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 > 第35章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 第35章

作者:敲敲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4:07:50

郡守府正厅内,褚飞燕已领着黄巾残部诸将等候多时。刘备独自迈入厅堂,典韦率亲卫严密布防,犀利的目光扫视着每个角落。

刘凤端正地坐在厅堂 ** 的高位上,单手支着下巴审视着下方归降的黄巾将领们。\"你们能及时开城投降,避免了城中百姓遭受兵祸,这很好。\"

他目光如炬地继续说道:\"若你们诚心归顺,本侯愿给你们戴罪立功的机会。\"

杜远作为黄巾军暂时的统领,领着众将恭敬地跪拜行礼:\"我等愿追随侯爷帐下,恳请侯爷收留。\"

刘凤威严地点点头:\"准了。都起来吧,各自报上姓名。\"

\"谢主公!\"黄巾将领们齐声应道,纷纷抱拳致谢。

杜远率先上前一步:\"末将原为黄巾军渠帅杜远。\"

周仓紧接着上前躬身:\"末将原是黄巾军渠帅周仓。\"

廖化随后出列:\"末将原任黄巾军小方渠帅廖化。\"

裴元绍也跟着行礼:\"末将原为黄巾军小方渠帅裴元绍。\"

\"......\"

刘凤专注地听完所有将领的自我介绍。

这些降将中,最让他留意的就是最先出列的四位。

杜远算是黄巾军中能领兵的三流将领。

周仓乃黄巾军猛将,史载其追随关羽数十载,忠心可鉴,武艺堪与庞德交锋数十回合而不败。

廖化同样是黄巾军猛将,统兵作战与个人武艺都属二流,后来成为蜀汉重要将领。

裴元绍是黄巾新秀,史料记载不多,只知后来被赵云一枪毙命。

刘凤环视众人,手指轻叩案几:\"你们暂且协助整顿黄巾降卒。具体职务安排,待回锦绣山庄后再作计较。\"

众人齐声应道:\"属下遵命!\"杜远、周仓、廖化、裴元绍等将领纷纷抱拳行礼。

\"你们先去协助处理事务。\"刘凤稳坐主位,向众人挥手示意。

\"遵命!\"几位将领随即退出郡守府,前往安置黄巾降卒。

待众人离去,褚飞燕上前禀报:\"主公,此次在广宗城收获颇丰,缴获无数珍宝财物......\"

\"知道了,你先去忙吧。\"刘凤点头示意。

大厅内只剩刘凤一人,他轻叩桌案,思索着后续计划:

刘凤揉了揉太阳穴:\"黄巾之乱已平,我也该前往洛阳受封了。若能出任幽州牧,多年谋划便可实现。\"

他坐镇广宗,派遣关羽、张飞等将领押送战俘物资返回山庄,只留典韦率亲卫保护。同时命人快马向洛阳报捷,静候朝廷诏令。

广宗城头,刘凤的五万北军驻守已逾半月,忽得皇甫嵩与朱儁联兵横扫南阳、汝南、陈国黄巾残部,正凯旋回朝的战报。

同日,洛阳钦差将至的密信亦送至案前。

此前关羽、张飞、赵云并褚飞燕四人,已押解数十万黄巾降卒及钱粮辎重悄然返回锦绣山庄,暂作安置。

幽州刺史刘焉见侄儿战功彪炳,又窥得经略幽州之志,特遣心腹密送手书至广宗。信中直言已奏请朝廷复行州牧制,荐自身为益州牧,更力推刘凤任幽州牧。末尾再三叮嘱:速结朝中人脉,务使此事落定。

\"好个叔父...\"刘凤抖开信笺望向阴沉天际,忽而冷笑:\"这世道,果真要大乱了。\"

州牧制明为防民变,实乃割据之始。昔年刺史仅司监察郡守之职,与太守品阶相仿;而今州牧却掌一州生杀大权,军政尽握。此法虽压住黄巾烽火,却令洛阳皇权崩解,诸侯坐大——刘焉这老狐狸,何曾是为朝廷谋?分明要借机裂土称雄!

