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的泥瓦窑已是青烟袅袅,几位经验丰富的老窑工正在指点新招募的学徒如何选土、练泥、制坯、控制火候,尝试烧制出更加坚硬耐用、适合修筑城墙的大型青砖。而在城北那片刚刚规划完毕、打下界桩的新城区工地上,负责平整土地、开挖地基的力工们喊着整齐的号子,挥汗如雨,每一镐每一铲都充满了力量。城主府许诺的日结十文工钱,让他们干得格外起劲,觉得日子有了奔头。
凌风每日都会抽出时间,在城内各处忙碌的工坊和工地间巡视。他并不插手具体的管理与生产,大多只是静静地看,偶尔会驻足询问几句进度或难点。然而,只要他那身黑色的身影出现在哪处工坊的门口,那里正在干活的工匠和力工们就像被注入了额外的精气神,无不铆足了劲头表现,动作更加麻利,吆喝声也更加响亮。所有人都清楚,自己的手艺或勤勉若能得城主大人青眼一看,那前途必将大不相同。
整个黑石城,仿佛一架刚刚被增添了无数精密齿轮、并注入了优质润滑油的高效机器,发出了低沉而有力的轰鸣声。匠心与汗水在此交织,炉火与号角在此共鸣,每一个角落都迸发着前所未有的蓬勃活力与创造激情。这不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而进行的简单劳作,更像是在共同缔造一座坚不可摧的家园,和一个值得期待与奋斗的美好未来。
城主府书房内,灯火通明。老拐捧着一摞比前几日又厚实了几分的名册,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但那双独眼却亮得惊人,充满了亢奋与成就感。
“风哥儿,这几日报名的人潮就没断过!又陆续招收到了铁匠二十一人,木匠及其学徒三十八人,瓦匠、泥水匠四十七人,各类编织能手十九人……流民里头真是藏龙卧虎,有真本事的人不少啊!”他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语速极快,“刘老根带着他那几个徒弟,已经把曲辕犁的样品打出来了!试了一下,比图纸上预想的还要好使,省力至少三成!王大锤也不赖,带着铁匠们反复琢磨试验,改进了咱们长矛枪头的锻打和淬火流程,新出的枪头硬度更高,刃口更不易卷刃崩缺!还有……”
凌风静静地听着,目光扫过窗外。夜色下的黑石城,依旧能听到远处工坊区传来的隐约叮当声和号子声,这座城池仿佛一头不知疲倦的巨兽,正在贪婪地吸收着养分,飞速成长。
“还不够。”凌风打断老拐的汇报,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深远的考量,“我们的眼光不能只局限于黑石城一地。派人出去,带上足够的银钱和诚意,去周边的郡城、县城,甚至更远的地方。私下接触那些有真才实学却不得志的、被大作坊排挤的、有独门手艺却苦无施展机会的大匠师。告诉那些往来各地的行商和消息灵通的掮客,黑石城求贤若渴,只要能引荐来真正的奇才巧匠,城主府不吝重赏,赏金加倍!另外……”他略一沉吟,“给郡守高万山那边,也备上一份厚礼送去。就说黑石城百废待兴,亟需各类工匠助力建设,请他老人家在辖境内行个方便,勿要阻拦工匠流通。”
老拐闻言,独眼一亮,立刻心领神会。高郡守那贪财好名的性子,送上一份厚礼,再扣上一顶“助力边城建设”的高帽子,大概率能让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省得他疑神疑鬼,从中作梗,平添麻烦。“明白了!风哥儿此计甚妙!我这就去安排得力人手办理!”
人才如活水,需引渠开源;技艺如薪火,需不断添柴。唯有汇聚八方巧思,百工之力,黑石城的根基才能扎得深厚稳固,真正拥有抵御一切风浪的底气。那些在黑暗中窥探的眼睛,那些高高在上、只知盘剥的郡守官吏,又岂能明白,这座从废墟中倔强崛起的边城,其真正的力量之源,并非来自冰冷的刀枪或坚固的城墙,而是蕴藏在那熊熊燃烧的炉火之中、那紧密交织的藤条之间、那即将破开冻土的新型犁铧尖端之上……
然而,就在这看似一片热火朝天、蓬勃发展的景象之下,一丝不易察觉的暗流,已悄然滋生。
数日后,一名负责在藤甲工坊外围晾晒场巡逻的城卫军新兵,在日落收工、清点晾晒的藤材时,偶然在一堆即将入库的半成品藤材下,发现了一小截被刻意折断、颜色与赤玉藤略有差异、质地也似乎稍显粗糙的陌生藤条。它混在大量的赤玉藤中,极不起眼,若非他心细,几乎就被忽略过去。
新兵不敢怠慢,立刻将这截可疑的藤条上交给了当值的队正。队正察觉有异,又迅速上报给了负责工坊区安全的柱子。
柱子拿着那截藤条,反复查看,眉头紧锁。这藤条显然不是工坊正在使用的“赤玉藤”,但其断裂的茬口却很新,像是被人近期故意带入并遗落在此的。
“有人想偷咱们的藤种?”柱子脑中瞬间闪过这个念头,心头一凛,立刻带着藤条和几名心腹,加强了对工坊周边,尤其是原材料堆放区和晾晒场的暗中监控与巡查力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