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相父在手,天下我有 > 第156章 细作自曝藏身地,赵鼎一语定伐期

夜色浓稠如墨,汴京地牢深处,那摇曳的烛火在风中瑟瑟发抖,好似即将消散的微弱魂魄。

那名倭国细作蜷缩在墙角,已然七日未曾入眠,也未曾进食,耳边唯有水滴落下的单调声响,和自己愈发紊乱的呼吸声交织。

他原本笃定,只要咬牙坚持,等归国使团带回消息,东瀛自会派人前来营救他脱离困境。

然而,三天过去了,五天过去了,七天过去了……没有信鸽的踪影,没有暗语的传递,甚至连一丝一毫的风声都没有。

明州港方向,仿佛一切都被海浪无情地吞噬。

“他们……是不是已经全军覆没了?”他喃喃自语,声音干涩得如同砂纸摩擦喉咙。

指甲早已深深抠进泥土之中,指缝间满是碎屑与血污。

他陡然抬头,瞳孔剧烈收缩——墙角那盏油灯投射出的光影,竟诡谲地拉长成一把利刃,直直指向他的咽喉。

这是幻觉?还是冥冥中的天意?

他猛地打了个寒颤,冷汗瞬间湿透了身上的粗麻囚衣。

脑海中闪过吉田光成那张阴鸷的脸,耳边回响起他的警告:“若事败,宁可**,不可吐露半字。”可如今……事情真的彻底失败了吗?

又或者,他才是那唯一幸存的棋子?

“我不能死在这里。”他低吼一声,挣扎着起身,拼尽全身力气撞向铁栏,嘶声大喊:“来人!我要见高明远!我要见西南安抚副使!我有十万火急的情报!”

守卒听到动静,匆忙赶来,带着惊疑不定的神色向上通报。

半个时辰后,高明远披着夜色,踏入地牢。

他身着玄色官袍,尚未解下,眉宇间透着连日奔波的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

“你说要见我?”他站在铁栏之外,声音虽不高,却压制住了整间密室里的躁动。

那细作双膝一软,直接扑倒在地,语无伦次地说道:“博多湾……吉田光成在博多湾建了三座火器工坊!日夜不停地赶工,已经仿制出火铳三百具!船坞能够停泊百石战舰二十艘!他们……他们打算在春汛之时偷袭明州港!三月之内,必定挑起战端!”

高明远眸光一凛,却不动声色地问道:“你为何到现在才说?”

“因为……因为没有人回来!”细作崩溃地大喊,“他们走了三天,按道理应该有信鸽传讯!可却什么都没有!我……我以为你们早就全都知晓了!我以为我是最后一个还活着的!我不想死在这里!求求您……给我一条活路!”

高明远沉默了片刻,缓缓点头:“带他下去,好好看管,不许虐待。等待官家定夺。”

消息如惊雷般迅速传开,一个时辰内便送到了皇宫。

赵构正站在御书房窗前,手中紧紧握着最后一张【国运提升卡】,指节泛白。

系统的警告声仍在耳边回荡,胸口的闷痛也丝毫未减,但他的目光坚定如铁。

当高明远呈上供词时,他只匆匆扫了一眼,嘴角竟缓缓扬起一抹冷笑。

“三百具火铳?”他轻嗤一声,眼中寒芒四射,“用的是劣质硫磺、粗磨硝石,铁管薄得像纸一样——他们竟然真敢拿着这种东西,妄图进犯我大宋海疆?”

他猛地将密报拍在案上,震得烛火一阵跳动。

“好啊,藤原赖通倒是会挑时机。春汛即将来临,风急浪高,确实是偷袭的好机会。可他却忘了——我大宋的战船,速度比他们的性命还快;我大宋的火炮,威力比他们的美梦还猛。”

他转身,疾步走向沙盘,亲自拿起毛笔,在东海海域重重地画下一圈:“博多湾……原来在这儿。”

即刻,工部尚书被召入宫。

赵构亲自下令:“结合细作的供词,重新绘制《征倭方略》!标注出博多湾工坊的位置、港口的潮汐规律,以及附近村落中可作为登陆点的地方,绝不能出错!”

工部官员领命而去。

不过两个时辰,新的海图绘制完成。

赵构展开海图,只见海岸线清晰明了,潮汐标记精准无误,就连渔村小港都一一详细注明。

就在此时,脑海中的系统突然响起:

【叮!

任务‘精准布控’完成!

奖励积分800,解锁新模块——‘潮汐预测模块’!】

【说明:可预知未来七日海域的涨落、风向与流速,助力舰队调度,实现“夜行如昼,逆风破浪”。】

赵构还未开口,一阵沉稳的脚步声已从殿外传了进来。

赵鼎迈着沉稳的步伐,缓缓走进殿内,身着素衣,束着简带,眉宇间却仿佛藏着千军万马。

他只看了一眼海图,瞳孔便微微一缩,低声说道:“官家……此技术若用于舰队调度,倭国将再无夜战的优势。他们一直依仗暗潮的掩护,进行偷袭劫掠,这下好日子算是到头了。”

赵构望向他,暗暗握紧拳头,心中发誓:这一世,绝不让你再累死在五丈原。

“李纲!”他沉声下令。

兵部尚书李纲快步走进殿内,拱手听命。

赵构指向海图,问道:“伐倭的日期,不能再拖延了。你说说,何时出兵最为合适?”

