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隆庆中兴 > 第1844章 令行山岳皆耸动(五)

隆庆中兴 第1844章 令行山岳皆耸动(五)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0 23:13:25

同时对于盐场的生产也要加以改进,之前朝廷以灶丁为单位征收盐课,单个灶户的生产能力有限,难以完成朝廷的盐课,而现在灶丁数量又远远不及大明初年,为了保证朝廷的盐课,要改进食盐的生产方式,其实现在晒盐的技术已经是非常成熟了,但是要大规模的进行晒盐,需要动用人力兴修一系列的制盐基础设施才行。

石昆玉经过这两淮的老盐工们交流之后得知,晒盐时先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倒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这时得到的晶体就是大明常见的粗盐。

要使得晒盐的产量提升,要涉及到一系列的基础建设,首先就是建滩,建滩都在平坦的沿海荒滩上,按一定的滩池数建造。池埂一般高约半尺,建成一个个方形池,面积从上到下每个方池边长一般为8步,滩池由上而下逐个挖低,落差一般为3寸,上下池之间开有池门,用以向下流水。底池下筑坨台,俗称盐坨,以备储盐。滩池周围挖二面或三面大沟,俗称盐沟,以备纳潮储水。

向海一面的沟堤,开一水门,设闸以备启闭。其外再开一“潮沟”,直通于海,用以引潮入沟,备盐沟纳潮用。盐滩建成后,还要整滩。将池内泥土挖松,晾干,再放入海水泡稀,盐工赤脚在池内将池踩匀,用刮板刮平底池,然后将池内海水排出晾干,用光礅(石制,粗大圆柱形石头)压实压平。滩池周围的大盐沟挖成后,涨潮时即可开水闸纳潮,抓住最**位,将潮纳满。

然后用水车汲取沟内海水灌入高卤台,次日将高卤台内海水放入二卤台,再将高卤台汲满海水;第三日,将二卤台内海水放入三卤台,高卤台内海水放入二卤台,再将高卤台汲满海水。逐日依此类推,利用日光蒸发水分,提高卤水浓度。

测定卤水浓度使用莲子。卤水分成10成,10成者为饱和液。莲子有两枚,一枚为5成,一枚为10成。5成莲子若在卤水中抬头,则为2~3成卤,平浮于卤水面上为5成卤。10成莲子在卤水中斜浮,为7~8成卤,平浮于卤水面上为10成卤。

卤水达到10成时,即可结晶成盐。结晶前要将底池烂泥清除干净,抹光压实,将饱和卤水放入,当日即可飘花结晶,数日后捞盐归坨。

只要卤水中含盐量提高到一定浓度,就可以结晶食盐,也可以直接用铁盘制盐。但是修建这些设施需要大量的建材和人力,石昆玉请求朝廷准予拨给相关的资金,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煮盐的燃料问题,之前这些灶户所使用煮盐的燃料主要是荡地的草木,虽然能够部分满足盐场的生产,但是总体上来说还是缺乏燃料的。

因为两淮和长芦盐场的情况不同,长芦盐场的形成条件为地势平坦、海滩宽广;风多雨少,日照充足,蒸发旺盛,晒盐便利,而对于两淮盐场来说,两淮盐场的降水明显比长芦盐场多的多,晒盐的条件明显不如长芦,所以煮盐就是两淮的重要补充方式,但是对于两淮盐场来说,缺乏足够的燃料是两淮盐场重要的制约,而现在朝廷在徐州开发煤铁,徐州距离两淮各盐场的距离并不算遥远,要是能够利用徐州府的煤炭,可以极大的提升两淮盐场的食盐产量,但是这需要朝廷的批准。

而在朝廷中,举行完端王大婚之后,首辅张居正就立即奏请朱载坖,送端王之国,也就是请他赶紧到福建去就藩,但是朱载坖没有批准此事,因为现在杜太后病重,朱载坖不愿在这个时候送端王之国,但是对于大臣们来说,这个时候就是要推动端王之国的时候,因为一旦杜太后真的驾崩,照大明惯例,国丧期间,照例是不能就藩的,也就是说,端王要留在京师二十七个月以上。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弘治时期的荣王了,弘治十二年,荣王朱佑枢十四岁,到了出阁读书的时候,孝宗于是在翰林院、内阁中挑选若干儒臣,分配为荣藩官员,分别担任长史、审理、纪善等官,又提前赐予荣王典仪、工正、医官、仓大使等属官,还在常德府提前建造荣王府,为十三弟的就藩做好了准备。

荣王朱佑枢十六岁,按照皇室规矩到了大婚的年纪,于是孝宗特批,命户部用钱粮:共计折银一万二千两,作为荣王大婚费用,自己再赐内帑:钱帛合计一万两,给荣王私人使用。当年二月,荣王朱佑枢和王妃刘氏举行了盛大婚礼,这标志着荣王已经成年,可以出外就藩了。按照道理,大婚之后,就可以就藩了。

但是荣王直道正德三年才就藩,先是弘治十六年正月,荣王启程出发、前往常德府就藩的准备事宜在有条不紊地开展时,荣王妃刘氏却发现怀孕了,荣王只能向孝宗皇帝请求暂缓就藩,而等到弘治十七年二月,气候好转,荣王妃和刚刚出生半年的朱厚勲状况也不错,于是荣王便向皇兄孝宗奏请离京就藩。孝宗自然没有异议,当即同意所请,允许荣王择日离京,自己也要亲自去送别。

就在荣王即将离京时,太皇太后周氏突然得病,几天内就发展到病情严重、即将不治的情况。对于祖母突然病重、或将不治的危急情况,孝宗和荣王自然不能按照原计划安排就藩事宜,得放下其他一切事情,侍奉祖母病榻前。

然后就是太皇太后驾崩,作为唯一留居京师的亲王,荣王朱佑枢自然不能缺席葬礼大典,而且还得以皇孙的身份参加哭灵、致哀、奠酒、送梓宫等等典仪,等到处理完此事,又是孝宗驾崩,直到正德三年,荣王才得以就藩。

喜欢隆庆中兴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隆庆中兴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