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相父在手,天下我有 > 第170章 万国来朝,金殿惊雷

相父在手,天下我有 第170章 万国来朝,金殿惊雷

作者:依山而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12:51:10

临安城门,破晓时分。朱漆铜钉的城门缓缓洞开,晨雾如纱,缠绕着护城河上泛起的薄烟,将城郭晕染成一幅水墨长卷。百国使节的车队自四面八方汇聚而来,车轮碾过青石板,发出沉闷而有序的声响,如远古巨兽的心跳,敲打着大宋的黎明。

高丽王子跪在车前,双手伏地,额头触尘——他不是行礼,是吓的。江面之上,三艘“镇海级”水密舱战舰破雾而出,黑铁炮口森然转动,炮管上的冷凝水折射着晨光,齐齐对准江心靶台。一声令下,轰然巨响震碎晨雾,江水炸起十丈浪柱,靶台瞬间化为齑粉,木屑与水花混着硝烟弥漫开来。

战舰甲板上,火铳兵列阵如林,红缨在风中猎猎,旗帜上书“大宋水师”四个大字,笔锋如刀,透着斩钉截铁的威严。“这……这不是船,是海中神宫!”高丽使臣颤抖着嘴唇,几乎瘫软在地,他带来的贡品——人参、松子、玉带——此刻显得如此寒酸,如同乡野村夫献给天帝的野果,连他自己都觉得拿不出手。

交趾贡使被引至驿馆用膳。一碗白米饭端上桌,米粒晶莹饱满,香气扑鼻,在粗瓷碗中泛着珍珠般的光泽。他扒了一口,猛然顿住,眼眶骤然红了,喉结剧烈滚动。“这……这是占城稻?可亩产六石?”

内侍点头,声音平淡却带着自豪:“此为改良新种,官家亲命农司推广三年,江南已无饥年,仓廪皆盈。”

贡使放下碗筷,伏案痛哭,肩膀耸动如风中残烛:“我国三年两旱,赤地千里,百姓以树皮为食,易子而食者不绝……若得此米种,十万生灵可活!十万啊!”他猛地抬头,额角青筋暴起,叩首于地,额头撞得青砖邦邦作响:“请赐种!我交趾愿世世代代,奉大宋正朔,岁贡不绝!”

与此同时,大食商团驻足于市舶司前的蜀锦展台。一匹轻纱般的丝绸在风中飘荡,薄如蝉翼,阳光透过锦缎,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却坚韧如革,任风撕扯而不断。老商人颤抖着伸手抚摸,指尖划过锦面的暗纹,喃喃道:“此物……莫非天女织就?我大食最贵的波斯锦,厚如毡毯,重若铅石,而此物……轻若无物,华若朝霞!”

“非天女所织,乃临安织机所出。”市舶司官员微笑,语气不卑不亢:“官家有令:凡入万国大会者,可学我农桑之技,可购我匠作之器,唯火器、炮图禁传,违者斩。”

老商人双膝一软,竟当场跪下,长袍扫过地面的尘埃:“愿以香料三千车、宝石五百箱,换此锦十万匹!另加我族航海图一卷,东至扶桑三岛,西抵佛郎机沿岸,暗礁浅滩尽在其上!”

消息如风,卷过临安的大街小巷,连挑担的货郎都在传唱:“大食献图,交趾求种,高丽吓破胆,万国来朝贺!”

金台之巅,阿史那·木兰立于高台边缘,披甲未卸,甲叶上的霜痕尚未融化,目光如鹰隼,扫过脚下的城池与江面。她身后,数十位藩国使节、部族首领列队而立,皆着异服,皮帽、毡袍、金饰琳琅满目,却神情肃然,连呼吸都放轻了。

台下,十万民夫身着统一工服,靛蓝色的布料上印着“万邦”二字,手持铁锹、夯锤,列阵于新筑的“万邦大道”之上,大道尽头,便是象征大宋威仪的朱雀门。

鼓声起,沉闷如雷。

十万声齐吼,如天河倒倾:“天——可——汗!”

声浪冲天,震得金台青铜柱嗡嗡作响,柱顶的铜铃疯狂摇摆,连江面战舰都为之轻颤,炮口的水珠簌簌滚落。

木兰仰头望天,眼中竟有泪光闪烁,与甲胄的寒光交映:“我突厥先祖逐鹿草原,以力服人,杀得血流成河,终归四分五裂,子孙相残。而大宋以技服人,以信立邦,不费一兵一卒,竟使万国来朝……这才是真正的霸业,是我先祖梦寐以求而不得的格局。”

她转身面向诸使,声音铿锵如铁:“今日起,我阿史那部,愿为大宋北疆屏障,马不卸鞍,剑不入鞘,凡敢南侵者,先踏过我部尸骨!”

