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相父在手,天下我有 > 第157章 春汛未至先亮剑,赵构密令藏杀机

夜色如墨,潮声低吼。

泉州港外,一片死寂的滩涂上,三百黑影悄然列阵。

他们身披渔夫粗麻短褐,脚踏草鞋,腰间却藏着大宋最新淬炼的火铳与陶制手雷。

每一张面孔都绷得铁青,目光如钉,死死盯着前方那艘伪装成渔船的快艇——它将载他们横渡怒海,直插倭国咽喉。

码头高台之上,赵构立于风中,龙袍未着,只披一件玄色斗篷,却自有一股逼人威压。

他目光扫过这支精锐,声音不高,却字字穿透海风:“你们不是去送死的。”

士兵们屏息。

“你们是去种火的。”他缓缓抬手,指向东方漆黑海域,“在倭人的土地上,点燃第一把火。烧掉他们的哨塔,斩断他们的耳目,让他们知道——”

他顿了顿,眼中寒光爆闪:

“他们的海,不是他们的海!”

话音落,三百人齐声低吼:“诺!”声浪压过潮音,惊起远处一群海鸟。

赵鼎站在侧后方,一袭青衫随风轻摆,眉宇间却凝着沉沉忧思。

待赵构走下高台,他才低声开口:“三百人深入敌境,无援无退,稍有差池,便是全军覆没。”顿了顿,又道,“但此计之妙,正在于‘无形’。倭人以为我大军必自明州出港,集结数月方敢渡海,岂知利刃已贴其颈?”

赵构冷笑:“他们等的是铁舰巨炮,我要给他们的,是噩梦。”

就在此时,安若雪缓步走来,手中托着一个乌木药匣。

她面色素净,眼神却冷得像冬夜寒泉。

“每人一包‘盲雾散’,遇敌时撒向风中,三息之内,十步内敌目不能视物。若被围困,可用唾液调和涂于刃口,见血封喉。”她声音极轻,却听得人人脊背发寒。

赵鼎接过药包,仔细查验后点头:“此物虽毒,却避正面厮杀,减我军伤亡,用之无愧。”

赵构望了她一眼,心头微颤。

那夜莫名的剧痛仍如刀割,可此刻他不能软。

“出发。”他只说了两个字。

三百火器手分十队,悄然登船。

小舟无声滑入深水,像一把黑刃切进夜幕。

赵构伫立良久,直至最后一艘船影消失在海平线。

——同一时刻,临安皇宫密室。

烛火摇曳,高明远跪伏于地,双手呈上一卷泛黄纸册。

“启禀官家,查清了。”他声音发颤,“倭使团在京期间,曾有一名随从,以高丽商队名义,寄出一卷《倭语火器术语对照册》。邮路经登州、辽东,最终……落于藤原赖通私库。”

赵构猛地站起,眼中精光暴涨:“拿来!”

他一把夺过那册子,翻不过数页,竟仰头低笑起来,笑声越笑越冷。

“好一个藤原赖通!连‘火铳’‘引信’‘硝石’这些词都要靠翻译?他们仿制我大宋火器,靠的竟是本词典?!”他狠狠将册子拍在案上,震得烛火乱晃,“可笑!可悲!可诛!”

赵鼎接过册子细看,眉头渐渐舒展:“官家,此物比十万大军还贵重。我军渡海之后,若能在战场上以倭语喊出‘火药不足’‘引信受潮’,彼军必疑心生乱。”

“不止。”赵构眼中杀机凛冽,“传令军械司——立刻誊抄三百份,发至各营火器队。战时,谁用倭语喊话瓦解敌军,记首功!”

