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监测报告里的叛逆信号
个人终端的提示音带着金属特有的冷调,在寂静的实验室里骤然响起,像一颗小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瞬间打断了米凡沉浸在公式推演中的思绪。他缓缓抬起头,视线从桌面上还未干涸的茶渍辅助线移开 —— 那是他刚才推导 “智慧因子传导公式” 时,随手蘸着温热的草药茶画下的,茶渍晕染的边缘恰好与公式里 “变量边界” 的曲线重合,此刻正随着空气流动慢慢收缩。
屏幕自动亮起,弹出的监测报告以全息投影的形式悬浮在半空,淡蓝色的光映在米凡的脸上,让他眼底的细纹都清晰可见。报告首页用醒目的橙色标注着 “刘柳与文杰异常行动轨迹分析”,下方附带的星图上,两条红色虚线像不安分的游蛇,在艾买尔星球的经纬网格里绕出诡异的弧线 —— 那是两人近期频繁出入废弃星港、秘密会面的路线。米凡的指尖轻轻划过全息屏,触到 “废弃星港” 几个字时,屏幕传来细微的震动反馈,仿佛在模拟星港金属舱壁的触感。
他扫过报告中记录的 “秘密集会次数”“接触人员名单”,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在他看来,这两人所谓的 “叛逆计划”,就像刚学会操控星舰模型的孩童,以为躲在 asteroid(小行星)的阴影里就能避开监测,却不知他们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都早已被 “密统帝国” 的神经监测网络捕捉得一清二楚。米凡的指尖在 “启动思维干扰程序” 的按钮上悬停 —— 只需轻轻一点,就能向两人的神经芯片注入低频干扰波,让他们那些不切实际的 “梦想” 像被戳破的气球般瞬间消散。
2. 刻意保留的实验变量
但米凡的指尖最终还是移开了。他的目光落在报告末尾 “智慧因子注入记录” 那栏 —— 三天前,在刘柳例行接受 “知识更新” 时,他特意调整了注射剂量,将原本用于稳定思维的 “平和因子” 替换成了自己提炼的 “原始智慧因子”。那是一种未经过滤的、带着强烈探索欲的能量,就像刚从恒星核心提取的等离子体,炽热且充满不确定性。
他起身走到实验室的观测窗前,厚重的特种玻璃外,是缓缓转动的蓝顿星球。这颗被密统帝国选为 “智慧培育基地” 的星球,此刻正被星际尘埃包裹着,大气层在遥远星光的照射下泛着淡紫色的光晕,像一层柔软的纱。米凡的指尖贴在冰凉的玻璃上,仿佛能触摸到蓝顿星球地表的温度 —— 那里的每一寸土壤,每一片植被,都是按照 “大科学思维” 精心设计的,就连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以保证居民的思维能处于最佳活跃状态。
米凡调出刘柳的神经波动图谱,全息屏在观测窗前展开,图谱上代表 “负面情绪” 的红色波段像燃烧的藤蔓,正与代表 “智慧因子” 的蓝色波段紧紧缠绕,形成一种从未见过的螺旋结构。红色波段的峰值尖锐且急促,那是刘柳内心的焦虑、不满与反抗;蓝色波段则沉稳而绵长,带着原始智慧特有的探索节奏。两种颜色在图谱上交替起伏,时而碰撞出刺眼的白光,时而融合成深邃的靛蓝。“就像两种不同频率的声波,在密闭的空间里碰撞后,会产生新的共振频率。” 米凡轻声自语,声音在空旷的实验室里回荡,带着一丝科学家对未知的兴奋。
他的指尖在屏幕上轻点,将图谱放大到最大倍数,每一个波动的拐点、每一次振幅的变化,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米凡的瞳孔微微收缩 —— 他需要的不是简单的 “压制叛逆”,而是要观察这场 “智慧与个性的碰撞” 中,每一个变量的变化规律。刘柳的 “负能量个性” 是天然的实验容器,而他注入的 “智慧因子” 则是催化剂,这场实验的结果,将直接完善他的 “智慧与个**互理论”,甚至可能找到 “如何让智慧与服从共存” 的方法 —— 这比单纯压制一个叛逆者,对密统帝国的未来更有意义。
3. 伦理提醒与科学理性的对抗
就在米凡全神贯注分析图谱时,屏幕右下角突然弹出一个红色的提示框,“伦理评估提醒” 几个字闪烁着微弱的红光,像一双眼睛在无声地注视着他。提示框下方附带的文字简洁而尖锐:“艾买尔星球因叛乱活动已造成 12 起民众财产损失,3 名无辜者受伤,实验持续可能导致更大规模伤亡,建议立即终止并启动干预程序。”
米凡的指尖顿了顿,刚才还带着兴奋的眼神瞬间冷却下来。他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艾买尔星球的影像 —— 那是一颗以农业为主的星球,地表覆盖着大片的金色麦田,每到收获季节,麦田会随着星球自转形成波浪般的纹路。他曾在一次 “文明巡查” 中去过那里,亲眼见过当地居民用手工编织的篮子装着新鲜的果实,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而现在,报告里的文字像一把冰冷的刀,划破了那些温暖的记忆:“废弃星港附近的麦田被叛乱者的飞行器碾压,30 亩作物坏死;居民的能源储存罐被破坏,冬季供暖面临短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