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科幻电影不好拍?我直接上真家伙 > 第4章 成果上报与研发拓展

试验机的各项测试数据被汇总成报告时,陈宇正站在厂房的落地窗前,看着夕阳为生产线镀上一层金边。

张磊卸下外骨骼时舒展肩膀的动作仍历历在目。那套棱角分明的钢铁框架,本应充满机械的笨重感,却在实际操作中展现出令人惊叹的灵活性,宛如第二层皮肤般贴合自然。力量与灵巧在此完美交融,尽显科技的迷人魅力。

“陈总,测试报告已整理完毕,是否需要现在报送有关部门?”

谢清媛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她穿着一身干练的白色衬衫,手里捧着蓝色文件夹,文件夹边缘夹着的 U盘里,存储着经过脱敏处理的技术资料,核心参数已做模糊化处理,仅保留能体现技术优势的基础数据。

陈宇接过报告翻到最后一页,目光停留在“抗电磁干扰测试零失误”的结论上。这项技术在军事、救援等领域的战略价值不言而喻,主动上报既是履行企业责任,也是争取政策支持的关键一步。

“用加密通道发给工信部和应急管理部,附带上我们的技术白皮书摘要。”

“另外,给深城本地的科技局发一份副本,注明我们愿意配合后续的技术验证。”

谢清媛点头应下,正要转身离开,又被陈宇叫住。

“在报告里加一段‘技术转化愿景’,说明我们计划将外骨骼技术应用于应急救援、工业生产等民生领域,目前已具备月产 500套的产能,让他们看到我们的落地能力。”

送走谢清媛后,陈宇打开系统面板,看着“情绪值储备:0”的字样若有所思。测试阶段的技术突破没能产生情绪值,这意味着必须尽快推进电影项目,让公众看到这些黑科技的魅力。

“系统,能否筛选粤省范围内的高校科研团队?重点关注机械工程、材料学、人工智能三个领域。”他在心里问道。

“叮!已筛选出符合要求的高校名单:深城大学智能装备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研究所、粤省工业大学机器人研发中心……”

系统面板上弹出一串名单,每个团队后都标注着研究方向和核心成果。深城大学这所高校以产学研结合紧密着称,尤其在智能装备领域有多个项目获得过国家级奖项。

第二天一早,谢清媛带来了新的消息:“工信部的回复已经收到,他们对我们的抗电磁干扰技术很感兴趣,下周会派专家团队来实地考察。另外,我联系了猎头公司,针对研发总监、材料工程师等核心岗位,已初步筛选出 12份候选人简历。”

她将装订整齐的简历册轻轻推到会议桌中央,最上面那份泛着哑光的深蓝色简历格外醒目,扉页处嵌着一张黑白职业照,照片里的男人戴着银框眼镜,眉间皱纹藏着经年实验室的专注,正是材料学博士林舟。

\"各位请看这份履历。\"

她用激光笔轻点屏幕,投影随即切换出德国弗朗霍夫研究所的全景图。

\"林博士在这个全球顶尖的应用科学研发机构任职八年,带领十五人团队主攻轻质高强度合金领域。\"

随着点击,屏幕上弹出动态示意图,纳米级别的晶体结构在三维空间中旋转,\"他主导研发的第三代钛铝合金,通过颠覆性的定向凝固工艺,将材料密度降低 18%的同时提升了 37%的抗疲劳强度。\"

\"值得关注的是,这位在德国享有终身研究员待遇的科学家,上周带着全套未公开的实验数据和最新研究手稿,正式通过人才引进计划归国。\"

陈宇指尖摩挲着简历边缘,谢清媛适时倾身,红色美甲轻点在纸张空白处:\"我约了他明下午三点面试。薪资方案按年薪 80万打底,再加项目期权池 5%配比,这个诚意足够打动这位 AI架构师了。\"

“不仅要挖人,还要建体系。”

陈宇合上简历,“你安排一下,下周和深城大学的科研团队对接,我想和他们签订联合研发协议。重点突破两个方向:一是动力系统的快速更换技术,现在 3秒换电池虽然快,但还能更优化,设计成模块化电池组,支持热插拔的同时实现电量互通;二是开发民用简配版,去掉 AI智能识别和抗电磁干扰模块,保留基础负重和续航功能,价格控制在 5万元以内,主打工业运输和康复医疗市场。”

谢清媛立刻拿出笔记本记录:“联合研发需要准备技术交底文件,我会让法务部拟定保密协议。”

周三下午三点,深城大学智能装备实验室的周明教授带着五人团队准时出现在星辰智能的厂房门口。这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从事机械工程研究四十余年,见过无数国内外顶尖的外骨骼设备,当他看到生产线旁那台银白色的试验机时,镜片后的眼睛还是不由自主地眯了起来。

“周教授,久仰大名。”陈宇上前握手,“您在《机械工程学报》上发表的那篇《外骨骼动力传输效率优化》,我们研发团队反复研读了不下十遍。”

周明摆摆手,目光却始终没离开试验机:“客套话就不说了,我听说你们的设备能在抗电磁干扰和续航上突破行业瓶颈?”他身后的博士生们已经掏出了笔记本。

谢清媛适时示意:“张队,准备展示。”

张磊应声上前,在众人注视下穿戴外骨骼。当液压装置发出轻微的嗡鸣,金属框架与身体精准贴合时,周明身边的青年教师忍不住低声惊呼:“关节间隙控制得太精准了,几乎看不到冗余空间。”

“第一项,负重测试。”张磊话音刚落,两名工作人员运来一个装满铅块的金属箱,电子秤显示重量:500kg。在周明团队的惊呼声中,张磊弯腰握住把手,外骨骼背部的辅助动力装置瞬间启动,500kg的重物被轻松提起,他甚至还能稳步向前走了十米,停下来时呼吸平稳如常。

“动力传输效率至少达到 92%。”周明推了推眼镜,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国际上最先进的型号也只能做到 85%,你们是怎么解决能量损耗问题的?”

陈宇笑而不语,示意张磊继续。接下来的抗电磁干扰测试中,技术人员启动了便携式干扰仪,周围的手机信号瞬间中断,可外骨骼的指示灯依旧稳定闪烁。张磊操控机械臂完成了抓取、旋转、放置等一系列精细动作,误差不超过 0.5毫米。

“这不可能!”团队里的女博士失声喊道,“我们实验室的外骨骼在这种干扰强度下,连基本的平衡都维持不了!”她手里的笔记本差点掉在地上,上面还记录着上周实验失败的数据。

最震撼的莫过于续航演示。张磊穿戴外骨骼连续进行了两小时高强度动作,负重奔跑、攀爬模拟岩壁、搬运重物,监控屏上的电池电量只下降了 15%。当显示续航预计还能维持 10小时 23分时,周明突然抓住陈宇的胳膊:“小陈总,你们的电池技术……是不是用了固态电解质?”

“周教授慧眼。”陈宇点头,“我们采用了纳米级别的复合电极材料,能量密度比传统锂电池提升了数倍。”

演示结束后,周明团队围着外骨骼迟迟不肯离开。青年教师抚摸着关节处的耐磨涂层,博士生们对着电池舱的快拆结构拍照,女博士更是直接蹲在地上,研究外骨骼与地面接触的减震装置。

“陈总,联合研发的事,我现在就能拍板。”周明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激动,“我们实验室愿意全力配合,哪怕把正在进行的项目停下来!”他身后的团队成员纷纷点头,眼里闪烁着遇到顶尖技术的狂热光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