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尚未完全驱散夜雾,樊星阁总部的会议室已亮起灯火。窗外工地上的塔吊静默矗立,像一座等待苏醒的钢铁巨人。陆轩推门而入时,手中握着一份刚打印出的项目推进表,纸张边缘还带着打印机的余温。他没有多言,只是将表格放在长桌中央,目光扫过围坐的众人。
“昨天我们看清了敌人,也看清了战场。”他的声音低沉却有力,“今天,我们要动手了。”
张涛坐在桌侧,指尖轻点平板,屏幕上是昨晚整理出的舆情数据。他抬头道:“居民的恐慌源于信息不对等。我们要做的,不是反驳谣言,而是重建认知。”
李刚靠在椅背上,双拳紧握:“光讲道理不够,得让他们亲眼看见、亲手摸到真相。”
“所以第一步,”张涛翻开一页新文档,“环保宣讲团正式启动。我们邀请国内顶尖的第三方环评机构,对项目进行独立评估,全程公开,数据透明。同时,制作通俗易懂的宣传材料,进社区、进学校,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讲清楚我们的技术流程。”
陆轩点头:“真实、客观、不夸大。我们要让每一个居民知道,这座工厂不是污染源,而是绿色制造的标杆。”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张涛身上:“你负责统筹宣传与评估工作,必须确保每一个环节经得起 scrutiny。我们要赢,就得赢得干净。”
张涛合上平板,神情坚定:“明白。我已经联系了三家具备国家级资质的环保机构,今天就能敲定合作方。宣传资料也在同步制作,动画演示、模型展示、现场讲解,一套组合拳打下去,不信打不破他们的心理防线。”
“好。”陆轩转向李刚,“政府这一环,不能断。我们需要政策支持,也需要审批绿色通道。你去对接,把项目的经济价值、就业带动、环保标准一条条列清楚,让他们看到这不是一家企业的私利,而是一座城市未来的可能性。”
李刚站起身,拍了拍西装袖口并不存在的灰尘:“我已经约了发改委和环保局的几位负责人,下午就去拜访。这次不谈请求,只谈共赢。”
马亮一直沉默地坐在角落,此刻才开口:“刘猛那边,还在动。”
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他身上。
“他昨晚又派了两个人混进社区群,伪装成居民家属,散布‘地下水检测异常’的假报告。”马亮将一份加密文件投影到屏幕,“转账记录、聊天截图、IP地址,全部锁定。更关键的是,我发现他最近频繁接触城南几个小帮派,资金往来密集。”
陆轩眼神微凝:“他是想拉盟友?”
“不止。”马亮声音冷峻,“他在布局。一旦舆论失控,这些小势力就会跳出来闹事,把矛盾升级成**。到时候,就算我们有证据,也会被拖进泥潭。”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
陆轩缓缓起身,走到白板前,提笔写下三个词:真相、信任、节奏。
“他们靠谎言煽动恐惧,我们就用事实点燃信心。”他转身,目光如炬,“马亮,继续深挖。我要知道刘猛每一笔钱从哪来,到哪去,跟谁碰过面。不为现在出手,而是为了将来那一刀,能直插心脏。”
命令下达,各司其职。
张涛立刻拨通电话,联系环保机构。他语气沉稳,条理清晰,每一句话都精准切入对方关切点。不到两小时,国内最具公信力的“绿源检测”正式确认承接评估任务,承诺十个工作日内出具权威报告,并全程接受媒体监督。
与此同时,宣传材料的制作也在紧锣密鼓进行。张涛亲自把关文案,将复杂的工业流程转化为一个个生动比喻:“我们的废水处理系统,就像人体的肝脏,毒素进来,清水出去。”他还特意加入一组对比图——十年前某地传统工厂污染实景,与樊星阁现有绿色车间的洁净场景并列呈现。
“我们要让他们看见差距,更要让他们相信改变。”他在团队会议上说。
李刚则已驱车抵达市政府大楼。他没有直奔领导办公室,而是先去了档案室,调取了近三年该区域的产业规划文件。随后,他在会议室向相关部门负责人详细阐述项目落地后的连锁效应:预计新增就业岗位一千二百个,年产值超八亿,且全部符合国家智能制造与碳中和标准。
“这不是我们在求你们批准,”他最后说道,“是这座城市的机会,正站在门口敲门。”
一名副局长沉吟良久,终于点头:“我们会加快审批流程。但前提是,你们必须先赢得民心。群众不同意,再好的项目也落不了地。”
“我们正在做。”李刚微笑,“而且,一定会做成。”
另一边,马亮的调查也有了突破。通过一名潜伏在刘猛外围的线人,他获取了一段录音——刘猛亲口承诺,只要能在奠基仪式前制造足够混乱,就给城南“铁狼帮”三十万经费和部分地下赌场的经营权。
“他还说,‘樊星阁再硬,也怕火烧眉毛’。”马亮将录音备份上传至加密服务器,“这些人不是为了正义,是为了分一杯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