的队员。老周的雨披被风吹破,雨水打在身上,却依然坚持逐株检测;老郑的手被挡水板的边缘划破,流出血来,他用布条缠了缠,继续安装;苏晚晴的眼睛熬得布满血丝,却依然在调配药剂;老河和船员们的脚泡在泥水里,起了皱,却依然在排水、撒改良剂。

第二天凌晨3点,最后一次检测结果出来了——所有地块的噬苗变异体浓度为零,幼苗的叶绿素含量恢复正常,病苗全部清理干净,补种的秧苗已经扎根。“成了!噬苗变异体被彻底拦截住了!幼苗保住了!”老周激动地举起苗情分析仪,屏幕上的绿色数据让所有人都欢呼起来,雨声仿佛都变小了,只剩下大家的欢呼声在田野里回荡。

当天上午,雨终于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照在田野里的幼苗上,叶片上的水珠反射着光,像一颗颗珍珠。老郑的挡水板还插在田埂上,像一道绿色的屏障;苏晚晴的消杀剂桶空了,却换来了幼苗的健康;老河的船员们正在给补种的秧苗浇水,脸上满是笑意。

林墨蹲在田埂上,看着嫩绿的水稻秧苗在风中轻轻摇晃,心里满是踏实。老周走过来,递给他一株健康的秧苗:“你看,这秧苗的根系多壮,要是没拦截住变异体,现在早就烂了!”林墨点头笑着:“这是所有人的功劳,护苗的这一关,咱们赢了。”

老郑也走过来,手里拿着夏季防虫设备的草图:“接下来就得防虫害了,我要改装‘智能防虫灯’,加‘虫情监测模块’,提前发现害虫,不用再被动防治;还要给玉米地搭‘防鸟网’,防止鸟啄玉米苗!”

苏晚晴补充道:“我会定期给幼苗喷叶面肥,增强幼苗的抵抗力;同时整理噬苗变异体的资料,加进‘作物守护手册’,明年清明前提前做好防雨和消杀准备,不让变异体再出现!”

老河拍了拍田埂:“等幼苗再长高点,咱们就去河港引水灌溉,保证地里不缺水;另外,咱们还能在田埂上种点豆子,既能固氮,又能多收点粮食!”

清明的阳光越来越暖,田野里的幼苗在阳光下茁壮成长,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黎明联盟的故事,还在继续。这个清明,他们在雨水中拦截噬苗变异体,守住了幼苗的生机;夏天,他们会对抗高温和虫害;秋天,他们会迎来丰收;冬天,他们会安稳过冬,为明年的春耕积蓄力量。

在这片被绿意覆盖的土地上,末日里的希望,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每个人都知道,未来或许还会有更多的挑战,但只要他们像现在这样团结一心、积极应对,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黎明新城的田野,不仅长出了幼苗,更长出了他们对未来的信心——在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上,他们终将用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繁荣。

时间慢慢推移,夕阳西下,把田野染成了金黄色。船员们收拾好工具,准备回新城;老周还在记录苗情数据;老郑在检查设备;苏晚晴在整理药剂。林墨站在田埂上,望着眼前的一切,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知道,属于黎明联盟的好日子,还在后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