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627集《齐国伐宋》

历代风云五千年 第627集《齐国伐宋》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4 11:00:56

济水烽烟:齐灭宋与秦之抉择

暮春的风掠过彭城郊外的麦田时,宋将公孙忌正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天际线处腾起的狼烟。那烟柱黑得发沉,像一柄倒插在平原上的墨剑,风卷着焦糊味飘来,连田地里刚灌浆的麦子,都似染上了一层惶惶的灰。

“将军,齐军前锋已过方与,离彭城不足五十里了!”斥候单膝跪地,甲胄上还沾着泥点,声音发颤,“田单亲率三万锐卒,用的是‘铁壁阵’,沿途的小邑没一个能撑过半日。”

公孙忌抬手按在城垛上,指尖触到冰冷的青铜戈刃。他今年五十八岁,鬓角已全白,当年随宋康王伐滕时,他还是个能扛着长戟冲锋的少年,可如今宋国早已不是那个能在泗上称雄的国度——自宋康王晚年穷兵黩武,国势便一日不如一日,如今国内粮库空虚,边境守军连像样的甲胄都凑不齐,面对齐国这头猛虎,竟连像样的抵抗都显得奢侈。

“传我将令,紧闭四门,凡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男子,皆登城助守。”公孙忌的声音比风还冷,“再派使者快马去咸阳,告诉秦惠文王,若秦国不出手,泗上之地旦夕间便归齐国,届时齐强而秦孤,他不会看不到这后果!”

使者是个叫宋偃的年轻大夫,临行前,他抱着装国书的木匣,跪在公孙忌面前磕了三个头:“将军放心,我便是爬,也要把信送到咸阳宫!”他跨上宋国仅存的几匹良马之一,马鞭抽得马臀渗血,一路向西,身后彭城的轮廓越来越小,只有那道狼烟,始终悬在天际,像一道催命的符。

一、咸阳宫的求援信

咸阳宫的朝会比往常早了半个时辰。惠文王坐在玄色玉阶上,脸色有些苍白,咳嗽声不时打断议事——开春后他便染了风寒,太医说需静养,可近日列国传来的消息,没一件能让他安心。

“君上,宋国使者宋偃求见,说有急事禀报。”中庶子捧着木匣上前,匣上的铜扣还沾着尘土,显然是长途奔袭而来。

惠文王抬手示意呈上来,内侍打开木匣,取出一卷用绢布写就的国书。绢布边缘被反复折叠得发毛,上面的字迹潦草而急切,宋王偃的印章盖得歪歪斜斜,字里行间满是哀求:“齐人以十万之众伐宋,彭城危在旦夕……若秦能出兵援我,宋国愿割淮北三城,岁岁纳粮,永为秦藩。”

惠文王将国书递给身旁的相邦公孙衍,指尖微微发颤:“诸位卿家,都看看吧。齐国这是要趁秦国在中原与韩魏周旋,捅泗上的篓子了。”

公孙衍接过国书,快速扫过一遍,眉头瞬间拧成了结。他上前一步,玄色朝服下摆扫过玉阶,声音洪亮:“君上,此事绝不可坐视!齐国若吞了宋国,便可得泗上富庶之地,陶邑的盐铁、彭城的粮草,都会成齐国的囊中之物——到那时,齐国西可抵韩魏,南可胁楚国,实力骤增,再想制衡,难如登天!”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殿中诸臣:“当年张仪在时,便说‘齐楚若强,秦必受困’。如今秦国刚与韩魏定盟,正该趁势稳住泗上,若放任齐国灭宋,之前在中原的布局,都要白费!依臣之见,当派王翦将军率五万大军,从函谷关东出,直逼齐军侧翼,再命蒙恬从北地郡调一部骑兵,虚张声势威慑齐境,齐军必退!”

殿中一阵骚动,几个文官纷纷点头——他们多是公孙衍提拔的,深知制衡列国的重要性。可武将行列里,却有人缓缓出列,正是大将军王翦。

王翦今年四十出头,身材高大,甲胄上的玄鸟纹被磨得有些发亮。他不像公孙衍那般激昂,声音沉稳得像夯在地上的基石:“相邦此言,臣不敢苟同。”

满殿瞬间安静下来,连惠文王的咳嗽声都停了。王翦上前,双手抱拳:“君上,秦军当前的布防,您最清楚。函谷关驻兵三万,要防韩魏反复;北地郡五万,需抵匈奴南下;蜀郡刚平了夷乱,还得留两万镇抚。若再抽五万大军援宋,秦国本土兵力便空了——万一老世族趁机异动,或匈奴趁虚而入,怎么办?”

