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505集:老将议兵

历代风云五千年 第505集:老将议兵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4 11:00:56

河西策:商君出征

咸阳宫的偏殿里,青铜灯盏燃着鲸油,昏黄的光焰将两人的身影投在墙上,与案几上铺开的羊皮地图重叠。公孙痤的手指按在“少梁”二字上,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声音里带着几分凝重:“魏人在少梁经营三年,城高丈五,城外挖了三道壕沟,里头还灌了汾水。五万守军皆是重甲步兵,守将龙贾早年随庞涓征战,最擅坚城防守,当年赵国攻魏,他在阳晋死守三月,愣是没让赵军踏进一步。”

商鞅俯身看着地图,指尖划过渭水与汾水交汇的线条,羊皮上的墨迹被他指尖的薄茧蹭得微微发毛。他抬眼时,眸子里映着灯花,语气却平静得像殿外的秋霜:“龙贾善守,可他守的是城,不是粮道。魏军五万之众,每日需粟米两千石,马草五百担,这些粮草都要从河东经汾水运来。少梁城西三十里有个渡口,是粮道必经之地,龙贾派了五千人驻守,看似严密,实则是他的软肋。”

“软肋?”公孙痤皱眉,伸手在渡口的位置画了个圈,“那里地势平坦,魏人筑了望楼,又有战船巡河,若要断粮道,需得一支奇兵绕过望楼,可汾水下游水流湍急,骑兵过不去,步兵涉水又会被发现。”

商鞅从案几旁的木盒里取出一卷竹简,展开时发出细微的“哗啦”声,竟是一份详细的汾水地形图,上面用红墨标注着浅滩、密林的位置。“去年我派斥候沿汾水探查三月,发现少梁上游五十里有处浅滩,汛期过后水深不过膝,滩后有片松树林,可藏千人。只要派一支队伍从浅滩渡河,藏在林子里,等魏人的粮船经过,纵火焚船,粮道自断。”

公孙痤凑近地图,盯着浅滩的位置看了半晌,眼中的疑虑渐渐消散,却又生出新的担忧:“即便断了粮道,龙贾若闭城死守,少梁城内的粮草至少能撑一月。我军五万新军虽经训练,可毕竟没打过大战,若是攻城受挫,士气怕是会泄。”

“新军不怕受挫,怕的是没仗打。”商鞅拿起案上的青铜爵,将里面的酒一饮而尽,酒液顺着他的下颌流到衣襟上,却没在意,“军功爵制推行三年,士卒们盼着立功得爵,盼着分到田亩,盼着让家人不再受冻挨饿。上次演武,有个伍卒为了争夺先登之位,竟把木枪都折断了——这样的军队,只要给他们机会,就能爆发出比魏人更强的战力。”

他顿了顿,手指叩了叩案几上的粮册:“关中今年粟米丰收,栎阳、咸阳的府库堆得满溢,我已让人调了三十万石粟米到前线粮仓,足够支撑五万大军三月之用。龙贾守得住城,守不住士卒的肚子,等城内粮尽,要么投降,要么突围,到时候我军以逸待劳,定能将其全歼。”

公孙痤沉默了,他看着商鞅年轻却坚毅的脸庞,忽然想起三年前商鞅刚推行新法时的情景。那时旧贵族反对,百姓不解,连太子都犯了法,商鞅却硬是顶着压力,割了太子师傅的鼻子,流放了公孙贾,才让新法得以推行。如今关中百姓安居乐业,新军战力初显,这一切都是商鞅的功劳,可此次出征凶险,少梁之战若败,不仅河西收不回,新法怕是也要动摇。

“选将之事,你可有合适的人选?”公孙痤终于开口,语气里多了几分郑重,“左庶长府的客卿里,有几个曾在魏军中任职,熟悉魏军战法,或许能担此任。”

商鞅却摇了摇头,他站起身,走到殿门口,望着外面沉沉的夜色。宫墙外的梆子声传来,敲了三下,已是三更天。“客卿虽熟悉魏军,却未必懂我秦军的战法,更未必能让士卒信服。军功爵制下,士卒只服能打胜仗、能给他们带来爵位的将领,而我,既是新法的推行者,也是军功爵制的制定者,只有我亲自出征,才能让士卒们相信,只要立功,就一定能得到赏赐。”

公孙痤猛地抬头,眼中满是惊讶:“你要自请出征?左庶长是大秦新法的支柱,若是你在前线有个闪失,大秦该怎么办?”

