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508集:少年献策

历代风云五千年 第508集:少年献策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4 11:00:56

汾水策

烛火在青铜灯盏里跳动,将营帐内的阴影拉得忽长忽短。商鞅身着玄色锦袍,指节分明的手按在摊开的羊皮地图上,指尖停在汾水蜿蜒的曲线旁。帐内列坐的十余名秦军将领,皆身着铠甲,甲片碰撞的轻响混着呼吸声,压得空气都有些凝滞。

“魏人粮道主力藏于汾水西岸的鹰嘴崖,据探马来报,龙贾派了三千锐卒驻守,营寨外还挖了三道壕沟,架着绞车弩,硬闯绝无胜算。”左军都尉公孙壮粗声说道,手掌在地图上重重一拍,“若不能断其粮道,我军围攻少梁已逾十日,军中存粮只够支撑五日,再拖下去……”

话未说完,帐帘被轻轻掀开,一阵冷风裹着沙尘钻进来,烛火猛地晃了晃。两个少年捧着一捆竹简走进来,走在前面的蒙恬身量稍高,玄色短打外罩着件半旧的铠甲,眉眼间带着少年人特有的锐气;身后的王翦稍矮些,双手紧紧攥着竹简边缘,指腹因用力而泛白,额角还沾着未擦净的汗渍。

二人是来送前方哨所的巡营文书,刚走到帐中,便听见公孙壮的话。王翦脚步一顿,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地图上的汾水标记,耳尖动了动,将将领们的议论尽数听在耳中——有人说要派死士夜袭,有人说要假意攻城引开守军,却都被一一驳回,帐内的气氛越发沉闷。

“我曾随父去过汾水。”

突兀的少年声打破了沉寂,帐内瞬间安静下来。王翦自己也愣了愣,意识到自己脱口而出时,脸颊瞬间涨红,却还是攥紧了竹简,抬头看向商鞅,声音虽有些发颤,却格外清晰:“去年我随父亲去汾水东岸巡查,见过一处浅滩,就在鹰嘴崖下游三十里处。汛期过后,那里的水只到腰间,骑兵都能涉水而过,若从那里绕过去,正好能避开鹰嘴崖的守军。”

蒙恬猛地转头看了王翦一眼,随即上前一步,补充道:“我也听父亲提过那处浅滩!浅滩东侧有片松树林,林深且密,能藏下上千人。魏人粮车每日辰时会从上游驶来,若我军提前在林中设伏,待粮车进入伏击圈,前后夹击,必能一举烧毁粮车。”

话音落下,帐内先是一阵死寂,随即爆发出哄笑。公孙壮捂着肚子,指着眼前面色紧绷的两个少年:“黄口小儿懂什么军机?汾水两岸我派人查过三遍,哪来的浅滩?莫不是把水坑当成浅滩了!”

“就是!不过是跟着父辈去过两次河边,也敢在这里妄议战事?”右军都尉赵虎嗤笑一声,眼神里满是不屑,“真要是有这么好的去处,龙贾会想不到?怕不是你们两个想邀功,编出来的谎话!”

蒙恬气得攥紧了拳头,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正要反驳,却见商鞅抬手止住了将领们的笑声。烛火下,商鞅的目光落在两个少年身上,眸中没有半分轻视,反而带着几分探究:“哦?你们且详细说说,那浅滩的位置如何?松树林离粮道有多远?”

王翦深吸一口气,上前两步,走到地图旁,手指轻轻点在汾水下游一处不起眼的支流处:“回商君,浅滩就在这里,紧挨着乱石坡。那里的河床都是硬土,没有淤泥,不会陷住马蹄。至于松树林,离粮道约莫两里地,林边有片芦苇荡,伏兵能顺着芦苇荡悄悄摸到粮道旁,不会被哨兵发现。”

他一边说,一边回忆起去年随父亲去汾水的情景——那日父亲指着浅滩说,此处虽不起眼,却是兵家必争之地,若日后有战事,或许能派上用场。当时他只当是父亲随口一说,没想到今日真的能用上。

蒙恬也补充道:“我还知道,魏人粮车的车轮都是用榆木做的,轮轴处没有包铁,只要用火烧,很快就能烧断。而且粮车行进时,车夫会在辰时左右停下来歇息,正好是伏击的好时机。”

商鞅微微颔首,目光转向帐外:“来人,传探马!”

不多时,两名身着黑衣的探马走进帐中,单膝跪地:“参见商君!”

“你们立刻去汾水下游乱石坡一带,查探是否有浅滩与松树林,务必确认浅滩水深、树林容量,以及魏人粮车的行进时间,半个时辰内回报!”商鞅的声音沉稳有力,不带半分犹豫。

探马领命离去后,帐内的将领们面面相觑,公孙壮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被商鞅一个眼神制止。商鞅重新看向蒙恬与王翦,问道:“你们二人,为何如此确定那处浅滩可用?”

