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衍启元 > 第95章 欢迎两百为忠义军的兄弟;接着“拖”

铁壁关中军帐内,周护粮的话音刚落,帐内便陷入死一般的寂静。岳鹏猛地抬头,眼中布满血丝,银甲碰撞间发出刺耳的声响,他一脚踹在身前的案几上,粗瓷碗摔落在地,碎裂声震得众人耳膜发颤。

“住口!”岳鹏的怒吼如同惊雷,玄铁破阵枪被他攥得枪杆震颤,“谁再敢提‘投诚’二字,军法处置!斩首示众!”

他目光扫过帐内七位兄弟,眼神凌厉如刀:“我们是忠义军!是为了推翻赵瑜、护佑百姓才起义的!岂能因为几顿吃食就动摇军心?沈砚那小儿就是故意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瓦解我们,你们难道看不出来?”

王斩棘攥着八棱重型斧,脸上满是憋屈,却不敢再顶嘴——他知道岳鹏此刻已是怒火中烧,再说半句只会火上浇油。张怀瑾眉头深锁,欲言又止,他清楚岳鹏的话没错,可军心涣散已成事实,不是一句“军法处置”就能挽回的。

刘镇川低头看着手中的月牙分水刀,刀身上映出自己疲惫的面容,心中满是无力。这半个多月来,士兵们饿了吃粗粮树皮,渴了喝浑浊的河水,天天闻着靖安军的香味,早已没了往日的锐气。方才出关叫阵,看着靖安军士兵捧着热饭热菜,脸上满是满足,再看看自己麾下的弟兄,一个个面黄肌瘦、眼神涣散,他便知道,这场对峙,他们输定了。

“传令下去!”岳鹏深吸一口气,声音沙哑却依旧带着威严,“即日起,加强营中巡逻,任何人不得私下议论投诚之事,违者重罚!护粮,再清点一遍存粮,哪怕掺着草根树皮,也要让弟兄们吃饱!”

“遵命……”周护粮躬身应道,语气里满是苦涩。他知道,存粮已所剩无几,就算掺着草根树皮,也撑不了多久了。

帐外,忠义军的营地一片死寂。没有了往日的操练声,士兵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要么低头沉默,要么窃窃私语,眼神里满是绝望与向往。有士兵望着关外靖安军营地的方向,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低声道:“听说靖安军今日晚餐有烤羊腿,外焦里嫩,还撒着香料……”

“还有甜滋滋的糕点,听说咬一口能流心……”另一名士兵附和道,声音里带着浓浓的渴望。

“别说了!”队长厉声呵斥,可自己的肚子也不争气地咕咕叫起来,他望着关外飘来的香味,眼中满是挣扎。他知道,再这么耗下去,不用靖安军攻城,他们自己就先垮了。

而靖安军的营地,却是另一番景象。

中军帐内,众将齐聚,个个精神抖擞。周霆手持湛金虎头枪,坐在左侧首位,银须飘动,目光沉稳;周虎、周豹、周雄三兄弟分列两侧,大刀、开山斧、双锤摆在身侧,气势凛然;周凌峰、周凌云年轻气盛,手中的方天画戟、亮银枪泛着寒光;周凯、赵玮、李奎、张恒、陈宽、陈安等人也依次落座,目光灼灼地看着主位上的沈砚。

“世子,岳鹏方才出关叫阵,被我军震慑而回,此刻忠义军军心涣散,正是攻城的好时机!”李奎率先开口,手中的斩马刀在桌案上轻轻一敲,“我率重骑兵正面冲锋,定能一举攻破铁壁关!”

“李统领所言极是!”周凯附和道,手中的三勾断魂枪微微一扬,“我轻骑兵可绕后截断他们的退路,配合重骑兵进攻,此战必胜!”

陈宽、陈安兄弟也齐声说道:“我双戟步战营愿为先锋,攻破关墙缺口,为全军开路!”

众将纷纷请战,个个摩拳擦掌,战意高昂。这些日子,他们看着士兵们天天吃着山珍海味,养精蓄锐,早已憋足了劲,只想早日拿下铁壁关。

沈砚却端着一杯从现代买来的清茶,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脸上带着从容的笑意,摆了摆手:“急什么?”

他放下茶杯,目光扫过众将:“岳鹏现在是强弩之末,忠义军更是无心再战,咱们现在攻城,固然能胜,可难免会有伤亡。既然已经耗到这份上了,何必再让弟兄们流血?”

