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 > 第36章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 第36章

作者:敲敲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4:07:50

面上却展露温润笑意,朝何进彬彬有礼地颔首致意。

无视何进铁青的面色,刘凤转身与清流官员们谈笑风生。何进瞪着他那副倨傲模样,咬得后槽牙咯吱作响却无可奈何——骠骑大将军仅次大将军之位,冠军侯爵更压他的慎侯一头。论朝班站位,刘凤完全有资格立于最前序列。

\"百官入殿!\"黄门侍者尖细的嗓音划破晨光。

文武百官迅速列队,鱼贯踏入崇德殿。

不多时,呵欠连天的刘宏在宫娥宦侍簇拥下踱上玉阶,懒洋洋陷进龙椅。张让阴鸷的目光扫过殿下众臣,扯着嗓子喊:\"百官见礼!\"

\"臣等叩见陛下!\"满朝朱紫齐刷刷跪伏。

\"嗯...平身。\"龙椅上传来慵懒的抬手。

\"谢陛下!\"百官持笏起身,殿中响起整肃的玉佩叮当声。

文武百官列队站定后,张让那尖细刺耳的声音再次响起:\"有本上奏,无本退朝!\"

刘凤手持玉笏大步出列,朗声道:\"臣有本奏。\"

汉灵帝刘宏见是刘凤,脸上顿时堆满笑意:\"这不是骠骑大将军吗?爱卿这么快就凯旋还朝了,怎么不在府中多休沐几日?\"

刘凤神色肃穆,双手捧着玉笏郑重回禀:\"军国大事,不敢耽搁。臣奉命征讨黄巾逆贼,现已大功告成。特返洛阳复命,并将缴获的部分战利品献与陛下过目。\"

说着从怀中取出一份礼单双手奉上。

张让很有眼色地走下丹墀,接过礼单呈给皇帝。这些贡品都是从剿灭黄巾军所得的战利品中精挑细选出来的。虽然这些进献的珍宝还不到缴获总数的四分之一,但已是一笔惊人的财富。

想必这位贪财的天子,定会龙颜大悦。

刘宏懒洋洋地斜倚在龙椅上,随手翻开礼单,顿时瞪大双眼,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使劲揉了揉眼睑,再次细看——没看错!这份礼单上的财物总值,竟抵得上朝廷两年的岁入!

将礼单放在御案上时,刘宏脸上的喜色怎么也藏不住:\"骠骑大将军真不愧是我大汉的栋梁之材!每次都让朕眼前一亮。好,甚好,好极了!\"

要知道近来朝廷为平定叛乱,不仅国库消耗巨大,连他的私帑也贴补了不少。虽说皇甫嵩等将领也曾进献过战利品,但不过是九牛一毛,反不如刘凤购买黄巾俘虏时上缴的银钱多。

刘宏近来为银钱之事忧心忡忡,连三餐都食不知味。若国库空虚,又得动用他的私库来填补亏空。

这令一向吝啬的刘宏心痛不已,但为稳固江山,他不得不掏钱平定叛乱。

如今刘凤献上战利品,总算让国库充裕了些,不必再从私库支取银两。

端坐于龙椅之上的刘宏龙颜大悦,爽快许诺道:“骠骑大将军平定百万黄巾之乱,立下赫赫战功,说吧,想要什么赏赐?朕都准了。”

刘凤神色肃然,手持玉板恭敬答道:“回陛下,臣子为君分忧乃本分,臣不敢奢求赏赐。况且臣乃宗室子弟,保我大汉江山乃分内之事,岂敢邀功?”

刘宏闻言,满意地点头微笑,心中暗赞:“这才是臣子该有的态度,若换作旁人,只怕早趾高气扬了。”

他拿起御案上的奏折说道:“好!皇叔刘焉提议恢复州牧制,并推举你任幽州牧。朕便加封你为幽州牧。”

“臣叩谢陛下隆恩!”刘凤躬身拜谢。

外戚集团以何进为首的官员们闻言,当即想要出列反对。

然而未等他们开口,刘宏又含笑说道:“且慢谢恩,朕的封赏还未完。”

“先前朕有令,凡斩杀黄巾三大贼首者,可封万户侯。你已是冠军侯,食邑数万户,按理爵位已至巅峰。但此规仅限外姓,你乃宗室,不在此限。”

