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青娘的商业智慧 > 第55章 双色茜草绽新颜,草木染坊育新人

中秋过后的青石村,褪去了夏日的燥热,多了几分清爽。村东头的育苗基地里,青娘和陈砚正蹲在新开辟的田垄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几株刚长出新叶的双色茜草。这是赵老园主送来的新婚礼物,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育,原本只有半尺高的幼苗,如今已长到一尺多高,叶片翠绿鲜亮,根部隐约能看到一半红一半粉的纹路,像被精心染过的丝线。

“你看,这根部的颜色比之前更明显了,再过两个月应该就能采收了。”青娘轻轻拨开根部的泥土,眼里满是期待,“到时候咱们试试用它染布,要是能染出渐变的红粉色,肯定能成为新的爆款。”

陈砚点点头,手里拿着小铲子,小心地给茜草松着土:“我昨天去山上看了,发现北边的山坡上有一片野生的紫茉莉,花期正好,咱们可以多采些花瓣,熬些染料存着,冬天染布的时候就能用了。”

两人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转头一看,是村里的年轻人阿牛和阿妹,手里提着两个竹篮,里面装满了刚采摘的野艾。“青娘姐,陈砚哥,我们采了些野艾,想跟你们学学怎么用野艾灰固色。”阿牛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之前看春桃姐染布,用野艾灰固色后,布又鲜亮又耐洗,我们也想学着染几块布,给家里人做衣裳。”

青娘笑着站起身:“好啊,正好今天要熬染料,你们跟我们一起去染坊,我教你们怎么处理野艾,怎么控制火候。”

阿牛和阿妹一听,高兴得跳了起来,连忙跟着青娘和陈砚往染坊走。路上,青娘想起最近有不少村民都来打听学染布的事,心里忽然有了个主意:“陈砚,咱们染坊现在生意越来越稳定,育苗基地也走上了正轨,不如开个草木染培训班,免费教村里的年轻人学手艺。这样不仅能帮大家多一条增收的路子,还能为染坊培养些新人,以后咱们拓展生意也有帮手。”

陈砚眼前一亮,立刻点头:“这个主意好!之前就有不少年轻人来问,只是咱们一直忙着培育双色茜草和打理府城的布庄,没来得及组织。现在正好,咱们可以把染坊西边的空屋收拾出来,作为培训的地方,再把《草木染工艺手册》作为教材,让大家系统地学习。”

回到染坊后,青娘第一时间去找老周,把开培训班的想法告诉了他。老周一听,连连赞同:“青娘掌柜,你这个想法太及时了!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在家种地,收入有限,要是能学会草木染手艺,不仅能在染坊做工,还能自己染布卖,日子肯定能越过越好。我这就去村里吆喝一声,看看有多少人愿意来学。”

老周的嗓门大,没一会儿就把消息传遍了全村。不到一个时辰,染坊的院子里就聚集了二十多个年轻人,有刚成年的姑娘小伙,也有已婚的妇人,大家都围着青娘,七嘴八舌地问着培训的时间和内容。

“大家别急,咱们的培训班从明天开始,每天上午教理论,下午实操,为期一个月。”青娘笑着说,“理论课主要讲草木的识别、采摘、储存和染料的熬煮配方,我会结合《草木染工艺手册》,把重点内容都讲清楚;实操课就从最基础的浸布、染色开始,一步步教大家,直到大家能独立染出合格的布。”

人群里的春桃举手说道:“青娘姐,我之前学过一些染布的基础,能不能当你的帮手,帮着教大家实操啊?”

青娘点点头:“当然可以!你现在的染布技术已经很熟练了,有你帮忙,我也能轻松些。”

第二天一早,培训班正式开课。染坊西边的空屋被收拾得干干净净,墙上挂着《草木染工艺手册》里的插图,有草木的形态图、染布工具图,还有染色步骤图;屋里摆着几张长桌,桌上放着各种草木样本、染料和白布,供学员们观察和练习。

青娘站在屋前,手里拿着一株蓝草,开始讲第一节课:“今天咱们先认识常用的染布草木,这是蓝草,它的叶子可以熬煮蓝色染料,最佳采摘时间是夏至前后,这时候的叶子最肥厚,染料含量最高;这是茜草,根可以染红色,要在霜降后采收,因为经过霜打,根部的颜色更浓郁……”

学员们都听得很认真,有的拿出纸笔记录,有的则凑上前仔细观察草木的形态,不时提出问题:“青娘姐,怎么区分蓝草和其他类似的草啊?万一采错了怎么办?”

