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让你带个差班,你全员本科了? > 第75章 第三个目标

让你带个差班,你全员本科了? 第75章 第三个目标

作者:穷酸半老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17:20:24

初冬的风已经带上了寒意,但高一(14)班的教室里,却有着如同夏天般的热烈。

匿名信风波的平息,彻底改变了班级。刚开学时的那种人人各自为战的陌生感,被一种蓬勃集体荣誉感所取代。胜利的果实是甜美的,而共同抵御过外部攻击的经历,则让这份甜美中多了“集体”的回味。

杨明宇站在教室后门,窥视着班级的学习情况。教室最扎眼的风景线,无疑还是林天和赵敏。

林天一手拿着粉笔,另一手叉着腰,俨然一副小老师的派头,在座位旁的小黑板上龙飞凤舞地画着受力分析图。他的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嘴里不耐烦地嚷嚷着:“猪啊!说了多少遍,这个支持力要垂直于接触面!你以为是撑杆跳啊,还带个角度?”

他的语气虽然依旧不客气,但围着他的男生们却丝毫不以为意,反而嘿嘿地笑着,眼神里充满了信服。因为林天总能把一些物理数学题目讲的很明白,班里的同学都叫他“天哥”,对林天而言这比任何游戏里的顶级称号都让他受用。他现在的自信来源于现实世界中知识带来的掌控感和被同伴需要的价值感。

不远处,赵敏她正低着头,面前摊开的不是课本,而是一本杨明宇从图书馆借来的《不可思议的生命》。她的眼神专注,手中的笔时不时地记着笔记,她的同桌张玲玲凑过去看,发出一声小小的惊叹,赵敏也只是抬眼瞥了她一下,嘴角似乎还微微向上牵动了一下,没有像过去那样冷冰冰地把本子合上。

看到这两位同学都没闲着,在认真的学习,杨明宇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但他的目光并没有停留太久,而是穿过教室里攒动的人头,精准地落在了前排的角落。

那个角落,仿佛是这间热火朝天的教室里唯一的“真空地带”。

陈静就坐在那里。

她依旧保持着万年不变的姿势——身体尽可能地缩在墙角,后背紧紧贴着冰冷的墙壁,仿佛这样能给她带来一丝安全感。她的头埋得很低,长长的刘海几乎遮住了整张脸,让人看不清她的表情。从杨明宇的角度,只能看到她瘦削的肩膀和那只紧紧攥着笔、指节有些发白的手。

她就像一株生长在喧闹森林最阴暗角落里的含羞草,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都能让她蜷缩得更紧。

杨明宇的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

林天和赵敏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外部问题。一个是被游戏“绑架”了天赋,一个是被家庭困境“封印”了心神。只要找到正确的钥匙,解开外部的锁链,他们内在的能量就能自然而然地爆发出来。

但陈静不同。

她的问题,在内部。她的枷锁,是她自己亲手为自己打造的,由自卑和恐惧织就的牢笼。

这种心理层面的障碍,远比解决学习问题和家庭问题要棘手得多。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坚固无比。如果不打破它,陈静就算凭借她那堪称恐怖的记忆力考上再好的大学,也无法真正地融入社会,无法将她的天赋转化为震惊学界的成果。她只会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资料管理员,一个守着宝山却不知挖掘的庸人。

上一世,她的人生轨迹就是如此。杨明宇在多年后的同学聚会上,听人说起过她。名牌大学毕业,却在一个小城市的图书馆里做着最基础的图书整理工作,一生未嫁,沉默寡言,几乎不与任何人来往,仿佛一个活在世界边缘的透明人。

每当想起那个结局,杨明宇的心就抽搐的疼。那不是平凡,那是天赋在慢性死亡。

这一世,他绝不允许这样的悲剧重演。

第三节课上,数学老师在讲台上结束了一道解析几何的难题讲解,他扶了扶眼镜,习惯性地扫视全班:“好了,这道题的第二种解法,有没有同学有思路?”

教室里一片安静。这道题的常规解法已经足够复杂,能听懂的都没几个,更别提更巧妙的第二种解法了。

数学老师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了林天身上。“林天,你来试试?”

林天站了起来,抓了抓头发,盯着黑板上的图形思索了片刻,然后不太确定地开口:“李老师,是不是可以……建立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用向量法来解?”

“思路正确!”李老师赞许地点点头,“那你具体说说,怎么建系?向量的坐标怎么表示?”