“世子的意思是……”周霆抚着银须,眼中带着疑惑。

“接着拖。”沈砚嘴角勾起一抹戏谑的笑,“传令下去,全军继续休整,每日操练减半,让将士们养精蓄锐,想吃什么,我继续给他们买。免战牌依旧高挂,岳鹏要是再出关叫阵,依旧不准应战。”

他顿了顿,补充道:“让斥候继续拿着扩音喇叭,天天在关前喊话,把咱们的吃食一样样报给他们听,不仅要报菜名,还要说清楚滋味——烤羊腿要说是外焦里嫩、油香四溢,流心糕点要说是甜而不腻、入口即化,再把咱们明日的菜单也给他们透透风,气死他们!”

众将先是一愣,随即纷纷恍然大悟,脸上露出会心的笑容。周凌峰忍不住道:“世子高明!这么一来,忠义军的军心只会越来越散,用不了多久,他们自己就会乱起来,到时候铁壁关不攻自破!”

“正是此意。”沈砚点了点头,“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将士们歇好、吃好,养足精神。岳鹏想战,咱们偏不战;他想耗,咱们就陪他耗,耗到他麾下的士兵撑不住,耗到他们八兄弟自乱阵脚,到时候,他们只能乖乖归降。”

他看向周霆,语气笃定:“周老将军,您经验丰富,想必也清楚,军心一旦涣散,再难凝聚。忠义军现在就像一堵快塌的墙,咱们不用推,只需要再添几把火,它自己就会倒。”

周霆抚着银须,赞许地点了点头:“世子所言极是,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此乃上上之策。”

“传令下去!”沈砚站起身,腰间的横刀泛着冷光,“炊事营明日加餐,早餐准备叉烧包、皮蛋瘦肉粥、奶香馒头;午餐是烤羊腿、红烧排骨、清炒时蔬,配着白米饭和冬瓜海带汤;晚餐弄个火锅宴,各种肉类、蔬菜、丸子管够,再配上冰镇果汁和红糖糍粑。让斥候把这些菜名一字不差地喊给忠义军听,让他们好好‘听听’这滋味!”

“遵命!”众将齐声应道,躬身领命而去。

帐外,靖安军的士兵们早已收到消息,一个个欢呼雀跃。他们知道,世子又要给他们换着花样带好吃的了,既能歇着,又能吃好,还能看着忠义军被活活馋死,这样的战事,简直太过惬意。

而铁壁关内,岳鹏刚回到城头,就听到关外传来斥候清晰的喊话声:“忠义军的弟兄们听好了!我军明日早餐有叉烧包,松软香甜,里面的叉烧肉肥而不腻;还有皮蛋瘦肉粥,鲜香可口,暖胃又顶饱;奶香馒头更是蓬松柔软,带着浓浓的奶香味!”

“午餐是烤羊腿!外焦里嫩,撒上孜然和辣椒粉,咬一口满嘴油香;红烧排骨炖得脱骨,酱汁浓郁,配着白米饭能吃三大碗;还有清炒时蔬解腻,冬瓜海带汤清爽可口!”

“晚餐是火锅宴!肥牛、肥羊、鱼丸、蟹棒、金针菇、土豆粉应有尽有,红油锅底麻辣过瘾,清汤锅底鲜香浓郁,还有冰镇果汁解渴,红糖糍粑香甜软糯!”

斥候的声音透过扩音喇叭,字字清晰地传到关内,像一把把尖刀,刺在每个忠义军士兵的心上。

岳鹏猛地一拳砸在城墙上,砖石碎屑纷飞,他看着麾下士兵们苍白的脸色、空洞的眼神,心中一片绝望。他知道,沈砚的“拖”字决,已经快要把忠义军逼到绝境了。

夜色渐深,关外靖安军营地的香味依旧浓郁,而铁壁关的营地里,却是一片压抑的沉默。不少士兵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满脑子都是斥候喊出的那些菜名,肚子饿得咕咕叫,心中的防线,正在一点点崩塌。

岳鹏站在城头,望着关外的点点灯火,银甲下的身躯微微颤抖。他不知道,这铁壁关,这忠义军,还能撑多久。而沈砚的笑声,仿佛在夜风中传来,带着几分戏谑,几分笃定,像一根无形的绳子,越勒越紧。