青娘笑着说:“这个问题问得好!蓝草的叶子边缘有锯齿,摸起来有些粗糙,而且折断后会流出淡绿色的汁液,有一股淡淡的草香。下次咱们去山上采摘,我会教大家现场辨认,保证大家都能采到正确的草木。”

下午的实操课,青娘带着学员们来到染坊的院子里,教大家处理野艾。“野艾要先晒干,然后放在干净的陶盆里烧成灰,烧的时候要用文火,避免烧过头,影响灰的质量。”青娘一边演示,一边讲解,“烧好的灰要用细纱布过滤三遍,去除杂质,这样煮出来的固色水才干净,染布的时候才不会出现斑点。”

学员们分成几组,轮流动手操作。阿牛第一次烧野艾,不小心把火弄大了,野艾灰有些发黑,他着急地说:“青娘姐,这灰烧黑了,还能用吗?”

青娘走过去,拿起一点灰闻了闻:“没事,只是表面有点焦,里面还是好的。你把表面的焦灰筛掉,剩下的还能用来煮固色水。刚开始学,难免会出错,多练几次就熟练了。”

在青娘的耐心指导下,学员们渐渐掌握了处理草木的技巧。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又学习了染料的熬煮——怎么控制火候,怎么调节染料的浓度,怎么根据天气调整配方;还学习了浸布和染色——白布要先用淘米水浸泡半天去浆,染色时要每隔一刻钟搅拌一次,确保颜色均匀。

半个月后,学员们已经能独立染出简单的蓝色和绿色布了。这天,青娘决定让大家尝试染更复杂的拼色布。“拼色布就是把布分成几块,分别染不同的颜色,然后拼接在一起。”青娘拿着一块自己染的拼色布,给大家展示,“比如这块布,左边染蓝色,右边染绿色,中间用黄色过渡,看起来就像山水画一样,很有特色。”

学员们都跃跃欲试,纷纷拿起白布,按照青娘教的方法,开始尝试染拼色布。阿妹学得很快,她把白布折成扇形,一半浸在蓝色染料里,一半浸在黄色染料里,染出来的布呈现出渐变的蓝黄色,像夕阳下的大海,格外好看。“青娘姐,你看我染的布!”阿妹兴奋地拿着布跑过来,眼里满是成就感。

青娘看着布,满意地说:“阿妹,你学得真快!这布染得很好,颜色均匀,过渡自然,以后可以尝试染更复杂的图案。”

就在大家忙着染布的时候,陈砚从府城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封书信:“青娘,府城的王通判来信了,说下个月府城要举办‘农桑产品交易会’,邀请咱们染坊参加,还说要把咱们的草木染布推荐给其他府城的官员,让更多人知道咱们的手艺。”

青娘接过书信,心里满是欢喜:“太好了!这是一个把草木染推向更大舞台的好机会。咱们可以带着新染的拼色布和即将采收的双色茜草染布去参加,肯定能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接下来的日子,青娘和陈砚一边忙着指导培训班的学员,一边准备参加农桑产品交易会的样品。学员们也很懂事,主动承担了染坊的一些日常工作,让青娘和陈砚能有更多时间准备样品。

一个月后,培训班顺利结业。二十多个学员都能独立染出多种颜色的布,其中有十个学员表现突出,青娘把他们留在了染坊工作,负责染色和刺绣;其他学员则回到了家里,有的自己染布卖给村民,有的则和染坊签订了合作协议,负责采摘草木和供应原料。

结业当天,学员们都拿着自己染的布,来到染坊向青娘和陈砚道谢。阿牛拿着一块染好的蓝布,激动地说:“青娘姐,陈砚哥,谢谢你们教我染布手艺。现在我每个月能染十几匹布,卖给村里的乡亲,比之前种地多挣不少钱,家里的日子也好多了。”

青娘笑着说:“不用谢,这是你们自己努力的结果。以后要是遇到什么问题,随时来染坊找我们,我们一定尽力帮忙。”

送走学员后,青娘和陈砚开始打包参加农桑产品交易会的样品。他们挑选了最好的蓝布、绿布、红布、黄布、紫布,还有新染的拼色布和即将完成的双色茜草染布,整整装了三大车。

出发前的晚上,青娘和陈砚坐在染坊的院子里,看着满天的星星,心里满是期待。“这次去府城,咱们一定要好好展示青石村的草木染手艺,让更多人知道咱们的布,喜欢咱们的布。”青娘说。

陈砚握住青娘的手,温柔地说:“一定会的。咱们的草木染手艺好,布的质量也好,还有这么多乡亲的支持,肯定能在交易会上取得好成绩。以后咱们还要把草木染卖到更远的地方,让全国的人都知道青石村的草木染。”

青娘靠在陈砚的肩上,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会遇到新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她和陈砚携手并肩,和乡亲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难,让青石村的草木染这门古老的手艺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一段永远流传的佳话。

第二天一早,青娘和陈砚带着样品,踏上了去府城的路。马车缓缓驶出青石村,身后是乡亲们的祝福声,前方是充满希望的未来。青娘看着窗外的风景,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让青石村的草木染,在更大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