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衍启元 > 第94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拖”字诀

大衍启元 第94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拖”字诀

作者:小麒呀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2:57:28

苍澜渡的水汽尚未完全从甲胄上褪去,八万五千靖安军的脚步已踏向南方腹地。赤焰火龙驹的蹄铁叩击着新修的栈道,玄麟黑甲在秋阳下连成一片流动的铁海,沈砚勒马立于队伍前方,凤翅镏金镋斜倚肩头,目光落在舆图上标记的\"铁壁关\"三字——那便是南方起义军的核心屏障,也是他南下的第二道雄关。

\"世子,前方斥候回报!\"周凌峰打马赶上,声音裹挟着风,\"铁壁关依山而建,南临湍流,关墙由青条石垒砌,高逾三丈,确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势。守关者正是岳鹏所率的'忠义军',麾下三万弟兄皆是原大衍禁军旧部,军备齐整得很。\"

沈砚指尖点过舆图上铁壁关的位置,这处关隘恰在南岭余脉与江水交汇处,正是他打通南北通路的必经之地。\"岳鹏...\"他低声重复这个名字,斥候送来的卷宗里分明写着,此人原是禁军副统领,因拒绝镇压流民而率部起义,麾下七位结拜兄弟更是各司其职的军中宿将。

暮色降临时,靖安军已至关前十里扎营。中军帐内,舆图旁摊开的竹简详细列着忠义军主将及结拜兄弟的名号:主将岳鹏,善使玄铁破阵枪,治军如铁;老二张怀瑾,谋士出身,掌军机谋划;老三刘镇川,水师校尉转行,守关南水道,惯用月牙分水刀;老四王斩棘,陷阵营旧统,惯于攻坚,手持八棱重型斧;老五李擎苍,轻骑将领,善侦察奔袭,配透骨亮银枪;老六陈守义,原军侯,掌军纪律法,腰间悬虎头戒刀;老七杨破虏,弩营出身,精远程防御,专擅连环劲弩;老八周护粮,管粮草辎重,从无差池。

\"皆是硬骨头。\"周凌峰看着名单咋舌,\"原以为南方起义军多是乌合之众,这岳鹏的队伍倒像极了军纪严明的精锐之师,连兄弟分工都这般分明。\"

沈砚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指尖划过\"岳鹏\"二字:\"拒绝镇压流民,率正规军起义,此人有忠有义。传我将令,明日清晨备薄礼,我亲自到关前见他。\"

次日天刚破晓,铁壁关的城楼已升起\"岳\"字大旗。岳鹏身披银甲立于城头,身后七人按序排开,个个身姿挺拔。见沈砚单骑至关下,他沉声开口,声音透过风传得清晰:\"武威侯远道而来,是为攻城,还是为会友?\"

沈砚抬首,凤翅镏金镋在晨光中泛着寒光:\"岳将军率忠义之士守此雄关,砚敬佩有加。今赵瑜昏庸,天下离乱,我靖安军志在北上清君侧,非为与忠义之师相残。若将军愿合兵一处,他日推翻暴政,你我共护太平。\"

城楼上的张怀瑾低声对岳鹏道:\"观其军容,靖安军纪律严明,绝非乱兵。且沈砚自封爵位却不妄为,苍澜渡一战知人善任,是可交之人。\"

岳鹏目光扫过关下严整的靖安军阵列,又看向沈砚眼中的坦荡,突然朗笑一声:\"武威侯既有此心,便随我入关一叙!\"随着他一声令下,沉重的关门缓缓开启,露出关内严阵以待却无敌意的忠义军将士。

沈砚勒马入关时,瞥见关墙内侧刻着的\"忠义\"二字,墨迹虽淡,力道却深。他知道,这铁壁关前的相遇,不是战事的开端,而是南方义军凝聚的起点——靖安军的传奇,正要与忠义军的故事交织在一起,书写新的篇章。

沈砚勒马入关,玄麟黑甲的甲片随着马蹄轻响微微碰撞,发出细碎的金属颤音。关内路面是夯实的三合土,被常年过往的马蹄碾出细密的纹路,两侧列队的忠义军将士身着统一的灰黑色软甲,腰间佩刀斜挎,左手按在刀柄上,右手贴于身侧,目光平视前方,既无敌意,也无半分退让,唯有正规军特有的沉凝肃杀。

岳鹏已从城头走下,银甲在晨光中反射着冷冽的光,胸前的护心镜上刻着一道浅浅的刀痕,那是去年抵御朝廷追兵时留下的印记。他手中的玄铁破阵枪斜戳在地上,枪尖入地半寸,枪杆上缠绕的暗红布条随风轻摆,那是忠义军战死弟兄的血渍染就,早已成了军魂的象征。见沈砚靠近,他上前两步,左手抱拳,动作标准却透着疏离:“武威侯,请随我入中军帐一叙。”