铁壁关的晨雾还没散尽,粮仓外就排起了歪歪扭扭的队伍,忠义军士兵们个个面色蜡黄,眼窝深陷,腰间的软甲空荡荡地晃着,显然已瘦得脱了形。负责发粮的士兵掀开粮仓的木门,一股混杂着霉味的气息扑面而来——里面的粗粮早已见底,只剩下半仓掺着大量草根、树皮的杂合面,还有几袋发了芽的陈米,颗粒干瘪,颜色发暗。

“每人两勺杂合面,半小碗陈米粥,省着点吃!”发粮士兵的声音沙哑,手里的木勺敲着铁桶,发出沉闷的声响。

士兵们接过自己的口粮,看着碗里浑浊的稀粥,能清楚地看到沉在碗底的草根和碎石,杂合面捏成的饼硬得像石头,咬一口硌得牙生疼,咽下去时喉咙里刮得发紧。有个年轻士兵实在难以下咽,蹲在地上干呕起来,旁边的老兵拍了拍他的背,递过自己的水囊:“忍忍吧,现在能有这些就不错了,再耗下去,怕是连草根都没得吃。”

年轻士兵抹了把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大叔,我实在饿……我想我娘做的面条了,想那热乎的、带着油花的面条……”

这话一出,周围的士兵们都沉默了,一个个低下头,看着碗里难以下咽的口粮,眼神里满是绝望。这些日子,他们天天闻着靖安军飘来的香味,听着斥候报出的那些烤羊腿、火锅、流心糕点,再对比自己手里的杂合面和草根饼,肚子里的饥饿感和心里的委屈感交织在一起,几乎要把人逼疯。

中军帐内,周护粮面色惨白地跪在地上,双手捧着一本破旧的账本,声音颤抖:“大哥……粮仓……粮仓真的空了。剩下的杂合面和陈米,就算按最低定量发放,也撑不过十二天了。关内的野菜、树皮早就被挖光了,连能吃的草根都难找……”

岳鹏站在舆图前,背对着众人,银甲上的灰尘都没来得及擦拭。听到周护粮的话,他的肩膀猛地一颤,缓缓转过身,眼中布满血丝,原本挺拔的身躯也显得有些佝偻。

“就……就只剩十二天了?”岳鹏的声音沙哑得几乎不成样子,玄铁破阵枪斜靠在桌案旁,枪杆上的暗红布条也失去了往日的光泽。

“是……”周护粮低下头,不敢看岳鹏的眼睛,“昨日我让人去关南水道探查,想找些鱼虾充饥,可靖安军的水师把水道封得严严实实,别说鱼虾,连一滴水都别想从外面运进来。”

帐内的七位兄弟脸色都难看到了极点。王斩棘攥着八棱重型斧,指节发白:“大哥,不能再耗了!再耗下去,弟兄们都会饿死的!不如咱们今晚就突围,拼一把,或许还有活路!”

“突围?往哪突?”张怀瑾眉头深锁,语气沉重,“沈砚的靖安军围得水泄不通,轻骑兵、重骑兵层层布防,咱们的士兵饿了这么久,连走路都发飘,怎么跟人家拼?突围就是去送死!”

“那也不能坐以待毙!”刘镇川急道,月牙分水刀在手中攥得咯咯作响,“难道要让弟兄们活活饿死在这铁壁关?与其饿死,不如战死!”

“战死?”陈守义按在虎头戒刀上的手微微颤抖,“咱们死了没关系,可麾下的三万弟兄呢?他们跟着我们起义,是为了活下去,为了不受欺压,不是为了白白送死!”

杨破虏背着连环劲弩,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大哥,或许……或许投诚也不是不行。沈砚虽然年轻,却也算是个明主,他靖安军军纪严明,善待百姓,而且……而且他能让弟兄们吃饱饭。”

“住口!”岳鹏猛地怒吼一声,打断了杨破虏的话,“我再说一遍,谁再敢提投诚,军法处置!我们是忠义军,宁死不屈!”

杨破虏低下头,脸上满是苦涩:“大哥,我知道您重气节,可弟兄们的命也是命啊!您看看外面的士兵,他们已经快撑不住了,昨天一天,就有十几个士兵饿晕过去,还有三个偷偷跑出去,想投靠靖安军,被哨兵抓了回来……”

“什么?”岳鹏脸色一变,“抓回来的人呢?按军法处置了吗?”

