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轩站在监控室中央,目光扫过墙上数十块屏幕。每一块都连接着不同区域的分销点实时画面,数据流如江河奔涌,映在他冷峻的脸上。林娜递来一份热腾腾的报告,纸张边缘还带着打印机的余温。
“轻量版系统在东南亚上线四十八小时,签约客户突破三百,其中七成是首次采购我们产品的中小厂。”她语速平稳,却掩不住眼底的振奋。
陆轩接过报告,指尖划过一组组攀升的数字。这不是偶然,是精准落子后的必然回响。他没有笑,只是将报告轻轻放在桌角,转身对身后待命的团队说道:“告诉张涛,客户反馈的三项功能优化建议,三天内必须集成进下一版本。”
命令下达,整个指挥中心立刻运转起来。电话声、键盘敲击声、指令传递声交织成一片战阵前的号角。陆轩没有停留,大步走向会议室。门开时,孙明正站在投影前,红色曲线已由颓势转为陡峭上扬。
“上季度销售额同比上升百分之三十七,尤其在非洲和南美市场,轻量版贡献了近六成订单。”孙明声音沉稳,但语气中透出久违的底气,“定价模型调整后,客户流失率下降百分之五十二,续约率首次突破八成。”
陆轩在长桌尽头坐下,目光落在“售后服务响应时间”那一栏——平均四点二小时到场,最快一次仅用一百一十分钟完成远程诊断与现场支援。
“胡军那边呢?”他问。
“三支应急支援队已完成轮训,覆盖欧洲、东南亚、拉美重点城市。”林娜答,“上周德国一家客户系统突发异常,当地团队两小时内抵达现场,问题解决后客户主动发来感谢函,还追加了两个厂区的部署合同。”
陆轩微微颔首。他知道,这不只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信任的建立。客户不再只看参数,而是开始依赖樊星阁的反应速度与担当。
会议进行到一半,张涛推门而入,手里拿着平板,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笑意。“刚收到消息,印度一家大型纺织集团决定弃用竞争对手的低价方案,转而采购我们的旗舰版系统。理由是——他们做了一次成本模拟,发现对方的维护费用三年内就能超过我们整套系统的报价。”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沉的笑声。
“他们终于算明白账了。”陆轩站起身,走到投影墙前,手指点在一张客户评价汇总图上,“‘稳定’‘省心’‘全周期成本低’——这些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这不是我们在宣传,是客户自己说出来的。”
他回头扫视众人:“但我们不能停。现在每一分增长,都是用命拼出来的节奏换来的。谁敢松一口气,谁就会被甩出去。”
话音未落,马亮匆匆进来,在陆轩耳边低语几句。陆轩眼神微凝,随即点头。
“卡洛斯的三支运输队,最后停靠点都在东欧边境的废弃工业区。”他在会议桌前站定,“他们不是在运货,是在布网——准备扶持本地服务商,直接对接终端客户。”
“那我们怎么办?”有人问。
“继续推。”陆轩声音如铁,“他们想靠低价抢人,我们就靠服务留人。告诉所有区域负责人,从今天起,‘无忧服务包’升级为双人技术小组驻场支持,前九十天免费。谁敢承诺,谁就出局。”
命令传下,整个系统再度加速。广告投放向中端市场倾斜,宣传重点从“技术领先”转向“全程守护”;客服团队扩编三倍,二十四小时轮班响应;技术组连夜优化远程诊断模块,确保故障识别率提升至百分之九十九点六。
一周后,北美市场传来捷报:一家老牌汽车配件制造商终止了与对手的合作,转而签下五年长约。他们在回函中写道:“我们不需要最便宜的系统,我们需要的是半夜三点打电话,有人接,有人来,有人能解决问题。”
陆轩看到这句话时,正站在新设立的客户体验中心。这里模拟了全球各类使用环境,从高温车间到电压不稳的偏远厂区,每一台测试机都在极限运行。工程师们轮班记录数据,不断微调启动逻辑与能耗控制。
“轻量版在越南一个小型模具厂已经连续运行四百小时无故障。”张涛走过来汇报,“客户说,以前三天两头停机,现在连备用电源都没启用过。”
陆轩走进测试区,伸手摸了摸一台机器的外壳。温度适中,运行平稳,只有极轻微的震动从掌心传来。他收回手,对身边的技术主管说:“把这台机子的所有参数封存,作为标准模板下发生产线。以后每一台出厂设备,都要达到这个水平。”
消息传开,市场反应更加热烈。越来越多客户开始主动对比全周期成本,而樊星阁的数据一次次胜出。竞争对手的降价攻势渐渐乏力,部分区域甚至出现客户倒流现象。
然而,陆轩没有放松。他在每日晨会上反复强调:“他们不会认输,只会变本加厉。”
果然,十天后,情报显示多家对手开始模仿推出“售后服务包”,承诺二十四小时响应、定期巡检。虽然内容空泛,执行能力堪忧,但足以动摇部分观望客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