【御赐燕王诏】

殿中铜兽吐息凝滞间,刘宏挥袖掷出玉罄清响:\"爱卿战功足可裂土称王。今复尔祖燕王爵,赐蓟、昌平、广阳、军都、安次五县为封邑,四万五千户垂拱治之。\"鎏金诏书映着二十八万黎庶之名,广阳郡建制朱批勾销,燕国疆界自墨痕中新生。

阶下刘凤玄甲未卸,幽州牧印绶已缠上骠骑将军绶带。三列爵秩加身,大将军何进冠冕顿失七分颜色。刘宏负手瞰着这枚孤零零的棋子——既要他铭记皇恩浩荡,又亲手将外戚世家的刀斧悬于其项上。

\"燕王不谢恩?\" ** 含笑的诘问惊醒殿内熏香。那些清流御史的奏本想必已在途中,外戚 ** 谗言早该塞满了尚书台的箧笥。刘宏要的就是这般局面:让这柄锋利的剑既斩得了敌寇,又永远挣脱不出剑鞘的束缚。

刘凤指尖擦过诏书犀角轴,冰凉触感激得他暗笑。这份\"厚赐\"分明是淬毒的枷锁——叫他以藩王之尊去做新君的绊马索,以冠军侯威名为幼主铺就龙阶。崇德殿九重穹顶压下时,他忽然看清了刘宏龙袍下藏着的棋枰:二十八万百姓是饵,四万五千户封邑为笼。

那些外戚与世家官员必将更加忌惮我,连清流派官员也可能逐渐疏远。届时朝中恐无同盟,唯有追随天子。

但刘凤毫不忧虑。刘宏虽擅权术,却不知历史走向。按他计划,我或许会走上预定之路,然而四年后天下便将大乱。

中平六年(189年),刘宏将英年早逝,届时朝堂大乱,新皇被权臣掌控,谁还会在意我?待董卓乱政,反而会有许多人看重我的势力与声望来投。

想到此,刘凤撩袍跪地,郑重叩首高呼:\"臣刘凤谢陛下隆恩!臣誓死效忠陛下,效忠大汉!\"

外戚与世家官员皆惊恐地望着高台上的刘宏,难以置信方才所闻。外戚首领大将军何进怒容满面,他本就对刘凤获幽州牧一职不满,如今竟恢复其祖上藩王荣耀。

这分明针对外戚集团。若让刘凤为首的皇室集团站稳脚跟,外戚将无立足之地,皇长子能否继位都成问题。想到这些,何进按捺不住,持玉板上前反对:\"陛下,万万不可!\"

御座上的刘宏转头盯着何进肥胖的面容,厌恶道:\"大将军对朕的封赏有异议?\"

何进迎着皇帝刘宏锐利的目光,手执玉笏进言道:\"微臣确有不同看法。刘凤年仅十七,如何担得起幽州牧重任?

那幽州十一郡九十县,关系着四十三万户、两百五十余万百姓的生计。一个未及弱冠的少年,真能治理妥当吗?

再说他不过 ** 了小股黄巾军,立了些许战功,怎能就此恢复祖上藩王爵位?

陛下明鉴,我朝已多年未封王爵。他刘凤凭什么获此殊荣?\"

何进面容扭曲,眼中满是妒火,连基本礼数都不顾,直呼其名地数落着刘凤的功绩。

刘宏闻言大怒,重重拍在龙椅扶手上:\"朕认为封赏毫无不妥!

古有甘罗十二岁拜相,今有刘凤十七岁大破鲜卑乌桓联军,更率军平定百万黄巾之乱。难道这些赫赫战功还换不来一州之牧?

他十五岁创办锦绣山庄,收容流民,垦荒建坊,将小小山庄发展为数十万人的城池。这般文武兼备的栋梁之才,如何当不得州牧?

