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六零年代之狩猎传奇 > 第809章 陶土恒温储菜架与雪夜提水灯

霜晨的阳光洒在村落的积雪上,折射出冷冽的光。阿图抱着刚烤好的果干麦饼,沿着雪路往村民的茅草屋走,鞋底踩过结霜的地面,发出“咯吱”的脆响。路边的茅草屋顶挂着长长的冰棱,阳光照在上面,像一串串透明的水晶;几间茅草屋的烟囱里冒出淡淡的炊烟,烟柱在冷空气中直直地往上飘,很快消散在蓝天里。

村口的石砌地窖旁,几个村民正围着一堆冻坏的卷心菜叹气——地窖里的温度太低,存的蔬菜大半都冻得发脆,一碰就碎;旁边的泥地上,老妇正用粗布裹着冻硬的胡萝卜,试图往陶灶边挪,布上的霜粒融化后,在地上拖出一道湿痕。

教堂的石墙下,教士正领着两个孩子清扫台阶上的积雪,石墙上模糊的圣像浮雕覆着一层薄霜,穿粗布长袍的他看到阿图,停下手里的扫帚招手:“今早村民来教堂求助,地窖里的蔬菜全冻坏了,冬天本就没多少新鲜菜;夜里去水井提水太黑,好几户村民摔了跤;还有,家里的油灯太费油,灌一次油只够烧半个时辰,晚上做活都看不清——他们说愿意用腌野兔、一坛麦酒换能存菜、照明、方便提水的工具,还说地窖里有冻浆果,能烤饼吃;孩子们说想帮着提水,可夜里太黑,不敢出门。”

阿图把麦饼分给孩子们,转身往磨坊走,刚到门口就遇上扛着柴薪回来的陈沐阳。雅兰正蹲在陶灶旁揉面,面团里掺了教士给的蜜渍果干,香气飘满了磨坊:“村民的难题得赶紧解决,蔬菜冻坏了冬天没菜吃,夜里提水摔跤太危险,油灯费油也是笔负担。咱们做个恒温储菜架,借陶灶余温存菜;做个雪夜提水灯,既能照明又能防摔;再做个节油灯芯,省着用油——咱们的腌鹿肉快吃完了,换了腌野兔,刚好能煮野兔浆果粥。”

陈沐阳把柴薪堆在墙角,拍掉身上的雪沫:“储菜架得分层,能多放些蔬菜;提水灯要防风,雪夜里不会被吹灭;油灯芯用细藤编织,吸油慢就省油。林里的雪洞被新雪埋了,捕猎炉没抓到野兔,换村民的腌野兔正好补补;中世纪的村民冬天存菜全靠地窖,天一冷就没用,咱们的储菜架刚好能帮他们。”

奇伯坐在磨石旁,手里正用陶土捏着一个小罐坯,陶土在他掌心渐渐成型:“先做三件事:陶土恒温储菜架、防风式雪夜提水灯、细藤节油灯芯。储菜架存鲜菜,提水灯保夜行安全,灯芯省灯油;上午做好这三样,下午帮村民装储菜架、送提水灯,傍晚煮野兔、烤浆果麦饼,赶在夜里降温前把事做完,别让村民冻着也别饿着。”

族人们没敢耽误,立刻在磨坊旁的霜地上分工,霜粒落在他们的袖口,很快化成了水痕,却没人停下手里的活——

奇伯和塔卡先动手做“陶土恒温储菜架”。他们用硬木做了个四尺高、两尺宽的框架,框架分成四层,每层间距一尺;每层都铺一块陶土板,陶土板中间钻满半寸大的孔(透气,防止蔬菜闷坏);框架的外侧,贴一层厚陶土板,陶土板与框架之间留两寸宽的夹层,夹层里填进干燥的麦秆碎(保温);框架的一侧钻一个小孔,插进一根陶管,陶管另一端通进陶灶的余温区(借灶膛余热,让架内保持适宜温度);每层陶土板的边缘都捏出半寸高的边(防止蔬菜滑落);最后在框架的外侧缠一层粗藤(增强稳固性,搬移时不晃)。

储菜架做好后,雅兰把村民冻硬的卷心菜、胡萝卜摆在每层陶土板上——一个时辰后,蔬菜渐渐软化,叶子恢复了翠绿,再也不会一碰就碎。围在旁的老妇捧着胡萝卜笑:“这架子太好用了!我这就去拿腌野兔和冻浆果,再给你们添半袋黑麦粉!晚上我让婆娘煮野兔粥,给你们送一大碗!”