“还没……”周护粮犹豫着开口,“弟兄们都看着呢,要是真杀了他们,怕是会激起兵变……”

岳鹏身子一晃,踉跄着后退一步,靠在桌案上,眼中满是绝望。他知道,周护粮说的是实话,现在的忠义军,早已不是当初那支军纪严明、士气高昂的队伍了。粮草断绝,军心涣散,士兵们人心惶惶,再这么下去,不用靖安军动手,关内自己就会乱起来。

他走到帐外,望着关内那些虚弱不堪的士兵,心中像被刀割一样疼。有的士兵靠着墙根,有气无力地坐着;有的士兵在空地上挖着泥土,希望能找到一点能吃的东西;还有的士兵望着关外靖安军营地的方向,眼神里满是向往。

就在这时,关外传来了靖安军斥候的喊话声,通过扩音喇叭,字字清晰地传到关内:“忠义军的弟兄们,开饭咯!今日早餐咱们吃佛跳墙,鲍鱼、海参、鱼翅样样都有,汤汁浓郁,鲜掉眉毛!还有水晶虾饺,皮薄馅大,一口下去全是虾肉,q弹爽滑!”

“午餐更丰盛!烤乳猪外焦里嫩,皮脆肉香,撒上芝麻和香料,咬一口满嘴油香;还有东坡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配着白米饭,能吃三大碗!饭后还有新鲜的水果,葡萄、苹果、橘子,甜滋滋的,解腻又开胃!”

“晚餐准备了烧烤盛宴!羊肉串、牛肉串、鸡翅、鸡腿,还有各种蔬菜、丸子,刷上秘制酱料,烤得滋滋冒油,再配上冰镇啤酒和可乐,那滋味,简直绝了!”

斥候的声音带着戏谑,像一把把尖刀,刺在每个忠义军士兵的心上。有个士兵再也忍不住,扔掉手中的杂合面饼,朝着关外的方向哭喊:“我受不了了!我要投诚!我要吃烤乳猪!我要喝啤酒!”

他的哭喊像一颗火星,瞬间点燃了周围士兵的情绪。越来越多的士兵扔掉手中的口粮,朝着关外的方向涌去,嘴里喊着“我要投诚”“我要吃饱饭”。

“拦住他们!都给我拦住!”岳鹏怒吼着,拔出玄铁破阵枪,想要阻拦,却被涌上来的士兵们推搡着,根本无法靠近。

七位兄弟也慌了神,纷纷拔出武器,想要维持秩序,可士兵们早已失去了理智,只想冲出关去,投靠靖安军,吃上一顿饱饭。混乱中,有人摔倒,有人哭喊,有人朝着关门口跑去。

岳鹏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一片冰凉。他知道,忠义军,彻底完了。

而此时的靖安军营地内,沈砚正坐在营帐里,吃着刚从现代买来的佛跳墙,配着冰镇可乐。斥候飞奔而入,兴奋地禀报:“世子!铁壁关内乱了!大量士兵想要冲出关来投诚,岳鹏和他的七位兄弟拦都拦不住!”

沈砚放下筷子,嘴角勾起一抹从容的笑:“终于忍不住了?”他站起身,腰间的横刀泛着冷光,“传令下去,打开辕门,让投诚的士兵进来,炊事营立刻准备热饭热菜,让他们吃饱。另外,密切关注岳鹏和他七位兄弟的动向,别让他们跑了。”

“遵命!”斥候躬身应道,转身而去。

沈砚望着铁壁关的方向,眼中满是笃定。十二天的粮草,最后的稻草终于压垮了忠义军。岳鹏,还有他的七位兄弟,以及那三万士兵,从今天起,都将是他的人了。

铁壁关的城门,在混乱中被士兵们打开,无数饥肠辘辘的忠义军士兵朝着靖安军营地涌去,他们扔掉了手中的武器,脸上满是解脱与渴望。而岳鹏和他的七位兄弟,站在城头,看着这一幕,眼神里满是绝望与不甘。他们知道,这场对峙,他们输了,输得一败涂地。

铁壁关的城门刚被挤开一道缝,两百多个身影便跌跌撞撞地冲了出来,像一群挣脱牢笼的困兽。他们大多衣衫褴褛,灰黑色的软甲沾满尘土与污渍,有的甲片已经脱落,露出底下干瘪的皮肉;脸上满是风霜与饥饿的痕迹,颧骨高耸,眼窝深陷,嘴唇干裂起皮,眼神里带着惶恐、疲惫,还有一丝孤注一掷的渴望。

