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507集:兵临少梁

历代风云五千年 第507集:兵临少梁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4 11:00:56

少梁围城

关中的风裹挟着黄土,掠过渭水南岸的沟壑,最终撞在少梁城的夯土城墙上,发出沉闷的呼啸。城头上,魏将龙贾手扶雉堞,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目光死死锁着城下那片望不到边际的黑色军阵。

秦军已至三日。黑甲如潮水漫过旷野,五千张强弩斜指天空,箭镞在阳光下泛着冷光;长戟兵列成的方阵严整如铁,每一步踏在地上,都让城脚的尘土微微震颤。龙贾今年五十有二,自二十岁从军起,与秦军交手不下十次,记忆里的秦人总是衣甲破烂、阵列散乱,每逢战事便如群狼般猛冲,却少了几分章法。可眼前这支秦军,连旗帜的角度都几乎一致,黑旗上的“秦”字在风里猎猎作响,竟透着一股令人心悸的肃杀。

“将军,您看这秦人,倒装出几分精锐模样。”身旁的副将韩章搓着手,语气里带着不屑。他刚从安邑调来少梁,虽听闻过商鞅变法,却总觉得秦人居于西陲,不过是蛮夷学了些中原皮毛。“咱们少梁城高丈五,城外还有三丈宽的护城河,粮草足够支撑半年。秦人远道而来,补给线拉得太长,只要咱们闭城死守,不出一月,他们自会退去。”

龙贾缓缓摇头,目光掠过城下秦军阵前那辆青铜指挥车——车辕上插着的白色牦牛尾,是秦国左庶长卫鞅的仪仗。“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声音沙哑,带着久经沙场的疲惫,“十年前我随庞涓将军攻秦,那时的秦军确实不堪一击。可如今商鞅在秦推行新法,废井田、奖耕战,连寻常士卒都能靠斩首得爵、获田宅,这般激励下,人人都愿死战。你再看他们的甲胄,皆是新铸的札甲,连伍卒都配了铜剑,这哪里是蛮夷之辈能有的底气?”

说罢,龙贾猛地转身,对身后的亲兵喝令:“传我将令!其一,即刻组织民夫加固城防,在城头增设滚木礌石,护城河下暗插尖桩;其二,守军分作三班,日夜巡查,不得有片刻懈怠,若有擅离职守者,以军法论处;其三,派斥候沿汾水而下,密切监视我军粮道,若有秦兵动向,即刻回报!”

亲兵领命而去,脚步声在城头上急促响起。韩章仍有些不服,却见龙贾已走到城角的望楼前,正拿起青铜望远镜——这是去年魏国工匠新造的器物,能将远处景物拉得极近。他凑过去一看,只见秦军阵中,卫鞅正勒马而立,一身黑色朝服外罩着轻甲,虽无武将的威猛,却自有一股沉稳气度,正与身旁几位将领低声交谈。

“那便是商鞅?”韩章皱眉。

“正是。”龙贾放下望远镜,语气凝重,“此人虽无军功,却能在秦孝公面前执掌大权,靠的便是变法强国。听说他为推行新法,不惜得罪秦国旧贵族,连太子的老师都敢黥面,这般狠辣之人,绝不会打无准备之仗。咱们若掉以轻心,少梁必破。”

城下,商鞅的指挥车旁,前军主将蒙骜正按着剑柄,目光灼灼地盯着城头:“左庶长,少梁城虽坚,可我军五万将士已枕戈待旦,不如明日拂晓全力攻城,定能一举破城!”

商鞅缓缓摇头,手指轻轻敲击着车辕上的地图。地图上,少梁城的位置被红笔圈出,一条蓝色线条从城东北延伸而出,标注着“汾水粮道”。“龙贾是魏国老将,深谙守城之道,若强行攻城,我军必伤亡惨重。”他抬头望向城头,目光穿过风里的黄土,仿佛能看到城上严阵以待的魏兵,“你看城头上的滚木礌石,还有护城河的水位——龙贾早有防备,硬攻绝非上策。”

“那依左庶长之意,该如何行事?”蒙骜问道。

商鞅俯身指着地图上的汾水:“少梁守军五万,每日消耗粮草甚多,其粮道皆从河东经汾水运来,这是他们的命脉。若能派一支奇兵,绕至汾水上游,截断其粮道,不出半月,城内必粮尽援绝,到那时,少梁不攻自破。”

