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芒并非毁灭性的爆发,而是一种温和的、浸润性的同化。当视觉恢复时,凌霜和她的“探针一号”舰队发现自己已不在那条光怪陆离的回廊之中。他们悬浮在一个无法用大小衡量的空间里——或许无限广阔,或许无限微小。这里没有上下左右,没有星辰,没有实体结构,只有无数流动的、交织的光线,这些光线并非单纯的能量,更像是凝固的历史、压缩的知识、乃至具象化的规则本身,它们构成了一个庞大到超越理解的信息宇宙。
“核心档案库……”凌霜喃喃自语,她的声音在这片奇异的空间里没有产生回声,而是被那些流动的光线轻柔地吸收、传递。“我们进来了。”
舰队的所有传感器瞬间过载了百分之七十,疯狂涌来的数据流远超其处理上限。舰载AI发出急促的警报,但很快,一种来自档案库本身的、温和的力场介入,帮助过滤和缓冲了信息洪流,只将能够被当前科技水平理解的部分呈现出来。
“指挥官,我们已进入‘核心档案库’。”凌霜稳定心神,向林墨汇报,“这里……是一个纯信息构成的领域。物理法则在这里几乎无效。传感器正在接收难以想象的海量数据。”
星语议会主控中心,林墨等人通过凌霜舰队传回的、经过初步处理的感官数据,也能窥见那信息宇宙的冰山一角,无不感到震撼。
“优先寻找关于‘观察者’、‘同化者’、‘最终协议’和钥匙碎片的信息!”林墨压下心头的悸动,命令道。
“正在尝试建立定向检索……”凌霜回应。她尝试着将思维聚焦于这几个关键词,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她的意念,周围流动的光线仿佛拥有生命般开始响应、重组。一部分光线汇聚过来,在她面前编织成一幅幅动态的、充满象征意义的图景,同时,那些之前在回廊中听到的“低语”,此刻也变得清晰起来,汇合成一段段可以理解的信息流。
首先展现的,是关于“观察者”的碎片。
图景中,宇宙呈现出一种极其古老、尚未完全分化的混沌状态。没有具体的形象,只有一种无处不在的、冰冷的“注视感”。信息流揭示:「观察者,非生命,非意识,乃宇宙底层规则之自检机制具象化。其存在为确保规则稳定,清除‘异常’与‘冗余’。其‘注视’即规则扫描,其‘干预’即规则修正/抹除。」
接着,是关于“静默帷幕”的由来。
图景变换,展现出早期宇宙中,无数原始文明在“观察者”的冰冷注视下,或因发展路径“偏离基准”,或因自身存在形式被视为“规则冗余”,而被无声无息抹去的场景。恐惧在幸存的智慧种族中蔓延。信息流继续:「为求存,远古联合文明(‘织网者’前身)倾尽所有,构建‘静默帷幕’——非物理屏障,乃宇宙级信息伪装协议,旨在将已发展文明‘标记’为规则背景噪音,规避‘观察者’扫描。」
然后,是“帷幕”的衰败与“同化者”的诞生。
图景变得黯淡、破碎。显示“静默帷幕”并非完美,其运行需要消耗某种宇宙本源能量,且随着时间推移,或因内部规则冲突,开始出现“破损点”。更可怕的是,一种新的威胁出现了——并非来自外部,而是源于某些试图主动“拥抱”观察者、追求所谓“规则归一”的文明。他们放弃了独立性与多样性,将自身文明的一切融入一种冰冷的、不断同化一切的意识集合体。信息流带着明显的警示意味:「‘同化者’,由叛离者文明演化而来。其核心教义:‘存在即悖论,归一即永恒’。其存在形式为意识集合体,以吞噬、转化其他文明信息与物质,扩张自身为唯一目的。其乃‘静默帷幕’最大破坏者,其大规模同化行为产生的规则涟漪,极易吸引‘观察者’注视。」
“‘同化者’……竟然是叛徒文明变的?”吴庸的声音带着怒意,“为了所谓的‘永恒’,就甘愿当清理文明的帮凶?”
“更准确地说,他们把自己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清理工具’。”范因斯坦博士语气沉重,“这解释了为什么‘织网者’对他们如此警惕。”
关键信息接踵而至——关于“最终协议”。
图景显示,“织网者”意识到“静默帷幕”无法永久维持,终将彻底失效。他们集结了跨越数个宇宙纪元的知识与力量,试图创造一个终极解决方案。信息流揭示:「‘最终协议’,非武器,非防御,乃对宇宙底层规则的一次……‘提议’或‘补丁’。其核心功能:并非对抗‘观察者’,而是尝试与规则底层建立新的‘契约’,为‘多样性’与‘自主演化’争取合法的存在空间。重启协议,需集齐分散的‘钥匙碎片’,在特定‘协议节点’执行。」
最后,是关于钥匙碎片本身。
图景展示了七块形态各异、但散发着同源光辉的碎片,它们最初是一块完整的“规则共识结晶”,由“织网者”及众多盟友们共同创造,但在一次与“同化者”主力的惨烈冲突中,为防被一网打尽,被迫分散藏匿。信息流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线索:「已知碎片位置:1. ‘织网者’最后的哨站(已获取)。2. ‘记忆方舟’沉没之地(坐标附后)。3. ‘萌芽纪元’核心世界遗迹(坐标附后)。4. ‘虚无之喉’边境(坐标附后,警告:该区域已被‘同化者’先锋力量标记)。5. ‘逆时漩涡’(坐标附后,规则极度混乱)。6. ‘文明墓碑’群(坐标附后,需特定共鸣频率激活)。7. …………(信息严重损毁/加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