沈砚翻身下马,凤翅镏金镋被身后的亲卫接过,他抬手回礼,目光掠过岳鹏身后的七位结拜兄弟,一一扫过他们手中的武器:老三刘镇川的月牙分水刀刀身狭长,刃口泛着水光,刀背处还嵌着几颗细小的螺壳,是常年在水道作战的痕迹;老四王斩棘的八棱重型斧通体黝黑,斧刃厚重,斧柄末端缠着防滑的牛皮,握痕深陷,看得出是日夜不离手的趁手兵器;老五李擎苍的透骨亮银枪枪身纤细,枪尖锋利如针,枪杆上刻着三道浅痕,该是斩杀敌将的记功标记;老六陈守义的虎头戒刀挂在腰间,刀鞘上的虎头纹饰被摩挲得发亮,刀刃虽未出鞘,却隐隐透着寒气;老七杨破虏背上斜挎着一架连环劲弩,弩身由精铁打造,机括处缠着铜丝,箭囊里插满了羽箭,箭羽是罕见的鸱鸮羽毛,比寻常羽箭飞得更稳更快。

“几位将军气度不凡,”沈砚收回目光,语气诚恳,“早闻忠义军皆是禁军旧部,军纪严明,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张怀瑾作为老二,性子最是沉稳内敛,闻言只是微微颔首,目光却在沈砚身上细细打量,带着审视:“武威侯苍澜渡一战剿灭水匪,鸢嶂关连斩六将,这份战绩,确实令人侧目。但不知侯爷此番南下,除了‘清君侧’,是否还有其他打算?”

岳鹏引路在前,沈砚与周凌峰紧随其后,七位兄弟按序跟在两侧。铁壁关内部构造精巧,沿坡而上是层层叠叠的营房,营房外的空地上,几名忠义军士兵正在擦拭兵器,动作整齐划一,连抹布擦拭的方向都完全一致;不远处的校场上,数十名士兵正在操练阵形,“一二”的呐喊声震彻山谷,招式刚劲有力,进退之间丝毫不乱,绝非寻常义军可比。关墙内侧每隔数丈便有一座箭楼,箭楼上的士兵手持弓箭,警惕地望着关外,连沈砚等人经过时,也只是目光稍移,手指依旧紧扣弓弦,并未擅离职守。

中军帐设在关隘最高处,是一座用粗壮松木搭建的大帐,帐帘由粗麻布制成,上面缝着“忠义”二字,针脚细密刚硬,看得出是军中将士亲手缝制。帐内陈设简洁却规整,正中摆放着一张长条案几,案几是整块硬木打造,边缘被磕碰得有些毛糙,上面摊着一幅铁壁关及周边的舆图,舆图用桑皮纸绘制,上面用炭笔标注着各处要道、水源和驻军数量,墨迹深浅不一,显然是反复修改补充过;案几两侧摆放着八张实木座椅,椅面上铺着磨旧的兽皮,椅腿绑着加固的铁条;帐壁上挂着几柄擦拭干净的兵器,还有一面盾牌,盾牌上布满了箭孔和刀痕,最深处竟有三寸有余,显然是经历过恶战的旧物。

众人按序落座,岳鹏坐在主位,沈砚与周凌峰坐在左侧,七位兄弟分坐右侧。帐外传来士兵送水的脚步声,一名小兵端着八碗粗瓷碗,碗里盛着温热的茶水,水面飘着几片干枯的草药,是祛湿的艾草,他小心翼翼地将茶碗放在每个人面前,然后躬身退了出去,全程踮着脚尖,没有发出半点多余的声响。

“武威侯直言要合兵北上,”岳鹏端起茶碗,却并未饮用,只是指尖摩挲着碗沿的裂纹,“我想问一句,合兵之后,我忠义军三万弟兄,该如何自处?”