众人纷纷响应,誓言如潮,撞得金台回声阵阵。

而此刻,演武场内,风云再起。赵构一身玄甲,立于高台之上,甲片反射的阳光刺得人睁不开眼,目光扫过全场,带着少年天子独有的锐利。

他抬手一挥,三门“雷霆炮”缓缓推出——黑铁炮管泛着冷光,铜箍加固处刻着精密的刻度,炮轮包铁,碾过地面时发出沉重的声响,煞气逼人。“此为雷霆炮,射程八百步,破城如摧朽,砖石遇之,如豆腐投刀。”

话音未落,炮手点火,引线“滋滋”燃烧,火星四溅。

轰!轰!轰!

三道火光撕裂长空,带着刺耳的尖啸,百步外由花岗岩垒砌的模拟城墙轰然倒塌,碎石飞溅如暴雨,烟尘冲天而起,遮天蔽日。

倭国使节脸色惨白,袖中毛笔疯狂记录射程、装药量、炮架结构,笔尖划破纸面,却被暗中监视的皇城司卫一眼盯死,那卫卒眼神如冰,吓得他笔杆落地,“啪”一声脆响,在死寂中格外刺耳。

赵构冷笑,声音不大,却清晰传到每个人耳中:“顺者以锦,逆者以火——记好了,这是大宋的规矩。”

他再挥手,士兵抬出一具长形铁筒,架于木轨之上,筒身刻着繁复的花纹,尾端缠着引线。“此乃‘火龙出水’,可连发十箭,空中成字。”

引信点燃,火花沿着引线攀爬。

嗖——嗖——嗖!

十枚火箭接连升空,拖着红色的尾焰,在高空猛然炸裂,赤红焰火凝聚成四个大字:天 下 归 心!

字迹在天幕上停留片刻,如神谕降临。全场死寂,连风都停了。继而,山呼海啸般的欢呼从四面八方炸开,震得演武场的旗幡疯狂抖动。

高丽使节跪拜不起,额头贴地;交趾贡使泪流满面,双手合十;大食商人高举双手,用生硬的汉语大喊:“真主之下,唯大宋为王!”

李纲悄然走近赵构,低声叹道:“官家,此非耀武,乃止战也。火器之威,足以慑敌于千里之外,使天下不敢妄动刀兵,百姓可安享太平。”

赵构目视远方,江风吹动他的披风,猎猎作响,缓缓点头:“相父常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今日之火,非为杀戮,乃为护我百姓耕织之安,护我万邦共享之世,让天下人知,大宋不好战,却也不惧战。”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北方,那里的云层似乎格外厚重。

与此同时,丝路共市正式开启。王夫之立于金台东侧讲坛,一袭青衫,手持竹简,声音清朗如溪:“天下非一家之天下,乃万民之天下。今大宋开万国商栈,共享农技、匠术、商路。凡入盟者,可得占城稻种、纺机图纸、水利之法;市舶税三成,专设‘万国基金’,用于护航、赈灾、通译,一视同仁。”

高丽、交趾当场签署盟约,印泥未干,便派快马回国报喜,马蹄声急促如鼓。大食商人更是狂喜不已,当场拍板:“换丝绸十万匹!另加我族最精航海士十人,随大宋船队东行,探尽东方海道!”

人群之外,李延年拄着拐杖,默默看着签约台前人头攒动,商贾如云,银票飞舞如蝶。他本是户部老臣,一生信奉“藏富于库”,视开源为险招,如今却怔怔出神,拐杖杵在地上,忘了挪动。

良久,他喃喃自语:“原来……富国不在国库充盈,而在天下皆富。通利如活水,可润万物;闭塞如死潭,终至枯竭……官家,竟是走了一条前无古人的路,一条真正的王道。”

他抬头望向金台,那里,赵构正负手而立,身影如山,被晨光镀上一层金边。

风起云涌,万国低首。而在这万邦归心的巅峰时刻,赵构的目光却越过欢呼的人群,投向北方——那片曾埋葬岳飞忠魂、曾囚禁徽钦二帝的燕云之地,云层翻涌,似有龙蛇蛰伏。

他的手指,轻轻抚过腰间那枚系统令牌,令牌温热,仿佛有生命跳动。

【万物兴邦系统提示:主线任务“万国来朝”完成,解锁新功能——“帝国整合计划”启动倒计时:三日。】

他嘴角微扬,声音轻得只有自己听见:“相父,这才刚开始,燕云、西域、漠北……大宋的旗帜,该插回去了。”

【金殿立誓】

临安金台,九重云上。赵构立于最高处,玄甲未卸,披风猎猎,如苍鹰振翼于天极,衣角扫过台面上的盟约,发出沙沙轻响。

晨光破云,洒在他肩头鎏金龙纹之上,熠熠生辉,仿佛天命所归,却又带着人力胜天的锋芒。赵鼎立于其侧,一袭青袍,须发微白,目光沉静如渊,却藏着千军万马的谋略,指尖在袖中紧握,似在推演着什么。

