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清晨,天空被一层厚重的铅灰色云幕严密地笼罩着。那云层低垂,沉甸甸地压在城市的天际线上,仿佛吸饱了水分的巨大灰色棉絮,酝酿着一场蓄势待发的、声势浩大的暴雨。空气黏稠而闷热,失去了往日的清冽,带着一种山雨欲来的窒息感。风也停了,校园里的树木静默无声,连平日里喧闹的鸟雀也藏匿了踪迹,只有教学楼里透出的灯光,在灰暗的背景下显得格外明亮,如同漂浮在混沌海洋上的孤岛。
文科主任办公室内,灯火通明。张翠红主任埋首于堆积如山的文件和试卷之中,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是室内唯一的主旋律。窗外灰蒙蒙的天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地板上投下细长的、压抑的条纹。空气中弥漫着旧书纸张的油墨气息和她刚刚冲泡好的、用来提神的速溶咖啡的微苦香气。
就在这份专注的静谧中,一阵极其克制、带着礼貌性的叩门声轻轻响起。
“笃、笃、笃。”
声音不大,却清晰地穿透了室内的寂静。
张翠红从书堆中抬起头,微微蹙眉,扬声应道:“请进!”
门被推开一条缝,一个身影出现在门口。当看清来人时,张翠红脸上的倦意瞬间被惊讶取代,随即立刻换上热情而郑重的笑容,迅速站起身迎了上去。
“哟!是黄书记!”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意外的惊喜,“来来来!快请进!这边坐!” 她快步绕过办公桌,热情地将校团委书记黄龙波引向会客区的沙发。
黄龙波背着手,脸上带着惯常的、温和却略显疏离的笑容,步履沉稳地走进来。他环顾了一下四周,目光落在张翠红略显凌乱的办公桌上,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张主任,没有打扰您办公吧?看您这里,真是日理万机啊。”
“哪里哪里!”张翠红连连摆手,脸上是真诚的笑意,“书记您太客气了!快请坐!刚好我也想泡杯茶提提神,您来了正好一起!”她说着,便熟练地拿起茶几上的电热水壶去接水,又从茶几下拿出一个古朴的紫砂茶壶和几只小巧的品茗杯,动作麻利。
黄龙波在沙发上坐下,看着张翠红忙碌的背影,摆了摆手,语气带着点公事公办的意味:“张主任,不用这么麻烦了。我就过来聊点事情,不会耽误您太长时间。” 他的目光平和,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
张翠红接水的动作微微一顿,随即转过身,脸上笑容不变,语气却更加热络:“书记您这话说的就见外了!再忙,喝杯茶的功夫还是有的!而且……”她将水壶放回底座,按下烧水键,发出低沉的嗡鸣声,“正好,我这边也有些关于深蓝杯的事情,想跟书记您汇报一下,听听您的指示呢。”她巧妙地抛出了话题。
“哦?”黄龙波果然被吸引了注意力,身体微微前倾,表现出倾听的姿态,“深蓝杯?进度怎么样了?有什么需要我这边协调解决的?您先说。”他主动将话题引向工作。
张翠红心中微定,在黄龙波对面的沙发上坐下,脸上换上认真汇报的神色:“倒不是需要书记您亲自协调解决困难,主要是想跟您汇报一下目前的进展。”她斟酌着词句,“第一次集训的碰头会已经顺利召开了,十五个孩子也都见了面,初步印象……跟我们的预期差不多。”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欣慰和不易察觉的谨慎,“集训的主体,肯定还是以高二那些经验丰富、基础扎实的学生为主力军,像刘素溪、骆青空他们几个,状态都很稳。高一的几个孩子,主要是林晚、袁枫,还有……”她自然地提到,“夏语,他们潜力很大,思维活跃,这次主要是让他们汲取经验,感受氛围,同时也能给高二的学长学姐们带去一些新鲜的刺激和良性竞争的压力。”她将夏语巧妙地融入了“高一梯队”的定位中。
黄龙波一边听,一边缓缓点头,手指无意识地在沙发扶手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细微的“哒、哒”声。“嗯,这个安排很合理。学校领导对深蓝杯非常重视,寄予厚望。” 他的目光落在张翠红脸上,带着上级的审视和托付,“张主任,您是语文教学的专家,也是带竞赛的老手,集训的方法和节奏,您最有经验,就按您的思路来。至于学生的心态引导、压力疏导这些软性工作,更是您的强项,就拜托您多费心了。”他话锋一转,语气带着支持,“当然,如果过程中遇到任何需要团委层面协调资源、打通关节的地方,您尽管开口!我一定竭尽全力配合,为集训扫清障碍!”
这番表态让张翠红心头一松,脸上的笑容也更加真诚了几分:“有书记您这句话,我心里就踏实多了!真是太感谢您的支持了!”她拿起刚烧开的水壶,开始烫洗茶具,准备泡茶。
“应该的。”黄龙波微微颔首,目光却并未离开张翠红。他端起张翠红刚刚为他斟上的一小杯清亮的茶汤,放在鼻端轻轻嗅了嗅,却没有立刻喝,话锋看似不经意地一转:“这次过来,除了了解深蓝杯,其实还有件事……想跟您聊聊夏语这个学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