沈砚抬眼,目光与岳鹏对视,坦然道:“合兵之后,自然是统一政令、统一军令。忠义军将士可与靖安军混编,按战功论赏,往日职级不变,岳将军可任副帅,协助我统筹全军。”

“副帅?”王斩棘性子最是急躁,闻言猛地一拍桌案,粗瓷碗里的茶水溅出大半,“我大哥乃禁军副统领出身,麾下弟兄皆是百战之师,凭什么要屈居人下?武威侯不过是占了靖安郡的地利,若论实打实的战场经验,未必比我大哥强!”他说话时双手按在膝盖上,八棱重型斧就靠在座椅旁,斧刃反光刺眼,语气里满是不服。

沈砚面色未变,只是看向王斩棘:“王将军此言差矣。合兵不是谁屈居谁下,而是为了大局。如今南方义军一盘散沙,若各自为战,迟早被朝廷各个击破。我靖安军虽起步较晚,但装备精良,粮草充足,且已打通南岭要道,占据天时地利;忠义军战力强悍,经验丰富,两军互补,方能形成合力。若执意分庭抗礼,只会白白消耗实力,让赵瑜坐收渔利。”

“说得好听!”刘镇川一直沉默,此时也开口反驳,他的月牙分水刀就放在腿边,手指无意识地划过刀身的纹路,“谁知道你沈砚是不是另一个赵瑜?今日借合兵之名吞并我忠义军,他日掌权,便卸磨杀驴?我等起义,是为了让百姓不受欺压,不是为了给另一个诸侯当垫脚石!”

张怀瑾缓缓补充道:“武威侯自封爵位,未经朝廷认可,也未得南方义军共推,此举本就争议颇多。若要合兵,需得立下盟约:两军各自保持独立,作战时相互配合,战后分占疆域,互不干涉。否则,恕我等不能从命。”

沈砚眉头微蹙,语气沉了下来:“张先生此言,恕我不能同意。两军若各自独立,作战时政令不一,遇事相互推诿,如何能打胜仗?至于爵位,我沈砚是凭将士们的鲜血换来的,是为了凝聚军心,绝非贪图虚名。他日推翻赵瑜,天下太平,我自会还政于民,何来卸磨杀驴之说?”

“空口无凭!”陈守义按了按腰间的虎头戒刀,声音严肃,“军无信不立,盟约需白纸黑字,歃血为盟,方能让人信服。否则,仅凭侯爷一句话,便要我三万弟兄托付身家性命,未免太过草率。”

沈砚站起身,目光扫过帐内众人:“盟约可以立,但各自独立绝无可能!合兵之道,在于同心同德,若各怀异心,即便立下盟约,也不过是一纸空文。我沈砚今日在此承诺,有功者必赏,有过者必罚,绝不偏袒靖安军将士,更不会吞并忠义军。但军令必须统一,否则,这兵,合不如不合!”

岳鹏也站起身,玄铁破阵枪在他手中微微一振,发出沉闷的金属嗡鸣:“武威侯的心意,我明白。但忠义军是我和七位兄弟,还有三万弟兄用命拼出来的,我不能让他们不明不白地听人调遣。要么按我兄弟所言,两军联兵不并入;要么,便各走各的路,铁壁关在此,我岳鹏奉陪到底!”

他身后的七位兄弟同时起身,纷纷握紧了手中的武器:“我等听大哥的!”

帐内的气氛瞬间降到冰点,烛火跳跃着,将众人的影子投射在帐壁上,忽明忽暗,带着剑拔弩张的意味。周凌峰悄悄按在腰间的弯刀上,目光警惕地看着对面七人,只要沈砚一声令下,他便能立刻动手。

沈砚看着岳鹏眼中的坚定,又看了看七位兄弟毫无退让的神色,知道今日之事已无转圜余地。他缓缓拿起案几上的横刀,刀鞘擦过案面,发出低沉的摩擦声,却并未动怒,反倒勾起一抹耐人寻味的笑:“岳将军既执意为‘底线’相争,那我便不做强求。”

他转身向外走,脚步从容,走到帐帘处时回头,目光扫过八人紧绷的面容,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铁壁关地势再险,也困不住时间;三万弟兄再勇,也扛不住粮草断绝。三日之后,我靖安军会在关前扎营,围而不攻——你我不妨耗耗,看是你这关隘存粮能撑到最后,还是我靖安军的补给能等到你弟兄们服软。”

“你耍无赖!”王斩棘怒喝,就要上前,却被岳鹏抬手拦住。

沈砚笑意更深:“能不费一兵一卒拿下铁壁关,能让你们八位猛将归心,能收服三万忠义之士,这‘无赖’,我当得值。”说罢,他不再多言,掀帘而出,玄麟黑甲的背影在晨光中愈发挺拔。

周凌峰紧随其后,帐帘重重落下,带起的风让烛火剧烈晃动,映得帐内八人的神色愈发凝重。

岳鹏望着帐外沈砚远去的背影,猛地将玄铁破阵枪戳在地上,沉声道:“怀瑾,即刻调整布防,加固关墙,投石机和连弩照旧架起,但重点换成警戒;镇川,严守关南水道,不仅要防偷袭,更要查探是否有隐秘补给线可走;斩棘,率部守正面关隘,无需备战攻城,只防靖安军靠近;擎苍,派斥候加密监视,重点看他们的粮草运输队;守义,严整军纪,严禁士兵靠近关外,杜绝军心浮动;破虏,清点弩箭火药,做好防御即可;护粮,立刻盘点所有存粮、水源,实行定量配给,每日两餐,粗粮为主,务必省着用!”