“我不会有闪失。”商鞅转过身,目光坚定如铁,“此次出征,我会让公子卬留守咸阳,协助君上处理朝政,新法不会中断。而且我已安排好了,若我出征期间,旧贵族有异动,廷尉会按律处置,绝不姑息。”

他走到公孙痤面前,双手抱拳,躬身行了一礼:“大良造,河西是大秦的故土,穆公时曾在此称霸,后来被魏人夺走,秦人数十年只能龟缩在关中,受尽屈辱。如今时机已到,我若不亲自出征,怎能对得起君上的信任,怎能对得起关中百姓的期待?”

公孙痤看着他,良久才叹了口气,伸手扶起他:“左庶长既有此决心,我便不再阻拦。明日朝会,我会向君上举荐你为帅,统领五万新军出征少梁。只是你要记住,万事小心,大秦不能没有你。”

商鞅直起身,脸上露出一抹笑意:“多谢大良造成全。明日朝会后,我便前往栎阳新军大营,整顿军队,十日之内,必能出兵少梁。”

两人又商议了一阵出征的细节,从军队的编制到粮草的运输,从斥候的布置到援军的调配,一一敲定。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青铜灯盏里的鲸油燃尽,两人才走出偏殿。

次日朝会,秦孝公坐在王座上,听公孙痤举荐商鞅为帅,统领五万新军出征少梁,心中既有期待,又有担忧。他看向阶下的商鞅,问道:“左庶长,此次出征少梁,你有把握吗?”

商鞅上前一步,高声道:“臣有把握!臣愿立军令状,若不能在三月之内收复少梁,平定河西,甘受军法处置!”

秦孝公看着他,良久才点了点头:“好!朕准你所请,任命你为上将军,统领五万新军出征少梁。所需粮草、军械,朕会让人全力调配,你只管安心打仗,早日收复河西,为大秦争光!”

朝会结束后,商鞅没有回左庶长府,而是直接去了栎阳新军大营。营门外,五万新军早已列队等候,黑甲如潮,长枪如林,整齐的队列延伸到远方,一眼望不到头。

商鞅骑马走到队伍前,高声道:“士卒们!魏人占我河西,杀我同胞,夺我土地,如今君上命我为帅,统领你们出征少梁,收复河西!此次出征,凡斩首一级者,赐爵一级,田一顷,宅九亩;若能先登少梁城,赏爵三级,赐黄金百镒!你们有没有信心?”

“有!”五万士卒齐声呐喊,声音震得营地上空的飞鸟四散而逃,连地面都仿佛在微微颤抖。

商鞅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满了豪情。他知道,这场仗不仅是为了收复河西,更是为了证明新法的力量,为了让大秦在诸侯中崛起。他勒转马头,拔出腰间的长剑,指向东方:“出发!目标少梁!”

五万新军跟在商鞅身后,浩浩荡荡地向东方开去。队伍中的蒙恬和王翦,一个手持长剑,一个背着弩机,眼中满是兴奋。他们知道,这是他们第一次上战场,也是他们实现梦想的开始。

与此同时,少梁城内,龙贾正在城头上巡查。他看着远处秦军开来的方向,眉头紧锁。他早就听说秦国推行新法,新军战力大增,可他没想到秦军会来得这么快,更没想到领军的会是商鞅。

“将军,秦军五万,已到少梁城外三十里处,扎下了营寨。”一名斥候跑来禀报。

龙贾点了点头,沉声道:“传令下去,加强城防,密切关注秦军动向。另外,让人多派些战船,加强汾水渡口的防守,绝不能让秦军断了我们的粮道。”

