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苏定方演义 > 第320章 长孙皇后灵泉水救疾苦,民生渐复苏

收复阴山南麓的捷报传到后宫时,长孙无垢正在立政殿的窗下整理农书。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泛黄的纸页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浮动着淡淡的墨香与草木气息。窗外的玉兰花落了一地,像铺了层薄薄的雪,她伸手拾起一支沾着晨露的花枝,指尖触到微凉的花瓣,忽然对身侧的侍女素心道:“去把那幅阴山舆图取来。”

素心应了声,快步从书架上取下一卷绢制地图。紫檀木案被擦拭得光可鉴人,地图铺开时,边角的铜轴在案上轻轻磕碰,发出清脆的声响。长孙无垢的目光落在地图边缘那片用淡墨勾勒的草原上,指尖缓缓划过阴山南麓的曲线,那里被朱砂细细圈出几处,旁边标注着“可耕之地”四字。

“陛下刚平定突厥,这片土地空着也是浪费。”她轻声沉吟,眉尖微蹙,“北方流民还在京郊徘徊,若能在此开荒屯垦,让戍边士兵半耕半守,既能解决军粮转运之苦,又能让流民有地可种,岂不是两全其美?”

素心在旁侍立,闻言轻声道:“娘娘想得极是,只是阴山一带气候寒凉,寻常种子怕是难以存活,往年也有牧民试着耕种,都没收成。”

长孙无垢闻言,指尖顿在地图上那片标注着“敕勒川”的地方,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正是知晓此处不易耕种,才需多费些心思。”她转头看向案头一个白玉小瓶,瓶身雕着缠枝莲纹,里面盛着的灵泉水清澈透亮,是她偶然发现的一处山泉所酿,不仅能滋养草木,调制药剂也有奇效。

当晚,李世民处理完朝政,便径直来了立政殿。刚踏入殿门,就闻到一股淡淡的米香夹杂着青草气息。案上摆着两碗米粥,白瓷碗里的粥水熬得稠糯,上面撒着些嫩绿的野菜碎,看着就让人有了食欲。

“陛下回来了。”长孙无垢起身相迎,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今日厨房用新收的粟米煮了粥,加了点灵泉水催生的野菜,陛下尝尝?”

李世民走到案边坐下,拿起玉勺舀了一勺,入口先是米的清甜,接着是野菜的鲜爽,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连日处理军务的疲惫都消散了几分。他不由点头笑道:“还是皇后懂生活,寻常野菜竟也能做得如此可口。”

“臣妾不光懂生活,还懂治地呢。”长孙无垢说着,将白天看过的阴山地图推到他面前,指尖指着阴山南麓的可耕之地,“陛下刚平定突厥,这片土地空着也是浪费。臣妾想请陛下下旨,让那里的驻军开荒屯田,再迁些京郊的流民过去,用华夏的文字和律法治理。不出十年,这里定能变成北疆的粮仓。”

她顿了顿,拿起案头的白玉小瓶,倒出少许灵泉水在指尖,迎着灯光能看到水珠里细碎的光晕:“而且臣妾这灵泉水,能让种子快速发芽,就算是荒地,只要浇上些,也能慢慢变得肥沃。前几日太医说京畿一带有些百姓染了风寒,臣妾已让人用灵泉水调配了药剂送去,今日传来消息,见效很快。”

李世民看着她眼中闪烁的光芒,那光芒里有对百姓的体恤,有对北疆的期许,比殿里的烛火还要明亮。他放下玉勺,伸手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微凉的温度:“皇后的心思,总是比朕想得更周全。屯田戍边,既能稳固边防,又能安抚流民;教化边民,更能让北疆长治久安。这主意好!明日朕就让房玄龄、杜如晦拟旨,即刻施行。”

长孙无垢感受到他掌心的温暖,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陛下圣明。只是迁徙流民和屯田之事,还需妥善安排,莫要让百姓受了委屈。”