他踱步三圈,忽而驻足:“再命工部,连夜赶制一批特制令牌——”

高明远抬眼,等下文。

赵构嘴角缓缓扬起,如刀锋出鞘:

“要小,要轻,能藏于袖中,能抛入村舍。正面刻‘宋军’二字,背面……”

他一字一顿:

“写上八个字。”

殿内寂静如渊。

赵鼎看着他,忽然明白了什么。

而赵构的声音,已如寒铁落地——

“降者不杀,焚船有赏。”

临安皇宫,三更梆子刚过,烛火在风中扭曲如鬼影。

赵构独坐御案之前,龙袍未解,指尖却已渗出血痕——那是他无数次攥紧《征倭日程表》时,指甲掐入掌心所留。

“降者不杀,焚船有赏……”他低声念着那八个字,声音轻得像梦呓,却又重如千钧。

窗外海风呼啸,卷着咸腥气息扑入殿内,仿佛远海的战鼓已悄然擂动。

他的胸口骤然一紧,如被铁钳绞住,冷汗瞬间浸透内衫。

他咬牙,一把抓起案角的青铜酒爵,狠狠砸向地面!

“哐啷”一声,碎片四溅。

“现在谁敢让我退一步!”他低吼出声,眼底血丝密布,“相父等了二十年,岳飞等了十年,我赵构等这一天,等得太久了!”

他猛地站起,踉跄几步扑到墙边悬挂的巨幅海图前。

指尖颤抖着划过东海波涛,最终钉死在对马岛的位置。

“就在那里……第一把火,必须烧得他们魂飞魄散。”

就在这时,赵鼎推门而入,青衫微湿,眉间凝着夜露寒意。

他一眼便看见地上碎裂的酒爵与官家苍白如纸的脸色,心头一沉。

“官家。”他上前两步,声音低而稳,“令牌已连夜开模,三千枚三日内可完工。火器司也按您吩咐,将最小号青铜令做成了可藏袖中之物,轻若蝉翼,抛掷百步不坠。”

赵构缓缓转身,嘴角却扬起一丝近乎癫狂的笑意:“好,很好。你可知道,这令牌不是给敌军看的,是给百姓看的。倭人治下苛暴,民不堪命,若见此物,必疑邻人已降,村中藏奸。一人疑,十人惧,百人乱——人心一散,城池不攻自破。”

赵鼎凝视着他,久久不语,终是轻叹一声:“此计阴狠,却……妙极。胜过千军万马。”

“阴狠?”赵构冷笑,眼中却闪过一丝痛楚,“当年相父六出祁山,粮尽而返;七伐中原,星落五丈原。他一生光明磊落,却败于国力枯竭。如今我执天下权柄,若还讲什么仁义道德,让金人坐大、倭寇猖獗,那才是对相父心血最大的辜负!”

他说着,忽然身形一晃,扶住桌沿才未跌倒。

赵鼎疾步上前扶住他臂膀,触手冰凉:“官家!您的身体——”

“无妨。”赵构甩开他的手,倔强地挺直脊梁,“只要我还站着,这一战就不能等。春汛未至,倭人必无防备。我要让他们知道,大宋的利剑,从来不需要‘天时’来护佑!”

他抓起朱笔,在日程表上重重划下一道血痕般的横线:

二月廿八,誓师出海。

笔尖几乎戳穿纸背。

赵鼎望着那行字,心头蓦然一震。

他知道,官家早已不是那个懦弱偏安的赵构,而是背负着无尽遗憾的君主。

这一战,不只是为了开疆拓土,更是为了兑现一句跨越时空的承诺——

“相父,这次换我帮你完成未竟之志。”

夜更深了。

工坊内,火光冲天。

数百工匠轮班赶制青铜令牌,锤声如雨,叮当不绝。

每一块令牌都小巧玲珑,正面“宋军”二字铁画银钩,背面八字铭文——降者不杀,焚船有赏——刻得深如刀凿,仿佛要将恐惧与诱惑一同铸进倭国的土地。

而在泉州港外,最后一艘伪装渔船悄然返航。

船上,一名火器队长跪地禀报:“禀丞相,对马岛沿岸哨塔分布、潮汐规律、村落位置,已绘成图卷。另……已按官家密令,备好三百枚特制令牌,随时可由先遣队携带渡海,潜入散布。”

赵鼎接过图卷,目光沉静如海。

而此刻的对马岛上,渔火点点,百姓安睡,无人察觉——死亡的种子,已随海风悄然飘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