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苏定方演义 > 第321章 推行均田劝农桑,农业博士显身手

太极殿的金砖地面上,晨露未干的凉意透过靴底浸上来,却压不住满朝文武的议论声。李世民手中的《屯田劝农策》还带着淡淡的墨香,那是长孙无垢昨夜挑灯草拟的,字迹清丽却透着果决。他指尖轻叩策文,目光扫过阶下群臣:“皇后提议在阴山南麓推行均田,令士兵与流民共耕,以充军粮、安民心,朕以为此策可行。”

话音刚落,魏征便出列躬身,紫袍下摆扫过地面带出轻微的声响:“陛下圣明,均田制乃固本之策。百姓有恒产,则有恒心,方能安于耕作、勤于桑麻。只是阴山南麓素来土地贫瘠,沙砾遍布,寻常粮种撒下怕是颗粒无收,反会寒了百姓之心。”

殿内顿时静了几分,不少官员纷纷点头。兵部尚书侯君集上前一步:“魏相所言极是。阴山一带常年风沙,往年也曾试过屯垦,皆是劳而无功。三千兵卒若耗在耕作上,万一北境有警,怕是难以应变。”

李世民却不慌不忙,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魏相忧心土地,侯尚书顾虑军情,皆是为国着想。但皇后早有计较,她说阴山之土虽薄,却非无可救药,且有新法能让荒地变良田。”他抬手示意内侍展开一幅舆图,图上用朱笔圈出阴山南麓的大片区域,“朕已决意:命苏定方领三千兵卒镇守阴山,既司防务,亦督屯田;太常寺遴选精通农艺者,携带新农种即刻前往,指导耕种;凡自愿迁往边疆屯垦的流民,免赋税三年,另给种子、农具之资。”

旨意一下,群臣虽仍有疑虑,却也无人再敢多言。李世民看着阶下神色各异的官员,心中清楚,这步棋不仅是为了粮草,更是为了将中原的农耕文明扎进边疆的土地里——刀剑能平定天下,却不能守住天下,唯有让百姓安居乐业,王朝才能根基永固。

消息传到邢国公府时,苏定方正和妻子高慧英收拾行装。他刚从北疆回来不久,铠甲上的风沙还未完全拭去,此刻却正捧着一本封皮崭新的农书看得入神。“陛下让我去阴山,倒正合我意。”他指尖划过书页上的谷种图谱,“皇后娘娘差人送来的这册《齐民要术新注》,里面竟有不少从未见过的法子,还说那些新农种用灵泉水泡过,产量能比寻常种子翻上一倍。”

高慧英正坐在一旁擦拭龙泉剑,剑光映得她眉眼清亮。“我随你同去。”她放下剑,语气不容置疑,“红拂师父曾教我看风水、辨土壤,知道哪些地方能引水、哪些土地需改良,或许能帮上忙。再说,你这性子,到了那边怕是只顾着练兵和种地,连顿热饭都顾不上吃。”

苏定方闻言笑了,伸手握住她的手:“有你在,我自然放心。只是阴山条件艰苦,怕是要委屈你了。”

“夫妻本是同林鸟,哪里说得上委屈。”高慧英笑着回握他,“能看着边疆长出庄稼、百姓安家落户,比在长安城里守着空府邸有意思多了。”

两个月后,阴山南麓的荒原上已是另一番景象。春日的暖阳洒在新翻的土地上,泥土的腥气混杂着草芽的清香弥漫开来。田埂上,十几个流民正围着一具奇怪的犁具啧啧称奇——那犁曲辕短柄,只需一人一牛便能拉动,比他们以往用的直辕犁轻便了许多。

“这便是皇后娘娘亲自改良的曲辕犁?”一个皮肤黝黑的老农伸手摸了摸犁铧,眼中满是惊奇,“看着不起眼,翻地倒是又快又深。”

站在一旁的农官李孝廉笑着点头:“王老爹,这曲辕犁不仅省力,还能根据土地深浅调整,沙土地、黏土地都能用。皇后娘娘说了,耕种之道,利器为先,有了好农具,才能事半功倍。”他说着,拿起一把浸在陶罐里的谷种,“您再看看这个。”

老农接过谷种,只见那谷粒饱满圆润,透着淡淡的光泽,与寻常干瘪的种子截然不同。“这种子……”他激动得手抖,“看着就精神,怕是真能长出好庄稼!”

“这是西域传来的高产麦种,皇后娘娘让人用特制的灵泉水泡了三日,不仅发芽率高,抗旱能力也强。”李孝廉解释道,“咱们按娘娘教的法子,深耕细作,再引水灌溉,今年定能有个好收成。”

不远处,苏定方正穿着短打,和几个士兵一起帮流民搭建草屋。他额头上满是汗水,却丝毫不见疲惫。看着田地里忙碌的身影——士兵与流民一同扶犁、播种,老人教年轻人辨识作物,孩童在田埂边追逐嬉戏,他忽然明白了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深意。以往镇守边疆,靠的是刀剑与城池,如今却用锄头和种子,将中原的血脉与边疆的土地紧紧连在了一起。

“你看。”高慧英走到他身边,指着远处升起的几缕炊烟,“他们开始安家了。”

苏定方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几间草屋已经初具雏形,烟囱里冒出的青烟在春日的天空中缓缓散开,像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这片荒原上扎了根。“是啊,安家了。”他轻声说道,心中忽然涌起一股暖流。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无边的田野上,新翻的土地泛着温暖的光泽。田埂边,几个识字的士兵正将“丰”“安”“和”等字刻在木牌上,立在田垄之间。风吹过,木牌轻轻晃动,像是在低声诉说着一个王朝的新生。

李孝廉拿着一本农书,正在给几个年轻的流民讲解节气与耕种的关系。一个少年问道:“李大人,皇后娘娘真的来过这里吗?她怎么知道这么多种地的法子?”

李孝廉笑了,抬头望向长安的方向:“皇后娘娘虽未亲至,却将心血都倾注在了这片土地上。她说,农为邦本,本固则邦宁。只要咱们用心耕种,日子定会越过越好。”

夜色渐浓,篝火在田埂边燃起,流民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带来的干粮,谈论着未来的收成。苏定方和高慧英并肩站在篝火旁,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希望。他们知道,这场关于土地与粮食的变革,才刚刚开始,而阴山南麓的每一寸土地,都将在汗水的浇灌下,绽放出勃勃生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