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号线路的负载曲线在屏幕上划出一道微不可察的波动,马亮盯着那串数据,抬头看向陆轩。陆轩站在指挥台前,手指轻轻敲击桌面,节奏沉稳,没有说话。
他刚挂断电话,徐静的采访请求像一块投入深水的石子,涟漪扩散,却未掀起波涛。林娜站在资料台旁,手里抱着一叠刚打印出的文件,纸张边缘还带着打印机的余温。她等了片刻,见陆轩转身,立刻上前一步。
“简报已经整理完毕。”她说,“所有阶段性成果,按您要求,只列事实,不加修饰。”
陆轩接过文件,翻了两页,目光停在“系统连续运行72小时无故障”这一条上。他点点头,把文件递还给她。
“发下去。”他说,“每人一份,包括后勤和安保。”
林娜应声而去。陆轩没有坐下,而是走向训练区。李刚正带着一队人做体能训练,汗水浸透背心,动作依旧干脆利落。陆轩站在场边,等他们一组动作结束,才开口。
“简报发下去了。”他说,“读完,写感想。”
李刚擦了把汗:“写啥?”
“你想写的。”陆轩说,“但必须写一条——你们修的那条线路,现在稳不稳?”
李刚笑了:“稳。”
“那就够了。”陆轩说,“别的,不用管。”
他转身离开,身后传来李刚集合队伍的声音。胡军从监控室出来,与他碰了个头。
“权限审计已经升级。”胡军说,“所有高阶操作,实时记录,异常行为自动报警。”
陆轩点头:“盯住那个发射器,它还在传数据?”
“一直没停。”胡军说,“每十五分钟一次,像钟表一样准。”
“好。”陆轩说,“让他们看。”
回到指挥室,张涛和孙明已在等他。战术板上,“以行证言”四个字依旧清晰,下方多了一行小字:“让光亮照进来一点”。张涛指着投影屏。
“舆情分析出来了。”他说,“那个论坛帖子,转发账号中,八成以上是新注册,行为模式高度一致,明显有人操控。”
孙明补充:“吴峰那边传来消息,投资委员会确实在开会评估,但还没有做出调整决定。我们的资金通道依然畅通。”
陆轩坐下:“他们开始动摇了。”
张涛皱眉:“可我们一直不回应,外界会认为我们默认。”
“回应不是靠嘴。”陆轩说,“是靠结果。他们质疑我们能不能做,而我们已经在做。现在要做的,是把‘做’这件事,摆到台面上。”
他看向林娜:“对外沟通预案,启动。”
林娜翻开笔记本:“需要准备哪些内容?”
“事实。”陆轩说,“只有事实。他们用猜测攻击我们,我们就用事实砸回去。”
他站起身,走到战术板前,拿起笔,在“让光亮照进来一点”下方写下第三行字:只陈述事实,不争论立场。
“成立小组。”他说,“林娜负责数据汇总,张涛拟定框架,孙明评估影响。我们不求共情,不争对错,只展示结果。”
张涛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加一段背景说明?比如我们从校园走到今天的历程,让公众理解我们的坚持?”
陆轩摇头:“我们不是来求理解的。”
“可情感共鸣能争取支持。”张涛坚持。
“支持不是靠讲故事换来的。”陆轩声音不高,却压住了所有声音,“是靠做成事赢来的。他们不信我们能亮灯,那就让光照进去——但光,不需要说话。”
张涛沉默片刻,点头:“明白了。只列数据,不加解读。”
陆轩看着他:“你记得S-07-19事件的日志吗?”
“记得。”张涛说,“逻辑炸弹的触发路径,和这次高度吻合。”
“把那次的修复记录也调出来。”陆轩说,“作为附件备存。如果他们问‘你们过去有没有类似问题’,我们就说——有,而且我们修好了。”
林娜低头记录,笔尖顿了顿。她在整理第17号线路日志时,发现系统在异常波动后曾自动启动备用冷却链路,整个过程耗时23秒,完全自主修复。这条记录未被计入公开简报。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将其列入附件。
“为什么留着?”张涛看见了。
“因为这是事实。”林娜说,“系统有自愈能力,这是我们的优势。”
张涛看了她一眼,没再说话。
夜深,指挥室只剩林娜一人。她将所有文件归档,插入加密硬盘,贴上标签。屏幕右下角时间跳到02:17,和上次修改共享文档的时间一模一样。
她没有关机,而是调出服务器访问日志,重新检查权限变更记录。财务系统的跳转痕迹依旧存在,但IP终点依然无法追溯。她将这段日志另存为副本,命名为“异常访问_0806”。
第二天一早,简报已发至每个成员手中。训练区、监控室、后勤办公室,所有人都在翻阅。李刚召集安保组开班前会,站在队列前,手里拿着那张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