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重生八零:我靠预知发家了 > 第159章 整合

重生八零:我靠预知发家了 第159章 整合

作者:牛肉吃不腻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0-23 16:05:27

上海展览中心的后台挤满了忙碌的人群,空气中弥漫着发胶和香水的混合气味。

沈秀竹站在角落,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最后一件样衣的香云纱袖口。

模特已经换好第一套服装,那是一件墨绿色的丝绒长裙,领口点缀着苏绣的竹叶纹样。

“兰竹品牌在第三单元第七位出场。”工作人员匆匆递来流程单,又快步走向另一个更热闹的化妆区。

沈秀竹低头看了眼安排表,他们的出场时间正好是观众最容易疲惫的下午三点。

沈秀兰从公文包取出准备好的资料册:“这是国内主要百货公司的采购负责人名单,我已经标注了重点目标。”

秀竹接过名单,指尖有些发凉:“姐,要是没人喜欢我们的设计......”

“不会。”沈秀兰语气平静,帮她整理了下衣领,“记得你在香港工作室熬夜画图的样子吗?那些努力不会白费。”

开场音乐响起时,姐妹俩站在后台幕布缝隙处观望。

前面的几个品牌反响平平,台下不时有人低头看表。

当主持人报出兰竹时,台下响起礼貌性的掌声。

第一个模特踏上t台的那一刻,整个展厅忽然安静下来。

灯光恰到好处地打在墨绿色丝绒上,裙摆随着模特的步伐流动着微妙的光泽。

随着第二套、第三套的展现,台下开始出现窃窃私语,有人往前倾身,有人举起相机。

当最后一套正红色丝绒礼服出场时,一位白发评委摘下眼镜,仔细擦拭后又重新戴上。

秀竹紧紧抓着幕布,指节发白。沈秀兰站在她身侧,目光扫过台下观众的反应,轻轻点头。

展示结束的瞬间,掌声如潮水般涌来,模特们依次返场时,掌声变得更加热烈。

秀竹愣在原地,直到沈秀兰轻轻推她的后背:“该去谢幕了。”

她踩着虚浮的步子走上t台,聚光灯打得她有些晕眩。

台下无数张面孔对她微笑,闪光灯亮成一片。

她鞠躬时差点绊倒,幸好被身边的模特扶住。

回到后台时,第一个找上来的是上海第一百货的采购经理。

这位四十岁左右的女士直接拿起一件样衣:“我们是老牌国企,能给最好的柜台位置。”

没等秀竹回答,又挤过来一个戴金丝眼镜的男人:“我是南京中央商场的,我们要独家代理江苏市场。”

后台很快被围得水泄不通。沈秀兰从公文包取出早就准备好的合同样本,声音清晰地压过嘈杂:“各位请排队登记,我们会根据品牌发展规划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

一个穿着考究的女士挤到前面:“我是广州友谊商店的,我们可以先订二十万的货。”

她递来的名片上印着采购总监的头衔。

秀竹被围在中间,有些无措地看向姐姐,沈秀兰对她微微点头,示意她保持镇定。

“面料供应能跟上吗?”一个操着港普口音的买手问,“我们要的量很大。”

沈秀兰接过话头:“我们已经与顺德香云纱厂签订了独家供应协议,产能不是问题。”

人群外围,一位穿着中式长衫的中年男子静静观察着。

等人群稍散,他才上前递出名片:“我是设计师张怀民,很喜欢你们的作品。”

秀竹眼睛一亮:“我知道您,您在杂志上的专栏我每期都看。”

张怀民微笑:“有没有兴趣合作?我想以城市游园惊梦为主题,做一系列联名设计。”

沈秀兰上前一步:“我们很感兴趣,具体可以明天详谈。”

她从名片夹取出一张烫金名片,“明天上午十点,希尔顿酒店咖啡厅如何?”

后台渐渐安静下来时,地上已经堆满了各家百货公司的资料袋。

秀竹靠在衣架上,长舒一口气:“像做梦一样。”

沈秀清点着收到的名片,按区域分类收好:“这才刚开始,明天要和三家重点客户深入洽谈,张怀民的合作机会也要把握住。”

工作人员来催场时,秀竹才发现自己的手还在微微发抖。

她低头整理样衣,发现香云纱外套的盘扣不知什么时候松了一颗。

“姐,”她突然抬头,“我想把定价提高百分之十五。”

沈秀兰停下手里的动作:“理由?”