“遵命!”七位兄弟齐声应道,各自领命而去,脚步虽依旧整齐,却难掩眉宇间的凝重——他们不怕正面厮杀,却怕这种看不见硝烟的消耗。

帐内只剩下岳鹏一人,他端起那碗早已凉透的茶水,一饮而尽,苦涩的滋味蔓延舌尖。他清楚沈砚的底气——靖安郡富庶,苍澜渡水路畅通,补给必然充足,而铁壁关的存粮,即便省吃俭用,也撑不过四个月。这场对峙,从一开始就落了下风。

与此同时,靖安军营地内,沈砚正站在补给营的高台上,看着一艘艘战船从苍澜渡驶来,亲卫们正将一箱箱封装严实的物资搬下船,箱身上只印着“靖安军补给”的字样,里面是压缩饼干、泡面、火腿肠和自热米饭——这些沈砚前几日买来的食物,被他严令封口,只许将士食用,不许对外泄露。

“周凌峰,”沈砚收回目光,指尖划过舆图上铁壁关的外围,“传令下去,全军不必备战攻城,即刻在关前十里处扎营,营帐连绵排布,形成合围之势,只留东侧一处缺口,以示并非赶尽杀绝。”

周凌峰有些迟疑:“世子,围而不攻固然能省兵力,但万一朝廷援军赶来,我们岂不是腹背受敌?”

“援军?”沈砚轻笑,“赵瑜昏庸,各地藩王各怀异心,南方义军虽散,却也牵制着不少兵力,短期内,朝廷抽不出像样的援军来救铁壁关。”

他顿了顿,吩咐道:“你再做三件事:第一,调水师战船封锁关南水路,只围不打,断绝他们的外部补给;第二,让炊事营每日在营地外围架起数十口大锅,轮流煮泡面、加热自热米饭,火候要足,让香味飘到铁壁关去;第三,在关前缺口处设一个投诚点,派军医和炊事兵驻守,只要忠义军士兵放下武器过来,便给热饭热菜,不伤性命,也不强迫入伍,愿意留下的编入辅军,愿意走的给足干粮放行。”

“世子英明!”周凌峰恍然大悟,躬身应道——这招既断了对方的生路,又留了活路,比强行攻城更能瓦解军心。

沈砚补充道:“切记,所有补给物资的包装必须统一,不许让忠义军看到原貌,也不许将士们对外提及食物的来历,只说是郡内新制的‘速食粮’。另外,严令全军不得挑衅,若忠义军没有主动进攻,便不许放一箭、动一刀,咱们就耗着,看谁先忍不住。”

“遵命!”周凌峰躬身领命,转身去部署。

很快,靖安军的营帐连绵起伏地出现在铁壁关前,炊烟袅袅升起,泡面的鲜香、自热米饭的菜香混合在一起,顺着风飘向关内。营地内,靖安军将士们捧着热气腾腾的饭菜,吃得津津有味,偶尔传来的欢声笑语,清晰地传到关外。

而铁壁关内,忠义军的士兵们正围着篝火,分到的粗粮干饼又硬又冷,难以下咽。关外飘来的香气如同无形的钩子,勾得人腹中饥饿更甚,不少士兵忍不住望向关外,眼中满是向往与挣扎。

岳鹏站在城头,望着靖安军营地的点点炊烟,听着隐约传来的笑声,银甲下的拳头攥得发白。他知道,沈砚的“拖”字诀,比千军万马更可怕,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才刚刚开始,而军心的防线,已在无形之中,被那诱人的香气,撕开了一道细微的裂缝。

沈砚站在自己的营帐前,腰间横刀的刀鞘泛着冷光,身旁亲卫捧着凤翅镏金镋侍立,他望着铁壁关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从容的笑。他不急,粮草充足,军心稳定,他有的是时间等待——等待那三万将士放下武器,等待那八位猛将俯首归心,等待铁壁关不攻自破。

夜色如墨,靖安军营地的喧嚣渐渐沉寂,唯有巡夜士兵的脚步声轻响。沈砚屏退左右,独自走入中军帐最内侧的密室,指尖划过墙面一处不起眼的凹陷——这是他激活空间的关键。眼前光影一晃,已从潮湿的军帐换到了现代公寓的客厅,熟悉的空调凉意驱散了一身征尘。他直奔书桌,拿起充电满格的手机,点开外卖、生鲜、零食App,手指翻飞间,订单接连生成。