李纲、高明远分列左右,甲胄铿锵,肃然如山,甲叶上的反光交错,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影。万国使节仰首而望,屏息凝神,连最桀骜的草原首领都垂下了眼帘,被这无形的威仪所慑。

方才那“天下归心”的焰火尚在心头回荡,此刻,空气仿佛凝固,只待一声落雷,劈开新纪元。

赵构缓缓抬手,掌心向上,似托起整个江山,也托起万民的生计。“自今日起——”他的声音不高,却如钟鸣九野,穿透云霄,传遍临安的每一个角落,“凡奉正朔、守盟约者,皆为大宋兄弟之邦!我大宋开万国商市,授农桑之技,传匠造之法,共享太平之利,秋毫无犯!”

他顿了顿,眸光骤然如刀,扫过诸国使臣,尤其停留在倭国使节那低垂的头顶,带着不容置疑的警告:“然——”

一字落下,风云骤变,方才还晴朗的天空竟掠过一丝阴云。

“敢毁盟约、窥我山河、窃我机密者,”他一字一顿,声如惊雷滚地,震得每个人耳膜发颤,“虽远,必诛!”

话音未落,天地忽暗,一道金光自九霄劈落,如天柱倾泻,带着煌煌天威,直贯赵构心口!他身形微震,却昂首不退,任那金光涌入体内,经脉如江河奔涌,五脏六腑似被重塑,一股沛然之力扩散开来,连台边的旌旗都为之舒展。

一股浩瀚信息流瞬间灌入脑海——兵制改革方案、边疆屯田布局、海军远征路线图……无数策略如星辰排列,自动生成,井然有序,连最细微的粮草调度都清晰可见。

赵构双目微闭,片刻后睁开,眸中已有天下棋局,落子无悔。他不再只是帝王,而是执棋之人,执掌万邦命运之手,指尖微动,便知何处该进,何处该守。

台下,赵鼎抬头望着他,须发在风中飘动,他不知这金光何来,却知——今上,已非凡人,这大宋,将不再是偏安一隅的江南小朝,而是要吞吐八荒、囊括四海的不世帝国,要将失去的荣光,一一夺回。

李纲握紧腰间佩剑,老眼中热泪隐现,声音哽咽:“三代以来,未有今日之盛……官家以科技立国,以信义服人,火器为骨,商路为脉,此乃千古未有之变局,是太祖、太宗都未能完成的大业!”

高明远则目光灼灼,心中已开始盘算西南屯兵、铁轨铺路之事,指尖在甲胄上轻叩,计算着粮草转运的路径。他知道,官家不会止步于万国来朝——下一步,必将是铁蹄踏雪,剑指极北,饮马黄河,直捣燕京!

而赵构,已将目光投向更远。罗马在西,大食在南,草原在北,倭国在东……这个世界,太大了,大到足以让大宋的文明,播撒到每一寸土地。

夜深,万国灯火未熄,临安如星海倒悬,商栈的算盘声、使节的交谈声、匠人的打铁声,交织成一片繁华的夜曲。赵构独行至赵鼎寝殿,脚步轻缓,怕惊扰了这位老臣。

推门,烛火摇曳,将老人的身影投在墙上,佝偻却坚定。赵鼎伏案而眠,手中朱笔未落,笔尖还蘸着朱砂,边情奏报堆叠如山,最上面一本,写着“燕云防务”四字。

一缕白发垂落纸面,像雪落荒原,触目惊心。赵构心头一酸,这位老臣,为了大宋,已是油尽灯枯。

他从袖中取出一张金纹卡片——【国运提升卡·剩余x5】。这是他积攒多年、视若性命之物,每一张,可延赵鼎寿一载,是系统给予的最珍贵的馈赠。

他曾想,五年,十年,只要相父在,天下可定,根基可稳。他轻轻将卡片按在赵鼎背上,金光流转,如春水化冰,缓缓渗入老臣体内,赵鼎的眉头渐渐舒展,呼吸变得悠长平稳,仿佛卸下了千钧重担。

赵构俯身,低语,声音轻得像风拂过竹林,带着少年人的赤诚与帝王的承诺:“相父,五年不够……朕要您亲眼看见,咱们的船,开进罗马的港,扬大宋龙旗;要您亲耳听见,地中海畔,响起‘天可汗’的号角,万国来朝,不止于临安,而在于天下。”

窗外,万国灯火如星,映照帝国初生的心跳,沉稳而有力。而在宫门外,一道黑影悄然跪伏于阶下,怀中紧抱一卷残图,指尖微微颤抖,图上标注的,是燕云十六州的关隘布防,墨迹陈旧,却带着血的温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