他们踉跄着朝着靖安军营地奔来,脚下的碎石子硌得脚掌生疼,却没人停下脚步。有的士兵跑着跑着就腿软摔倒,又被身后的人扶起来,互相搀扶着继续往前冲;有的士兵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杂合面饼,此刻却毫不犹豫地扔在地上,仿佛那是烫人的烙铁——比起靖安军斥候日日念叨的肉包、烧麦,这难以下咽的粗粮早已毫无吸引力。

靖安军营地的辕门早已敞开,士兵们列着整齐的队伍站在两侧,玄麟黑甲泛着冷光,却没有半点敌意。他们看着这两百多个狼狈不堪的身影,脸上没有嘲讽,只有几分同情与理解——毕竟,谁也不愿在饥饿与绝望中挣扎。此刻,不少靖安军士兵手里还捧着刚吃了一半的早餐,温热的蒸汽混着食物的香气,在晨风中飘得老远。

“世子,忠义军投诚士兵已到营前,共计两百三十一人!”斥候飞奔到沈砚面前,躬身禀报。

沈砚正站在营地中央的高台上,身旁亲卫捧着那只现代带来的扩音喇叭。他嘴角噙着笑意,抬手接过喇叭,指尖摩挲着冰凉的外壳,对着亲卫吩咐:“调大音量。”

亲卫立刻旋动喇叭侧面的旋钮,调好音量后,往后退了两步。

沈砚举起喇叭,对准营前的方向,声音通过喇叭放大,洪亮而清晰,不仅传遍整个靖安军营地,还穿透了晨雾,直直飘向铁壁关的城头:“靖安军的兄弟们!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新来的两百三十位弟兄!”

话音刚落,靖安军的士兵们便齐齐响应。他们放下手中的早餐,纷纷抬起双手,用力鼓掌。

“啪啪啪——”

掌声如同惊雷,在营地中炸响,整齐而有力,带着浓浓的暖意。前排的周凌峰、周凌云等年轻将领拍得尤为用力,手掌都拍得发红;周霆老将军也缓缓抬手,银须随着动作轻轻晃动,掌声虽不响亮,却透着沉甸甸的认可;重骑兵们穿着厚重的铠甲,鼓掌时甲片碰撞,发出“铿锵”的声响,与掌声交织在一起,愈发震耳欲聋。

营前的两百多个忠义军士兵瞬间僵在原地,脸上满是难以置信。他们本以为会受到盘问、呵斥,甚至可能被关押,却没想到迎来的是如此热烈的掌声。那掌声像一股暖流,瞬间冲散了他们心中的惶恐与不安,有人忍不住红了眼眶,嘴唇颤抖着,想说什么却哽咽着说不出来。

一个年纪不大的士兵,大概十七八岁,脸上还带着稚气,此刻再也忍不住,眼泪顺着脸颊滚落,滴在干裂的土地上。他饿了太久,天天啃着草根树皮,听着靖安军的香味,早已濒临崩溃,此刻感受到这突如其来的善意,再也控制不住情绪。

“弟兄们,别站着了!”沈砚的声音再次通过喇叭传来,语气亲切如兄长,“一路跑过来辛苦了,炊事营早已备好热乎早餐,都是刚出锅的鲜肉大包、糯米烧麦、皮蛋瘦肉粥,还有酥脆的油条和醇厚的豆浆!快,跟着炊事兵走,吃饱了再说!”

话音刚落,几名穿着白色围裙的炊事兵便快步走上前来,手里捧着冒着热气的食盒,笑着对投诚的士兵们说:“各位弟兄,跟我们来,都是热乎的,管够!”