八万五千人的口粮,既要管饱,更要解馋,还得一天一个样。他特意选了批量配送、加热方便且香味穿透力强的品类,分类下单:早餐要兼顾软糯、酥脆、香甜,午餐得有荤有素、汤汁浓郁,晚餐要丰富多样、带着烟火气,连加餐零食都没落下。确认支付后,手机屏幕暗下,他再触墙面,已带着满空间的物资回到军帐,密室角落瞬间堆满了密封的餐箱,只待炊事兵清晨来取。

次日天刚破晓,铁壁关的守军还在啃着硬邦邦的粗粮饼,靖安军营地已升起袅袅炊烟,数十口大锅同时运作,香味顺着晨风飘向关内,比往日更甚。

早餐是足足六种花样:皮薄如纸的猪肉大葱包,褶子整齐,咬开一口,滚烫的肉汁瞬间溢出,肥瘦相间的肉馅混着大葱的鲜香,油润不腻;甜豆浆磨得细腻无渣,醇厚丝滑,带着天然的豆香,喝下去暖透脾胃;金黄酥脆的油条,外酥里嫩,咸香适中,掰开来能看到蓬松的气孔,蘸着豆浆吃更是绝配;嫩滑如脂的鸡蛋羹,表面光滑无气泡,撒上葱花和少许生抽,入口即化,鲜掉眉毛;还有裹着芝麻的红糖发糕,松软香甜,咬下去满是红糖的焦香;甚至有小巧的金枪鱼寿司,醋饭软糯,鱼肉鲜嫩,裹着海苔的咸香,新奇又爽口。

靖安军士兵排着整齐的队伍领餐,每个人都能分到两种主食加一杯饮品,捧着温热的餐食,或坐或站,吃得津津有味。有人咬着肉包,汤汁顺着嘴角往下滴,赶紧用手背擦了擦,脸上满是满足;有人吸溜着豆浆,配着油条,嚼得清脆作响;还有人第一次吃寿司,好奇地打量着,一口下去眼睛亮起来,忍不住跟身边人感叹:“世子给的吃食,真是天天有新花样,比家里过年还丰盛!”

关外的香味像长了脚,钻过铁壁关的箭孔、门缝,飘进关内每一个角落。忠义军的士兵刚领到今日的定量粗粮——掺着野菜的干饼,又硬又涩,难以下咽,闻到这勾人的香味,肚子瞬间咕咕叫起来。城头的哨兵握着弓箭,目光却忍不住往靖安军营地瞟,看着那边士兵们吃得热火朝天,喉结不自觉地滚动,手里的干饼突然变得索然无味。

到了午时,香味愈发浓烈,带着麻辣、酱香、肉香,层次丰富得让人头晕。靖安军的午餐更是奢华:每人一份荤菜盒饭,要么是鱼香肉丝——酸甜适口,肉丝滑嫩,裹着浓稠的酱汁,配着粒粒分明的白米饭,能让人连吃两碗;要么是香辣卤鸡腿,色泽红亮,卤香浓郁,肉质紧实不柴,咬下去满口油香,连骨头都想嚼碎;要么是梅菜扣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炖得软烂,入口即化,梅菜吸饱了肉汁,咸香下饭。除此之外,还有清炒时蔬脆嫩爽口,凉拌黄瓜解腻开胃,甚至每人还能领到一根玉米烤肠,外皮焦脆,咬开后肉汁饱满,甜咸适中。

更绝的是,部分士兵还分到了自热火锅,拆开包装加水,片刻后红油翻滚,里面有肥牛、毛肚、金针菇、土豆粉、午餐肉,麻辣鲜香的味道直冲鼻腔。有人吃得满头大汗,却舍不得放下筷子,直呼“过瘾”;有人捧着卤鸡腿,啃得干干净净,连手指都舔了一遍。

这香味飘进忠义军的营房,士兵们端着掺了野菜的稀粥,难以下咽。几个年轻士兵忍不住窃窃私语:“那是什么香味?比酒楼里的还香!”“听说靖安军今天吃的是带骨头的肉,还有能自己发热的锅子,里面全是好东西!”“我昨天看到他们吃的那种甜水,装在透明的瓶子里,喝起来冒泡,甜丝丝的……”陈守义巡营时听到这些话,脸色铁青,厉声呵斥“不许妄议”,可自己肚子里也饿得发慌,那诱人的香味像钩子一样勾着五脏六腑,让他心烦意乱。