刘焉起初上书请求担任交州牧,企图借此远离中原纷争。然而侍中董扶向他透露益州蕴含 ** 之气,促使他转而谋求益州牧之位。

据史料记载,刘焉在完全掌控益州后,借汉中五斗米道叛乱为由,切断了益州与 ** 朝廷的全部联系,拒绝缴纳赋税,在蜀地建立 ** 王国。

关于刘焉竭力推举侄儿刘凤出任幽州牧的动机,可归纳为三大关键因素:

首要因素在于刘凤的军功——他率部平定黄巾 ** ,阵斩三位黄巾首领,战功足以胜任州牧之职。其次,灵帝刘宏对刘凤的宠信朝野皆知,配合平叛战功,必将获得显赫封赏。最后,此举能巩固叔侄私谊,暗中形成政治联盟。

即便抛开亲缘关系,单从利益考量,推举刘凤对刘焉也大有裨益。刘凤早已洞悉叔父的盘算,这些年刻意交好,正是为了换取幽州牧的举荐。如今计划即将实现,多年布局将带来最丰厚的回报——整个幽州都将成为他的势力范围。

三日后,宣旨宦官抵达广宗城,诏令冠军侯入京述职。刘凤当即整军启程,率五万北军疾行五日,顺利完成四百余公里的行军返回洛阳。按照规制,朝廷直属部队由大将军何进派人接管军营。交卸兵权后,刘凤仅率典韦及数百亲卫回到骠骑将军府,养精蓄锐准备次日朝会。

暮色四合时,刘凤正卧榻休憩,突被岳丈蔡邕唤至府中。原来蔡邕设下盛宴,广邀清流同僚共贺战功。

这些清流官员此番赴宴另有用意——他们想借此试探刘凤立场是否依旧。倒非他们多疑,实在是刘凤此番建功太过煊赫。黄巾三魁首张角兄弟皆丧其手,此等殊勋足以位列朝堂中枢。

宴席间,刘凤敏锐察觉众人心思,当即表明与清流同进退之志。见他态度鲜明,在座官员顿觉心安。

宴毕归府,刘凤略作梳洗,便命典韦携宝箱夜访张让。见到满箱珠光宝气,这位中常侍当即拍胸担保幽州牧之职非冠军侯莫属。

诸事已毕,刘凤终于得以宽衣就寝。数月征战劳顿,此刻功名将成,自是酣然入梦。

翌日朝堂却因封赏之事喧嚷不休——皆因这位冠军侯的赫赫战功,竟使其余平叛将士黯然失色。

朝廷曾颁布诏令:凡诛杀黄巾军三大首领之一者封侯,诛杀二者封千户侯,全歼三贼首者封万户侯。此等厚赏本为激励将士奋勇杀敌,未料竟真有人达成这看似不可能的壮举——冠军侯刘凤不仅亲手完成\"三贼连斩\",更亲率黄金火骑兵横扫幽、青、豫、冀四州黄巾之乱。

如此不世战功,理当重赏。然刘凤现已位居冠军侯(食邑三万户)、骠骑大将军(秩四千二百石),官爵已至人臣极致。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与世家官员联手反对再加封赏——这个年仅十七八岁的少年将军,不仅威胁到何进新晋大将军的权位,其日益显赫的皇室派系领袖之势,更令各方势力忌惮。

何进身兼外戚首领与皇长子舅父双重身份,决不容许皇室势力威胁嫡系继承;世家集团则严防权柄旁落。有趣的是,平日针锋相对的清流派与宦官集团,此番却罕见联合力主封赏——天子刘宏如此厚待刘凤,实则为幼子刘协铺路罢了。

清流官员们毫无争议地将刘凤视作自己人,尤其是与蔡邕之女联姻后,双方纽带更为牢固。此时清流 ** 正需推举能与外戚抗衡之人,而暗藏皇室背景的刘凤恰是最佳人选。

宦官集团对刘凤的鼎力支持源于双方利益共生——源源不断的财帛进贡,加之擢升其官爵亦能壮大阉党势力。当下朝堂内外戚与宦官两派剑拔弩张,何进率外戚集团力推皇长子入主东宫,此举将终结宦官们的荣华富贵。以十常侍为首的宦官们急需培植抗衡力量,遏制外戚独揽朝纲之势。