两百多个士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的惶恐渐渐被渴望取代。他们跟着炊事兵,小心翼翼地走进营地,路过靖安军士兵身边时,能看到对方友善的笑容,还能闻到空气中浓郁的食物香味——那是肉包的鲜香、烧麦的糯香、油条的焦香,混合着豆浆的醇厚,勾得他们腹中饥饿感瞬间爆发,口水不受控制地分泌。

营地中央的空地上,早已摆好了数十张长条桌,桌上摆满了餐盘。炊事兵们手脚麻利地给每个人盛饭:一只拳头大的鲜肉大包,面皮松软雪白,还带着热气,咬开的瞬间滚烫的肉汁便要溢出;旁边是两只糯米烧麦,皮薄馅足,糯米混着腊肉丁、笋丁,油润发亮;一碗皮蛋瘦肉粥熬得浓稠顺滑,皮蛋的独特香气混着瘦肉的鲜,撒上葱花和少许盐,鲜得让人直咽口水;还有一根金黄酥脆的油条,外酥里嫩,带着淡淡的碱香,旁边摆着一碗温热的甜豆浆,醇厚丝滑。

投诚的士兵们拿着餐盘,站在桌前,竟有些不知所措。有人试探着拿起肉包,轻轻咬了一小口,松软的面皮裹着咸鲜的肉馅,肉汁在舌尖化开,那是他们许久未曾尝到的纯粹肉香,没有一点粗粮的干涩,只有满口的温润与满足。

“好吃……”有人低声呢喃,眼泪再次滚落。

这句话像是一个信号,所有人都不再克制,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有人一手拿着肉包,一手掰着油条,嘴里还塞着烧麦,腮帮子鼓鼓的;有人捧着粥碗,大口大口地喝着,连葱花都不肯剩下;还有人把油条泡进豆浆里,吸饱了汤汁的油条软嫩鲜香,一口下去暖透肠胃。

餐盘很快见了底,炊事兵们立刻上前添餐,笑着说:“别急别急,还有很多!肉包、烧麦管够,粥和豆浆也随便加!”

士兵们一边道谢,一边继续吃着,有的人连吃了三个肉包、两碗粥还不罢休,仿佛要把这些日子欠下的饱饭都补回来。他们的衣服上沾了粥渍和肉汁,嘴角挂着油花,却毫不在意,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那是摆脱饥饿与绝望后的轻松与喜悦,是吃到热乎饱饭的踏实与安心。

而这一切,都被铁壁关城头的岳鹏和七位兄弟看得清清楚楚。

晨雾渐渐散去,阳光把靖安军营地照得透亮,那些投诚士兵狼吞虎咽的模样、桌上冒着热气的早餐、靖安军士兵友善的笑容,甚至连肉包的鲜香、油条的焦香,都仿佛能穿透距离,直直撞进他们的眼里、心里。

“大哥……”王斩棘攥着八棱重型斧,手臂青筋暴起,声音沙哑得几乎听不清,“他们……他们吃的是肉包、烧麦……是热乎的粥……”

岳鹏没有说话,只是死死地盯着那些投诚的士兵,看着他们捧着粥碗的手不再颤抖,看着他们咀嚼时脸上的满足,银甲下的拳头攥得咯咯作响,指甲几乎嵌进肉里。他比谁都清楚,沈砚这一招有多狠——这些看似寻常的早餐,在日日啃着草根树皮的忠义军眼里,比山珍海味还要诱人。而这两百多人的待遇,会像一颗石子投入湖面,在剩下的士兵心中激起千层浪。

果然,城头上的忠义军士兵们看到这一幕,再也无法保持平静。有人下意识地咽了咽口水,目光死死盯着靖安军营地的餐盘,喉结滚动不停;有人低声议论着,语气里满是动摇:“要是咱们也能吃上热乎肉包就好了……”“我好久没喝过甜豆浆了……”;还有人悄悄往城下望去,脚步蠢蠢欲动,眼神里满是向往。

“都给我看好了!谁也不准动!”岳鹏怒吼一声,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知道,自己的声音已经无法再震慑住这些士兵了——那热烈的掌声、诱人的早餐香气、投诚士兵脸上的笑容,早已在他们心中埋下了动摇的种子,只需要一个契机,就会彻底爆发。

张怀瑾叹了口气,语气沉重:“大哥,大势已去。沈砚这一手,看似平常,却最是诛心。现在营中士兵人人自危,都想着投诚,再这么下去,剩下的弟兄们怕是也留不住了。”

岳鹏沉默不语,目光扫过城下那些面黄肌瘦、眼神动摇的士兵,又望向靖安军营地中那一片热闹的景象,心中充满了绝望与不甘。他知道,张怀瑾说的是实话,忠义军,真的再也撑不下去了。

