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十一点,王昊家的别墅里灯火通明。
王昊小心翼翼地从打印机里取出最后一页纸。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是他连续熬了好几个通宵的成功,这份成果也让他收获了沉甸甸的成就感。这份被他命名为《关于江城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可能性的初步报告》放在他的面前。一共二十三页,用最大号的订书机在左上角“啪”地一声钉上。封面是他用Word艺术字功能捣鼓了半天,选的一个他自认为最最“霸气”的字体,底下还郑重其事地署上了自己的大名——课题研究员:王昊。
这玩意儿,他感觉耗尽了他这辈子所有的脑细胞。他把报告拿起来,凑到鼻子前闻了闻。那股油墨味让他莫名地心安。这味道,杨老师管它叫“知识的芬芳”,王昊觉得,这更像是“战争的硝烟”。一场他即将对他爹——江城五金制造行业龙头、华通实业董事长王建国发起的“战争”。
报告的内容,说实话,王昊自己都觉得有点像在说胡话。什么“柔性生产线将取代刚性生产线成为主流”、“工业物联网的雏形”、“C2M(用户直连制造)模式的前瞻性思考”……这些词儿,都是杨老师“不经意”间透露给他的几个搜索关键词,然后他让林天那个电脑天才帮忙,从一堆花里胡哨的英文网站里扒拉出来的。林天翻译的时候,嘴里还不停地嘀咕:“这玩意儿怎么跟科幻小说似的?什么叫3D打印?打印个锤子出来吗?”可王昊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信了。尤其是当他看到一篇署名为“麻省理工未来工厂实验室”的文章,预测十年后,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将被小批量、个性化的定制生产所取代时,他感觉自己的后脑勺都过电了。因为他爹最近正是在为了“扩大规模”、“统一标准”而沾沾自喜,准备斥巨资八千万,引进一条全新的德国重型冲压生产线。
按照那些“科幻小说”里的说法,他爹这八千万,等于是在2003年,花大价钱囤了一仓库崭新的诺基亚,准备在十年后跟苹果手机一决高下。这不是冤大头是什么?“不行,我得救我爸于水火,顺便让他知道知道,谁才是王家未来的商业奇才。”王昊攥着报告给自己打气。
他感觉自己此刻就像电影里那些身负重任的英雄,手里拿的不是一份学生作业,而是能扭转乾坤的武功秘籍。他蹑手蹑脚地走出书房,客厅里巨大的水晶吊灯已经熄灭,只留下一圈昏黄的壁灯。
李芬正敷着面膜,斜躺在沙发上看一部狗血的韩剧,看到女主角哭,她也跟着抽抽搭搭。“妈。”王昊轻轻叫了一声。
“哎哟,我的宝贝儿子,怎么这么晚还不睡?”李芬一把揭下面膜,露出一张保养得宜的脸,关切地看着他,“是不是又在搞你那个什么……什么报告?看你这黑眼圈,都快赶上熊猫了。”
“搞定了。”王昊扬了扬手里的报告,脸上带着得意,“妈,我跟你说,这玩意儿,最少值八千万。”
李芬“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眼角的细纹都带着宠溺:“行行行,我儿子写的报告,别说八千万,值八个亿!快去睡吧,明天让你爸看看,好好表扬表扬你。你爸最近老跟我念叨,说你自从跟了那个杨老师,真是长大了,都知道用功了。”
王昊撇撇嘴,心想:表扬?等会儿别气得拿鸡毛掸子抽我就不错了。他没回房,而是坐到了他爸常坐的那个单人真皮沙发上。沙发皮质冰凉,上面有着一股淡淡的烟草味,那是属于王建国的权威气味。
王昊把报告郑重地放在身前的茶几上,像是在等待一场审判。大概半小时后,楼下传来车库门升起的声音,紧接着是熟悉的沉稳脚步声。王建国回来了,他身上带着一股酒气,但眼神依旧锐利。
看到这么晚还没睡的妻儿,他眉头微微一皱:“怎么都还不睡?”“等你呢,老王,”李芬立刻迎上去,接过丈夫的西装外套,语气里带着几分雀跃,“快看,咱儿子,为了给你个惊喜,熬了好几个通宵,写了份公司发展报告!”
“哦?”王建国挑了挑眉,目光落在了茶几上那份略显寒酸的报告上。他一天的疲惫和酒意似乎消散了些,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他走到沙发前,他没有立刻坐下,而是伸手拿起了那份报告。“关于江城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可能性的初步报告”王建国一字一顿地念着封面上的标题,那语调,就像一个大人在读幼儿园小朋友写的童话故。
“爸,您先看看内容。”王昊紧张得手心冒汗,屁股在沙发上挪了挪。王建国笑一声,顺势坐到了主位沙发上随手翻开了报告。
李芬则殷勤地泡上了一壶上好的大红袍,茶香袅袅。王建国起初看得很快,脸上始终挂着那种“我儿子真可爱”的微笑。他甚至还饶有兴致地点评了几句:“嗯,这个排版不错,字挺大,不费眼。”“哟,还知道用数据图表?虽然画得歪歪扭扭的,跟心电图似的,但有这个意识,值得表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