傍晚时分,靖安军的晚餐又换了新花样。主食是扬州炒饭,颗粒分明,裹着金黄的蛋液,里面有火腿丁、虾仁、青豆、胡萝卜丁,咸香可口;或是骨汤麻辣烫,食材丰富,有鱼丸、蟹棒、海带、豆腐泡、粉条,汤汁浓郁醇厚,暖身又解馋;还有酥脆的手抓饼,外皮层层起酥,夹着煎蛋、火腿、生菜,刷上甜辣酱,咬下去咔嚓作响。加餐是冰镇果汁和小蛋糕,橙汁新鲜爽口,苹果汁清甜解腻,小蛋糕松软香甜,上面还抹着奶油,是士兵们从未吃过的美味。

靖安军营地的欢声笑语隔着关墙传过来,士兵们吃完晚饭,有的坐着聊天,有的擦拭武器,脸上满是惬意。而铁壁关内,忠义军的晚餐只有半碗稀粥和一小块干饼,里面还掺着不少树皮,难以下咽。不少士兵捧着碗,望着关外的方向,眼神里满是向往与挣扎。有个年轻士兵实在忍不住,偷偷跑到关墙下,想再闻闻那香味,被哨兵发现后拉了回来,却引得更多人探头探脑。

岳鹏站在城头,望着靖安军营地的点点灯火,闻着那源源不断飘来的香味,银甲下的拳头攥得发白。这十天来,靖安军的吃食一天一个样,从没有重过:有裹着面包糠的炸鸡翅,外酥里嫩,蘸着酸甜的酱汁;有铺满芝士的披萨,饼底酥脆,芝士拉丝,带着火腿和菠萝的香气;有劲道的番茄意面,酱汁浓郁,裹着肉末和香草;甚至有热气腾腾的小笼包,汤汁浓郁,肉质鲜嫩,咬开时还得小心翼翼怕烫到嘴。

他身后的七位兄弟也面色凝重。周护粮刚送来最新的粮草清点报告,低声道:“大哥,存粮只剩不到两个月的量了,再省着吃,也撑不了三个月。而且……将士们的情绪越来越不稳定,每天闻着关外的香味,很多人都吃不下饭,甚至有人偷偷打听投诚点的事。”

刘镇川握着月牙分水刀,语气烦躁:“这沈砚太损了!不攻城,就天天用吃食馋人!再这么下去,不用他动手,咱们的军心就散了!”

张怀瑾眉头深锁:“他这是攻心为上。靖安军粮草充足,且吃食新奇丰盛,显然是有源源不断的补给,而我们被困在此地,补给断绝,久耗下去,必败无疑。”

王斩棘怒拍城墙:“不如拼了!冲出去跟他一战,总比在这里被活活馋死、饿死强!”

岳鹏沉默不语,目光扫过城下那些面露渴望的士兵,心中一片冰凉。他知道,王斩棘的话虽冲动,却也道出了实情。沈砚的“拖”字诀,比千军万马更可怕,那些日复一日、花样翻新的吃食,像一把把软刀子,慢慢割着忠义军的军心。

而此时的沈砚,正坐在自己的营帐里,面前摆着一份刚从现代买来的海鲜炒饭,配着冰镇啤酒。他看着手机里明天的订单:早餐准备烧麦、皮蛋瘦肉粥、芝士焗红薯;午餐是卤味拼盘、香辣小龙虾、白米饭;晚餐是麻辣烫、烤串、红糖糍粑。他嘴角勾起一抹从容的笑,心想:八万五千人的吃食,每天换着花样买,不过是动动手指的事。岳鹏,你们的三万弟兄,还有你们八个,我倒要看看,能撑到什么时候。

夜色渐深,铁壁关的灯火稀稀疏疏,透着压抑的沉默。而靖安军营地的香味,却似乎更浓了,在夜风中飘得更远,像一张无形的网,紧紧裹着铁壁关,一点点瓦解着里面每个人的意志。

铁壁关的城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尘土飞扬中,岳鹏手持玄铁破阵枪,胯下战马不安地刨着蹄子,银甲在日光下泛着冷光。他身后,七位结拜兄弟一字排开,刘镇川的月牙分水刀斜挎腰间,王斩棘的八棱重型斧扛在肩头,杨破虏的连环劲弩依旧搭在背上,八人目光如炬,身后跟着数千忠义军士兵,呐喊声震得山谷嗡嗡作响。

“沈砚!你敢不敢出来一战!”岳鹏勒马站在关前空地,玄铁破阵枪直指靖安军营地,声音洪亮如钟,“躲在营里耍无赖算什么本事?有胆量便正面交锋,别只会用吃食蛊惑军心!”