“朕明白。”李世民点头,看着案上的米粥,又看了看眼前的女子,心中满是暖意,“有皇后在,朕方能安心处理前朝之事。这北疆的粮仓,朕就等着皇后的好消息了。”

几日后,旨意正式下达。户部挑选了经验丰富的老农,兵部调派了三千戍边士兵,再加上京郊登记在册的两千流民,组成了第一批屯田队伍。出发前,长孙无垢让人将灵泉水分装在几十个陶瓮里,又亲手将浸泡过灵泉水的粟米、小麦种子交给带队的将军。

“这些种子,每隔三日需用灵泉水浇一次,待出苗后,便可减少用量。”她细细叮嘱,“流民中有老人孩童,若遇病患,可用灵泉水调配药剂,按太医给的方子服用。”

将军双手接过陶瓮和种子,郑重躬身:“末将遵娘娘懿旨,定不辜负陛下与娘娘的嘱托。”

出发那天,长孙无垢登上城楼,望着远去的队伍。长长的队伍带着农具、种子和灵泉水,在尘土中缓缓前行,像一条蜿蜒的长龙。风拂过她的衣袍,带着玉兰花的残香,她轻声道:“愿这片土地,早日长满庄稼,愿百姓能安居乐业。”

素心在旁笑道:“有娘娘的灵泉水,有陛下的圣明旨意,肯定能成。过不了多久,北疆就会传来丰收的消息了。”

长孙无垢望着远方的天际,那里白云悠悠,正对着阴山的方向。她相信,用不了多久,那里就会从一片荒芜的草原,变成麦浪翻滚的良田,流民会有自己的家,戍边的士兵会有充足的军粮,北疆的天空,也会因此变得更加安稳。

日子一天天过去,从阴山南麓传来的消息渐渐多了起来。先是说浸泡过灵泉水的种子只用了五日就发了芽,嫩绿的芽苗在寒凉的土地上顽强地生长着;接着又说流民们盖起了土屋,将军按照皇后的吩咐,让士兵们教流民耕种的技巧,还请了识字的士兵教孩子们读书写字。

京畿一带的风寒也渐渐平息了,百姓们都说皇后娘娘的灵泉水是“神水”,不少人特意来皇宫外叩谢,希望能为皇后祈福。长孙无垢得知后,让人在城门口设了几个施药点,用灵泉水调配的预防药剂免费发放给百姓,又让人将灵泉水的用法教给当地的郎中,让他们能更好地为百姓诊治。

秋末的时候,阴山南麓传来了第一个丰收的消息。虽然只是小块试种的田地,但粟米的产量却比预期高出了三成,小麦也长得颗粒饱满。屯田的将军派人将新收的粮食送到京城,李世民和长孙无垢看着那金灿灿的粟米,都露出了笑容。

“皇后你看,”李世民拿起一粒粟米,放在指尖摩挲着,“这就是阴山脚下种出来的粮食。再过几年,这里定能成为名副其实的粮仓。”

长孙无垢看着那些粮食,眼中满是欣慰:“这不仅是粮食,更是北疆百姓的希望。有了粮食,他们就能在那里扎根,就能安稳地生活下去。”

那天晚上,立政殿的案上再次摆上了米粥,只是这次的米粥,用的是阴山南麓新收的粟米煮的。粥水更稠,米香更浓,喝在嘴里,仿佛能尝到土地的气息和百姓的喜悦。

长孙无垢看着李世民喝粥的样子,轻声道:“陛下,明年我们可以再多迁些流民过去,扩大耕种的面积。等那里的百姓多了,就可以设立州县,派官员去治理,让华夏的文化在北疆生根发芽。”

李世民放下碗,握住她的手:“好,都依皇后的意思。有你在朕身边,朕何愁天下不安定,何愁百姓不富足。”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来,落在地图上阴山南麓的那片土地上,仿佛为那里镀上了一层银辉。长孙无垢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在未来的日子里,这片土地会越来越热闹,越来越富饶,而她的灵泉水,也会继续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百姓,让民生渐渐复苏,让北疆的天空永远晴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