天子刘宏欲厚赏刘凤,既出于商贾重诺的本性——既承诺诛杀黄巾首领者当赏,便须履约;更因长期积压的对外戚的不满。黄巾乱起时不得已委任何进总揽 ** ,却致兵权尽归外戚,使其势力恶性膨胀。幼年见证外戚专权的刘宏,决意避免子嗣重蹈覆辙,亟需培养制衡力量。

此刻战绩彪炳的刘凤堪称天选之人:宗室出身注定其忠诚不二,从未与外戚勾结的履历更显清白。加之何进屡屡针对刘凤,双方嫌隙已深。刘宏笃信以真心换忠心,故对刘凤格外优渥。

然具体封赏方案,各方势力仍在角力之中。

朝中各派势力对刘凤的任用问题意见不一,暗流涌动。

外戚集团以何进为首,他们意图将刘凤排除在朝政之外,只愿授予其边疆郡守之职便算褒奖功勋。

清流派官员在蔡邕带领下,则主张召刘凤入朝参政。他们欲借刘凤之力制衡日渐跋扈的外戚势力,盘算着既能压制对手又能壮大己方阵营。

然而这些清流士人同样各怀心思——他们看中刘凤虽年轻有为却根基尚浅,盘算着若其入朝必会依附于清流 ** 。如此既能掌控这位新贵,又能间接影响皇室决策。

以十常侍为首的宦官集团也希望刘凤入朝,想借此分担来自外戚和世家大族的压力。但在收到刘凤厚礼并听闻其镇守幽州的诸多益处后,他们转而全力支持刘凤出任幽州牧。加之刘焉亲笔举荐信加持,宦官集团对此事更是信心倍增。

天子刘宏原本属意召刘凤入朝,却在张让等人一番巧言剖析后改变了主意。宦官们提出的幽州战略确实颇具说服力:既可震慑何进一派,又能为皇室行动提供支持。

骠骑将军府书房内,刘凤听完隐卫汇报的朝堂动向,陷入长久沉思。他挥手屏退属下后,独自思量着这场围绕自己封赏的明争暗斗。即便身为穿越者,面对如此复杂的政治角力,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把朝堂斗争想得过于简单了。

刘凤自嘲地低笑一声:\"看来我最近太过显眼了。\"他整了整朝服,向府门走去。

典韦早已带着十余名亲卫在马车旁等候,见刘凤出来立即行礼:\"主公!\"

\"走吧。\"刘凤钻进马车吩咐道。典韦扬鞭催马,车轮缓缓转动。

承天门外,文武百官已聚集了上百人。刘凤快步上前,与清流派官员寒暄起来。

荀爽捋着花白胡须,连连称赞刘凤少年英才、国之栋梁。正当刘凤与王允互相恭维时,忽然察觉一道充满恨意的目光。

回头望去,只见百官前列站着个魁梧的胖男人,正恶狠狠地瞪着他。刘凤正疑惑此人身份,蔡邕轻声提醒:\"子度,此人便是大将军何进,外戚集团首领,何皇后兄长,皇长子的亲舅舅。\"

\"听说外戚集团一直想压制你的战功,你要多加小心。\"

\"什么?\"刘凤难以置信,\"这胖子一身肥肉,凭什么当大将军?他立过什么大功?\"

蔡邕面露尴尬,迟疑片刻才解释道:\"子度,自武帝时起,大将军一职向来由外戚担任,这...你懂的。\"

蔡邕言语隐晦,刘凤却心领神会。岳父话中之意再明白不过——大将军之位无需军功赫赫,只要身为皇后或皇嫡长子的亲舅,便可身居此职。

刘凤低声暗骂:\"老祖宗定的破规矩!\"

\"子度!慎言!\"蔡邕急忙制止女婿,目光警觉地扫向四周同僚。

\"嘿嘿!\"刘凤立刻换上懵懂神情,摸着后脑勺憨笑。

他斜睨着挺着将军肚的何进,腹诽道:\"区区屠户出身,也配与本侯较量?看似精明,实则蠢如彘首,日后必被世家门阀玩弄于股掌之间。待陛下驾崩,你这般风光也不过弹指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