王斩棘紧随其后,八棱重型斧往地上一戳,尘土四溅:“沈砚小儿!缩头乌龟!有种出来与爷爷大战三百回合,看我一斧劈了你!”

关前的呐喊声此起彼伏,忠义军士兵们憋了半个多月的火气尽数爆发,挥舞着兵器怒吼,试图用气势压过靖安军。

而此时的靖安军中军帐内,沈砚正悠闲地剥着一颗从现代买来的橘子,酸甜的汁水溢满舌尖。斥候飞奔而入,躬身禀报:“世子,岳鹏率七位兄弟及数千士兵出关叫阵,辱骂不止,要求与我军正面一战!”

沈砚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将橘子皮丢进一旁的铜盆,慢悠悠道:“哦?终于忍不住了?”他抬手抹了抹嘴角,对帐外高声传令:“传令下去,全军高挂免战牌!任何人不得擅自出营应战,违令者军法处置!”

话音刚落,又补充道:“再取我那‘传声利器’来,让斥候带上,去营前好好‘回应’一下岳将军。”

不多时,靖安军营地的辕门缓缓打开一角,一面绣着“免战”二字的黄旗被士兵高高举起,在风中猎猎作响。与此同时,两名斥候抬着一个黑漆木架,架上放着沈砚从现代带来的扩音喇叭,一人扶着架子,一人对着喇叭,清了清嗓子。

岳鹏见免战牌升起,怒火更盛,正要催马上前,却听见一阵清晰无比的声音从靖安军营地传来,穿透了忠义军的呐喊,直直撞进每个人耳中:“岳将军别急着动怒啊!”

那声音带着几分戏谑,通过扩音喇叭放大后,竟比岳鹏的呐喊还要响亮:“我家世子说了,刀剑无眼,真打起来伤了和气多不好?不如咱们各退一步,你们先回关里歇着,我军正好刚炖好一锅酱肘子,肥瘦相间,炖得脱骨,配着刚蒸好的白米饭,再喝一口温热的羊肉汤,那滋味……”

斥候故意顿了顿,听得关前的忠义军士兵喉结齐齐滚动,才继续道:“岳将军,你们这半个多月啃着干饼喝着稀粥,怕是连肉味都忘了吧?我军士兵现在正围着锅子抢酱肘子呢,还有刚出炉的芝麻烧饼,外酥里嫩,夹着卤肉,咬一口油香四溢——”

“放肆!”王斩棘怒喝一声,就要催马冲过去,却被岳鹏死死拉住缰绳。

斥候的声音还在继续,带着笑意:“再说了,真要打起来,你们饿着肚子,怎么打得过我们吃饱喝足的靖安军?我家世子说了,不急于一时,等你们啥时候想通了,愿意归降,立刻就能吃到热饭热菜,酱肘子、炖羊肉、红烧鱼,天天不重样,比你们关里的树皮野菜强多了!”

“对了,”斥候像是突然想起什么,补充道,“忘了告诉岳将军,我军周老将军正带着周虎、周凌云几位将军在营里喝汤呢,周凌峰将军还啃着鸡腿,说好久没这么痛快了。李奎统领的重骑兵,现在正分着刚烤好的牛肉干,陈宽、陈安兄弟的双戟步战营,每人都揣着好几根火腿肠,随时能解馋——”

这些名字一个个报出来,配上具体的吃食,听得忠义军士兵们脸色发白,不少人下意识地摸了摸空空的肚子。他们抬头望去,能看到靖安军营地的辕门后,隐约有士兵捧着吃食走动,甚至能瞥见有人咬着肉干,脸上满是满足。

岳鹏的脸色铁青如铁,银甲下的胸膛剧烈起伏,玄铁破阵枪握得咯咯作响。他身后的张怀瑾眉头深锁,低声劝道:“大哥,沈砚是故意激怒我们,咱们不能上当!”

“上当?”刘镇川咬牙切齿,“再不上当,弟兄们的军心都要散了!你听他们说的那些吃食,再看看咱们的人,一个个面黄肌瘦,哪还有力气打仗?”

正说着,靖安军营地那边又传来斥候的声音:“岳将军,要不你们先回去再想想?我军今日午餐还有香辣蟹、梅菜扣肉、番茄牛腩,都是热乎的,等你们想通了,随时来投诚,世子说了,保证让你们吃个饱!”

“啊啊啊!我忍不了了!”一名忠义军的年轻士兵再也按捺不住,催马就要冲向靖安军营地,却被陈守义一把拉住,虎头戒刀出鞘半寸,厉声道:“回去!军令如山!”

