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主力舰队旗舰,“守望者号”,静默地悬浮在尘歌海边缘的虚空中。舰体表面所有的非必要光源均已熄灭,如同一条融入深海的巨鲸,只有最敏感的探测器以最低功率运行,扫描着前方那片被标记为“回声枢纽”的空域。
舰桥主厅,光线幽暗。巨大的全景舷窗外,是稀疏平常的星际尘埃和遥远星系的微光,与钥匙碎片投射出的、那个脉动着危险诱惑光标的星图坐标形成了鲜明对比。那里,肉眼望去,空无一物。
林墨站在舷窗前,背影挺拔却带着一丝凝重。凌霜的“探针一号”先遣舰队已经在前方一光年处潜伏了标准时间七十二小时,传回的数据除了确认异常信号的周期性增强外,别无他获。没有能量辐射,没有质量反应,没有空间扭曲——常规探测手段在那里遭遇了彻底的“盲区”。
“第七十四次高精度空间扫描完成。”舰载AI的合成音冷静地汇报,“未发现任何宏观物体或已知能量构造。目标区域规则背景呈现……‘完美平滑’。”
“完美平滑?”范因斯坦博士的虚拟影像出现在林墨身侧,眉头紧锁,“宇宙中没有绝对平滑的规则背景,就像没有绝对光滑的平面。哪怕是真空涨落也会产生微小的涟漪。这种‘平滑’本身,就是最大的异常。”
“就像一块被精心熨烫过的时空布料。”吴庸的影像也接入进来,他正在后方协调舰队布防,“我们面对的,要么是极高明的隐藏技术,要么……就是那里的规则本身被修改了。”
林墨没有回头,目光依旧锁定着那片“空无”:“协奏基石的分析呢?”
「目标区域的‘平滑’是一种主动维持的状态,」协奏基石的意识波动直接在舰桥核心成员的脑海中响起,平和而深邃,「其技术原理与‘钥匙碎片’同源,但规模与完整性远超。这是一种将自身从常规宇宙‘剥离’或‘折叠’的技术,类似于‘静默帷幕’的微观应用。强行突破的可能性低于百分之零点零一,且极可能触发未知防御机制或导致目标自我湮灭。」
“也就是说,我们找到了门,但没有钥匙孔,甚至不知道门是什么材质做的。”凌霜的通讯从遥远的“探针一号”传来,带着一丝挫败感,“常规方法无效,灵能探测也被某种无形的‘壁障’折射或吸收。我们就像在试图用肉眼观察暗物质。”
短暂的沉默笼罩了通讯频道。找到了目标,却被一道无形的墙挡在外面,这种感觉比漫无目的的搜索更加煎熬。
“或许,‘钥匙’本身,就是指引。”林墨缓缓转身,走向舰桥中央。那里,一个高度强化的隔离力场中,那块钥匙碎片正静静悬浮。自从上次被异常信号激活后,它表面的光晕流动似乎变得更加……“活跃”了一些,虽然依旧沉默,却不再像之前那样死寂。
“博士,将我们目前收集到的所有关于目标区域的数据——包括规则平滑度参数、信号波动模式、空间曲率异常值——全部打包,不做任何解读,直接以原始数据流的形式,再次映照给碎片。”
“指挥官,这很冒险!”范因斯坦警告道,“上次是接收外部信号,这次是我们主动发送复杂数据包,可能会引发不可控的连锁反应!”
“我们就是在冒险,博士。”林墨的声音不容置疑,“‘观察者’和‘同化者’不会给我们慢慢试探的时间。我们需要突破口,现在。”
命令被执行。庞大的数据流被精心封装,通过特制的接口,缓缓注入钥匙碎片周围的力场。
起初,碎片没有任何反应。就在众人以为尝试再次失败时,碎片突然轻微震颤起来,表面的光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流转、交织,仿佛在快速处理着海量信息。几秒钟后,它没有投射出新的星图或信息,而是发出了一种奇特的、类似共鸣的嗡鸣。
与此同时,在“探针一号”舰桥上的凌霜,以及所有位于前哨阵列的传感器,同时捕捉到了变化!
“目标区域出现反应!”凌霜的声音带着震惊,“不是能量爆发,是……是空间结构本身在‘蠕动’!”
舷窗外的景象依旧空无,但高维传感器传回的图像显示,那片原本“平滑”的时空,此刻正如同投入石子的水面,荡漾开一圈圈无形的涟漪。涟漪的中心,一个极其微小、几乎不可查的“点”开始显现。它没有实体,更像是一个空间坐标被高度“标记”了出来。
“碎片指引的……是一个‘接口’?”范因斯坦博士看着传回的数据,目瞪口呆。
「正确,」协奏基石确认道,「碎片识别了我们提供的‘语境’——即对目标区域的探测数据——并提供了对应的‘访问协议’。那个点,是唯一被允许的接入位置。」
“接入方式呢?”吴庸立刻问道,“派穿梭艇过去?”
「否定。物理接触无效。需要的是……信息层面的特定‘握手’信号。」协奏基石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综合计算,「根据碎片反馈与目标区域规则特征分析,需要构建一个复合信息包,包含以下要素:我方身份标识(使用‘织网者’遗留的友好文明编码)、访问意图(使用‘最终协议’相关概念密文)、以及……一块‘钥匙碎片’的临时授权签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