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轻剑修最终收剑而立,周身热气蒸腾,在稀稀拉拉的掌声和几声喝彩中,对着湖畔零散的看客微微拱手,脸上带着少年人特有的、难以掩饰的自得与意气风发,转身大步离去。湖畔的修士们也渐渐散去,议论声渐息,只剩下青玄湖永恒的波涛声,以及风吹过砂石的细微呜咽。
王道长却依旧僵立在原地,如同脚下生了根。他面色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嘴唇微微翕动,却发不出任何声音。脑海中,叶秋那几句轻飘飘、却如同九天惊雷般炸响的话语——“左肋下三寸,弱三分”、“右腿承力过七成,虚”、“回剑有隙,刹那之滞”——反复回荡,每一次回响,都像是一把无形的重锤,狠狠砸在他数十年苦修构筑的认知壁垒上,将那看似坚固的墙壁砸得千疮百孔,摇摇欲坠。
他看着那剑修离去的、尚带着几分骄傲的背影,第一次觉得,以往自己眼中那些精妙绝伦、令人心驰神往的剑招,此刻看来,竟有些……索然无味,甚至充满了可笑而致命的破绽。那种感觉,就像一个虔诚的信徒,突然窥见了神像背后粗糙的泥胚和支撑的朽木,信仰瞬间崩塌,只剩下无尽的茫然与荒芜。
叶秋没有理会王道长的失魂落魄,仿佛对方剧烈的心理活动与他毫无关系。他的目光平静地掠过湖畔略显凌乱的砂石地,最终落在了脚边一片半埋在沙土中的、枯黄卷曲的秋叶上。那叶子边缘焦脆,叶脉如同老人手背的青筋般凸起分明,带着生命轮回尽头特有的、无法掩饰的萧索与脆弱。
他自然而然地弯下腰,伸出两根白皙纤细、与这片苍老落叶形成鲜明对比的手指,轻轻地将它从沙土中拈了起来。动作轻柔,带着一种近乎怜悯的意味,如同拾起一片凋零的蝶翼。
王道长下意识地、目光空洞地看向他,大脑还沉浸在认知颠覆的余震中,尚未完全恢复思考能力。
叶秋将那片轻若无物的落叶托在掌心,低头凝视。他的眼神依旧平静得像一汪深潭,但若有人能窥见其瞳孔最深处,便会发现,那里面仿佛有星辰寂灭、万物归墟、一切有形之物最终化为虚无的永恒影像,正以超越光速的速度生灭、轮转。那并非刻意营造的杀气或锐气,而是一种更接近本源、更触及存在本质的规则气息——一种纯粹的、指向终极“寂灭”的意。
他并未调动体内那四条浩瀚的力量之河,也未施展任何繁复玄奥的法诀指印。只是将一缕极其细微、却凝聚压缩到近乎实质的“意”——源自他对能量终极归宿、物质存在性消解的理解,悄然灌注于这片脆弱的、象征着生命终点的载体之中。
灌注了这缕“寂灭剑意”的落叶,外表没有丝毫变化。它依旧是那片枯黄的、边缘卷曲的、仿佛轻轻一碰就会碎裂的秋叶。没有灵光闪耀,没有寒气逼人,甚至没有一丝一毫的能量波动外泄。它安静地躺在叶秋的掌心,平凡得不能再平凡。
叶秋抬起头,目光随意地、不带任何指向性地扫向三丈外湖边的一棵老柳树。那柳树虬枝盘曲,一根约有碗口粗细、早已干枯死去、树皮剥落大半的枝条,如同僵硬的臂骨,突兀地伸向湖面,在风中微微颤抖。
他托着落叶的手腕,极其轻柔地、近乎随意地一抖。那动作,不像是在发动攻击,更像是一个顽皮的孩童,想要抖掉落在花瓣上的露珠,或者,像是在告别。
那片枯黄的落叶,脱手而出。
没有凄厉的破空尖啸,没有撕裂空气的劲风,甚至没有带起多少气流扰动。它就那样轻飘飘地、慢悠悠地,仿佛被天地间最温柔、最无形的手掌托着,沿着一条近乎完美的、符合流体力学最优解的、带着某种玄妙韵律的抛物线轨迹,向着那根枯枝飘去。速度不快,甚至显得有些……迟缓,如同秋日午后一片慵懒的浮云。
王道长的视线,本能地、茫然地跟着那片飘飞的落叶移动。他混乱的脑海中,甚至不受控制地闪过一个极其荒谬的念头:这孩子……终究是孩童心性,捡片叶子玩……也好,总比……总比再看那些可怕的剑法要好……
这个念头,如同阳光下脆弱的肥皂泡,在下一个刹那,被现实无情地、彻底地碾碎!连一丝痕迹都没有留下!
那片轻飘飘的、看似毫无力量的落叶,无声无息地、精准无比地触碰到了那根碗口粗的枯枝中段。
没有金铁交鸣的巨响,没有木屑四溅的纷乱,没有能量碰撞的爆裂。
有的,只是一种超越了常理理解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消融”。
仿佛那不是一片叶子撞上了一根木头,而是“终结”的规则,触碰到了“存在”的表象。
在叶片边缘与枯木接触的那一刹那,时间与空间的规则似乎在那里被短暂地改写了。坚硬的、经历了多年风霜的枯木,如同被投入了无形的时间长河最湍急的漩涡,又像是被抹去了所有分子间的联结之力,瞬间失去了所有的结构、韧性、乃至存在的意义,化作一蓬极其细微的、灰白色的、毫无生机的尘埃,簌簌飘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