那士兵眼圈泛红,哽咽道:“将军,我实在饿……我想吃肉……”

这一声哭诉,像一根针戳破了所有人的伪装,不少士兵低下头,脸上满是痛苦与挣扎。半个多月来,他们日日闻着靖安军的香味,啃着难以下咽的粗粮和树皮,早已濒临崩溃,此刻被斥候的嘲讽一激,情绪彻底失控。

岳鹏看着麾下士兵的模样,心中一痛,知道再耗下去,不等靖安军动手,自己的队伍就先散了。他猛地抬起玄铁破阵枪,正要下令冲锋,却见靖安军营地的辕门处,突然涌出大批士兵,列成严整的阵型。

最前方,周霆手持湛金虎头枪,胯下战马稳如泰山,银须在风中飘动,虽年近六旬,却依旧气势凛然。他左侧,周虎手握大刀,刀刃反光刺眼;周凌云的亮银枪斜指地面,身姿挺拔;右侧,周豹的开山斧扛在肩头,满脸悍勇;周凌峰手持方天画戟,年轻的脸上带着几分傲气;周雄的双锤挂在马鞍两侧,沉甸甸的透着威力。

再往后,周凯手持三勾断魂枪,与副将赵玮并肩而立,身后是数千轻骑兵,战马嘶鸣,气势如虹;李奎握着斩马刀,副将张恒的朴刀出鞘半寸,重骑兵们身着厚重铠甲,如同移动的铁墙;陈宽、陈安兄弟各持一对玄铁双戟,身后五千双戟步战营士兵列成密集阵型,双戟交叉,寒光闪闪。

陷阵营、长枪营、步战精锐紧随其后,八万五千靖安军将士层层叠叠,阵型严整,玄麟黑甲连成一片铁海,虽未冲锋,却透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更过分的是,不少士兵手中还拿着吃的,有的啃着火腿肠,有的嚼着压缩饼干,甚至有人捧着一碗热汤,一边喝一边看着关前的忠义军,眼神里满是戏谑。

“岳将军,”沈砚的声音通过扩音喇叭传来,带着几分慵懒,“你看我军将士个个吃饱喝足,军容严整,真要打起来,你觉得你的弟兄们能占到便宜?不如乖乖回关里,再好好想想,想通了,我让炊事营给你们留着热饭。”

岳鹏看着靖安军严整的阵型,又看了看自己身后士气低落、饥肠辘辘的士兵,银甲下的拳头攥得发白,眼中满是不甘与挣扎。他知道,沈砚说的是实话,此刻开战,忠义军必败无疑。

“撤!”岳鹏咬着牙吐出一个字,声音沙哑得几乎听不清。

“大哥!”王斩棘等人齐声惊呼,满脸难以置信。

“撤!”岳鹏再次厉声下令,玄铁破阵枪狠狠一挥,“回关!”

忠义军士兵们耷拉着脑袋,士气低落到了极点,跟着岳鹏等人悻悻地退回关内,城门在他们身后缓缓关上,隔绝了外面诱人的香味和靖安军士兵的目光。

靖安军营地内,沈砚看着关门前恢复平静的景象,嘴角笑意更浓。他对身旁的周凌峰道:“传令下去,今日晚餐加菜,给全军每人再添一份酱肘子和一罐啤酒,让弟兄们好好解解馋。”

“遵命!”周凌峰躬身应道,眼中满是敬佩——世子这招“不战而屈人之兵”,实在是高。

沈砚望着铁壁关的方向,指尖轻轻敲击着桌案。岳鹏已经忍不住了,这是个好信号,再耗些时日,等忠义军的军心彻底瓦解,铁壁关便会不攻自破,那八位猛将和三万士兵,迟早都是他的囊中之物。

而关内,岳鹏回到中军帐,猛地将玄铁破阵枪戳在地上,枪杆震颤不止。七位兄弟围在一旁,面色凝重。

“大哥,就这么忍了?”王斩棘愤愤不平,“咱们三万弟兄,难道还怕了他沈砚?”

岳鹏闭了闭眼,声音疲惫:“不忍又能如何?士兵们饿了半个多月,军心涣散,靖安军却以逸待劳,吃饱喝足,此刻开战,无异于以卵击石。”

张怀瑾叹了口气:“沈砚这招太毒了,高挂免战牌不出,只靠吃食和嘲讽消磨我军士气,再这么下去,不用他动手,弟兄们自己就先垮了。”

周护粮脸色苍白地进来禀报:“大哥,粮仓的存粮只剩一个多月了,而且……刚才出关的士兵回来后,有不少人偷偷找我,问能不能去靖安军的投诚点看看……”

岳鹏猛地睁开眼,眼中满是绝望。他知道,忠义军的防线,已经快要撑不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