话音刚落,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两人回头,见两名斥候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启禀左庶长,我等探查得魏人粮道情况——汾水下游三十里处有一渡口,名为‘夏阳渡’,是魏人运粮的必经之地,此处驻有魏兵两千,防备甚严。但渡口上游十里,有一处浅滩,每逢枯水期便可涉水而过,只是此处林木茂密,鲜有人知。”

商鞅眼中一亮,连忙让斥候在地图上标出浅滩位置。待斥候标注完毕,他指着浅滩对蒙骜道:“此处便是关键。你可选一千精锐,皆配秦弩与短刀,今夜三更从浅滩涉水而过,隐蔽在对岸的密林之中。待明日魏人的粮船经过,便突然出击,烧毁粮船,截断粮道。切记,此战只求速战速决,不可恋战,得手后即刻回撤,以免被魏人包围。”

蒙骜接过令牌,高声领命:“末将遵令!定不辱使命!”

夜幕渐渐降临,少梁城头上燃起了火把,火光将城墙映照得通红。龙贾仍站在城头,望着城下黑漆漆的秦军营帐,心中总有些不安。韩章走来,递给他一碗热酒:“将军,您已在城头守了一日,不如回营歇息片刻?秦兵今夜定然不敢来犯。”

龙贾接过酒碗,却没有喝,只是望着远处的汾水方向:“我总觉得,商鞅不会只围着城池不动。你即刻再派一队斥候,前往夏阳渡加强戒备,若有任何异动,立刻回报。”

韩章虽有些不情愿,却也不敢违抗,只得领命而去。龙贾望着他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他想起二十年前,魏国还是中原霸主,庞涓将军率领魏武卒横扫列国,那时的秦国,不过是魏国的附庸。可如今,秦国已悄然崛起,而魏国却因连年征战,国力渐衰。若此次少梁失守,河东之地便门户大开,秦国便可长驱直入,到那时,魏国的处境将更加艰难。

三更时分,秦军大营内,一千精锐已集结完毕。蒙骜身着轻甲,手持长戟,对麾下士卒沉声道:“今夜此行,关乎河西之战的成败。尔等需谨记,只烧粮船,不恋战,若有畏缩不前或擅自行动者,军法处置!”

士卒们齐声应和,声音虽低,却透着坚定。随后,队伍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悄离开大营,朝着汾水浅滩的方向而去。

与此同时,少梁城的斥候已抵达夏阳渡。渡口的魏兵守将见是城内派来的人,连忙迎了上来:“不知将军派诸位前来,有何要事?”

“龙贾将军担心秦兵袭扰粮道,命我等前来协助防守。”斥候队长说道,目光扫过渡口的防御——岸边立着栅栏,十几艘粮船停靠在码头,魏兵正来回巡逻,看似戒备森严。

守将笑道:“诸位放心,此处有两千弟兄驻守,秦兵若敢来犯,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斥候队长放下心来,与守将寒暄几句后,便带着人在渡口附近巡查。可他们不知道,在渡口上游十里的浅滩,秦军已悄悄涉水而过,正隐蔽在密林之中,等待着黎明的到来。

天刚蒙蒙亮,汾水之上便传来了船队的声音。蒙骜趴在密林中,透过树叶的缝隙望去,只见二十余艘粮船顺着汾水缓缓而下,每艘船上都堆满了粟米,船头站着巡逻的魏兵。

“准备!”蒙骜低声喝令。士卒们纷纷拿起秦弩,搭箭上弦,目光紧紧盯着越来越近的粮船。

待粮船行至密林下方,蒙骜猛地挥手:“放箭!”