蒙恬挺直脊背,朗声道:“回商君,我父亲蒙武曾驻守汾水三年,对那里的地形了如指掌,我自小便听他讲汾水两岸的地势,绝不会错。”

王翦也道:“我父亲是军中伍长,去年带我去浅滩时,曾试过水深,还说那里的水流平缓,就算是步兵也能轻松过去。而且那片松树林十分隐蔽,外面有芦苇荡遮挡,从远处根本看不见里面有人。”

商鞅点了点头,指尖在地图上轻轻敲击,陷入沉思。帐内静得只剩下烛火燃烧的“噼啪”声,将领们都屏息等待着探马的回报,没人再敢轻视那两个少年的话——商君素来严明,若不是觉得二人的话有几分道理,绝不会轻易派探马去核实。

半个时辰后,探马气喘吁吁地跑回帐中,脸上带着兴奋:“启禀商君!汾水下游乱石坡处确有浅滩,水深三尺,河床坚硬,可容千人涉水!浅滩东侧有松树林,能藏下一千五百人左右!且魏人粮车每日辰时准时经过,车夫会在林边歇息一刻钟!”

帐内瞬间一片哗然,公孙壮脸上的笑容僵住,赵虎也低下了头,不敢再看蒙恬与王翦。商鞅猛地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手掌重重拍在地图上:“好!就依此计行事!”

他转头看向帐下的将领,沉声道:“公孙壮,你率一千锐卒,今夜三更从浅滩涉水而过,潜入松树林设伏,务必在辰时前做好准备。赵虎,你带五百弩兵,埋伏在粮道北侧的山坡上,待公孙壮动手后,用弩箭射杀魏人的哨兵,阻止他们报信。”

“末将领命!”二人齐声应道,看向蒙恬与王翦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敬佩。

商鞅又看向蒙恬与王翦,语气缓和了些:“你们二人对地形熟悉,便随公孙壮一同前往,协助他布置伏击。记住,战场凶险,不可逞强,若有异常,立刻回报。”

蒙恬与王翦心中一喜,连忙单膝跪地:“谢商君!末将定不辱命!”

待将领们陆续离去,帐内只剩下商鞅与贴身侍从。侍从看着少年们离去的背影,忍不住问道:“商君,您为何会相信两个少年的话?”

商鞅走到帐帘旁,望着外面沉沉的夜色,轻声道:“用兵之道,在于知己知彼,更在于不拘一格。这两个少年虽年幼,却留心观察地形,记住父辈的教诲,这份心便难得。况且,探马已证实他们的话,为何不用?”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汾水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期待:“若此次能断魏人粮道,少梁之战便胜券在握。这两个孩子,或许会成为大秦未来的栋梁。”

夜色渐深,汾水岸边的风带着凉意。公孙壮率领的锐卒趁着夜色,悄悄来到浅滩旁。王翦率先下水,试了试水深,回头对众人道:“水刚到腰间,大家跟着我走,避开水下的石头。”

蒙恬则带着几名斥候,先去松树林探查,确认林中没有魏人的伏兵后,才让大军进入林中隐蔽。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织成斑驳的光影,士兵们屏住呼吸,手中的刀戈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辰时将至,远处传来车轮滚动的“咕噜”声。公孙壮握紧了手中的长剑,对身旁的蒙恬与王翦点了点头。蒙恬趴在树林边缘,透过芦苇的缝隙望去,只见一队粮车缓缓驶来,约莫有五十辆,每辆粮车旁都有两名魏兵护送,哨兵则骑马在前后巡逻。

“来了!”王翦压低声音,手指紧紧扣着腰间的弩机。

待粮车走到松树林前,魏兵果然停下歇息。车夫们纷纷跳下车,坐在路边喝水,哨兵也放松了警惕,靠在马背上闲聊。公孙壮眼中寒光一闪,猛地挥手:“动手!”

早已准备好的秦军锐卒如猛虎般冲出树林,手中的火把扔向粮车。瞬间,火光冲天,榆木车轮遇火即燃,“噼啪”作响。魏兵惊慌失措,刚要拔刀反抗,山坡上的弩箭便如雨点般射来,哨兵纷纷中箭落马。

蒙恬手持长剑,率先冲向一名魏兵将领,剑刃划破空气,直取对方咽喉。那将领猝不及防,被一剑封喉,倒在地上。王翦则率领几名弩兵,守住粮道的出口,将试图逃跑的魏兵一一射杀。

战斗很快结束,五十辆粮车尽数被烧毁,魏兵除了少数逃脱外,其余皆被歼灭。公孙壮看着熊熊燃烧的粮车,长舒一口气,转头对蒙恬与王翦笑道:“今日多亏了你们两个,不然这断粮道的差事,还真没这么容易成!”

蒙恬擦了擦脸上的血迹,咧嘴一笑:“这都是商君信任我们,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王翦也点头:“接下来,就看少梁城内的魏兵,没了粮草,还能撑多久。”

公孙壮拍了拍二人的肩膀,眼中满是赞赏:“走,咱们回去向商君复命!这次,你们俩的功劳,跑不了!”

晨光中,三人率领大军踏上归途,身后的汾水静静流淌,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但他们都知道,这场奇袭,不仅断了魏人的粮道,更让秦军离收复河西之地,又近了一步。而蒙恬与王翦这两个名字,也将从这一刻起,在秦军中渐渐传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