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方舟”的坐标,指向一片被远古星图标记为“遗忘坟场”的星域。这里没有活跃的恒星,只有冰冷、死寂的星际尘埃和破碎的星体残骸,如同宇宙尺度上一片广袤的墓园。时空结构在这里显得异常脆弱,偶尔会泛起细微的涟漪,那是久远过去激烈战斗遗留下来的规则伤疤,尚未完全愈合。
“守望者号”及其护航舰队,以绝对静默的姿态,滑入这片令人不安的空域。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林墨并未调动大规模舰队,只率领了一支由最新锐、具备高隐身和强规则抗性的“幽影级”侦察舰组成的特遣队。凌霜的“探针一号”舰队在经过短暂休整和升级后,也加入了此次行动,作为第二梯队提供支援。
舰桥内,气氛比以往更加凝重。从“回声枢纽”带回来的知识,如同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在每个人心头。“观察者”的真相,“同化者”的威胁,以及寻找其余钥匙碎片的紧迫性,让这次行动容不得半点闪失。
“扫描区域,优先寻找与‘织网者’提供的坐标参数匹配的异常信号或规则结构。”林墨下达指令,目光投向主屏幕上的星图,那片代表“记忆方舟沉没之地”的区域被高亮标记,一片死寂。
长时间的扫描只带来了令人沮丧的结果——一无所获。没有异常能量读数,没有质量阴影,没有空间扭曲,甚至连“回声枢纽”那种规则的“平滑感”都不存在。这里只有纯粹的、冰冷的虚无和死亡。
“坐标确认无误,但……这里什么都没有。”范因斯坦博士的虚拟影像摇着头,语气困惑,“难道‘织网者’的记录有误?或者,‘方舟’已经被彻底摧毁,连信息残渣都不剩?”
协奏基石的意识波动如同清泉般在众人思维中流淌:「否定。‘记忆方舟’并非实体舰船。其本质,是一个超大型的、承载着某个消亡文明最后记忆的‘信息奇点’。它的‘沉没’,意味着其信息结构坍缩并隐藏于常规时空之下。我们需要寻找的,不是物体,而是……信息的‘墓志铭’。」
“信息的墓志铭?”凌霜若有所思,“就像……一种特定规则的回声?”
「近似。尝试激活钥匙碎片,以其为信标,共鸣并定位方舟坍缩后形成的‘信息锚点’。」
林墨点头示意。隔离力场中的钥匙碎片再次被注入能量,发出柔和的、探寻式的共鸣波。这一次,共鸣波没有指向某个具体方向,而是如同水滴落入平静湖面,向四周均匀扩散。
几分钟的等待后,变化终于出现。
并非在传感器上,而是在所有具备高阶感知能力的个体意识中——包括林墨的“创世蓝图”权限、凌霜的星银灵能、协奏基石,以及感知特殊的“启”。
一种……低沉的、仿佛来自万物终结之地的悲鸣,直接在他们的意识深处响起。这悲鸣并非声音,而是一种纯粹的感受,充斥着绝望、不甘、以及一种违背宇宙常理的……“逆流”感。
紧接着,在主舰队前方约零点五光秒处,虚空仿佛被无形之手撕开了一道“伤口”。没有光芒四射,没有能量喷发,那“伤口”呈现出一种比周围空间更加深邃的“暗”,一种吞噬一切光线和信息的绝对黑暗。而从这黑暗的裂隙中,隐隐传来更加清晰的悲鸣,以及一种令人极度不适的规则环境——那里的熵,似乎在减少。
“熵逆区域……”范因斯坦博士倒吸一口凉气,“物理法则在那里是倒转的!秩序从混沌中诞生,能量自发聚集……这怎么可能稳定存在?”
「这就是‘记忆方舟’的沉眠之地,」协奏基石的意识带着肃穆,「一个依靠执念和最后规则力量维持的、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信息琥珀’。进入其中,将面临未知的认知与物理风险。」
“探测裂隙稳定性及内部环境。”林墨命令道。
数架无人探测器被释放,小心翼翼地靠近黑暗裂隙。在接触裂隙边缘的瞬间,第一架探测器传回的信号就发生了诡异的扭曲——其内部时钟疯狂倒转,记录的数据结构逆向重组,最终在一声无声的信息爆裂中彻底失联。后续探测器尝试了不同频率和防护,结果大同小异,均被那逆熵的规则环境瞬间“消化”或“重置”。
“常规手段无法进入。”凌霜报告,“裂隙内部的规则与我们完全相悖,任何基于正熵逻辑的科技造物进入,都会因为规则冲突而瞬间解构或发生不可预测的异变。”
困境再次出现。找到了门,却无法进入。
“或许……并非完全无法进入。”一个略显虚弱,但异常清晰的声音响起。是“启”。它以模糊的光影形态出现在林墨身旁。“那个区域……规则的‘逆流’……感觉很熟悉。有点像……‘观察者’执行区域性规则重置后的……短暂‘负片’状态。”
“启”的话让所有人一愣。它竟然对“观察者”的清理手段有直接感受?
“你能安全进入?”林墨看向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