霎时间,箭矢如暴雨般射出,船头的魏兵来不及反应,便纷纷中箭倒地。随后,蒙骜率领士卒冲出密林,跳入水中,登上粮船。魏兵虽奋力抵抗,却怎敌得过秦军精锐,不过片刻便死伤惨重。

“点火!”蒙骜一声令下,士卒们将火把扔向粮船。干燥的船板与粟米瞬间燃起大火,浓烟滚滚,顺着风飘向少梁城的方向。

不到半个时辰,二十余艘粮船便化为灰烬。蒙骜见目的已达成,当即下令回撤。待魏兵的援军从夏阳渡赶来时,秦军早已渡过浅滩,消失在夜色之中。

少梁城头上,龙贾望着汾水方向的浓烟,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猛地抓住身旁亲兵的手臂,声音颤抖:“快!快派斥候去查!是不是粮道出事了?”

亲兵领命,快马加鞭而去。韩章也慌了神,连忙说道:“将军,若粮道被断,咱们该如何是好?城内的粮草最多只能支撑半月啊!”

龙贾没有回答,只是望着那片浓烟,心中涌起一股绝望。他最担心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商鞅不仅有勇,更有谋,这一战,魏国怕是真的要输了。

城下的秦军营帐内,商鞅正看着蒙骜送来的捷报,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他拿起地图,在少梁城的位置画了一个圈:“粮道已断,少梁城指日可破。传我将令,全军加强包围,只围不攻,待城内粮尽,再伺机攻城。”

亲兵领命而去。商鞅走到帐外,望着初升的朝阳,心中感慨万千。自入秦推行变法以来,他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如今终于看到了成果。只要拿下少梁,收复河西之地,秦国便可立足中原,向霸主之位迈进。

而此刻的少梁城内,恐慌已开始蔓延。守军得知粮道被断,士气大跌,百姓们也纷纷涌上街头,询问粮草情况。龙贾虽竭力安抚,却也知道,少梁城的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三日后,少梁城的粮价暴涨,一斗粟米竟卖到了百钱,城内甚至出现了抢粮的混乱。龙贾无奈,只得下令关闭粮仓,优先供应守军。可即便如此,城内的粮草也仅够支撑十日。

第五日清晨,秦军阵前传来了劝降的号角。商鞅的使者乘着一辆马车,来到城下,高声喊道:“龙贾将军,你已粮尽援绝,若即刻开城投降,秦国可保你麾下将士性命;若执意抵抗,待城破之日,玉石俱焚!”

城头上,龙贾望着城下的使者,沉默良久。他知道,自己已无退路。可他身为魏国将领,岂能轻易投降?

“回去告诉商鞅,我龙贾身为魏将,唯有战死,绝不投降!”龙贾高声回应,声音里带着一丝悲壮。

使者摇头叹息,转身返回秦营。商鞅得知龙贾拒不投降,也不意外,只是下令:“明日拂晓,全力攻城!”

次日拂晓,秦军的攻城号角准时响起。五万将士如潮水般涌向少梁城,弩箭如雨点般射向城头,攻城车撞击着城门,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魏兵虽拼死抵抗,却因粮草短缺、士气低落,渐渐难以支撑。

正午时分,秦军终于攻破了少梁城的东门。蒙骜率领士卒冲入城中,与魏兵展开巷战。龙贾手持长剑,亲自率军抵抗,却在乱战中被秦军的弩箭射中肩胛。

“将军!”韩章连忙扶住龙贾,“城已破,咱们快撤吧!”

龙贾推开韩章,望着四处逃窜的魏兵,以及涌入城中的秦军,眼中满是绝望。他举起长剑,对天怒吼:“我龙贾无能,未能守住少梁,有负魏王重托!”

说罢,他猛地将长剑刺入自己的胸膛。

韩章惊呼一声,想要阻拦,却已来不及。龙贾倒在地上,目光望着魏国的方向,渐渐失去了神采。

少梁城破的消息传到咸阳,秦孝公大喜,当即下令嘉奖商鞅与全体将士。而商鞅站在少梁城头,望着脚下的城池,心中却没有太多喜悦。他知道,收复河西之地,只是秦国崛起的第一步,未来的路,还很长。

数日后,秦军继续东进,连下河西数城,将魏人彻底赶出了河西之地。自此,秦国终于拥有了向东发展的跳板,而商鞅变法的成效,也在这场战争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多年后,当人们回忆起河西之战时,总会说起那个清晨,秦军从汾水浅滩涉水而过,烧毁魏人粮船的场景。而商鞅的智谋,龙贾的悲壮,也成为了这段历史中,最令人难忘的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