而此时的靖安军营地中,沈砚放下喇叭,看着那些吃得津津有味的投诚士兵,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笑。他对身旁的周凌峰道:“传令下去,给这些弟兄们吃饱喝足后,安排他们洗漱,换上干净的衣服,再派军医给他们检查身体。告诉他们,从今天起,他们就是靖安军的一员,和其他弟兄们一样,一日三餐热乎饱饭,有衣穿、有军械,立功了一样论功行赏,绝不偏袒。”

“遵命!”周凌峰躬身应道,眼中满是敬佩。

沈砚望着铁壁关的方向,心中笃定:这两百多个士兵,只是一个开始。用不了多久,铁壁关内的士兵们,都会像他们一样,主动放下武器,投靠靖安军。而岳鹏和他的七位兄弟,终将别无选择,只能俯首归心。

晨风吹过,靖安军营地的早餐香气愈发浓郁,掌声与欢笑声久久不散,像一道无形的网,紧紧裹着铁壁关,一点点瓦解着最后残存的抵抗意志。

铁壁关中军帐内,烛火昏黄,映着满帐的凝重与压抑。案几上还摆着半碗掺了草根的稀粥,早已凉透,结了一层薄薄的膜,像极了忠义军此刻摇摇欲坠的处境。

岳鹏背对着众人,望着帐壁上那面布满箭孔的盾牌,玄铁破阵枪斜戳在地上,枪杆上的暗红布条垂落,一动不动。帐外隐约传来靖安军营地的欢笑声,还有那若有若无的早餐香气,像针一样扎在每个人心上。

“大哥,不能再等了!”王斩棘猛地一拍案几,八棱重型斧在地面上磕出清脆的声响,震得案上的残粥碗微微晃动,“方才那两百多人,吃得满嘴流油,靖安军待他们那般好,咱们的弟兄看在眼里,心里早就乱了!再耗下去,不用沈砚动手,咱们自己就成孤家寡人了!”

他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焦躁,脸上满是通红:“要么战,要么降!战死沙场,好歹落个忠义之名;要是眼睁睁看着弟兄们一个个跑光,最后饿死在这关里,那才是窝囊!”

“战?怎么战?”张怀瑾眉头深锁,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案几边缘的裂纹,“弟兄们饿了这么久,连拿刀的力气都快没了,靖安军却养精蓄锐,兵强马壮,正面交锋,无异于以卵击石!”

陈守义按在虎头戒刀上的手微微收紧,声音严肃:“二哥说得对,军心已散,再战也是徒劳。可投诚……咱们是忠义军,起义是为了反抗暴政,如今却要投靠另一个诸侯,传出去,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笑?命都快没了,还怕人笑?”杨破虏背着连环劲弩,往前踏了一步,语气带着几分激动,“咱们起义是为了让弟兄们活下去,不是为了死守一个‘忠义’的虚名!现在弟兄们天天饿肚子,看着别人吃热饭,心里有多难受?我看沈砚并非昏庸之辈,靖安军军纪严明,善待降兵,投靠他,未必不是一条活路!”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岳鹏猛地转过身,眼中布满血丝,语气冰冷,“你是想背叛忠义军,背叛弟兄们?”

“大哥,我不是背叛!”杨破虏急道,“我是不想让弟兄们白白送死!咱们八兄弟,出生入死这么多年,难道你忍心看着他们一个个饿死,或者死在战场上?”

李擎苍握着透骨亮银枪,枪尖斜指地面,沉默许久,才缓缓开口:“大哥,七弟说得对。方才我在城头,看到投诚的弟兄们吃得那般香,还有靖安军的掌声,心里……心里实在不是滋味。咱们不能只为了自己的气节,就不顾三万弟兄的性命。”

“三哥,你也这么想?”岳鹏看向刘镇川,眼中带着一丝希冀。

刘镇川握着月牙分水刀,刀身映着他复杂的神色,他低下头,声音低沉:“大哥,我……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跟着你起义,是想护一方百姓,可现在,咱们连自己的弟兄都护不住了。”

周护粮站在角落里,脸色苍白,低声补充:“大哥,方才又有十几个士兵偷偷跑了,哨兵拦都拦不住。再这么下去,用不了三天,营里的士兵怕是要跑光了。”

“够了!”岳鹏怒吼一声,玄铁破阵枪在他手中猛地一振,发出沉闷的金属嗡鸣,“你们一个个都想投诚?都忘了咱们起义时的誓言?忘了那些战死的弟兄?忘了铁壁关下埋着的忠魂?”

