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贵族质疑的突现:血统传统与技术未来的碰撞
实验室的合金门在液压装置的推动下缓缓滑开,发出 “嘶 ——” 的轻响,门体边缘的密封胶条与门框摩擦时,还带起细微的静电火花,如同划破平静的星尘,瞬间打破了原本专注的研发氛围。蓝顿星贵族卡隆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身着绣有银蓝色星纹的 “贵族礼仪战甲”—— 这套战甲由蓝顿星深层矿脉开采的 “星钢” 锻造而成,星钢在冶炼时需掺入 3% 的蓝藻晶粉末,才能形成表面随光线变化的鳞片纹路:当光线从正面照射时,鳞片呈银蓝色;从侧面折射时,又会转为淡紫色,每一片鳞片的纹路都对应着家族某一代成员的荣耀事迹,比如最左侧肩甲的鳞片,就刻着卡隆祖父在 “暗星战役” 中击退外星海盗的图案。
他左手握着一枚 “基因溯源仪”,仪器掌心大小,外壳由透明的 “晶化树脂” 制成,内部镶嵌着数十颗细小的蓝藻晶,如同微型星辰般闪烁。仪器屏幕上,蓝顿星皇室基因图谱正以三维动态形式呈现,蓝色的基因链如同发光的河流,从星耀大帝时期延伸至当代,每一条分支节点都标注着历代皇室成员的血统纯度数据:星耀大帝 99.2%、光启女皇 98.7%、现任突安陛下 98.5%,数据旁还附带着对应的生理特征全息投影 —— 比如星耀大帝特有的淡绿色眼瞳,正是绿晶星光合基因的显性表现。
卡隆的脚步声沉重而急促,硬木藤制成的靴子底部刻有家族 “双星徽章”,徽章边缘的凸起部分与实验室金属地板碰撞时,发出 “咚咚” 的声响,如同远古战鼓的余韵,在空旷的实验室中回荡。这声音与脑输机 “嘀嗒、嘀嗒” 的运行声、控制台按键 “咔哒、咔哒” 的触发声形成尖锐的对比,仿佛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在无声地对抗。他目光锐利地扫过控制台前的王侃侃,视线在对方地球人特有的黑色短发、黄色皮肤上游移片刻,最终落在突安挺拔的背影上,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质疑:“陛下,您真要将星舰引擎研发的主导权交给地球人?据我所知,他们连自身星球的‘碳资源枯竭危机’都尚未完全解决,每年仍有近千万人因能源短缺陷入困境,这样的文明,怎能担起振兴蓝顿星星际力量的重任?”
突安没有回头,指尖依旧在控制台的全息键盘上轻敲,每一次触碰,键盘都会泛起一圈淡蓝色的光晕,如同在宇宙中点亮一颗新星。他正在调整引擎设计图纸的细节参数 —— 图纸上,星舰引擎的核心部件 “星能核心” 被放大 100 倍显示,蓝色的星能流路径如同星球的河流网络,与紫色的量子线路交织成复杂却有序的网格,网格节点处标注着关键数据:“星能转化率目标值 92%、量子纠缠稳定时间≥72 小时、暗能量吸收效率≥45%”。
“卡隆,你该静下心看看这份方案的核心数据,而非被血统偏见蒙蔽双眼。” 突安抬手在空中一挥,手腕上的 “星能手环” 立即释放出全息投影,一组动态数据对比图悬浮在两人之间。左侧屏幕底色为红色,代表蓝顿星现有引擎的 “星能损耗曲线”:曲线从起点的 100% 快速下降,运行 10 小时后,星能素损耗率已达 35%,曲线末端还标注着实际案例 —— 去年 “探索者三号” 星舰因星能不足,被迫放弃原定的 “暗晶矿采集任务”,返航时还险些因能量耗尽坠入陨石带。右侧屏幕底色为蓝色,代表融合地球量子技术的 “损耗模拟曲线”:曲线从起点缓慢下降,运行 10 小时后,星能素损耗率仅 7.2%,下方附带的星图显示,按此效率,现有星能素储备可支持星舰抵达 “柯伊伯带外侧” 的暗晶矿富集区,采集量是以往的 3 倍。
“地球人的量子计算技术,能通过‘粒子纠缠效应’锁定星能素分子的运动轨迹,” 突安终于转过身,目光落在卡隆紧握基因溯源仪的手上 —— 他注意到对方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显然情绪已有些激动,“这意味着我们的星舰能在现有星能素储备下,抵达 3 倍于以往的星域,收集更多‘暗晶矿’。这种矿石含有特殊的‘暗能量因子’,是提升星能素纯度的关键原料,纯度每提升 1%,星舰续航能力就能增加 5%,这也是我们突破当前星际疆域限制的核心资源。比起执着于血统融合带来的虚无荣耀,这才是能让蓝顿星真正延续辉煌的务实之路。”
卡隆却快步上前,将基因溯源仪重重按在控制台上,仪器与台面碰撞时,发出 “砰” 的一声闷响,屏幕因震动泛起一阵波纹,随后重新稳定显示出皇室基因图谱。“可他们是‘低量级生命’!您忘了《血统纯净法案》第三章第七条的明确规定吗?只有核因微子运动参数偏差低于 10 度的文明,才有资格与蓝顿星进行深度技术合作!”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胸腔因激动而剧烈起伏,战甲胸前的 “双星徽章” 随着呼吸上下晃动,“星耀大帝当年融合绿晶星基因,是因为绿晶人的细胞直径 48 微米,与我们的 50 微米仅差 2 微米,核因微子运动参数偏差仅 8 度,属于‘可兼容文明’!而地球人呢?细胞直径 20 微米,参数偏差 35 度,他们的技术再先进,也改变不了‘基因杂质’的本质,就像路边的野草,永远长不成支撑宫殿的参天硬木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