他从怀中取出一卷舆图,铺在殿中案上:“齐军伐宋,用的是田单、田忌两位名将,十万大军皆是精锐,且粮草充足。我军若援宋,需长途奔袭千里,粮草转运困难,且齐军以逸待劳,胜负难料。即便打赢了,秦国也会损兵折将,最后只落得宋国三城的好处,得不偿失。”

“那依将军之见,便眼睁睁看着齐国灭宋?”公孙衍追问,语气带着几分急切,“等齐国变强,再打过来,难道我们要在函谷关被动挨打?”

“臣不是要坐视,是要‘坐山观虎斗’。”王翦的手指在舆图上的宋国疆域划过,“宋国虽弱,但彭城城坚,且宋王偃虽昏聩,却也会拼死抵抗。齐军要拿下宋国,必付出惨重代价——臣已派斥候探查,齐军围攻彭城,每日损兵近千,粮草消耗也极大。等他们两败俱伤,我们再出兵,既可收拾残局,又能名正言顺地占据泗上要地,岂不比现在硬拼好?”

两人各执一词,殿中大臣分成两派,争论声越来越大。惠文王靠在龙椅上,闭上眼,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他想起二十年前,商鞅刚死时,老世族也是这般吵着要废新法,是他力排众议,才保住了秦国的根基。如今面对齐国的威胁,他更要谨慎——秦国的强盛,不是靠一时的冲动,而是靠步步为营。

“君上,北地郡急报!”殿外突然传来内侍的声音,“匈奴左贤王率两万骑兵,袭扰了鸡鹿塞,蒙恬将军请求增兵!”

惠文王猛地睁开眼,咳嗽声又起,这次比之前更剧烈。他摆了摆手,示意内侍退下,目光落在王翦身上:“将军说得对,秦国不能两线作战。”

公孙衍还想争辩,却被惠文王抬手止住:“相邦的心思,朕懂。但秦国的家底,朕更清楚。若援宋,匈奴再趁机南下,老世族再在国内作乱,秦国便危险了。”他顿了顿,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传朕旨意,秦国暂不出兵援宋,命边境守军加强戒备,密切关注齐宋战局;另派使者去楚国,告知齐伐宋之事,挑动楚齐矛盾——至于宋国……若它真的守不住,那也是天命。”

宋偃在咸阳宫门外等了三日,等来的只有这样一道冷冰冰的旨意。他站在宫门前,望着那高耸的宫墙,突然跪了下去,额头磕在青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身后的随从想扶他,却被他推开:“秦国……终究是靠不住啊……”

他没有再回彭城——后来有人说,他在回宋国的路上,听闻彭城已破,便投了济水;也有人说,他隐姓埋名,成了齐国的一个小吏。但无论如何,宋国的求援之路,终究是断了。

二、彭城的最后抵抗

彭城的城门已经被齐军攻了二十天。城楼上的箭楼塌了一半,青铜戈矛堆在城垛旁,上面的血渍干了又凝,凝了又干,风一吹,满是铁锈味。

宋王偃站在宫城的高台上,望着远处被齐军包围的内城,手里攥着一把玉柄匕首——那是他父亲宋剔成君留下的,当年父亲就是用这把匕首,杀了篡位的叔父,才保住了宋国。可如今,他却连自己的国家都保不住了。

“大王,田单派人来劝降了。”内侍捧着一封书信,战战兢兢地上前,“他说,若大王开城投降,可保宗室性命,还能封个列侯;若顽抗,城破之后,鸡犬不留。”

宋王偃一把夺过书信,看都没看,就扔在地上,用脚狠狠踩着:“田单小儿!当年他在即墨被燕军围得像狗一样,如今也敢来欺辱宋国!传朕旨意,后宫嫔妃、宗室子弟,皆登城助守——朕要与彭城共存亡!”

可旨意传下去,却没多少人响应。这些日子,齐军不断用箭将劝降书射进城内,许给宋国贵族高官厚禄,不少人早已动了降心。当晚,负责守西门的大夫宋平,就偷偷打开了城门,齐军像潮水一样涌进来,喊杀声瞬间响彻全城。

公孙忌正在东门指挥守军作战,听闻西门失守,一口鲜血喷在城垛上。他拔出腰间的长剑,对着身边的士兵喊道:“随我杀回去!守住宫城!”