“誓言不能当饭吃!”王斩棘再也忍不住,怒吼着反驳,“那些战死的弟兄,是为了让活着的人更好地活下去,不是为了让咱们陪着他们一起死!大哥,你太固执了!”

“我固执?”岳鹏气得浑身发抖,银甲碰撞发出刺耳的声响,“我是不想让你们背上千古骂名!投靠沈砚,你们能保证他日后不会卸磨杀驴?能保证他会真心待咱们的弟兄?”

“不能保证,但总比现在等死强!”杨破虏道。

“我看你们是铁了心要投诚!”岳鹏眼中满是绝望,他扫过眼前的兄弟,除了张怀瑾和刘镇川,其他人的脸上都带着动摇与决绝。

“大哥,事到如今,多说无益。”王斩棘扛起八棱重型斧,语气坚定,“我意已决,今日便出城投诚。你若愿意,便跟我们一起走;若不愿意,我也不勉强,但我不能眼睁睁看着弟兄们饿死。”

“大哥,我们也走。”李擎苍、陈守义、杨破虏、周护粮齐声说道,语气决绝。

岳鹏看着他们,嘴唇颤抖,却说不出一句话。他没想到,多年的兄弟情,竟然抵不过几顿热饭,抵不过沈砚的“拖”字决。

“好!好!好!”岳鹏连说三个“好”字,眼中的血丝愈发浓重,“既然你们执意要走,我不拦着!从今往后,咱们兄弟情谊,一刀两断!”

“大哥,保重!”王斩棘眼中闪过一丝愧疚,却终究没有回头,转身便朝着帐外走去。

李擎苍、陈守义、杨破虏、周护粮也纷纷转身,各自拿起自己的武器,快步走出中军帐。他们的脚步坚定,没有一丝犹豫,仿佛身后不是多年出生入死的兄弟,而是一座即将崩塌的牢笼。

帐内只剩下岳鹏、张怀瑾和刘镇川三人,死一般的寂静。烛火晃动,映着三人孤寂的身影,显得格外凄凉。

“大哥……”张怀瑾叹了口气,语气沉重,“他们也是被逼无奈,并非真心背叛。”

“被逼无奈?”岳鹏苦笑一声,声音沙哑,“说到底,还是我无能,护不住弟兄们,也留不住自己的兄弟。”

刘镇川握着月牙分水刀,走到岳鹏身边,沉声道:“大哥,我不走。我刘镇川这辈子,只认你这一个大哥,生是忠义军的人,死是忠义军的鬼!”

张怀瑾也点了点头:“大哥,我也留下。虽然大势已去,但我愿陪你走到最后。或许,事情还有转机。”

岳鹏看着眼前的两位兄弟,眼中涌起一股暖流,却又很快被绝望淹没。他知道,留下的人,或许只有死路一条,但这份情谊,却让他在这冰冷的绝境中,感受到了一丝暖意。

他走到案几前,拿起那碗凉透的稀粥,一饮而尽,苦涩的滋味蔓延舌尖,却比不上心中的痛楚。他望向帐外,阳光已经升高,靖安军营地的香气愈发浓郁,隐约能看到王斩棘等人的身影出现在关门口,正朝着靖安军营地走去。

城头上的忠义军士兵们看到这一幕,再也无法保持平静,越来越多的人扔下武器,朝着关门口跑去,加入了投诚的队伍。原本就涣散的军心,彻底崩塌。

岳鹏闭上眼,一行清泪顺着脸颊滚落,滴在冰冷的银甲上,瞬间蒸发。他知道,忠义军,真的完了。而他,只剩下两位兄弟,一座孤城,还有心中那早已摇摇欲坠的忠义之名。

张怀瑾和刘镇川站在他身后,沉默不语,却用行动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三人的身影在昏黄的烛火下,显得格外孤寂,却又带着一丝不屈的倔强。

而靖安军营地中,沈砚正看着斥候送来的消息,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笑。王斩棘等人出城投诚,忠义军彻底分崩离析,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

“传令下去,迎接王将军等人。”沈砚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告诉他们,只要真心归降,我沈砚既往不咎,依旧按他们的本事任用。另外,让炊事营准备午宴,好好招待他们。”

“遵命!”周凌峰躬身应道。

沈砚望着铁壁关的方向,心中清楚,这场对峙,他赢了。而铁壁关的城门,用不了多久,就会为他敞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