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昊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两天。
房门就像一道柏林墙,将他和楼下父亲隔绝开来。他没去上学,杨明宇那边,他妈李芬哭哭啼啼地打了个电话,说是孩子病了,杨明宇什么都没多问,只回了句“知道了,让他好好休息”,便准了假。
这两天里,王昊没打游戏,没看电视,甚至连饭都是他妈端到门口,他才开条门缝接进去。他就像一头挑战狮王权威失败的受伤幼狮,把自己缩回洞穴里,默默地舔舐着伤口。
那份被茶水浸泡过后又被他小心翼翼用台灯烤干的报告,就平铺在他的书桌上。纸张变得皱皱巴巴,像一张饱经风霜的老人的脸,上面的字迹也有些晕染开来。可王昊每天都会看上好几遍,他把报告里的每一个字都刻进了脑子里。他坚信,自己是对的。错的是老爸,是这个还未被唤醒的世界。
楼下的气氛,同样压抑得能拧出水来。王建国这两天的心情就像六月的天,一会儿晴一会儿雨,但更多的是阴云密布。他和儿子冷战中,饭桌上连碗筷碰撞的声音都显得格外刺耳。李芬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唉声叹气,家里的气氛让保姆连大气都不敢喘。
王建国烦躁的根源,并不仅仅是儿子的“大逆不道”。更多的是,王昊那些“胡言乱语”,像魔咒一样,在他脑子里扎了根。“柔性生产”、“物联网”、“信息孤岛”……这些词在白天开会的时候会冷不丁地从他脑海里冒出来。晚上应酬,酒杯一端,他又会想起儿子那双固执又冒火的眼睛。
他嘴上骂着“荒唐”,心里却像被猫爪子挠过一样,痒痒的,不得劲。尤其是当他看到德国方面发来的最终合同,要求他尽快支付三千万定金时,他破天荒地犹豫了。
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他王建国做事向来杀伐果断,看准了就上,从不拖泥带水。“被那臭小子给说怕了?”他不止一次在心里这样骂自己,然后烦躁地掐灭一根雪茄。为了彻底掐灭心里这股邪火,也为了在公司内部“拨乱反正”,重新树立自己不容置疑的权威,王建国做出了一个决定。
周三上午,华通实业的月度高层董事会。会议室里烟雾缭绕。长长的椭圆形会议桌旁,坐着公司的七八位核心高管,都是跟着王建国一路打拼过来的元老。每个人面前都放着浓茶,空气中飘散着茶叶的清香和香烟的气味。会议议程按部就班地进行着,财务总监汇报了上个月的营收,销售总监分析了近期的市场行情。气氛一如既往的严肃而沉闷。当所有常规议程结束后,王建国清了清嗓子,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宣布散会。他从身旁的公文包里,拿出了那份趁儿子熟睡后偷偷复印的报告。所有高管都抬起了头,眼里带着好奇。
王建国脸上挂着一种似笑非笑的表情,他用手指敲了敲那份报告,慢悠悠地开口了:“各位,今天会议的最后,给大家看个有意思的东西,放松一下。”他顿了顿,享受着所有人聚焦在他身上的目光,然后继续说道:“这是我那个不成器的儿子,最近不知道受了哪个‘高人’的指点,熬了好几个通宵,给我写的一份关于咱们公司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我觉得写得是‘文采斐然’、‘高瞻远瞩’啊,不敢独享,特地拿来,给大家一起学习学习,开开眼界。”他特意在“高人”、“宏伟蓝图”、“文采斐然”这几个词上加了重音,那股子反讽的意味,傻子都能听出来。
会议室里立刻响起了一阵心领神会的笑声。坐在王建国右手边的生产副总,一个脑满肠肥的中年男人,立刻心领神会地拍起了马屁:“哎哟,董事长,昊公子都开始关心公司大事了?这是好事啊!虎父无犬子嘛!快念念,让我们也学习一下年轻人的新思想!”
“是啊是啊,看看孩子们是怎么想的,咱们这些老家伙也得与时俱进嘛!”销售总监也跟着附和。气氛一下子轻松起来。所有人都把这当成了一场董事长的家庭趣闻分享会,准备好了一箩筐的赞美之词,随时准备送给未来的太子爷。
王建国很满意这种效果。他要的就是这个氛围。他要让所有人都来听听,他儿子那些想法是多么的“荒唐”,从而证明,他王建国的决策是多么的“英明”。他戴上眼镜,拿起报告,清了清嗓子,开始朗读起来。
“首先,是第一章,‘论刚性生产模式在未来十年内被淘汰的必然性’……”他念完标题,自己先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好家伙,一上来就要革了咱们的命啊!”
满堂哄笑。
“……报告指出,我司即将引进的‘斯图加特猛虎三型’生产线,存在三大致命缺陷:一、信息化程度低,无法实现数据采集与分析,是典型的‘信息孤岛’;二、柔性化不足,产品线单一,无法应对未来市场的个性化需求;三、维护成本高昂,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一旦出现故障,将面临‘卡脖子’风险……”王建国每念一条,会议室里的笑声就更响亮一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