“刚才香港连卡佛的买手说我们的定价太保守。”

秀竹眼睛发亮,“他说高级成衣就应该有相匹配的价格。”

沈秀兰想了想:“可以,但首批订单要控制产量,保持稀缺性。”

她们收拾好东西走出展厅时,夕阳正好洒在展览中心的尖顶上。

秀竹抱着样衣箱,突然停住脚步:“姐,谢谢你当初送我去香港学习。”

沈秀兰拎着公文包,目光扫过妹妹泛红的眼眶:“是你自己争气。”

回到酒店,沈秀兰立即让前台接通长途电话。

她对着话筒说:“王厂长,香云纱的订单要追加三倍,对,现在就要准备。”

挂上电话,她看见秀竹正在窗边仔细修补那颗松动的盘扣。

上海归来的列车在晨雾中驶入燕京站台。沈秀兰拎着公文包走下火车,站台上清冽的空气让她精神一振。

公文包里装着与三家百货公司签订的初步合作协议,还有与张怀民设计师联名系列的规划草图。

她没有先回家,而是直接让司机开往兴兰公司新落成的商业街项目。

车停在街口时,朝阳正好洒在崭新的仿古屋檐上。

青砖灰瓦的建筑整齐排列,红色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晃动。

这条曾经破败的棚户区,如今已成为拥有三十个铺面的精品商业街。

王猛早已等在街口,见到沈秀兰立即迎上来:“沈总,所有店铺都已经完成招商,就等后天正式开业。”

沈秀兰点点头,沿着青石板路慢慢走着。她的目光扫过每一家店铺,最后停在街心位置最大的两个铺面。

这两个铺面是她特意留出来的,此刻还空着。

沈秀兰从公文包取出两份文件,“左边开秀兰麻辣火锅第三分店,右边做兰竹品牌的首个直营专柜。”

王猛有些惊讶:“可是沈总,之前有好几家服装品牌想租这个位置,出的租金都很高……”

“按我说的做。”沈秀兰语气平静,“明天之前,把火锅店的厨具设备和兰竹的展示架都布置好,后天开业,这两个店必须同步营业。”

接下来的两天,整个商业街都沉浸在忙碌中。

沈秀兰亲自监督每一个细节,从火锅店的菜单排版到专柜的灯光角度,她都一一过问。

开业当天清晨,商业街入口搭起了红色充气拱门。

腰鼓队的老阿姨们穿着红绸衫,精神抖擞地敲着鼓点。

沈秀兰站在街口,看着陆续涌来的顾客,轻轻整理了下西装外套。

剪彩仪式很简单,沈秀兰作为开发商代表,只简短说了几句感谢的话,就宣布正式开业。

人群涌入街道,最先热闹起来的是秀兰麻辣火锅。

诱人的香味从店里飘出,很快就有顾客被吸引进去。

到了午饭时间,门口已经排起长队。

沈秀兰站在街对面观察,看到不少吃完火锅的顾客,都会顺便逛逛旁边的店铺。

当一对年轻夫妇从火锅店走出来,女士立即被兰竹专橱窗里的一件香云纱外套吸引。

“这件衣服……”女士拉着丈夫走进专柜,“刚才在火锅店就看到有个姑娘穿得特别好看,原来是这里买的。”

专柜店员微笑着迎上来:“您好,这是我们的新款,采用顺德香云纱面料,手工盘扣。”

丈夫看了看标价,有些犹豫:“比百货公司还贵点?”

“我们是直营店,款式更新更快,有些还是限量款。”

店员耐心解释,“而且质量绝对保证,七天无理由退换。”

女士试穿后很是喜欢,丈夫终于点头买单。

下午客流更多了,沈秀兰走进火锅店,王师傅正在后厨忙得团团转。

“沈总,今天备的料都快用完了,是不是让中央厨房再送一批来?”

