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器的震动仍在掌心残留,陆轩没有放下它,而是将屏幕翻转扣在战术桌上,金属外壳与桌面碰撞出一声沉实的响。他站在沙盘前,目光落在宁平厂区那面只露出一道暗红边线的空白旗上,指尖轻轻压了下去。
那一道红,像一道未撕开的封印。
“服务手册被收走了。”他开口,声音不高,却让刚走进作战室的张涛和林娜同时停下脚步,“他们不敢碰我们的服务站,不敢动我们的运维员,就去翻人家的抽屉,收几页纸。这是怕了。”
林娜迅速调出三地社区反馈记录。越南京族聚居区、马来华人街区、印尼爪哇岛站点,均有居民反映家中技术资料失踪,部分运维员接到匿名警告电话,称“外来企业不得插手本地事务”。
“这不是市场行为。”张涛皱眉,“是恐吓,是切断我们和用户之间的信任链。”
“他们知道,抄得了价格,仿得了界面,但抄不了人。”陆轩转身,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两个词:成本、信任。
“我们不降价。”他说,“但我们必须更值这个价。”
会议室很快聚齐了核心成员。孙明带来初步核算数据,经过供应链优化,非核心模块更换供应商后,整机成本可压缩9.7%,接近目标。李刚坐在角落,手搭在椅背上,指节泛白,显然还未完全压下心头火气。
“有人觉得,我们不动手就是退。”陆轩看着他,“可真正的进,是让人看清——我们走的路,他们走不了。”
他点开陈勇传回的视频:一名越南老人正把运维员递来的《家电养护指南》仔细夹进相册,旁边孙子指着二维码说“以后爸爸修空调就打这个”。画面里没有广告语,没有品牌标识,只有阳光洒在庭院里,一个家庭对“有人管”的安心。
“96%满意率,不是数字,是人心。”陆轩关掉视频,“他们用低价砸市场,我们就用时间垒口碑。他们发传单,我们就发知识。他们想让我们消失在社区里,我们就扎根进生活里。”
孙明点头:“财务支持没问题。压缩成本释放的资金,可以全部投入服务网络建设。”
“那就定调。”陆轩站直身体,“两条线并进——优化性价比,强化品牌建设。我们不打价格战,我们打信任战。”
会议结束,众人陆续离开。李刚却没有走,站在沙盘边,盯着宁平那片正在浇筑地基的工地。
“你还想砸店?”陆轩问。
“我不想输。”李刚声音低沉,“兄弟们每天训练,不是为了看别人把我们的东西拿走。”
陆轩没答话,拿起外套:“走,去宁平。”
车行四十分钟,抵达培训中心实训区。正值下午操练时段,十几名本地运维员正分组进行故障排查演练。一名学员在模拟电路板前卡住,汗水顺着额头滑落,仍坚持反复测试电压节点,直到教官点头通过。
陆轩停下脚步,指着那人:“他练三个月,是为了让用户少等十分钟。如果我们因为对手降价,也跟着降,别人会怎么看?会觉得我们练不起,撑不住,只能靠便宜活下去。”
李刚沉默。
“我们卖的从来不是机器。”陆轩声音沉稳,“是‘不会断的线’。是半夜打一个电话,有人冒雨赶来;是孩子指着照片说,这是我家的维修叔叔。这些,抄不来,也买不走。”
李刚缓缓吐出一口气,肩膀松了下来:“我懂了。我们不是退,是在筑墙——用服务一块砖,用时间一块砖。”
“对。”陆轩拍了拍他肩头,“墙筑得越厚,他们越不敢靠近。”
回到总部,张涛已与林娜拟定初步方案。品牌传播不再依赖广告投放,而是以《社区技术手册》为载体,内容涵盖家电日常保养、节能技巧、应急处理流程等实用知识,完全避开商业宣传属性,规避竞品封锁。
“封面不印LOGO,只放一句话。”林娜展示设计稿,“‘你的生活,有人守护。’”
“扉页附服务站地图和运维员照片。”张涛补充,“每人标注‘本地居民,持证上岗,服务本区三年以上’。这不是承诺,是事实。”
陆轩点头:“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路过做生意的,是留下来过日子的。”
“可发放渠道还是问题。”林娜皱眉,“竞品控制了便利店、维修点、社区公告栏,我们进不去。”
“那就绕开。”陆轩目光一凝,“找学校、找居委会、找宗教场所、找老年活动中心。我们不卖产品,先做‘社区技术顾问’。谁家孩子写作业要用电脑?我们免费教家长设置防蓝光模式。谁家老人不会用智能插座?我们上门演示。知识没有敌人,服务没有边界。”
张涛眼神亮起:“这就是反向渗透——他们封锁商业信息,但挡不住生活常识。”
“对。”陆轩拿起笔,在方案末页写下一行字:“优势不是价格,是信任。信任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