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密统帝国 > 第51章 命运

密统帝国 第51章 命运

作者:陛尊居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21:25:19

1、 贵族质疑的突现:血统传统与技术未来的碰撞

实验室的合金门在液压装置的推动下缓缓滑开,发出 “嘶 ——” 的轻响,门体边缘的密封胶条与门框摩擦时,还带起细微的静电火花,如同划破平静的星尘,瞬间打破了原本专注的研发氛围。蓝顿星贵族卡隆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身着绣有银蓝色星纹的 “贵族礼仪战甲”—— 这套战甲由蓝顿星深层矿脉开采的 “星钢” 锻造而成,星钢在冶炼时需掺入 3% 的蓝藻晶粉末,才能形成表面随光线变化的鳞片纹路:当光线从正面照射时,鳞片呈银蓝色;从侧面折射时,又会转为淡紫色,每一片鳞片的纹路都对应着家族某一代成员的荣耀事迹,比如最左侧肩甲的鳞片,就刻着卡隆祖父在 “暗星战役” 中击退外星海盗的图案。

他左手握着一枚 “基因溯源仪”,仪器掌心大小,外壳由透明的 “晶化树脂” 制成,内部镶嵌着数十颗细小的蓝藻晶,如同微型星辰般闪烁。仪器屏幕上,蓝顿星皇室基因图谱正以三维动态形式呈现,蓝色的基因链如同发光的河流,从星耀大帝时期延伸至当代,每一条分支节点都标注着历代皇室成员的血统纯度数据:星耀大帝 99.2%、光启女皇 98.7%、现任突安陛下 98.5%,数据旁还附带着对应的生理特征全息投影 —— 比如星耀大帝特有的淡绿色眼瞳,正是绿晶星光合基因的显性表现。

卡隆的脚步声沉重而急促,硬木藤制成的靴子底部刻有家族 “双星徽章”,徽章边缘的凸起部分与实验室金属地板碰撞时,发出 “咚咚” 的声响,如同远古战鼓的余韵,在空旷的实验室中回荡。这声音与脑输机 “嘀嗒、嘀嗒” 的运行声、控制台按键 “咔哒、咔哒” 的触发声形成尖锐的对比,仿佛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在无声地对抗。他目光锐利地扫过控制台前的王侃侃,视线在对方地球人特有的黑色短发、黄色皮肤上游移片刻,最终落在突安挺拔的背影上,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质疑:“陛下,您真要将星舰引擎研发的主导权交给地球人?据我所知,他们连自身星球的‘碳资源枯竭危机’都尚未完全解决,每年仍有近千万人因能源短缺陷入困境,这样的文明,怎能担起振兴蓝顿星星际力量的重任?”

突安没有回头,指尖依旧在控制台的全息键盘上轻敲,每一次触碰,键盘都会泛起一圈淡蓝色的光晕,如同在宇宙中点亮一颗新星。他正在调整引擎设计图纸的细节参数 —— 图纸上,星舰引擎的核心部件 “星能核心” 被放大 100 倍显示,蓝色的星能流路径如同星球的河流网络,与紫色的量子线路交织成复杂却有序的网格,网格节点处标注着关键数据:“星能转化率目标值 92%、量子纠缠稳定时间≥72 小时、暗能量吸收效率≥45%”。

“卡隆,你该静下心看看这份方案的核心数据,而非被血统偏见蒙蔽双眼。” 突安抬手在空中一挥,手腕上的 “星能手环” 立即释放出全息投影,一组动态数据对比图悬浮在两人之间。左侧屏幕底色为红色,代表蓝顿星现有引擎的 “星能损耗曲线”:曲线从起点的 100% 快速下降,运行 10 小时后,星能素损耗率已达 35%,曲线末端还标注着实际案例 —— 去年 “探索者三号” 星舰因星能不足,被迫放弃原定的 “暗晶矿采集任务”,返航时还险些因能量耗尽坠入陨石带。右侧屏幕底色为蓝色,代表融合地球量子技术的 “损耗模拟曲线”:曲线从起点缓慢下降,运行 10 小时后,星能素损耗率仅 7.2%,下方附带的星图显示,按此效率,现有星能素储备可支持星舰抵达 “柯伊伯带外侧” 的暗晶矿富集区,采集量是以往的 3 倍。

“地球人的量子计算技术,能通过‘粒子纠缠效应’锁定星能素分子的运动轨迹,” 突安终于转过身,目光落在卡隆紧握基因溯源仪的手上 —— 他注意到对方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显然情绪已有些激动,“这意味着我们的星舰能在现有星能素储备下,抵达 3 倍于以往的星域,收集更多‘暗晶矿’。这种矿石含有特殊的‘暗能量因子’,是提升星能素纯度的关键原料,纯度每提升 1%,星舰续航能力就能增加 5%,这也是我们突破当前星际疆域限制的核心资源。比起执着于血统融合带来的虚无荣耀,这才是能让蓝顿星真正延续辉煌的务实之路。”

卡隆却快步上前,将基因溯源仪重重按在控制台上,仪器与台面碰撞时,发出 “砰” 的一声闷响,屏幕因震动泛起一阵波纹,随后重新稳定显示出皇室基因图谱。“可他们是‘低量级生命’!您忘了《血统纯净法案》第三章第七条的明确规定吗?只有核因微子运动参数偏差低于 10 度的文明,才有资格与蓝顿星进行深度技术合作!”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胸腔因激动而剧烈起伏,战甲胸前的 “双星徽章” 随着呼吸上下晃动,“星耀大帝当年融合绿晶星基因,是因为绿晶人的细胞直径 48 微米,与我们的 50 微米仅差 2 微米,核因微子运动参数偏差仅 8 度,属于‘可兼容文明’!而地球人呢?细胞直径 20 微米,参数偏差 35 度,他们的技术再先进,也改变不了‘基因杂质’的本质,就像路边的野草,永远长不成支撑宫殿的参天硬木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