沈秀兰看了看表:“现在送来不及了,把明天准备的料先用一半,晚上打烊后再补货。”

从火锅店出来,她拐进兰竹专柜,店长正在给一位顾客介绍旗袍的穿法,见到沈秀兰进来,点头示意。

等顾客离开,店长走过来汇报:“沈总,今天已经卖出八件成衣,还有三件需要订制,有个顾客想买时装周那件墨绿色丝绒裙,但我们没有现货。”

“告诉顾客,限量款需要预定,一周后到货。”

沈秀兰想了想,“以后每周从上海调三件限量款过来,作为镇店之宝。”

傍晚时分,街上的人流渐渐稀少。沈秀兰让各店长上报首日营业额。

数据汇总到她办公室时,窗外已经亮起路灯。

她拿起钢笔,在稿纸上计算。火锅店的日营业额创下新高,兰竹专柜的业绩更是超出预期。

最重要的是,有近四成的顾客同时消费了两家店铺。

第二天一早,沈秀兰特意提前来到商业街。

经过兰竹专柜时,她注意到橱窗里换上了一套新的陈列。

“这样摆更好。”专柜店长见她驻足,主动解释,“昨天发现很多顾客都是从火锅店那边过来,所以我把适合用餐场合穿的款式放在了前面。”

沈秀兰点头认可:“很有心,继续保持观察,每周调整一次陈列。”

走到火锅店,王师傅正在检查食材配送。“沈总,今天的料都备足了,还多加了三分之一的量。”

“做得好。”沈秀兰走进店里,看了看菜单,“从今天起,推出一个优惠:在兰竹专柜消费满五百元的顾客,可以到火锅店享受八八折优惠,反过来也一样。”

...

暮色渐浓,青石板路上最后几个行人拖着长长的影子走过。

她抬头,看见叶妍抱着素描本蹦跳着进来,后面跟着个头已经蹿到和她差不多高的叶铭。

“妈,你看我画的。”叶妍把本子摊在桌上,“陈老师说我这周进步很大,让我去参加少年宫的提高班。”

叶邵凯站在一旁,手指无意识地抠着书包带子:“妈,我们班主任说下学期要分文理科了。”

沈秀兰合上笔记本,目光在两个孩子的脸上停留片刻。

她突然意识到,这些日子忙于公司事务,已经很久没有好好听过孩子们说话了。

周末的晚饭桌上,气氛格外热闹。王桂兰炖了老鸭汤,叶昭带着两个儿子也刚到家。

十二岁的叶铭正叽叽喳喳说着学校运动会的事,另两个孩子却只是埋头吃饭,像往常一样沉默。

饭后,沈秀兰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即去书房处理工作。

她让大家都留在餐桌旁,给每人倒了杯茶。

“我有个想法。”她环视一圈,声音平和,“咱们家人多了,事情也多。我想以后每周日晚上,咱们都像现在这样坐下来,每个人说说自己这周过得怎么样,有什么高兴的事,有什么难处。”

叶昭放下茶杯,眉毛微微一动:“这是要开会?”

“算是家庭会议。”沈秀兰点点头,“不分长幼,每个人都可以发言,家里的大事小事,都可以拿出来商量。”

王桂兰先笑起来:“好啊,我正想说呢,厨房的灶台该修了,老是漏火。”

叶妍眼睛一亮:“那我可以说说想买新画具的事吗?”

“当然可以。”沈秀兰微笑,转头看向叶昭父子三人,“你们觉得呢?”

叶铭和叶邵凯对视一眼,都没说话。叶昭沉吟片刻:“试试看吧。”

第一次家庭圆桌会议就这样开始了。

王桂兰先说厨房灶台的事,叶昭立即表示下周就找人来修。

一个月后的周日晚上,会议进行到一半,叶铭突然举手:“妈,我有个提议。”

所有人都惊讶地看向这个平时最调皮的孩子。

“咱们家厕所太少了,早上总是要排队。”叶铭认真地说,“我查过了,院子东边可以加建一间卫生间,不会影响房子结构。”

叶昭惊讶地看着儿子:“你还懂这个?”

“我在建筑公司帮忙时学的。”叶铭有点得意,“王叔叔教我看图纸。”

沈秀兰和王桂兰对视一眼,都笑了。这件事她们早就想提,却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这个会议挺好。”叶昭突然说,“以前在部队,也有类似的做法,叫交心会。”

沈秀兰转头看他:“那你之前还不情愿?”

叶昭轻轻摇头:“不一样,那是部队,这是家。”

他拿起会议记录本,翻看着这几个月来的记录。

从最初的只言片语,到后来密密麻麻的笔记,每个人的变化都清晰可见。

“下个月是你生日。”叶昭合上本子,“孩子们偷偷计划着要给你惊喜。”

沈秀兰挑眉:“你怎么说出来了?”

“我觉得,”叶昭嘴角微扬,“一家人不需要惊喜,你想要什么,不如现在就说。”

沈秀兰想了想,走到书桌前拿起钢笔:“那就下次会议的第一个议题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