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时的会晤与宇宙级的分歧
宇宙科学院的圆桌会议室里,空气仿佛被无形的公式凝固了。墙上的挂钟时针早已越过下午五点的刻度,指向了七点,夕阳的余晖透过百叶窗,在米凡和俄罗斯科学家代表团成员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一幅被分割的抽象画。
最初约定的两小时会议,早已变成一场跨越时区的思想马拉松。米凡面前的白板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数理符号和几何图形,有些线条扭曲缠绕,如同多个宇宙在碰撞中产生的引力漩涡;有些则呈现出完美的对称结构,仿佛是多重宇宙秩序的密码。
“米凡教授,您的‘嵌套式宇宙模型’确实令人震撼,” 俄罗斯代表团的理论物理权威**夫院士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却又充满了探究的**,“但您如何解释不同宇宙间的‘膜振动频率’为何会呈现出周期性的跳跃?” 他的手指在桌面上划出一道波浪线,试图模拟那种跳跃的轨迹。
米凡拿起马克笔,在白板上新画了一个动态的三维坐标系,笔尖在板上发出 “沙沙” 的轻响,打破了会议室的沉寂。“**夫院士,这正是‘终极统一理论’的核心之一。”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尽管已经连续高强度讨论了五个小时,却依旧中气十足,“您可以把不同的宇宙想象成水面上的涟漪,当两个涟漪相遇时,它们的频率会相互干扰,产生共振或抵消。这种跳跃,就是共振的表现。”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在座的五十多位俄罗斯科学家,他们的脸上大多带着困惑,就像试图解开一个用陌生文字写成的谜题。米凡忽然微微一笑,用一种极其古怪的语调吐出了一串音节 —— 那声音既不像任何已知的人类语言,也不遵循常规的发音规律,更像是某种高频次的粒子振动,时而尖锐如激光,时而低沉如黑洞的引力波。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连呼吸声都仿佛被这串神秘的 “语言” 吸走了。俄罗斯科学家们面面相觑,高尔基团长皱起了眉头,他从军情部门那里得知,米凡曾多次在私下研究中 “接收” 到来自外宇宙的信息,但亲眼听到这种 “翻译”,还是第一次。那种感觉,就像在听一首来自宇宙诞生之初的歌谣,每个音符都充满了未知的力量,却又无法被理解。
“米凡教授,” 高尔基清了清嗓子,打破了这份诡异的寂静,“您刚才说的是…… 外宇宙单体人的语言?”
“是他们用来描述宇宙基本力的‘数学语言’。” 米凡放下马克笔,语气恢复了正常,“就像我们用公式表达物理规律,他们用这种振动频率来定义宇宙的结构。现在听不懂没关系,当我们真正踏上穿越多重宇宙的旅程时,你们会明白的。”
**夫院士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这太超前了,米凡教授。我们连本宇宙的暗物质分布都还没完全搞清楚,就要去理解外宇宙的‘语言’,这简直就像让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去参加马拉松。”
“科学的进步,往往就是从‘不可能’开始的。” 米凡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傍晚的凉风涌了进来,吹散了会议室里沉闷的空气,也吹动了他额前的碎发,“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时,世人也觉得他疯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最初也被认为是异想天开。但现在,它们都成了我们认知世界的基石。”
他转过身,目光变得锐利起来:“穿越多重宇宙,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必须做。我们的观测数据已经显示,外宇宙的‘单体人’正在向我们的宇宙发送某种‘邀请函’,或者说,是‘警告’。如果我们不去主动接触,等待我们的,可能是被动的入侵。”
这句话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俄罗斯科学家们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会议室里响起了一阵嗡嗡的议论声,有人面露担忧,有人则眼神炽热 —— 对于科学家来说,没有什么比探索未知更具吸引力的了,哪怕那未知中潜藏着危险。
“那么,穿越计划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高尔基团长终于开口,他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显示出内心的郑重,“我们需要多少能量才能打开‘宇宙通道’?如何保证穿越者的安全?”
米凡走到桌前,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一份详细的计划方案:“我们需要在地球的地轴极点建立一个‘空间共振发生器’,利用地核的磁场能量作为初始动力,再通过聚焦太阳风的粒子流,形成一个能量通道。这个通道的稳定性大约能维持 72 小时,足够我们的先遣队往返一次。至于安全……”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深邃,“在外宇宙面前,我们没有绝对的安全可言,能依靠的只有我们的智慧和勇气。”
他合上电脑,看着高尔基:“这也是我为什么坚持,参与计划的科学家必须认可我的‘终极统一理论’。这不是学术霸权,而是为了团队的统一。如果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一套理论和怀疑去面对外宇宙的未知,我们很可能会在关键时刻陷入混乱,甚至自我毁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