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夏夜晚风和你 > 第48章

夏夜晚风和你 第48章

作者:普通的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1 03:02:56

第四十八章秋实非遗传远韵,云端联展汇知音

明城的蝉鸣刚歇,小院里的桂花树就缀满了细碎的金蕊。林溪正将“四季非遗”系列的秋季样品——木雕桂花茶罐一一摆进展示柜,茶罐上用剪纸工艺印的桂花纹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罐口缠绕的细藤编还带着淡淡的草木香。陈阳抱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快步走进来,屏幕上跳动的海外订单数据让他眼睛发亮:“欧洲的订单已经排到下个月了!安娜刚才发消息说,当地的手工艺商店都在催货,还问我们能不能提前启动秋冬系列的合作。”

林溪拿起一个茶罐,指尖拂过罐身的纹路:“秋冬系列可以做圣诞主题的竹藤挂饰和新年主题的木雕摆件,正好把中西方的节日文化融进去。不过这次合作,或许可以试试‘云端工坊’的模式——不用等匠人长途奔波,通过实时连线就能同步创作,还能让更多不同国家的手工艺人参与进来。”

这个想法刚提出来,就得到了安娜的热烈响应。三天后,一场跨越亚欧大陆的视频会议在联盟小院的会议室召开。屏幕里,除了熟悉的皮埃尔、索菲亚和莉莉,还多了几位新面孔——来自意大利的陶艺匠人马可,手里捧着一个绘有文艺复兴纹样的陶罐;来自匈牙利的刺绣匠人埃娃,展示着她绣满民族花纹的绣品;还有来自西班牙的铁艺匠人卡洛斯,身后的工作台上摆满了精致的铁艺烛台。

“我们想把陶艺、刺绣、铁艺和明城的竹编、木雕结合,做一套‘圣诞新年双庆’系列。”安娜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来,莉莉立刻调出设计稿,“比如用竹编做圣诞花环的框架,用铁艺做星星装饰,再用刺绣绣上新年的吉祥话;木雕可以做圣诞老人和生肖玩偶的组合,陶罐则用来装非遗手作的糖果,当作节日礼盒。”

林溪看着设计稿上交织的中西方元素,转头看向坐在身旁的王婶和李伯。王婶笑着点头:“竹编花环不难,还能在藤条里加些金箔纸,看着更喜庆;李伯你做生肖玩偶最拿手,和圣诞老人放在一起肯定有意思。”李伯也兴致勃勃:“我琢磨着在圣诞老人的衣服上刻点竹编纹样,再给生肖玩偶戴个小小的圣诞帽,中西合璧才好看。”

为了让“云端工坊”顺利运转,陈阳特意搭建了专属的直播平台,不仅能实时传输画面,还能放大展示匠人手中的细节——比如皮埃尔编织藤条时的缠绕手法,马可绘制陶罐纹样时的笔触,埃娃刺绣时的针法。平台还设置了“互动区”,网友可以留言提出建议,匠人们也会时不时停下手中的活,回应大家的疑问。

九月中旬,“云端工坊”正式启动。每天清晨,联盟小院的工坊里就热闹起来:王婶坐在竹编区,对着镜头教皮埃尔编圣诞花环的底座,屏幕里的皮埃尔拿着竹篾,跟着王婶的动作一点点编织,偶尔编错了,两人就对着镜头相视而笑,王婶再耐心地重新演示;李伯则和索菲亚、卡洛斯一起设计圣诞生肖组合,李伯用刻刀勾勒出生肖兔的轮廓,索菲亚在一旁建议给兔子的耳朵加些铁艺装饰,卡洛斯立刻在屏幕那头拿起铁丝,现场弯折出小巧的圣诞帽形状,通过镜头展示给两人看。

另一边,马可和林溪合作设计陶罐礼盒。马可在陶罐上绘制欧洲传统的圣诞花纹——松果、铃铛和槲寄生,林溪则在陶罐的另一侧,用剪纸的手法设计出“福”字和祥云纹,两种纹样在罐身上自然衔接,既保留了各自的文化特色,又显得格外和谐。埃娃则忙着用刺绣装饰竹编花环,她将红色的丝线穿进针孔,绣出“新年快乐”的字样,还在周围绣上小小的竹叶片纹,呼应明城的竹编工艺。

“云端工坊”的直播很快吸引了比上次更多的关注。有网友留言:“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国家的匠人一起做手作,感觉像在开一场非遗派对!”还有网友提议:“能不能办一场线上联展,把大家合作的作品都展示出来,让我们能更仔细地看这些细节?”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匠人们的响应,林溪和安娜商量后,决定在十二月初举办“中欧非遗云端联展”,不仅展示“圣诞新年双庆”系列的作品,还会回顾“四季非遗”系列的创作过程,邀请网友在线上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作品。

