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终端警报与叛逆者的轨迹
个人终端的提示音并非尖锐的警报,而是类似星尘摩擦般的低鸣,这是米凡特意为 “非紧急重要事件” 设置的提示音 —— 既不会打断深层思考,又能精准勾回注意力。他从悬浮式实验椅上直起身,脊椎骨发出细微的 “咔嗒” 声,这是连续七小时推导 “智慧个性耦合公式” 后,身体发出的疲惫信号。
屏幕在视网膜前展开半透明的全息界面,刘柳与文杰的监测报告以数据流的形式流淌其上。米凡的目光先落在文杰的行动轨迹上:从第七象限的工业舱到废弃的星舰维修站,再到深夜潜入的历史文献库,每一个坐标点都用淡蓝色的光点标注,连接起来的线条像一条慌乱游走的银蛇。而刘柳的轨迹则简洁得多,大多集中在居住区的小型实验室与公共数据终端前,但报告中用红色加粗标注的 “三次未登记数据传输”,却像刺一样扎进米凡的视野。
他抬手在空中虚划,调出刘柳三天前在公共终端前的影像记录。画面里,刘柳穿着密统帝国标准的浅灰色科研服,袖口沾着一点不易察觉的荧光剂 —— 那是只有接触过 “星核能量样本” 才会残留的痕迹。她的手指在终端屏幕上快速敲击,眉头微蹙,嘴角却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仿佛在破解一个有趣的谜题,而非触碰帝国的禁忌。米凡的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指尖在影像中刘柳的手腕处轻点,弹出她的神经波动监测数据:代表 “兴奋” 的 β 波频率达到了 12Hz,远超普通科研时的 8Hz,而代表 “恐惧” 的 θ 波几乎趋近于零。
“倒是比我预想的更勇敢。” 米凡轻声自语,指尖在终端面板上摩挲。他的个人终端内置了 “思维干扰程序”,只需输入指令,就能通过帝国的神经信号网络,向刘柳与文杰的大脑植入 “目标模糊化” 的潜意识 —— 让他们忘记自己的叛逆计划,甚至觉得之前的想法幼稚可笑。这个程序曾在第十二星域的叛乱事件中用过,成功率高达 99.7%,堪称 “无声的镇压利器”。
但他的手指悬在 “启动” 按钮上方,却迟迟没有按下。视网膜上突然闪过三年前的画面:在蓝顿星球的原始森林里,他亲眼看到一只刚出生的星羽鸟,明知前方有猎食者的巢穴,却依然执着地朝着光亮的方向飞。那时导师告诉他,“所有突破边界的力量,最初都藏在看似愚蠢的执着里”。米凡深吸一口气,收回手指,转而按下了 “深度监测” 按钮 —— 按钮按下的瞬间,屏幕上弹出一个复杂的星图图案,这是深度监测的专属标识,代表着这场 “实验” 将被记录进帝国最高级别的科研档案。
他想看看,当自己三个月前悄悄注入刘柳神经中枢的 “智慧因子”—— 一种能提升大脑信息处理速度的纳米级生物芯片,遇到她体内那股天生的 “负能量个性” 时,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就像在平静的星海中投入一颗双子星,是会引发毁灭性的星震,还是会形成新的稳定星系?这个问题在他脑海里盘旋了太久,而刘柳,恰好是最完美的实验样本。
2. 观测窗前的星图与人性挣扎
米凡起身走到实验室的观测窗前,脚下的悬浮地板自动调整到最适宜的高度,让他的视线刚好与窗外的蓝顿星球平齐。蓝顿星球是密统帝国的 “科研母星”,表面覆盖着 70% 的水晶森林,此刻正被双星系统中的主星 “炎阳” 照亮,大气层在星光下泛着淡紫色的光晕,像一层流动的薄纱。水晶森林反射的光芒,在星球表面形成无数道银色的溪流,从太空望去,宛如一颗镶嵌着光纹的宝石。
观测窗的玻璃是用 “记忆水晶” 特制的,能自动过滤强光,同时将星球的实时数据叠加在视野中。米凡的指尖在玻璃上轻轻划过,调出刘柳的神经波动图谱。图谱以三维立体的形式悬浮在窗前,红色的 “负面情绪” 波段与蓝色的 “智慧因子” 波段相互缠绕,形成一种类似 DNA 双螺旋的结构,但比 DNA 更加复杂 —— 红色波段时而膨胀,将蓝色波段包裹其中,时而又被蓝色波段切割,形成细碎的光点,就像两种不同频率的声波,在宇宙的真空里碰撞出无声的共振。
“频率差在 0.3Hz 到 0.5Hz 之间浮动,刚好处于‘临界融合区’。” 米凡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银色的金属板,这是他亲手制作的 “思维记录器”,表面刻着复杂的星图纹路。他将金属板贴在观测窗上,金属板瞬间与玻璃融合,图谱上的数据开始以更快的速度流转。“智慧因子的信息处理速度在提升,每小时增加 0.2TB,但负面情绪的干扰率也在上升,从 12% 涨到了 15%。” 他一边记录数据,一边低声分析,指尖在金属板上快速书写,留下的字迹会自动转化为数据流,存入帝国的科研数据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