士兵们跟着他,在街巷里与齐军厮杀。刀刃碰撞的脆响、士兵的惨叫、百姓的哭喊声混在一起,彭城成了一座人间炼狱。公孙忌杀红了眼,长剑上沾满了血,连握剑的手都在发抖。他看到一个齐军士兵举着戈,朝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刺去,他猛地冲过去,一剑刺穿了那士兵的喉咙,可身后又有一把矛,狠狠扎进了他的后背。

“将军!”士兵们哭喊着围上来,却被齐军的箭雨逼退。公孙忌靠在墙角,看着越来越近的齐军,缓缓闭上了眼。他想起年轻时,在麦田里看到的宋国旗帜,那时的旗帜是红色的,像一团火,可如今,那火却灭了。

宫城里,宋王偃听到了外面的喊杀声,知道大势已去。他走到宗庙前,对着列祖列宗的牌位磕了三个头,然后拿起那把玉柄匕首,划破了自己的喉咙。鲜血溅在宗庙的供桌上,染红了桌上的祭品,也染红了宋国最后的尊严。

田单率军走进宫城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景象:宋王偃的尸体倒在宗庙前,双目圆睁,像是在控诉。田单皱了皱眉,对身边的士兵说:“厚葬宋王,不得惊扰宗室。”他走到宫城的高台上,望着被齐军占领的彭城,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拿下宋国,齐国的疆域扩大了近三分之一,实力远超韩魏,接下来,该轮到秦国了。

三、临淄庆功与咸阳暗流

齐国的庆功宴在临淄的宫殿里举行,整整持续了三天。齐王田地坐在宝座上,看着殿中歌舞,手中端着青铜酒爵,笑得合不拢嘴。田单、田忌等将领坐在两侧,接受着百官的敬酒,脸上满是骄傲。

“田将军,此次灭宋,你居功至伟!”齐王举起酒爵,对着田单说道,“朕封你为安平君,食邑万户,再赐你陶邑为私邑——那里的盐铁之利,以后就归你了!”

田单连忙起身谢恩:“臣能灭宋,全靠大王的英明决策和将士们的奋勇杀敌,臣不敢独功。”

“将军不必过谦。”齐王哈哈一笑,“如今宋国已灭,我齐国拥有泗上之地,粮足兵强。下一步,我们就该向西进军,与秦国争夺天下了!”

殿中百官纷纷附和,喊着“大王万岁”,声音震得宫殿的梁柱都在发抖。只有坐在角落的大夫邹衍,皱着眉头,端着酒爵却没喝——他总觉得,齐国灭宋太快,太过顺利,反而不是好事。秦国虽然这次没出兵,但以秦惠文王的谋略,绝不会放任齐国变强,迟早会有动作。

而此时的咸阳宫,气氛却异常凝重。惠文王坐在龙椅上,看着手中的情报——齐国已完全占领宋国,田单在陶邑整顿军备,田忌则率军驻守彭城,对齐国周边的小国虎视眈眈。

“君上,齐国灭宋后,实力大增,已有不少小国投靠了齐国。”公孙衍站在殿中,语气带着几分担忧,“当初臣就说,该出兵援宋,可如今……”

“相邦不必自责。”惠文王打断他,咳嗽了几声,“是朕的决定,与你无关。齐国灭宋,虽是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他看向王翦,“将军,如今齐国势大,我们该如何应对?”

王翦上前一步,双手抱拳:“君上,齐国虽强,但灭宋后,内部矛盾已现——田单与田忌争夺军功,齐王又猜忌功臣,且齐国占领宋国,引起了楚国、赵国的不满。我们只需静观其变,暗中联络楚赵,挑拨他们与齐国的矛盾,再趁机整顿军备,待齐国内乱或与楚赵开战,我们再出兵,必能一举破齐。”

惠文王点了点头:“将军所言极是。传朕旨意,命蒙恬加强北地郡防御,务必阻止匈奴南下;命公孙衍出使楚国,与楚王商议结盟之事;再命蜀郡太守李冰加快都江堰的修建,确保粮草充足——秦国要做的,不是现在与齐国硬拼,而是等待时机。”

殿外的风,从窗缝里吹进来,带着一丝凉意。惠文王望着窗外的天空,心中明白,齐国灭宋,只是列国争霸的一个插曲。接下来,秦国与齐国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而他能做的,就是为秦国铺好路,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能在未来的乱世中,继续活下去,继续变强。

夜色渐深,咸阳宫的灯火依旧亮着。公孙衍拿着出使楚国的国书,快步走出宫殿,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王翦则站在舆图前,手指在齐宋边境划过,目光坚定——他等待的那个时机,迟早会来。而彭城的麦田里,齐军的旗帜插在田埂上,风一吹,旗帜猎猎作响,像是在宣告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也像是在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