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夏夜晚风和你 > 第47章

夏夜晚风和你 第47章

作者:普通的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1 03:02:56

第四十七章非遗春耕绘新景,跨境工坊谱华章

明城的春天总来得猝不及防,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后,联盟小院外的竹林突然冒出成片的春笋,沾着水珠的竹叶在风中轻晃,连空气里都飘着淡淡的竹香。林溪刚把欧洲非遗联展的照片贴满展示墙,就看到陈阳拿着一份合作方案快步走进来,脸上藏不住兴奋:“安娜那边发来消息,想和我们合开‘中欧非遗跨境工坊’,把明城的竹编、木雕和欧洲的藤编、木偶工艺结合,开发新的非遗产品!”

“真的?”林溪接过方案,指尖划过纸上“跨境工坊”的字样,眼前瞬间浮现出欧洲匠人手握竹篾、中国匠人雕刻木偶的画面。她立刻拨通安娜的视频电话,屏幕那头的安娜正站在堆满藤编材料的工作室里,身后的货架上还摆着上次从明城带回去的竹编雪人挂饰:“我们计划先开发‘竹藤共生’系列产品,比如用竹编做框架、藤编做装饰的收纳篮,再做一批融合中欧纹样的木雕木偶,肯定能吸引更多人喜欢。”

两人一拍即合,约定下个月在明城启动跨境工坊的首期合作。挂了电话,林溪立刻召集老匠人商量细节。王婶握着竹篾的手都在发抖:“能和欧洲匠人一起编东西,我这辈子都没想过!”李伯也摩拳擦掌:“我得赶紧研究欧洲木偶的雕刻手法,到时候也好跟他们好好交流。”

为了迎接欧洲匠人,联盟小院特意做了布置——木工房里新增了十几张工作台,每张台上都摆着中西方的雕刻工具;竹编区整理出足够的空间,堆放着刚从后山砍来的新鲜楠竹;就连院子里的老槐树下,都摆上了长条桌,准备用来展示双方的非遗作品。陈阳还特意开发了“跨境工坊”线上直播通道,计划把匠人合作的过程实时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看到非遗融合的魅力。

四月中旬,安娜带着三位欧洲匠人如约而至。为首的藤编匠人皮埃尔,手里提着一个巨大的藤编箱,里面装满了从欧洲带来的藤条;木偶匠人索菲亚则抱着一个木箱,里面是她精心制作的木偶零件;还有年轻的设计师莉莉,背着装满设计稿的画板,一进门就被院子里的竹编灯笼吸引:“这些灯笼太漂亮了!竹编的纹理比我想象中更细腻。”

欢迎仪式刚结束,匠人们就迫不及待地走进工坊。王婶和皮埃尔围坐在竹编区,皮埃尔拿出带来的藤条,轻轻展开:“这是欧洲的白藤,柔韧性特别好,适合编精细的花纹。”王婶则拿起一根楠竹篾,递到皮埃尔面前:“这是我们明城的楠竹篾,结实耐用,编出来的东西能放好多年。”两人一边展示材料,一边交流编法——王婶教皮埃尔用“十字编法”编竹篮底座,皮埃尔则教王婶用“缠绕编法”给竹篮边缘做装饰,竹篾与藤条在两人手中交织,不一会儿就编出一个兼具中西方特色的收纳篮雏形。

木工房里,李伯和索菲亚的合作也格外顺畅。索菲亚拿出一个木偶的头部零件,指着上面的花纹说:“欧洲木偶喜欢用写实的花纹,比如眼睛会刻得特别逼真。”李伯则拿起一个木雕灯笼部件,笑着说:“我们中国木雕讲究‘写意’,花纹要简洁但有寓意,比如这个吉祥纹,代表着好运。”两人决定做一个“中欧合璧”的木偶:用中国的木雕手法做木偶的身体,刻上竹编纹样;用欧洲的写实手法做木偶的头部,再给木偶穿上绣着中欧花纹的衣服。李伯的刻刀沉稳有力,索菲亚的刻刀细腻灵动,两种风格碰撞出奇妙的火花。

莉莉则忙着和林溪梳理设计思路,她把明城的竹编、木雕纹样和欧洲的藤编、木偶元素画在一张设计稿上,反复调整比例:“我们可以做一套‘四季非遗’系列产品,春天用竹藤编樱花收纳篮,夏天用木雕做荷花摆件,秋天用剪纸印桂花茶罐,冬天用藤编编雪人挂饰,每个季节都有对应的中西方元素。”林溪看着设计稿上错落交织的纹样,忍不住点头:“这个想法好!既保留了双方的非遗特色,又能让产品更有故事感。”