李纲沉思片刻后说道:“秋后水势平稳,风顺宜人,粮草也充足,有利于大军远征。臣建议八月启航,如此万无一失。”

“不。”赵鼎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如同洪钟鸣响,“秋后出兵固然稳妥,但那时倭国的火器已然制成,防备必定森严。倒不如趁他们刚刚仿制出劣质火器,士气尚未稳定,人心还未凝聚之时,先发制人。”

他抬手一指图上的日期,说道:“今年二月廿八,春汛尚未到来,风向正好,潮水刚刚上涨。若以火雷艇为先锋,主力舰队紧跟其后,三日内便可抵达博多湾外海——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赵构眼中顿时精光暴涨。

他猛然起身,一掌拍在案上,震得笔架剧烈颤动:“好!就定在这一天——二月廿八,大军东征!朕要让倭人明白,偷学我大宋火器,是要用命来偿还的!”

殿内群臣神色肃穆,领命而去。

烛火的映照下,赵构站在海图之前,身影如山般沉稳。

他凝视着那片被红笔圈出的岛屿,低声呢喃:

“相父……这一次,我不再是那个躲在成都宫中等你捷报的阿斗了。”

“我要亲率千艘铁舰,踏平东瀛,为你——也为这大好山河,扬我国威!”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

一名宫人低声禀报:“启禀官家,西南医官安若雪求见,说……有关于硝石成色的事情,需要当面奏明。”

夜风穿过回廊,吹动御书房檐角的铜铃,发出清脆的声响,如同低语,又似警钟。

安若雪迈着轻盈的步伐,缓缓走进殿内,身上的素色医袍未曾改变,手中却捧着一只青瓷小瓶,瓶身流转着微光,仿佛有丝丝寒气渗出。

她抬起眼眸,目光清冷如霜,在触及赵构时却微微一颤。

“官家。”她低声行礼,声音犹如山涧清泉,却每个字都清晰可闻,“臣已经查验清楚倭国所购硝石的成色——杂质极多,煅烧也不纯,本身威力就不足。若再掺入此物……”她轻轻举起瓷瓶,“‘哑硝粉’,遇到超过三百度的火温,分子就会溃散,火药便会变成废灰。”

赵构眸光瞬间明亮,犹如星火落入寒潭。

他接过瓷瓶,指尖触碰到那一丝冰冷,仿佛已然看到千军万马在战场上举铳欲发,却只听到“砰”的一声闷响——火器尽数失效,敌军茫然不知所措,而大宋的火雷艇如幽冥战舰一般,破浪而来!

“妙!”他朗声大笑,一掌拍在案上,震得烛影疯狂舞动,“不费一兵一卒,先断其爪牙!此计,比炮轰千艘战舰还要狠辣!”

他猛地转身,目光如电般射向高明远:“市舶司立刻安排——挑选最老练的商队,伪装成闽南私贩,专营火药原料。放出风声:‘大宋禁止硝石买卖,唯有出重金方可购得’。让倭人争着买,抢着运,把这‘送命货’搬回他们自己的军营!”

高明远领命而去,脚步沉稳有力。

殿中唯有赵鼎静静地站在一旁,凝视着海图许久,忽然轻轻叹息:“此计之狠毒,不在于杀人,而在于诛心。彼国耗费大量资金,全力仿制我大宋火器,却不知他们所依仗的武器,早已被埋下致命隐患。战争还未打响,胜负却已注定……”他缓缓闭上眼睛,语气中竟带着几分悲悯,“胜利却不显露痕迹,制敌于无形之中——这才是上兵伐谋,安姑娘,你这一计,胜过十万雄师。”

安若雪低下头,指尖微微颤抖。

她并非不懂杀戮的沉重,只是更明白——若今日不狠下心来,明日大宋将士便要血染东海,百姓也将遭受倭寇的焚烧抢掠。

她曾在西南亲眼目睹村落化为灰烬,孩童被悬尸于树,就在那一夜,她亲手调制出了第一份“血偿毒”。

赵构望着她,

心口,猛地一阵绞痛。

如同被刀剜割,又似被火灼烧,冷汗瞬间湿透了中衣。

他一个踉跄,扶住桌角,指节泛白,额头上青筋暴起。

系统冰冷的声音在脑海中响起:

【警告:国运反噬进入高危状态。

宿主频繁使用‘国运提升卡’,强行逆转天命,已经引发气运崩裂的征兆。

若继续逆天而行,宿主将承受‘心脉寸断’之劫,时限:未知。】

他咬紧牙关,牙龈渗出血来,却硬是没有哼出一声。

窗外月色惨白,照在墙上那幅《东瀛图》上,博多湾的红圈如血一般,仿佛在跳动。

“相父……”他喃喃自语,声音几近不可闻,却每个字都如钉子般坚定,“你一生为了北伐,耗尽心血,最终倒在五丈原的秋雨中……我穿越到这个世上,不是为了再次看着你油尽灯枯。”

“这次……我要你站在我身边,亲眼看着铁舰压境,看着倭旗坠落海中,看着这万里海疆,全部归入大宋的版图之下。”

他缓缓直起身,抹去额头上的冷汗,将最后一张【国运提升卡】紧紧地攥在掌心。

就在这时,殿外忽然有密报悄悄递了进来。

一名黑衣影卫跪在阶前,声音压得极低:“启禀官家……对马岛细作传回消息:倭国哨塔已增兵三倍,夜间巡船频繁,似乎有所警觉。”

赵构眸光一冷,嘴角却缓缓扬起。

“警觉?”他冷笑一声,声音如寒铁般冰冷,“那就……让他们连警觉的机会都没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