为了筹备联展,匠人们更加忙碌。王婶和皮埃尔合作的竹编铁艺花环,在框架上缠绕了三层藤条,还点缀了用竹篾编的小灯笼和铁艺星星,通电后,灯笼里的暖光透过竹编的缝隙洒出来,格外温馨;李伯、索菲亚和卡洛斯合作的圣诞生肖组合,圣诞老人的胡子用细藤条编织而成,身上的衣服刻着竹编纹样和铁艺花纹,旁边的生肖兔戴着铁艺圣诞帽,手里还抱着一个小小的木雕苹果,寓意“平安”;马可和林溪做的陶罐礼盒,里面装着王婶和埃娃合作的刺绣手帕,手帕上绣着桂花和槲寄生的组合纹样,既有秋日的余韵,又有圣诞的氛围。

联展开展前一周,陈阳突然接到一个意外的电话——来自法国卢浮宫装饰艺术部的负责人,对方在网上看到“云端工坊”的直播后,对中欧非遗融合的作品产生了浓厚兴趣,希望能在联展期间,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与匠人们交流非遗传承的经验,甚至提出想在未来引进这些作品,举办线下展览。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振奋不已。联展当天,联盟小院的会议室里挤满了人,除了匠人们,还有明城非遗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当地的媒体记者,甚至有几位高校的非遗研究学者专程赶来。直播画面里,卢浮宫的负责人看着屏幕上展示的作品,不时发出赞叹:“竹编与铁艺的结合很有创意,木雕与刺绣的搭配也很巧妙,这些作品不仅是手工艺品,更是不同文明对话的见证。”

联展的互动区更是热闹非凡,网友们纷纷为喜欢的作品投票,留言区里满是对非遗融合的期待。有位海外华人网友写道:“看到圣诞元素和中国的生肖、‘福’字结合,特别亲切,感觉家乡的文化和世界的文化连在了一起。”还有位欧洲网友说:“以后圣诞节,我不仅要挂圣诞花环,还要摆上生肖玩偶,让节日更有新意。”

联展结束时,“圣诞新年双庆”系列的作品获得了网友的一致好评,其中王婶、皮埃尔和埃娃合作的竹编铁艺刺绣花环,以最高票数当选“最受欢迎作品”。马可兴奋地在屏幕那头宣布:“我要把这次合作的陶罐纹样申请专利,以后还想和明城的匠人合作更多非遗产品,比如用陶艺做竹编纹样的花瓶。”埃娃也笑着说:“我已经开始设计明年春天的刺绣图案了,想把明城的春笋和欧洲的郁金香结合,肯定很漂亮。”

十二月的明城,已经有了淡淡的年味。联盟小院的展示柜里,摆满了“云端工坊”的成果——竹编铁艺圣诞花环挂在窗边,木雕圣诞生肖组合摆在桌上,陶罐礼盒整齐地排列在架子上,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中西方匠人的心血,也见证着非遗融合的美好。

林溪站在展示柜前,看着窗外飘落的第一片雪花,想起几个月前“云端工坊”启动时的场景。从最初的忐忑不安,到后来的默契配合,再到如今的成果满满,她更加坚信,非遗的传承不仅需要坚守传统,更需要开放与包容。不同文明的手工艺,就像不同种类的种子,只有相互交流、相互滋养,才能在世界的土壤上开出更绚丽的花朵。

陈阳拿着一份新的合作方案走进来,脸上带着期待:“安娜说,明年想邀请我们去欧洲举办线下工坊,还会有更多国家的匠人加入。另外,国内的几家文旅公司也联系我们,想把非遗手作融入旅游线路,让游客能亲手体验竹编、木雕。”

林溪接过方案,指尖划过纸上“非遗国际联盟”的字样,心中充满了憧憬。她仿佛看到,未来的某一天,明城的竹编、木雕会走进更多国家的家庭,欧洲的藤编、陶艺也会在中国找到更多知音;看到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匠人围坐在一起,手中的竹篾、藤条、刻刀、针线交织,编织出跨越国界的非遗之梦;看到非遗不再是博物馆里的“老古董”,而是能融入日常生活、能与世界对话的“新潮流”。

雪花越下越大,落在小院的桂花树上,给翠绿的枝叶裹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霜。林溪推开窗,寒风带着雪花的气息扑面而来,却让她心里格外温暖。她知道,非遗的传承之路还很长,但只要像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用开放的心态拥抱世界,用创新的方式延续传统,非遗的星火就会永远燃烧,照亮更多人的心灵,也让不同文明的对话,在岁月的长河中,谱写出更动人的华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