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突安的裂变赌局:脑波推演与生命损耗
突安沉默了,他闭上眼睛,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方投下一片淡淡的阴影 —— 蓝顿人的睫毛比地球人更浓密(每平方厘米约 200 根,地球人约 100 根),根根纤长如微型羽翎,这是蓝顿星双日环境筛选出的生物特性。双日辐射下,星球表面紫外线强度是地球的 3 倍,长期暴露会导致皮肤基因链断裂,而这浓密的睫毛能像细密的滤网般,将 90% 以上的有害射线隔绝在外,连眼周脆弱的皮肤都能得到保护。他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控制台边缘,钛晶合金表面留下极轻的印记,那节奏竟与蓝顿星古老的 “星轨计时法” 隐隐重合 —— 每三次轻敲对应一颗恒星的轨道周期,第一次敲是 “启星” 升起,第二次是 “衡星” 运行至天顶,第三次是 “落星” 沉入地平线,仿佛在借指尖与文明的共鸣,稳定内心翻涌的波澜。
脑海中,一场关乎文明走向的赌局正以每秒百万次的速度高速推演:生育统治的路径已因 “基因锁危机” 彻底断绝(蓝顿星近百年新生儿基因缺陷率从 5% 飙升至 70%,四肢畸形、器官衰竭等病症频发,根本无法支撑传统世袭统治的权力传承),若不能找到新的统治支柱,不出五十年,他所在的 “暗星部族” 就会被其他三大部族吞并。唯有技术霸权能攥紧权力缰绳,双核裂变计划便是他押上一切的筹码 —— 这不仅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更是为了让蓝顿星 “重归恒星中心”,重现千年前部族联盟时代,蓝顿星作为星际贸易枢纽的荣光。
他的思绪如精密数据流般展开,在脑海中构建出动态的三维星图沙盘:核电池打印成功的瞬间,歼狙机的分子编码将通过 “量子数据隧道” 实时载入生物打印机,传输误差严格控制在 0.001 秒内,确保机身结构不会因编码延迟出现分子错位;黑石矿区的晶矿开采机械会同步接到超频指令,液压臂的运转速度提升 300%,矿石筛选精度从 95% 提高到 99.9% —— 那里富含的氦 - 3 与 “星核铁” 是航空母船曲率引擎的核心燃料,每克星核铁的能量转化率是地球铀元素的 50 倍,100 克就能支撑一艘中型星舰进行一次跨星系航行。
待星际突击舰队成型,第一步要封锁阿尔法资源星的 “洛希极限航道” —— 该航道因处于两颗恒星的引力平衡点,星际尘埃与陨石被引力牵引至航道两侧,形成天然的安全屏障,是周边星域唯一全年通航的能源运输通道,切断这里就能掐断蓝顿星其他三大部族 80% 的能源补给;第二步以 “资源保护者” 名义试探地球星域,用核电池驱动的 “引力屏障” 在地球同步轨道展开,屏障产生的引力场能让地球卫星全部失效,以此展示技术威慑,瓦解人类的反抗意志;最终,将双日星系到太阳系的星域纳入 “蓝顿恒星联邦” 的掌控,在联邦首府建造 “星核纪念碑”,将这次技术突破刻在碑上,流传后世。这盘棋的每一步,都标注着精确的时间节点与资源消耗曲线,甚至连突发状况的应对方案(如遭遇星际海盗突袭,就启动舰队的 “暗物质隐形模式”;若能源运输延误,就启用基地的应急能源储备)都已预设 3 套备选策略。
脑输机上的指示灯开始闪烁,从红色(待机状态,传感器未捕捉到有效脑波信号,此时机器的能耗仅为工作状态的 10%)逐渐变为稳定的蓝色(工作状态,脑波信号正常传输,神经元共振芯片开始全速运转),灯光亮度随脑波强度起伏:当突安集中意志勾勒核电池外壳的螺旋纹路时,灯光骤然增亮 50%,光晕在控制台投射出细碎的星点,那些星点的排列恰好与蓝顿星的主星轨一致,仿佛将宇宙的纹路复刻在设备上;当德邦拉家族覆灭时的血色记忆无意间闯入思绪(十年前他率部攻破德邦拉城堡,族长安卡的鲜血溅在星图石碑上,石碑上的星轨纹路被鲜血浸染后,竟显现出从未见过的暗星轨迹),灯光又暗下 30%,如同被情绪干扰的信号,连带着脑输机的运行噪音都多了一丝杂音,原本平稳的 “嗡嗡” 声变得忽高忽低。
主显示屏上,核电池的轮廓从模糊的光影逐渐凝聚,先是外壳的大致形态,再是细节的填充:外壳接口的卡扣结构采用 “楔形锁合设计”,闭合后缝隙小于 0.1 毫米,能有效防止能量泄漏;能量传导槽的 12.7 度黄金弧度,是经过上万次模拟计算得出的最优角度,能让能量传输效率提升 25%;甚至安全按钮的防滑纹路都经过精心设计 —— 每毫米 3 道凹槽,凹槽深度 0.2 毫米,恰好与蓝顿人指尖的指纹纹路匹配,即使戴着手套也能精准按压。这些细节在脑波的驱动下逐一显现,宛如宇宙用意识雕琢的造物,每一个细节都藏着文明与科技的共生密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