跨境工坊的合作过程被实时直播后,很快吸引了大量网友关注。有网友留言:“看着中西方匠人一起编竹藤、刻木偶,感觉非遗真的没有国界!”还有网友说:“期待‘四季非遗’系列产品,想把每个季节的都买回家!”甚至有海外网友询问能不能网购,陈阳趁机在直播间开通了预售通道,没想到短短一小时,首批产品就被抢购一空。

工坊合作过半时,林溪突然想到一个主意:“不如我们办一场‘非遗春耕体验日’,邀请游客来工坊体验中欧非遗的融合制作,让大家亲手编竹藤收纳篮、刻木雕木偶,感受合作的乐趣。”安娜立刻赞同:“这个主意太棒了!还可以让游客把自己做的小作品带回家,当成春耕的纪念。”

体验日当天,小院里挤满了游客。王婶和皮埃尔带着大家编竹藤收纳篮,王婶教大家编竹篮底座,皮埃尔教大家用藤条做装饰,有位游客编到一半,突然提议用藤条编一朵小樱花放在竹篮上,皮埃尔眼前一亮:“这个创意好!樱花是春天的象征,加在竹篮上更有春日气息了。”

李伯和索菲亚则带着游客刻木雕木偶,李伯教大家刻木偶身体上的竹编纹样,索菲亚教大家刻木偶头部的眼睛,一个小女孩刻完后,还在木偶的衣服上刻了一朵小梅花,索菲亚看了笑着说:“这是最特别的木偶,既有中国的梅花,又有欧洲的写实风格。”

莉莉和林溪则在院子里设置了“非遗春耕留言墙”,让游客写下对非遗融合的期待。有的游客写:“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中西方非遗合作的产品!”有的游客写:“非遗不是老古董,是能和世界对话的语言!”还有的游客画了一幅竹藤缠绕的画,旁边写着“非遗无国界,春耕共美好”。

体验日结束时,安娜看着满墙的留言和游客们开心的笑脸,感慨地说:“这次跨境工坊的合作比我想象中更成功,不仅开发了受欢迎的产品,还让更多人感受到了非遗融合的魅力。”林溪点点头:“这只是一个开始,以后我们可以定期开展跨境合作,比如秋天一起做桂花主题的非遗产品,冬天一起做圣诞主题的竹藤挂饰,让中西方非遗的合作一直延续下去。”

五月初,跨境工坊的首批“四季非遗”系列产品正式上线。竹藤编的樱花收纳篮上,藤条编织的樱花栩栩如生;木雕荷花摆件上,荷花的花瓣刻着细腻的竹编纹样;剪纸印的桂花茶罐上,桂花图案结合了欧洲的卷草纹;藤编的雪人挂饰上,雪人戴着中国风的小帽子。产品上线后,迅速登上了各大电商平台的热销榜,甚至有国外的博物馆联系联盟,希望能收藏一套作为非遗融合的展品。

安娜和欧洲匠人离开明城那天,小院里的春笋已经长得很高了。王婶送给皮埃尔一捆精心挑选的楠竹篾:“下次合作,我们用这些竹篾编更大的竹藤产品!”李伯送给索菲亚一套中国的雕刻工具:“希望这些工具能帮你刻出更美的木偶。”莉莉则送给林溪一幅画,画的是联盟小院的春天,竹编灯笼下,中西方匠人围坐在一起,手里拿着竹藤和刻刀,脸上满是笑容。

看着安娜他们的车渐渐远去,林溪站在小院的竹林前,春风吹过竹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她想起这几个月的跨境合作,从最初的方案讨论到工坊的顺利开展,从直播的火爆到产品的热销,每一步都充满了惊喜和感动。她知道,非遗的传承从来不是孤立的,它需要走出去,也需要迎进来,在与世界的对话中不断创新,在与不同文明的碰撞中焕发新的生机。

春雨又悄悄落下,滋润着脚下的土地,也滋润着非遗传承的希望。林溪相信,随着跨境工坊的持续合作,明城的竹编、木雕会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欧洲的藤编、木偶也会在中国找到新的土壤。而联盟小院的春天,会永远充满非遗的暖意,会永远见证着文明的对话与共生,让非遗的星火,在春耕的田野上,在世界的舞台上,一直燃烧下去,照亮更多人的心灵,温暖更多人的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