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城主府门口那面巨大的青石告示墙前,此刻被围得水泄不通。几张刚刚贴出、墨迹还未干透的朱砂大红告示,在冬日略显苍白的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上面盖着醒目的黑石城城主府大印,引得人群议论纷纷,喧哗鼎沸。
一张告示字体遒劲,墨迹淋漓,内容更是惊人:
“黑石城主令:重金延揽天下巧匠!
凡技艺精湛者,无论木工、铁匠、织造、制陶、营造、皮匠、泥瓦、篾匠……但有一技之长,皆可来投!黑石城必以诚相待,按技定酬,优厚无匹!
技艺卓绝之大匠师,年俸银五十两起!良田十亩!屋舍三间!家小同享优抚!”
下面还分门别类,详细列出了不同工种、不同技艺等级的具体酬格细则,白纸黑字,看得人眼花缭乱,呼吸急促。
另一张告示语气则更为急迫:
“城主府急募令!
急需良工巧匠!尤擅藤器编织、竹篾制作、皮革鞣制、精通各类编织技法者!待遇从优,一经录用,即刻安家!
另,大量招募力工杂役,管吃管住,日结工钱十文!”
落款是城主府总管——老拐。
这两张告示如同在滚油里滴入了冷水,瞬间在整个黑石城炸开了锅!那些平日里只能在街角巷尾支个小摊,替人修补些破损的木器、打造些粗笨农具、勉强糊口度日的穷苦匠人,看着那“年俸五十两起”、“良田十亩”的字眼,眼睛都直了,简直不敢相信!一年五十两雪花银!还附带田地房屋?这待遇,怕是城里那些大商铺的掌柜也不过如此了吧?
而那些拖家带口、从南方各地逃难而来,原本在老家的大作坊里有着不错手艺,却因战乱灾荒而流离失所、一身技艺无处施展的匠户们,更是激动得浑身发抖,看到希望的他们,携老扶幼,拼命地朝着城主府门口涌去。即便没有特殊手艺,但有一身力气的汉子们也两眼放光,日结十文钱,还管吃管住?这可比在码头扛包、给人打短工强太多了!
老拐早有准备,立刻指挥人手在城主府门外空地上搭起了一长排临时的招工棚。柱子亲自带着一队盔明甲亮、神情肃穆的城卫军在周围维持秩序,防止拥挤踩踏。几十张长条案一字排开,七八个从学堂临时借调来的、识文断字的文书先生忙得满头大汗,笔走龙蛇。
“姓名?籍贯?原住何处?擅长何种手艺?有何凭据或作品?”文书们按照流程大声询问着。
“刘老根,原住城南柳树巷,会造水车,会制曲辕犁,家里还有半架没打完的犁样子……”
“王大锤,打铁打了二十多年啦!什么刀枪斧凿、锄头镰刀都能打!就是……就是逃难时,那套祖传的家伙什儿都没了……”
“民妇李氏,从南边‘锦绣坊’逃难来的,会织锦,也会裁衣绣花……”
“俺叫张石,没啥手艺,就有膀子力气,搬石头、和泥、砌墙都行!”
……
人群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蜿蜒曲折,热闹非凡,每个人的脸上都混合着期盼、紧张和一丝不安。老拐拄着他那根光亮的枣木拐杖,在招工棚里来回踱步巡视,遇到那些看起来手艺确实精湛、面相老实本分的,就亲自上前盘问几句,留下姓名住址,嘱咐他们回头到工坊详谈试工。
自然也少不了想浑水摸鱼、滥竽充数之辈,被眼光毒辣的老拐和几位特意请来坐镇把关的老匠师一眼识破,毫不留情地当场呵斥揭穿,轰出队伍之外。
“风哥儿,您看看,这是头三天报名登记的册子。”傍晚时分,老拐抱着一摞厚厚的名册,气喘吁吁却又难掩兴奋地找到凌风,“单是登记在册、自称有一技之长的匠人,就有三百一十九人!报名做力工杂役的,更是数不过来!这场面……真是老汉这辈子都没见过的热闹!”
“仔细筛选。逐一试用考核。手艺确实精湛可靠的,单独造册登记,给予优厚待遇。”凌风翻看着那厚厚的名册,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特别是铁匠、木工、泥瓦匠、陶工这几类,要作为重点考察对象。答应给出的待遇,一旦录用,必须即刻足额兑现,不得有误。”
“明白!风哥儿放心!规矩老汉懂!”老拐重重点头,只觉得肩上担子沉甸甸的,心里却像烧着一团火,充满了干劲儿。
诏令既出,应者云集。短短数日之内,黑石城的整体风貌竟为之一新。原本在街边巷尾零星散落、艰难谋生的匠人们,许多人都换上了城主府统一发放的靛蓝色粗布工服,胸前用青线绣着一个醒目的“匠”字徽记,走起路来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脸上带着光彩,朝着城内城外新规划出的不同作坊区汇聚而去。
藤甲工坊的规模在极短时间内扩大了一倍有余!城主府后院原本的空地被充分利用起来,架起了更多的药液浸泡大缸。几十口大缸日夜不停地蒸腾着散发着奇异辛香气的白色烟雾。上百名新招募来的妇人和小伙子,在老师傅的指挥下,汗流浃背地将一捆捆暗沉赤金色的“赤玉藤”进行切割、浸泡入缸、反复捶打、用力揉搓,使其软化并充分吸收药力。沉重的捶打声、号子声、以及监工老匠徒弟们此起彼伏的吆喝训斥声交织在一起,显得热火朝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