这个问题显然超出了林天目前的知识储备,他“呃”了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班里响起一阵轻微的善意笑声。

杨明宇继续站在后门,没有动。他在观察,看看有没有上一世没发现哪个同学还有学习上的天赋。

他注意到,就在李老师提问的瞬间陈静那只握笔的手,就在草稿纸上动了起来。她甚至没有抬头看黑板,那复杂的图形和题目好像早已刻在了她的脑海里。她的笔一直在写着计算着什么,一行行工整的数学符号从笔尖流淌而出,建系、定点、计算向量坐标、运用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公式……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一丝一毫的停滞。

仅仅半分钟,当林天还在讲台上苦思冥想时,她已经得出了最终答案。

然后,她停下笔,悄悄地、用一种只有自己能听到的音量,将答案轻声念了出来。

杨明宇的眼睛亮了,多好的天赋!过目不忘的记忆力,条理清晰的逻辑思维,这简直就是为学术研究而生的完美大脑!可这颗大脑,却被“恐惧”包裹着。

“好了,林天你先坐下,回去再好好想想。”李老师见林天卡壳,也不为难他,准备自己讲解。

“等一等,老师。”

杨明宇的声音突然从教室后方插了进来,全班同学都回过头,惊讶地看着他们的班主任。

杨明宇缓步从后门走进教室,脸上挂着一贯的温和笑容。他走到林天的座位旁,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是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句:“林天,你同桌不是数学也很好吗?怎么不问问她的意见?”

“轰——”

全班几十道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到了这个从未有人注意过的角落。

陈静的身体猛地一颤,她的头垂得更低了,恨不得能立刻在地上挖个洞钻进去。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的视线,像无数根钢针,让她极不舒服。她的脸颊瞬间涨得通红,从脖子根一直蔓延到耳廓,耳朵里嗡嗡作响,心跳疯狂地加速,窒息感阵阵袭来,她感觉快要喘不过气来。

林天也愣了一下,他下意识地看向自己的同桌。这个同桌在他眼里,虽然记忆力很好,但一直毫无存在感。他虽然知道她成绩不错,但从没想过她能解决自己都搞不定的难题。

“她?”林天有些迟疑。

“问问看。”杨明宇的语气不容置疑,眼神却充满了鼓励。

在杨明宇和全班同学的注视下,林天只能硬着头皮,弯下腰,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陈静:“喂,那个……这道题,你会吗?”

陈静的身体又是一抖。这节课发生的事情都让她无所适从。她死死地咬着下唇,内心在做着剧烈的斗争。

说啊!把答案说出来!一个声音在她脑海里疯狂地尖叫。

不行!不能说!如果说错了怎么办?他们会笑话我的!

另一个充满恐惧的声音将那个尖叫死死压住。

两种念头在她的脑海里疯狂碰撞,让她头要炸开。时间仿佛在这一刻被无限拉长,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煎熬。

最终,恐惧战胜了一切。

她放弃了开口的打算,选择了自己最习惯的方式。她哆嗦着拿起笔,在刚才计算好的草稿纸上,将那个正确的答案圈了出来,然后用尽全身力气,将本子往林天那边推了推。

整个过程,她始终没有抬头,没有说一个字。

林天低头一看,草稿纸上清晰步奏让他瞳孔一缩。

他猛地抬起头,用一种难以置信的的眼光,重新审视着这个坐在在自己身边的女孩。

“答案是……二分之根号三。”林天有些干涩地将陈静的答案公之于众。

数学老师在黑板上迅速验算了一下,惊喜地一拍手:“完全正确!思路非常清晰!陈静同学,你是怎么想到的?”

所有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陈静身上。这一次大家都感到意外和好奇。

然而,回应他们的依旧是死一般的沉默。陈静只是将自己的头埋得更深了。

杨明宇看在眼里,心中叹了口气。

他知道,这种拔苗助长的方式,对陈静来说太过残酷,甚至可能起到反效果。他刚才的举动,只是一次试探。试探结果,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

这不是普通的内向,这是接近心理问题的社交恐惧。

“好了,看来陈静同学比较谦虚,大家先把这个解法记下来。”杨明宇微笑着出来打圆场,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黑板上,化解了陈静的尴尬。

下课铃声响起,教室里再次恢复了喧闹。

杨明宇回到办公室,关上门,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他从抽屉最深处,拿出了高一(14)班的学生档案,翻到了属于陈静的那一页。

档案上的照片,是一个留着齐耳短发、戴着黑框眼镜的女孩。她怯生生地看着镜头,眼神里满是躲闪。

档案记录很简单:陈静,女,父母均为普通工人。家庭关系和睦,无不良记录。附在后面的,是她从小到大的成绩单。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三毕业,她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尤其是理科,几乎次次都是满分。但在“奖惩记录”和“社会活动”那一栏,却是一片空白。

没有三好学生,没有优秀班干部,没有参加过任何演讲比赛、文艺表演,甚至连运动会的报名表上,都没有她的名字。

一个成绩上的优等生,却是集体生活中的隐形人。

杨明宇的手指轻轻抚过照片上那张苍白的小脸,前世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他记得,上一世的高中三年,陈静就是这样度过的。她永远坐在最角落的位置,永远不和任何人交流,永远用那双惊恐的眼睛看着这个世界。她的试卷又永远是班里分数前几名之一,但她的名字却从未在课堂上被老师主动提起过,因为所有老师都知道,叫她回答问题,等于让全班一起陷入尴尬的沉默。

当时的自己年轻气盛,精力都放在了如何对付王昊、林天这些调皮捣蛋的“明患”上,对于陈静这种不惹事成绩又好的“隐患”,他选择了无视。他甚至觉得这样也挺好,至少不用他操心。

直到毕业多年后,在那个让他悔恨终生的同学聚会上,他才从别人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陈静那令人扼腕的未来。

“陈静啊?听说在老家的市图书馆工作,就是管借还书的那个。”

“唉,可惜了,当年她学习多好啊!我记得高考分数比我还高呢!”一个在上海当了公司高管的同学感叹道,“听说她大学就那样,不参加社团,不跟人说话,毕业论文答辩都差点没过,导师说她有交流障碍。那么好的脑子,全浪费了。”

“是啊,前年我回家还见过她一次,三十好几的人了,还是跟上学时一样,看见人就低着头躲,唉……”

……

他亲手葬送了一个本该在学术殿堂里闪耀的天才!他让她守着一座无价的宝库,却穷困潦倒地度过了一生!