陈沐阳和雅兰则做“防风式雪夜提水灯”。他们找了个一尺高的陶瓮,瓮口做外翻的边,瓮底钻一个小孔(穿灯芯用);瓮的外侧,贴一层薄铁皮,铁皮上钻三个斜向的小孔(透气,让灯芯能燃烧);瓮口盖一块圆形的木盖,木盖中间钻一个小孔,插一根两尺长的木柄(提灯时能握住,不烫手);木盖的内侧缝一层软绒毛(防风,不让火苗被吹灭);瓮的内部装一个陶制的小油碗(盛灯油),油碗里插一根粗灯芯(用棉线和细藤编织,吸油均匀);最后在木柄的握处缠一层浸过树胶的软布(防滑防冻,夜里提灯不滑手)。

提水灯做好时,日头刚过教堂的尖顶。陈沐阳往油碗里灌了些灯油,点燃灯芯,盖上木盖——火苗在陶瓮里稳稳燃烧,风吹过来也没晃动,光线透过铁皮的小孔照出来,刚好能照亮脚下的路。一个村民提着灯往水井走,回来时笑着说:“夜里提水再也不怕黑了!这灯还防风,雪再大也不怕灭!”

雅兰则趁着他们做储菜架和提水灯的功夫,做“细藤节油灯芯”。她从林里砍来柔韧的细藤,劈成细丝,和棉线按3:1的比例编织成粗灯芯;编织时每隔半寸就打一个小结(减缓吸油速度,节省灯油);灯芯的顶端削成尖形(容易点燃);最后把灯芯泡在融化的猪油里(猪油能让灯芯燃烧更久,还能防燃尽太快)。

节油灯芯做好后,雅兰把它插进村民的油灯里——灌一次油,之前只能烧半个时辰,现在能烧一个时辰,油消耗慢了一半。村民们都围过来要学,雅兰耐心地教他们编藤丝,孩子们也凑过来帮忙,小手冻得通红,却学得认真。

下午的日头偏西时,众人的身影在村落里忙碌:奇伯和塔卡扛着储菜架,帮三户村民装在了地窖旁,换回来半只腌野兔、一筐冻浆果,还有村民额外送的一把干百里香;阿图和陈沐阳则提着雪夜提水灯,教村民怎么用,还帮几户老人夜里提了水,村民们又送了些麦种和干薄荷;雅兰留在磨坊,用新换的冻浆果和黑麦粉,烤了一炉浆果麦饼,饼里加了蜜渍果干,甜中带香。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给雪地镀上一层暖黄。磨坊的陶灶里烧得火旺,雅兰正用腌野兔煮野兔浆果粥——粥里切了大块的野兔肉,撒了些干百里香和薄荷,冻浆果煮得软烂,酸甜的汁水混着肉香,飘满了磨坊;陈沐阳将换回来的麦种装进防鼠储粮柜,柜门上还贴了张用炭画的简单符号,提醒大家关紧门;奇伯坐在炉边,用磨石打磨提水灯的铁皮,准备明天再做几个送给村里的老人;塔卡则帮着雅兰把烤好的浆果麦饼装进陶缸,缸口用蜡封好,放在温暖的角落。

村民的婆娘如约送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野兔浆果粥,粥面上飘着油花,还撒了点切碎的干迷迭香,喝一口暖到胃里,浆果的酸甜解了兔肉的油腻;教堂的钟声敲了五下,晚祷的歌声从石墙后传来,混着孩子们的笑声——教士领着几个孩子来磨坊,手里捧着一小罐灯油,说是给提水灯添的;孩子们手里拿着刚编好的细藤灯芯,递到雅兰面前,眼里满是期待。

阿图正往陶锅里添最后一把干柴,粥锅里的浆果浮上来,泛着淡淡的红;雅兰接过孩子手里的灯芯,笑着摸了摸他的头,递给他一块温热的浆果麦饼;奇伯则在检查储菜架的陶管,确保没有被麦秆堵着;塔卡坐在炉边,捧着一碗野兔浆果粥,小口喝着,粥里的兔肉炖得软烂,混着浆果的酸甜格外爽口。没人说话,每个人都在忙着手里的事,窗外的夕阳渐渐沉下去,村落里的雪夜提水灯一盏盏亮起来,像散落的星星,照亮了村民们提水的路,也照亮了这个被霜雪覆盖的中世纪村落——明天他们还要帮更多村民做储菜架,再教孩子们编更多的节油灯芯,让这个冬天的夜晚,多一份温暖和光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