至于封王之事更是理所应当。高祖曾立誓'非刘不王,非功不侯'。刘凤本就是光武帝嫡脉,乃东海恭王刘强之后,恢复先祖王爵有何不可?\"

见何进仍欲争辩,刘宏怒拍御案:\"住口!此事朕意已决,退朝!\"

张让尖声唱喏:\"百官退朝——\"

满朝文武伏地跪拜:\"恭送陛下!\"

刘宏猛地站起,目光扫过殿内群臣,最终落在刘凤身上,脸上浮现出温和笑意:\"燕王随朕来。\"

话音未落,他已甩动冕服宽袖,拖着臃肿身躯,领着宫人向内宫行去。

\"臣遵旨。\"刘凤手持玉笏恭敬行礼,随即快步跟上天子仪仗。

崇德殿中,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外戚官员面色阴沉如墨,似有丧子之痛,旁人皆不敢近前搭话。清流官员则三三两两低声议论,皆欲回府详议对策。天子厚赐远超众人预料,若不及时商讨,实在不知该如何应对这位新晋藩王。

清流原本欲借刘凤制衡外戚,如今却发现此人已渐脱掌控,局势发展大出所料。

北宫芳林园内,君臣二人对坐凉亭。刘宏斜倚御座,举杯畅饮,笑问:\"子度可满意朕的封赏?你这般年轻便恢复祖上王爵,也算光耀门楣了。\"

刘凤作惶恐状:\"臣资质浅薄,恐难当大任,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刘宏不以为意:\"过谦便是虚伪。谁人生来就会?你从前不曾领兵,不也成了当世名将?治理州郡,朕相信你同样能胜任,必能使幽州日益兴盛。\"

刘宏挥手示意张让等人退下,待旁人离开后,他放下酒杯,神色凝重地对燕王说道:\"子度,朕近日忧心忡忡。如今膝下仅有两子,将来必有一人继承大统。只是长子刘辩生性怯懦,难当治国重任。若由他继位,恐怕会损我大汉威仪。\"

\"更令朕忧虑的是,何进作为国舅执掌兵权。一旦朕百年之后,这四百年的江山社稷恐将落入外戚之手。子度可忍见我刘氏江山易主?\"

皇帝轻抚酒杯,继续道:\"昔日黄巾之乱席卷八州,朕不得已才委任何进兵权。如今他权倾朝野,朕不得不防。这正是朕执意封你为王,委以州牧之职的缘由。\"

\"其一,子度战功赫赫,足堪此任;其二,朕望你能制衡何进,保我刘氏江山不失。盼你将来尽心辅佐协儿,助其成为明君。\"

刘凤当即郑重承诺:\"臣必谨记陛下嘱托,尽心辅佐协殿下。\"虽然他心中对此有所保留,但表面仍做出一副忠心耿耿之态。他暗自思忖,方才只说\"帮助\",可未承诺要将刘协培养成明君。

刘协今后终将成为一位悲凉凄苦的 ** ,而他自己也渴望有朝一日能在洛阳皇城的崇德殿内,登上高台端坐于龙椅之上。他又怎会真心实意地辅佐那个乳臭未干的小儿?

刘宏满意地颔首笑道:\"子度,有你这番保证,朕便心安了。你向来不曾让朕失望!\"

\"子度啊,你往后不仅要妥善治理幽州全境,更需勤加操练军马。你麾下虽号称天下第一的黄金火骑兵,你本人亦是当世顶尖名将,但兵力终究过于单薄。\"

\"须知何进身为当朝大将军,执掌着全国近三十万常备军。相较之下,你幽州边防军一万七千,加上黄金火骑兵四万,统共不过五万七千兵马。\"

\"回幽州后定要大肆扩军,严格操练士卒。唯有如此,才能令何进有所忌惮,使外戚集团不敢在朝堂上肆意妄为。\"

刘宏故作慷慨道:\"朕再加一道恩典——免除幽州未来五年的赋税。\"实则幽州岁入本就微薄,免与不免对坐拥四海的天子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

听闻准予扩军又免赋税,刘凤心中暗喜:\"既有天子撑腰,便可光明正大招兵买马,网罗天下文武英才。届时朝中那些老家伙也无话可说,毕竟我乃奉旨练兵。\"

\"待刘宏驾崩,董卓乱政十八路诸侯讨伐时,我麾下雄师顷刻间便能平定黄河以北的幽、冀、并三州。\"

刘凤仍作忠臣状,恭敬抱拳道:\"臣定谨遵圣谕,回幽州后即刻募兵练兵,绝不辜负陛下厚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