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随着黑石城广招工匠、厚待技者的告示传遍周边郡县乃至更远的流民聚集地,一股前所未有的人才洪流,开始从四面八方朝着这座新兴的边城汇聚而来。城主府门外那面巨大的青石告示墙下,日日人头攒动,被围得水泄不通。临时搭建的招工长棚前,队伍蜿蜒曲折,从清晨排到日暮,仿佛永远看不到尽头。
老拐拄着他那根磨得油光发亮的枣木拐杖,独腿屹立如松,在长棚内外来回奔走协调,嘶哑的破锣嗓子几乎吼得完全失声,地面都快被他焦急的拐杖尖戳出坑来。尽管疲惫不堪,但他那张饱经风霜、皱纹深刻的老脸上,却整日焕发着一种亢奋的红光,浑浊的独眼里闪烁着惊人的亮光,处理起事务来,那条独腿蹦跶得竟比许多年轻小伙子还要利索几分。
“姓名!籍贯!会啥手艺?带没带家伙什?有甚凭据?”条案后的文书先生们嗓音干涩,问题却一丝不苟。
“李二狗,河西府李家沟人士,祖传三代都是铁匠,会打刀枪,也会修补犁头锄头,只是……只是逃荒路上,那祖传的铁砧和好些工具,实在背不动,都……都丢在半道了……”一个面色黝黑、手掌布满厚茧的汉子局促地回答,眼神里带着期盼与忐忑。
“民妇陈秀姑,俺当家的原是‘龙泉窑’上的把式,俺跟着打了十几年下手,揉泥、制坯、上釉这些粗活都会些……”一个头发枯黄、面容憔悴却收拾得干净利落的妇人小声说道。
“赵小手,嘿嘿,拐爷,俺没啥大本事,就会用荆条、柳枝编筐编篓,编得可结实耐用哩!”一个精瘦的汉子搓着手,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
“王大力!俺就有的是力气!扛包、挖土、砌墙、和泥,您吩咐,俺啥都能干!”一个膀大腰圆、声音洪亮的汉子拍着胸脯喊道。
文书们笔走龙蛇,将信息飞速记录在册,一天下来,墨汁都能耗干好几砚,登记的名册能摞起半尺高。老拐如同经验老到的猎鹰,穿梭于队伍之间,往往只需听对方报出的手艺,再搭眼一扫其手掌的老茧厚度、分布位置,以及眼神中透露出的气质,便能将对方的底细估摸个七八分。真有本事、眼神清亮的,他立刻亲自上前,和颜悦色地多问几句,郑重记下名字住址,嘱咐其次日到相应工坊寻他详谈试工。而那些眼神闪烁、言语浮夸、企图蒙混过关捞好处之辈,则根本逃不过他这只老狐狸的法眼,往往三两句问询便原形毕露,随即毫不客气地让一旁维持秩序的柱子派人将其“请”出队伍。
城内那些原本蜷缩在阴暗角落、靠着接点零散修补活计艰难糊口的本地匠户们,如今也彻底扬眉吐气,挺直了腰杆。每人领到了两身浆洗得干净挺括、胸前用靛蓝色丝线绣着醒目“匠”字的崭新粗布工服,穿在身上,走在街上,感觉浑身都带着风,脸上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光彩与尊严。他们被有序地分配到城内城外新规划出的各大作坊区,看着眼前簇新的工具、堆积如山的优质材料、以及周围那些同样眼神发亮、摩拳擦掌的同行,那股子深埋心底、对技艺的钻研热情与自豪感,瞬间被点燃,迸发出惊人的能量。
藤甲工坊,作为当前军工生产的重中之重,其守卫级别被提升至最高。整个工坊区域被划分为内外三层,明哨暗卡密布,巡逻队昼夜不息,堪称铁桶一般。外院区域,数十口特制的大陶缸日夜不停地蒸腾着散发着奇异辛香气味的白色药雾,“咚咚咚”的沉重捶打声、“唰唰唰”的用力搓揉声以及监工老匠徒们声嘶力竭的吼叫声交织在一起,喧嚣震天。
新招募的上百名妇人及青壮汉子被分成若干班组,轮流倒班,汗流浃背地处理着仿佛永远也切割不完、浸泡不尽、捶打不尽的暗赤金色“赤玉藤”原料。监工的老匠徒们嗓子早已吼得劈裂,却依旧不敢有丝毫松懈:
“用力捶!没吃饱饭吗?这纹路根本没捶打开!药力如何能渗透进去?!”
“这一捆颜色不对!色泽浅淡,药力未足!退回去!重新浸泡三时辰!”
“揉!手腕要用巧劲!要把它内在的韧劲全给我揉出来!别惜力!”
经过初步处理的藤材被仔细检查后,装入统一的藤筐,由专人核对数量,然后一筐筐地被送入把守极其森严的城主府地下秘库之中。秘库内光线刻意保持昏暗,空气流通不畅,弥漫着浓烈刺鼻的药味与藤材特有的清苦气息。库内被厚实的砖墙严格分隔成数个独立狭窄的小工作间,每个工作间内仅容两至三名工匠操作,异常安静,只有藤条在匠人指尖快速穿梭、摩擦、编织时发出的极细微的“沙沙”声,以及老匠头宋师傅那沙哑低沉、不时响起的简短指令,显得格外清晰。
“这里!松了一丝!拆掉!全部重编!”
“眼瞎了吗?这密度够防什么?至少要密到针尖难入、水泼不进!”
“这熏蒸的火候差了一分!时辰未够!药力未透!返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