“不……”杨明宇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神中的悔恨已经化为钢铁般的坚定。

“这一世,我绝不会再让你躲在角落里!”

他开始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大脑飞速运转,为陈静量身定做一套“自信重建计划”。

对付林天,用的是“目标激励法”,将他的游戏欲转化为对编程的创造欲。

对付赵敏,用的是“釜底抽薪法”,先解决她家庭的后顾之忧,再用兴趣引导她走向医学之路。

而对付陈静,这两种方法都行不通。

强行把她推到台前,就像今天这样,只会加剧她的恐惧。单纯的鼓励和表扬,对她那根深蒂固的自卑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

必须另辟蹊径。

杨明宇停下脚步,目光落在了办公桌上那几本被理科攻坚组翻得卷了边的讨论记录本上。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型。

她整理能力特别强,可以让她由学习小组的学习委员转为班级的学习委员,多给班级布置学习任务,然后让她去检查,不管是检查组员还是小组组长,这不都是让她和外界多接触嘛?班级接触多了,在一步步的往外去引导,这样还会有交流障碍吗?

他要做的,不是把她粗暴地拽出来,而是要引导她,让她自己一点一点地,从这个坚硬的茧中走出来。

打定主意后,杨明宇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已经是下午最后一节课的课间了。他拦住了办公室走廊前的其他同学,让他去14班告诉陈静来办公室一趟。

……

放学的铃声响彻校园。

学生们喧闹着冲出教室。14班的学生们在走廊上还在兴奋地讨论着今天的趣事,林天和王昊又因为一个无聊的话题吵了起来,张伟在旁边憨憨地笑着劝架。

这一切的热闹,都与陈静无关。

当外班的同学长将杨明宇的话转告给她时,她又开始紧张起来。

老师找我?为什么?

是因为我上课没有回答问题吗?他是不是要批评我?是不是觉得我让他丢脸了?

无数个可怕的念头在她脑海里浮起。她磨蹭了很久,直到教学楼里的人都快走光了,才迈着灌了铅的双腿,一步一步地挪向班主任办公室。

办公室的门虚掩着,里面透出温暖的灯光。她站在门口,抬起手,却迟迟不敢敲下去。手心全是冷汗。

“是陈静吗?进来吧,门没锁。”

杨明宇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陈静吓了一跳,还是鼓起勇气,轻轻推开了门。

办公室里只有杨明宇一个人。看到陈静进来,杨明宇站起身,微笑着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别站着,过来坐。”

陈静局促不安地走到椅子前,却没有坐下,只是低着头,双手紧张地捏着自己的衣角,像一个等待审判的犯人。

“找你来,是想请你帮个忙。”杨明宇没有说任何与课堂有关的话,他的语气轻松得像是在和朋友聊天。

帮忙?陈静有些错愕。

“在小组学习时你的笔记做得特别好。”杨明宇话锋一转,目光温和而真诚地看着她,“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一目了然。这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天赋。”陈静的心猛地一跳,脸颊又开始发烫。

“所以,我想让你发挥更大的作用,想让你从帮小组成员扩大到帮全班。请你出任我们班的学习委员和‘特约知识整理员’。”杨明宇说出了他酝酿已久的计划,“帮我,也帮全班同学,把每天各科上课的笔记和重点知识,整理成一份清晰、系统的‘知识库’。怎么样?愿意接受这个任务吗?”

他特意用了“特约”这样的词,就是为了降低陈静的心理压力。陈静的大脑一片空白。她设想了无数种被批评的场景,却唯独没有想到,等待她的,竟然是这样一个“任务”。

让她整理笔记?这是她最擅长,也是唯一擅长的事情。

她看着杨明宇那双充满信任和期待的眼睛,那双眼睛里,没有一丝一毫的逼迫和压,只有请求。

她心中的恐惧,似乎被这股温暖融化了一角。

“我……我……”她张了张嘴,喉咙干涩,依旧发不出完整的声音。

杨明宇没有催促,只是将那杯温水递到她面前:“别紧张。这件事不着急,你先回去,试着整理一个学科看看。如果你觉得不喜欢,或者太累,随时和我说。这只是一个请求,不是命令。”

陈静看着眼前的玻璃杯,杯壁上凝结着一层薄薄的水汽,她的内心也如同杯子一样,被杨老师的内心温暖开了一些。

她犹豫了很久很久,漫长到窗外的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最终对着杨明宇,轻轻地点了点头。

杨明宇笑了。

种子已经种下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