“是!”斥候领命而去。

龙贾望着远处的秦军大营,心中隐隐有了一丝不安。他知道,商鞅不是一般的将领,此人行事果断,手段狠辣,此次秦军来势汹汹,少梁之战怕是一场恶战。

而此时的秦军大营里,商鞅正在与将领们商议攻城之策。他指着地图上的少梁城,说道:“少梁城防坚固,硬攻伤亡太大,我们先按原计划,派一支奇兵去断魏人的粮道。等粮道断了,魏军士气低落,我们再趁机攻城。”

“将军,派谁去断粮道合适?”一名将领问道。

商鞅看向站在一旁的蒙恬和王翦,说道:“蒙恬、王翦,你们两人各领五百骑兵,从汾水浅滩渡河,藏在松树林里,等魏人的粮船经过,纵火焚船。记住,务必小心,不可暴露行踪。”

蒙恬和王翦齐声应道:“末将遵令!”

两人领命后,立刻挑选了五百精锐骑兵,趁着夜色,悄悄离开了大营,向汾水浅滩而去。他们知道,这是他们的第一个任务,也是他们立功的机会,他们必须完成得漂亮。

三天后,蒙恬和王翦率领的骑兵,成功从汾水浅滩渡河,藏在了松树林里。当天下午,一支由二十艘粮船组成的魏军粮队,缓缓从汾水上游驶来。

“准备!”蒙恬低声下令。

五百骑兵立刻拿起早已准备好的火把和火箭,静静地等待着粮船靠近。

当粮船进入射程后,蒙恬一声令下:“放!”

五百支火箭同时射向粮船,火把也被扔了过去。粮船上的魏军猝不及防,顿时乱作一团。火借风势,迅速蔓延开来,很快就将二十艘粮船烧成了火海。

“撤!”蒙恬见任务完成,立刻下令撤退。

五百骑兵沿着原路返回,顺利回到了秦军大营。

商鞅得知粮道已断,十分高兴,立刻下令:“传令下去,明日一早,全力攻城!”

次日清晨,秦军对少梁城发起了猛攻。五万士卒分成五队,轮流攻城,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城头,擂鼓声、呐喊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

龙贾亲自在城头上指挥防守,他看着秦军悍不畏死的样子,心中越来越慌。城内的粮草已经不多了,若是再守下去,恐怕会发生兵变。

“将军,秦军攻势太猛,我们快顶不住了!”一名副将跑来禀报,脸上满是血迹。

龙贾咬了咬牙,说道:“再坚持一下!只要我们守住城门,秦军就攻不进来。等河东的援军到了,我们就能反败为胜。”

可他心里清楚,粮道已断,河东的援军怕是很难及时赶到。

秦军的攻城持续了三天三夜,少梁城的城墙被攻破了好几处,魏军伤亡惨重,士气低落。龙贾知道,再也守不住了。

第四天清晨,龙贾率领残部,打开城门,向秦军投降。

商鞅骑着马,走进少梁城。看着城内残破的景象,他心中没有丝毫喜悦,只有沉重。这场仗,秦军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thousands of士卒战死沙场,再也回不去了。

“传令下去,安抚百姓,掩埋尸体,修复城墙。另外,派人将龙贾押回咸阳,听候君上发落。”商鞅下令道。

少梁城收复的消息传到咸阳,秦孝公大喜过望,立刻下令嘉奖商鞅和五万新军。关中的百姓也纷纷走上街头,庆祝胜利。

商鞅站在少梁城头,望着远方的河西大地。他知道,收复少梁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还要率领秦军,收复整个河西,让大秦成为诸侯中的霸主。

而蒙恬和王翦,因为在断粮道的任务中立了大功,被商鞅举荐,升了爵位,分到了田亩。他们站在商鞅身后,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充满了憧憬。他们知道,属于他们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